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丹仙-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丘赞同:“那些大能先贤、部族首酋之神通固然惊人,但我总疑惑,如此险恶山川、如此毁天灭地之大灾,先民是如何保持十数年不屈不挠之志?”
  说到这里,陈之公忽然一拍后脑,如梦中惊醒:“我懂了!这是忧虑万众、挂念天下之心啊!难怪,难怪孙奉行要先讲禹王事迹而后演化灵丹世界,只有懂得禹王的忧民之心、天下之道,才能真正明白,先民们与天地山川而战的无畏之勇!”


第二十一章 高中
  想通了这一点,陈之公欢喜道:“谁说孙奉行讲课枯燥、言之无物?那是我等心中无物啊!”
  言罢,陈之公闭目趺坐,凝然静定,念中无念,隐隐有山岳之仪。
  管千叹服:“之公得其所悟,将大进矣!我等当为其护法。”
  左丘道:“但凭兄长吩咐。”
  于是,二人在陈之公身边照看,为其护法。所谓护法,一防他人惊扰,二防本人惊神,在这学宫之内,又是陈之公的洞府,他人惊扰之事不太可能发生,所以防的是陈之公在闭关中出现神识惊扰的现象。
  修士闭关,尤其是资深炼神以上修士闭关,炼的是神识壮大,尝试的是神识分化,各种幻像纷至沓来,此为心魔袭扰。一个不留神,就容易为心魔所趁。
  症状较轻时,就像吴升之前分神一般,神神叨叨,好似疯癫,症状重时,直接身陨道消也不稀奇。
  这种时候,如果身边有人护法,关键时刻便可助一臂之力,将心魔镇压回去,至不济,也能让闭关者从混乱的心境中撤离出来,哪怕前功尽弃,也好过一命呜呼。
  因此,道侣双修一个极重要的好处,便在这里。
  好在陈之公修为深湛,火候早就到了,此刻闭关水到渠成,两人坐守一夜后,忽然见他脸色陡然威严了三分,身后有虚影如山,明灭不定,隐隐有三重山影。再过几个呼吸,山影合一,与本体交叠,此为神归气复,玄关一窍之功。
  待陈之公睁眼,两人齐声道贺。
  陈之公还礼:“多谢相护。”
  就在这一个夜晚,陈之公演化第三道分神,修为又进一个台阶。分神境并无定法,不以分神多寡论高低,但无论如何,多分一道神识,不仅有助于固厚真元,还能添一个道术变化,将来入虚之后,便可多生一婴,乃至多一个阳神,各种好处说之不尽。
  陈之公听一堂课便多出一道分神,修为大进,实在是羡煞了管千和左丘,二人都道:“不知孙奉行下一堂课何时开讲,我等也要前往,恭聆教诲,否则就被陈兄越甩越远了。”
  “七日之后!”陈之公回答,却忽然想起一事,为难道:“糟了,孙奉行灵丹承载有限,说是限人听法,须得凭简入堂……这样,我等同去龙虎堂,恳请孙奉行再赐竹简。”
  两人皆道:“现在就去,去晚了显得心不诚!”
  他们以为他们来早了,谁知还是晚了,三人抵达时,龙虎堂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来请孙奉行发给听课竹简的,却被龙虎堂庶务钟离英挡驾。
  其中还有多人不时懊恼跺足:“某已坚持到早课结束了,原本准备去听午课的,谁知贪睡了一个时辰……拜托钟离庶务给个机会?”
  “某是执役堂罚役匠师泰山,潜越下山听讲,只因时辰已到,不得不回转后山,故此错过午课……你……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钟离庶务,某乃庖楼厨下梁丁,特为孙奉行献炙牛之法,此乃样品……钟离庶务,你可以尝尝的,真的很好吃……”
  “奉行传法,为何凭简而入?岂可拒人于千里之外?”
  钟离英秉持礼数,不卑不亢、不怒不骂,见人越聚越多,朗声道:“再次重申,我家奉行不在龙虎堂,人已下山,为下一堂讲法备课去了……诸位,诸位静一静,且听我言!”
  待众人稍静之后,钟离英道:“我家奉行以丹道传法,有别于他途,概灵丹所承有限,人多则妙用少,故此限定员额,非是刻意拒人……”
  说着,让石九与门前张贴帛卷,又向众人道:“此乃陆大祭酒所著《禹王》,尚未最后校订,但我家奉行言道,禹王神迹,文中已经备述详细,他主讲便是此书,若诸位当真有心听课,请先熟读此文,将所思所悟写成三百字小文,三日后交至龙虎堂,待奉行归来,将择其优异者三人,授其听课竹简,凭简入堂。”
  话音刚落,人群立刻挤到刚刚贴出《禹王》的墙壁前,一个个翘首仰望。
  能入学宫听法者,基本上都是修士,记一篇千余字的文章,用不了多久工夫,一个个记下来后,立刻回去揣摩,准备撰写心得感悟,不多时,龙虎堂前终于恢复了清静。
  既然吴升不在,陈之公也没法以祭酒身份去求钟离英网开一面,何况祭酒中也不是只有陈之公一人到场,士翼和王嘉也都带着人来求简了,大家见了面,对视一笑。
  陈之公于《禹王》文卷领悟很深,否则也不可能炼出一个分神来,在他讲解和分析下,管千和左丘各自都写了篇三百字左右的感悟,于约期之内交到了龙虎堂。
  交完感悟之后,三人结伴返回,却在龙虎堂外的第一峰脚下发现有人在叫卖听课竹简,一次课售价一金。
  陈之公很是愤怒:“如此感悟大道、增进修为的机缘,居然也有人拿出来贩卖,当真不知所谓,暴殄天物啊!”
  管千也很生气:“真是对孙奉行不敬,此事绝不可听之任之,要管一管!”
  左丘立即响应,来到那贩卖听课竹简之人跟前,义正严辞道:“将竹简借来,下回还你……给,一镒爰金!”
  陈之公叹了口气:“二位是真怕自己的感悟入不了孙奉行眼中?有我在,不大可能。”
  又过两日,听说孙奉行回来了,陈之公招呼着管千和左丘前往龙虎堂听消息,发觉比上回来时又多了不少人。
  翘首以盼多时,钟离英和石九自堂内出来,怀中抱着块木牌:“诸位道友上呈的感悟文字,我家奉行已然过目,不仅他老人家亲自过目,还请了大丹师一道过目。最终,在两位奉行的研判下,择出三位道友,名字列于牌上,现在就高挂公布。”
  木牌挂在墙壁上,无数脑袋立刻哗啦一下围了上去。
  陈之公也不例外,领着管千和左丘挤了进去。才看一眼,左丘便欢喜得叫出声来:“噫!上榜了,上榜了!”
  管千也道:“中了,我中了!”
  两人在人群中接受各种目光燎过,继而昂首挺胸来到堂前,从笑容满面的钟离英手中接过听课竹简。


第二十二章 第二枚简略版灵丹
  管千和左丘双双高中,得益于陈之公和他们的彻夜交谈,陈之公对禹王之道的领悟最深,领悟最为到位,令他们在感悟中写出了“以天下为先、以万民为本”的心得主旨。
  从钟离英手上接过听课木简后,二人不胜之喜,在数十道羡慕的目光中与陈之公结伴离去,准备进临淄寻个酒家好好庆贺一番。
  下了第一峰后,管千忽然想起一事:“未曾想过,我与左丘高榜题名,都得了听课木简,如此一来,岂不是多了一块?”
  他说的,正是前几日从沿路叫卖者手中购到的那块听课木简,可听一次孙奉行讲法,听完之后约定归还,当时花费一金之资。
  左丘沉吟道:“孙奉行传法,直指大道,听法者孜孜以求,我等不可占而不用,我听说临淄女闾之中,有客把酒而不饮,歇宿而不淫,这是要遭人耻骂的。”
  管千大点其头:“譬如入茅肆而占坑,打雷而不雨,人人可得而诛之。”
  陈之公道:“那就让给欲求听法之人吧。”
  于是管千和左丘入道左亭中,转眼而归。管千道:“开价三金而只收两金半,左丘之贤,吾不及也。”
  左丘笑道:“此所谓以民为本,急他人之急也。”
  转过天来,又到了孙奉行的第二次传法课,三人起了个大早,兴冲冲前往草堂,至草堂时,外间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是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入草堂听法的。
  奈何草堂外多了个值守的,此君名泰山,原为器符阁匠师,资深炼神境,便是之前想要求见孙奉行而不得,气得冲钟离英嚷嚷,说钟离英“有眼不识泰山”的那位。
  他们三位和此君也算熟识,毕竟同在执役堂罚役,只不过他们三位因缘际会,溜下山门为当日的孙行走出头,故此减了不少役期,而此君却没能赶上那班车,只能继续罚役,没想到却在这里值守,想必是执役堂专程派来为孙奉行传法把门的。
  也难怪,泰山虽为器符阁匠师,除了炼器一绝外,斗法实力也相当强悍,是器符阁数一数二的高手,属于副业比正业干得好的那种人,称得上器符阁异数,有他在此坐镇,外头那些想要寻机溜进去听法的宵小,便很难得逞。
  陈之公他们三人挨个上前,将木简交给钟离英验看,木简上有吴升留下的神识,钟离英握在掌心中仔细一品就知真假。
  趁着验看的当,三人都和泰山打了招呼,陈之公问:“泰兄,缘何至此?”
  泰山得意道:“孙奉行暂接执役堂事务,征调一人为其守门,允诺可以随堂就听,执役堂昨日私下大比,某得了头彩,力压同道……”
  正说时,旁边的钟离英脸上勃然变色:“好你个曹老西,以为做个假的就能蒙混过关么?就算要做,也做得真一点好不好?你看你,禹王神道四个字就印错了两个字,这也太不尊重人了!”
  那姓曹的修士嘴上还强干:“怎么?钟离,前些时日还一起饮酒,今日就翻脸不认人了?曹某今日便要进……”
  一句话没说完,泰山已经赶将过去,粗大的手掌叉住曹某人的脖颈,将他硬生生叉出来丢开。
  泰山凶名在外,曹某人不敢再闹,一骨碌爬起来,撒开脚丫子溜走了。
  泰山哼了一声,满脸不屑。
  陈之公三人不敢再打扰,连忙进了草堂。
  陆陆续续,三十五人到齐,都取了蒲团,围坐在讲台旁。
  和管千、左丘一起高中的是器符阁的一位符师,名晏苏,三人相视而笑,各自点了点头。
  人到齐后,钟离英关闭了草堂,和泰山一道,搬了蒲团就坐,只是离众人远了些,守着大门。
  吴升从后面转了出来,登台讲法。
  还是和上回一样,从讲故事开始,但陈之公有了上回的经验,知道早上的半课听上去似乎很无聊,没有任何禹王神力仙法的内容,却和午后的半课息息相关,因此听得格外认真。
  吴升道:“上回说到,禹疏通了九河,带领人民消除了洪水泛滥,人民为表达对禹的感激和尊敬,称他为大禹。今天接着讲。十三年治水,大禹走遍了天下,以定海神针测定水位,以河图洛书标定地理山川,以开山斧劈山开路,以耒耜凿石撬土。此为禹王四大神器,午后你们会看到……”
  堂下顿时一阵喧闹,众皆兴奋不已。
  吴升笑了笑,接着道:“大禹走遍天下,于山川地理、风俗人物了如指掌,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各部诸侯招至涂山,共议九州之划。当日,禹着重服、执玄圭,登台答礼,四方诸侯齐贺其功,禹言,吾德薄能鲜,今日大会,诸侯可明责以备,定规以戒,吾当知当改……”
  吴升将大禹涂山会诸侯、执帛服万国、九鼎镇山川等故事讲述一番,将大禹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