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丹仙-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九章 左膀右臂
大家商量的是大军的动向,是征发国人的问题,好端端的修什么路?
这回没人再眼前一亮了,吴升只得自行解释:“大公子与君上同为先君血脉,自小情深意笃,如今大公子……意外暴病?钟司徒,是暴病吧?”
钟固点头:“不错!”
吴升续道:“君上念大公子隐居芒砀山的夙愿,于山中建陵,将来也必然要经常前往祭拜。芒砀山与上庸相距二百里,虽不远,路却难行。故此,臣的建议是,大军已然出征,不如就此督促野人修路,修一条连接芒砀山与上庸间的官道,便于车驾物资的输送。也不需太复杂,开出条平路即可。臣估摸着,三月,最多半年可成。君上可以下诏,征发来的野人,在修路时表现优异者,可赐其国人之身,编为一甲,守护山陵。”
这回,不仅典令庸藏、寺尉易朴、司马元子让眼前亮了,就连庆予也亮了,好亮好亮,亮出了幽光。
“只是,此路穿行连山部,是否不妥?”庆予有些顾虑。
百越之地并非中原诸国,而是不同部族,有领地之实而无国境之念,芒砀山位于连山部和苍梧部之间,两个部族都管不着,于此建陵说得通,两部大致也不会去管。
但修一条路穿越连山部,这个问题势必引起连山部的反弹,连山部本身不大,仅有不到万人,但百越诸部往来密切,周围十余部同属扬越,一旦合兵来战,庸国肯定受不了,因此需要慎重考虑。
吴升道:“臣没有去过连山部,但听说连山部有大大小小十余寨主,小事自决,遇到大事才会遵奉头人大寨主刀南蛇之命。以臣想来,咱们修路只取荒野之地,以大军监工,以重金相贿,一个寨子一个寨子谈过去,臣再于沿路之间延医诊治,多半问题不大。”
钟固抚掌:“申大夫此策极好,我愿督行,咱们不仅重贿,更可直接买地,一些荒野偏僻之地而已,料连山部不会不应。”
当下,按照君臣商议的办法各司其责,元司马率军南下,陈兵于荚溪之南,钟司徒负责与连山部各寨买地,同时向城中急调工尹前来督工。
原本在庸国是为最大阻碍的野人升民之法,反而在这套国策中算不得什么了,典令庸藏立刻草诏,把褒奖优异、晋升国人的诏令拟定,由庆予用印颁布。
升为国人之后,可以拥有私产,子女不会随意被强抢为奴,可以参战立功,可以参与大政,受了欺负还可以向廷寺、向国老申诉,此诏一颁,征发从军的上千野人顿时疯了!
这次只征发了临近上庸城的三个野人村落,若是别处野人知道了赶过来怎么办?不行,必须抢先动手!
工尹还没赶到,路线还没商定,他们就自发在荚溪上修建了三座木桥,一个村一座!
三天之后,工尹携城中匠师赶到,结果一查,这几座木桥虽说简陋,却甚为坚固,可通大车。
工尹都忍不住笑骂:“这帮野人,平日征来做工,严厉督责之下,干出来的活只能说是勉强,如今却能做到这般地步,当真出乎意料,可见往日里必定偷奸耍滑……”
看到一座桥时惊道:“这桥下无柱!怪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不提工尹和匠师们的惊叹,随着一车车粮秣送过来,连山部第一个小寨子就已经谈妥了,花费不过五金,送了两车日常使用的器具和玩物,买下了寨子东面十八里长、一箭之宽的野地!
寨主还按了手印,和钟司徒对饮了血酒。从法理上来说,这条如蛇一般狭窄的十八里野地可以算作大庸的国土了。
寺尉易朴感叹:“早如此,国中已可南拓百里!”
司徒钟固摇头道:“单是以金相贿,人家怎么可能同意,某可是应承过他们,庸仁堂要沿路往来行医!”
愿意为普通人诊治病患,的确是庸仁堂的大杀器,世上丹师、修士可不少,能做到这一点的,凤毛麟角。要知道,这可不是只为亲朋好友治病,而是经常性的、不分亲疏的为所有上门求医的人看病!
此刻当然还没到时候,等路修通了,吴升不介意定期跑一跑巡诊,对他的修行也将大有裨益。
目前来看,野人积极性极高,用不着监督,连山部诸寨对于卖地并不抗拒,反而有些迎合之意,所以维持大军威慑也无必要。
经过商议,各乘只留二十名正卒,即戈、矛、弓、盾各一伍,其余国人回城,为春耕准备,剩下的一千六百正卒前往东南方向,在紧邻鱼国边界的枯叶北岭巡狩。
巡狩就是打猎,把整座山围住,山中的成年野兽全部围杀,既为修路提供粮食,也达到了演练兵车战阵的目的,还可以顺道警告一下鱼国。
巡狩七日,猎获大量肉食和皮毛、兽骨之后,再次减兵,让正卒回城——春耕将至,不能再耽搁了。
剩下的战车,一半随国君回城,一半继续驻守于荚溪岸边,由元司马统领,应对修路时可能出现的意外。四十驾战车和一百二十名修士,这股力量对连山部的震慑之能同样不小。
作为客卿,吴升的任务就是动嘴皮子,为国君备询,他的策略基本上都被采纳,超额完成任务,剩下的具体事务就跟他没关系了,所以也随国君一起回城。
回到庸仁堂,吴升设宴款待墨游和岳中:“二位此来访我,一直戮力相助,这些日子,实在让二位费心了,我之过也!”
墨游忙道:“游,向以丹师为吾师,愿以弟子礼相敬,申师有事,弟子当服其劳。”
岳中道:“每每拜访申师,不仅丹道有所长进,为人处事、眼界胸襟,无不获益,申师就不要和我们再相敬如宾了,否则我二人心中难安!譬如连山部,申师纡尊降贵,为他们这些山民蛮人诊治,仁善之心,另我二人感动莫名,我等愿为申师出力,巡诊之日,也尽一份心意。”
吴升大喜:“如此最好,二位真乃申某左膀右臂尔!”
第二十章 这就是封建
正和墨游、岳中两位丹师畅饮,闲谈丹道之际,又有庸直、卢夋、庸老叔、董大、丁冉、索老六、张小坑等人拜见,可惜冬笋上人去追赶信使燕华了,否则庸仁堂可就更热闹了——老头很喜欢这种高朋满座的场合。
庸直、卢夋和庸老叔一身整肃,进来之后整衣束带,向吴升拜倒,齐道:“某等愿入大夫门下,奉大夫为主,恳请大夫接纳!”
虽说早有期待,但这一刻到来时,吴升还是忍不住一阵惊喜。
这三位都是资深炼气境修为,其中庸直、卢夋更是资深炼气士中的顶尖好手,为人行事间,颇有国士之风,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原先分别是国老庸子夫和司空卢芳的门士,但均已被门主驱逐,转投自己毫无问题。
吴升笑道:“酒来!”
墨游和岳中连忙为吴升布酒:“恭贺申师,广开府门,喜纳高士!”
酒盏呈上,吴升与他们齐饮,按照礼节,与三人对拜,这三位便算是入了吴升门下,以后当称客卿门下士。
收了这三位,吴升将他们挨个搀扶起来,吩咐再设席案,自有索老六和张小坑出门张罗。他们是有备而来,酒席之类早就备好了的,当即送入堂内。
吴升把臂相携,请他们入席,高兴的向墨游和岳中道:“二位丹师,此乃我上庸名士,国君都听说过他们的勇武,夸其为虎士。今日入我门下,堪为我之左膀右臂!”
墨游:“……”
岳中:“……”
欢喜之下,吴升看向董大、丁冉等人,见他们一副跃跃欲试之态,于是笑道:“诸位戮力效死,有扶保之功,君上曾赞诸位‘壮士’,前日已经许我,可招贤士……”
这几位盼的不就是这一天吗?各个欣喜若狂,向吴升拜倒,请为客卿门下士。
吴升当然照准,于是这几位出门一招呼,又有人抬上准备好的酒案,将内宅正堂塞得满满当当。
吴升拍着他们的肩膀,赞道:“诸位如我左膀右臂,今后助我大展鸿图!”
墨游和岳中:“……”
庸直、卢夋和庸老叔:“???”
丁冉招手,门外立刻传进几位美貌女伎,正是巧巧、素素、真如、茗画、九歌、春夏、冬雪之辈,往日里见一个也难,如今群芳毕至,争奇斗艳。
小小的庸仁堂上坐不下,于是将酒席摆到屋檐下,女伎们则于天井中或舞或歌,或琴或箫,看得人心动神摇。
席间,吴升向丁冉道:“下次莫要如此遮奢,花费不小吧?多少金,我出了。”
丁冉笑了:“不需一个钱,抢着来,除了菜娘和柳姨,她们都盼着效仿凝香,入侍贵人。”
席至向晚,宫中来人,抬了一个大箱子,向吴升宣诏,却是国君庆予听说吴升今日摆酒纳士,特地送来的贺礼。
说是贺礼,其实也有赏赐之意,吴升助他嗣爵登位,又连番建言,所献之策几乎成了今年大庸最头等的国策,并且是可以延续数年、十年的大计,如此大功,只拜一个客卿,庆予自己都过不去心中的那道坎。
比如寺尉易朴,很快就要晋为司空,寺尉之职,则由门尹庸季接任,这都是要职。元司马官职到顶,加无可加,庆予就给了大量钱财,所以抬一个大箱子过来,就是理所当然的。
吴升谢恩之后,当场将箱子打开,里面有爰金六十镒,法器和灵材更是不少,且都是好东西。别看庆予刚刚坐上君位,还没征赋,这些天想必又在不停赏赐、不停花钱,但抄了成双带不走的大半家当,以及死鬼卜尹的府邸,足可以让他吃得饱饱的。
“今日群贤毕至,君上所赐,颇有不凡,诸位若有喜爱之物,便请自选,不用替我简省,这是君上之恩,也是诸位应得的!”吴升很大方,没有说只让人卖命出力而一无所得的,这个观念他一直秉持得很好。
除了墨游、岳中推辞了一番被说服,其余门客都没客气,每人依照自己所需选了一件。墨游和岳中挑选的是上品灵材,庸直、卢夋等门客则选了斗法所用的法器,要么主攻,要么主收,大大弥补了自己斗法的不足,增强了实力,各自欢喜不提。
宫人又宣一诏,这是对吴升拜为客卿之后的封地确认令。客卿属于下大夫之末,国君可以给封地,也可以不给,全看心情,庆予的心情很好,所以必须给。
给吴升的封地,正是前些日子巡狩之时,依吴升之意所赐。
庆予本想让吴升在国中自选,只要是无主之地,都可以封给他,但国中纵横不过百里,好地方早就封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拿得出手的?因此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如果没得选,就把自己为公子时的封地拿出来封给吴升,那可是竹叶溪边的千亩水田!当然,拿了封地,今后就要向国君缴纳税赋,这是身为卿大夫的责任。
但吴升没有选在国中,而是直接要了芒砀山,确切的说,除了安葬大公子成双陵园以外,芒砀山的其他地方,他都要了。
当时就令庆予感到为难。芒砀山是一片很大的地盘,绵延百里,几乎不比庸国小,但此事无关土地大小,而是分封的有效性问题,说白了,那不是庸国的土地,封给你有用吗?
吴升的回答是:“今年不是庸国之地,那就看明年,明年若还不是,就看后年,三年不是,臣可等五年,臣相信,最晚不会超过十年,芒砀群山,必纳入君上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