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祖宗在上-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最坏的下场,怕是连吴国这个国号,都维持不住。
    一念如此,孙青杨不免痛哭流涕。
    但这件事情,又能怪得了谁呢?

第四百三十五章 战时清洗
    战争的红利,是能够让人疯狂的。
    这一点,在齐国军队的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齐人,在早先需要拼死作战的时候,完全不够积极。然而,在战争已经可以宣告大部分胜利、吴国近乎于灭亡之时,他们又展现出了难以言喻的积极性。
    而这种积极性,并非是在作战的方面,而是在抢夺战利品上。
    战功,对于他们当然还是挺重要的,然而却远远称不上是什么最重要的事情。获取战功的目标,是为什么?是为了利益。
    毕竟,在齐国这样的环境之下,世家力量强大,他们想要在其国内部的朝廷里面,获得晋升,功劳是锦上添花的,但更重要的东西,是他们的出身。
    但眼下,在吴国军队崩溃之后,对他们几乎可以算是予求予取的、广袤的吴国领土,是直接唾手可得的利益。
    再这种情况下,这些世家的第一选项,往往就是先把该拿到的东西,先给拿到手再说。
    这种情况,几乎出现在所有的齐国世家的身上。乃至于包括很多已经算是顺从于陆氏的齐国世家,也心动难耐。
    陆朝和与惟云,对此非常愤怒。不遵守命令、纪律散漫、在战争过后有丧失组织性的倾向,作为统帅者,肯定会非常的不爽。
    但更为愤怒者,是陆青。
    这几乎是他不可忍受的事情。
    对于他来说,进攻大吴、乃至于统一世界,那并非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也不是为了统一而统一。他希望将九大仙国的力量,全部收归于系统的管辖,并且可以统一调配九国之力,那是为了可以去处理那些时光碎片、顺便将整个世界的力量整合起来,应对神与魔的入侵。
    掀起战争,其之目标,也是为此而服务的。
    打仗,免不了要死人,这也是无法避免的牺牲和代价。但是,在战争基本胜利之后,陆青希望的是能够尽可能的保留吴国元气,接手之后,能够尽快的发挥起作用来。
    而这些齐国世家,眼下所做的事情,可根本不符合这一条。
    真让他们这样搞下去,回头留给他一个破破烂烂的吴国,那要来干什么?
    当然了,可以重建,但那花费的代价,可也太大了。
    陆青盛怒,传音给陆朝和,并明确去了一封信,给到惟云。
    两人得到了示意之后,就再无什么犹豫的心思,直接就按照陆青的意思,开始下手了。
    这也是个非常好的整合齐国力量的机会。
    早先的时候,不做这个事情,主要是两个缘由,一个是当时齐国国内的情况比较稳定,担心有大动作,会损害这种稳定性;其二,是陆朝和能当上这个皇帝,靠的是陆青实力的强压,本身陆氏在齐国是没有什么根基的,也谈不上太多的支持者。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首先,当下是在战争状态。这种状态之下,做一些非常之事,就比较方便;另外,陆朝和当这个皇帝,也当了有十来年了。且先不说他的手腕到底有多强,背靠燕国作为外援,有惟云这位法相高人直接常年在齐国给他直接撑腰,最主要的是有陆青这个名声就已经算得上是横压一世的亲爹存在,他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容易。
    甚至,都不需要他做太多,齐国的世家之中,自然而然就会有识时务者,投向他。
    他的地位,比起刚出刚刚上位的时候,已经稳固太多了。
    两个原因加起来,足以让陆朝和,在惟云的支持之下,做一些之前不太好做的事情。
    说归到底,无非四个字:清除异己。
    听话的,留下,好好做事,说是什么是什么。该有的纪律性、组织性,都不能少。要不然,失去地位、被打散编制、乃至于整个家族彻底失势,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反抗者当然众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非常血腥的镇压与清洗了。一方面是有惟云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蓝诺行带来的那上千位,来自燕国的高级修士,也全都是陆朝和坚实的后盾。
    这一波清洗,陆朝和还真没有半点心慈手软。
    七天之内,被宣判处死的齐国修士,足有四千余人。这个数量,都快赶得上之前齐国军队,在扬州防线上的总阵亡数了。
    并且,其中高级修士的数量,很多。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陆朝和执行的这场清洗行动,主要目标就放在了那些不听话的、以前就喜欢阳奉阴违、此番在战场上表现又非常糟糕的家族的领导者们的身上。
    而在这样残酷、血腥的肃反之下,剩下的人,自然而然也就一个个不敢再多又废话,在恐惧之下,只能乖乖听话了。
    其实,陆青并不想要搞这种恐怖政治。但有的时候,不来这么一下狠的,就是解决不了问题。
    那就长痛不如短痛了。
    当然,这件事情也并非不是没有副作用。
    消息传回齐国国内,恐怕会引起一些轩然大波。
    为此,燕国的一支军队,主体由小部分青峰门修士、大部分云霄宗修士组成的队伍,急速南下,进入到了齐国境内,并听从大齐女皇孔安洋的命令,随时准备弹压国内情况。
    说道孔安洋,陆青对于这个儿媳,也是有所信任的。
    她显然很珍惜这个原本完全不可能跟自己有关系的皇位,她也很聪明,能够意识到,就算是孔氏真的复辟了,自己不仅跟皇位没什么关系,怕是连命都难保。
    在过去的十年间,她非常配合陆朝和,并且心态上,也非常明确的向陆家靠拢,中间还跟陆朝和一起回过一次玉烟山,拜见陆青。
    而这一点,从系统中,家族人员名单里,看到的她的忠诚度并不低这一点,也能够体现出来。
    此番,借着燕国军队作为外援,齐国的国内局势虽然一度变得很紧张,而且某些地方切切实实的出了一些乱子,但总归还是能够被孔安洋压下来的。
    至于另外一件事情,就完全没办法了。
    风暴的核心,是在于出击的齐国大军这里。当下,本质上还处于战争状态的齐军,内部出了这么大的变故的情况下,肯定没有办法再继续出战了。
    也没有那个必要,当下收获的成果,已经足够多了。暂缓下进攻的步伐,转为守势,先解决内部问题,同时巩固既得成果,也不失为一件明智的事情。
    而这所谓的转为守势,守的当然不是已经崩溃的、根本无力再组织起来的吴人。
    他们要守的目标,是在西边虎视眈眈的楚国人。

第四百三十六章 楚魏异动
    对于燕齐联军内部发生的事情,楚人当然也是有所察觉的。
    如此之好的机会,他们自然不可能轻易的放过。
    楚国的先锋军,本就已经很早就从吴国的西部入境了,只是,燕齐联军一时势大,且自身国内动员起来的力量,还不算太充沛,他们一时之间并不敢上来惹事儿。哪怕是接收了吴国皇室和朝廷,那都是小心翼翼的,甚至有点心惊胆战的意思,生怕惟云和蓝诺行两个法相高人,直接杀到脸上来,甚至都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
    可随后,燕齐联军内部爆发的这种清洗与内乱,却让他们动了心思。
    惟云和蓝诺行两人,在这场内乱之中,当然不至于会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然而,修士大军作战,依靠的也不仅仅只是高级修士而已。
    高级修士当然非常的重要,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低等级的修士们,依靠数量优势、依靠阵法的力量,总能对付一二。
    更何况,楚军又不是一个法相都没有。楚国大国师斐频,那可是已经抵达了前线的。
    而后续,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更多的部队,也已经完成了集结。同时,他们还可以借助的吴皇的影响力,在吴国境内,寻找更多的盟友。
    吴国朝廷的主力军,确实已经被打散了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丧失了一切的战争潜能。好歹是九大仙国之一,屹立不倒数千年时光,甭管眼下惨成什么样子,最起码的底蕴,肯定还是有的。不管是沦陷区还是非沦陷区,吴国官方残余的力量、地方势力、一些门派这些,都是可以借助的力量。
    吴皇、吴国朝廷这个名头,对这些人,还是有比较强的号召力的。
    再加上燕齐联军现在自乱阵脚,恐怕无心作战。
    多种因素叠加之下,斐频觉得,自己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他跟蓝诺行不是没打过交道,那家伙,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曾经吴国在巅峰时候的国力,于九国之中也是偏垫底的,楚国跟吴国的关系算不得好,两个国家之间,也没少产生冲突。而每一次,吴国都是偏吃亏的那个,蓝诺行光公开败在他斐频手里的次数,就有两次了。
    那两次,还好是蓝诺行跑得快,而且后面有吴国军阵在。但尽管如此,斐频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自己再狠下一些心、不顾及自己受伤、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起码有七成把握,能够当场将蓝诺行杀死。
    至于惟云,斐频虽然没有打过交道,但是他曾经跟夏沧对上过。斐频自认,自己的实力,跟夏沧大约是五五开的水平。而惟云,上次跟夏沧对上,完全是属于被压制的。
    换而言之,在斐频的估量中,就算是出现了最糟糕的情况,齐国大军恢复了作战能力,两军实打实的公开公平对垒,那固然对方有着两位法相坐镇,楚国大军可能讨不到什么好处,但至少在自己的带领之下,全身而退总归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左右衡量之下,楚军动手了。
    他们在吴国的西边,大举进军。
    他们的进军步伐,也并不冒失。步步为营,而且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
    在吴国的西部地区,燕齐联军还没有来得及染指。这里,还基本保持着吴国的统治当然,这是失去了中枢的、已经陷入混乱之中的地方统治。
    而打着吴皇的旗号,以吴国盟友的名义,进入到这些地方的楚国军队,自然也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反抗,很顺利的就将这些地方,给接管了下来。
    这些被接管的领地,楚国立即就展开了相应的管理。
    是管理,而非治理。
    他们的管理,是很强硬的、直接以强大的军事压力,扶持当地的代言人,并以此,调集当地的人力物力。一方面是能够更好的供给军队,另一方面,也是能够直接组建起来一支仆从军。
    这只军队,当然全员都是当地的吴国人组成的。他们,打着护国军的名号,但实际上,几乎就相当于是楚人拉出来的一支给他们当炮灰的队伍。
    所谓护国军,修士的平均实力水平,是非常堪忧的。而且,不管是装备水平,还是他们的配合默契程度,也都同样很差。
    而唯独可以拿出来说的战斗意志,其实也很令人担忧。
    固然,不排除确实有一些慷慨激昂之士,因为国家的沦陷而心生愤恨,决定从军,与楚人一同作战,将齐国人、燕国人给赶出去。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跟他们站在一起的楚国人,一样不安什么好心。自己完全就是被楚人拉出来作为挡枪的角色,是炮灰。
    都被人拿来当炮灰了,还指望能有多强的战斗意志、多高的士气?
    但甭管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