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丹仙-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丈左右,说它巨大,是指其深。
众人所立之处,位于洞厅的上方腰部,低头向下看去,下面深达三十余丈,竟是个地陷洞坑,四周洞壁都是坚硬至极的岩铁,满满都是刀削斧凿的痕迹,一看就是人力直接挖出来的。
壶丘道:“学宫初立时,诸位前辈学士于此实心铁山中硬生生挖出来这座山洞,用于布设天地景阳钟,走,下去看看。”
下到底部,一座高约三丈的巨钟呈现于眼前,钟身古朴,有十八处钟耳,隐隐浮现青光,其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符纹,有大有小,竟然全部都是天书文字。
吴升随壶丘围着天地景阳钟转了一圈,听他讲述这巨钟的历史,感叹先辈之不易,神情肃穆,不时点头附和,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些天书文字上。
一圈转下来,共得了八十余个新的天书文字,牢牢记在心中,准备出去之后便领悟出来。
转了一圈之后,吴升这才恍若梦中醒来,勉力清了清神念,听壶丘介绍天地景阳钟的激发之法。
这个法子说难不难,说易也不容易。不难之处在于,十八名炼虚每人执一钟耳,依学宫所传法诀,向钟内传度法力便可,不容易的地方则是,要聚集十八名炼虚于此,相互配合,也就只有学宫有如此实力。
壶丘道:“原本只需十八炼虚,但既是异世之战,敌人的手段想必高出我辈甚多,这天地景阳阵发动起来,恐非短时可止,就需要更多的人手轮换,召集诸侯各国高修而来,便是为此。”
吴升道:“如果需要庐山炼虚过来打个帮手,也请壶子您不要客气,尽管吩咐就是。”
壶丘道:“这是必然的。”
吴升又问:“大阵发动起来,是如何运转?”
壶丘道:“据先辈学士相传,天地景阳阵一旦发动,可放千万里妙微灵文之华,这光华可弥合虚空,成混沌之原,阻敌而入。具体如何,有阵图所录,回头你看了便知。”
观看完天地景阳钟,众人来到第十一峰,由峰主壶丘做东,为吴升设宴接风。
席间,壶丘果然提到了连叔、肩吾和苌弘他们三人的事:“彼辈皆我学宫奉行,为学宫呕心沥血数十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是苦劳。尤其连叔、肩吾二人,皆在炼虚巅峰,与子鱼、季咸并为大奉行时,修为也不在他们之下,这一点,吴学士你是知道的。如今眼看就要大战,你传来的上中下三策,仙都山都同意了,尤其中策,老夫以为最是可能。若能助他们合道,又可为春秋世添上三员大将,我春秋世自保之力便又多了三分,不知吴学士你意下如何?”
见吴升沉吟不语,壶丘又道:“过去他们曾与你有些误会过节,但那是过去,你如今已为学士,心中所系,乃是诸世万界,何必再跟他们计较?若是吴学士同意,老夫让他们三人前来,向你陪个不是,捐弃前嫌,勠力应敌,你看可好?”
吴升想了想,道:“那就让他们过来,听听怎么说,若是不行,也请壶子您莫要强我所难。”
壶丘笑道:“吴学士有如此胸襟气度,老夫感佩。”于是吩咐请连叔、肩吾和苌弘过来。
不多时,连叔便到了。
壶丘问道:“肩吾和苌弘呢?”
寻人的执事看了看壶丘,又瞟了瞟吴升,小心翼翼回禀:“肩吾大奉行连夜操劳,说是要更衣沐浴之后再来,如此才有诚意。苌奉行那边,正在听琴轩鼓琴,我怕诸位学士久候,故此先来禀告,已留了阳执事在那边等候,想必很快就能过来。”
连叔在旁道:“苌子一向如此,痴迷音律,他鼓琴之时,九头牛都拽不出来,望壶学士莫怪。”
壶丘点了点头,向吴升邀杯:“吴学士是头一次来老夫这第十一峰,老夫敬吴学士一盏,请满饮。也请吴学士放心,老夫就在这第十一峰等候,一俟吴学士寻到那血魔踪迹,便亲携诸同道前往虚空,共诛血魔!”
吴升微笑道:“升一定尽力而为。”
壶丘又向燕伯侨、陆通举杯,罗凌甫等奉行也纷纷上来,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又等多时,肩吾和苌弘依旧没来,壶丘沉脸催促:“再去问问。”
第二百一十章 劝说
肩吾和苌弘终究还是没来,去请他们的人回话,说肩吾沐浴更衣之后,去了听琴轩,劝说苌弘。
“肩吾大奉行说了,过去种种,皆有其因,是非对错,姑且不论,外有强敌,当同心而战,故此,吴学士杀公冶干、杀郢都行走沈诸梁、行彭城盗案,乃至当年于狼山、雷公山诸般所为,就……就不追究了。他还说,他还在劝说苌奉行,也不知今日能不能来,请各位学士不必等他。”
壶丘脸色一沉,问:“苌弘怎么说?”
那传话的执事道:“苌奉行说,他说……自知今生为公冶奉行报仇无望,也不再做此想,但让他放下这桩恩怨,无论如何做不到。合道之事,愿凭个人缘法,效剑宗所为,不借外物,不求诸旁人。他还说,若有大战,必不敢居于人后,请壶学士放心。”
壶丘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向吴升道:“老夫惭愧。”
吴升道:“人各有志,何必强求?只要愿意对外,我不介怀。”
壶丘看向连叔,连叔迟疑片刻,上前向着壶丘、吴升、燕伯侨和陆通等一干学士环施一礼。
壶丘道:“今日吴学士亲临仙都山,机会难得,有什么想头,便说说吧,说完之后,再无芥蒂,戮力同心,携手抗敌。”
连叔道:“过去种种,皆有其因,若吴学士能不计前嫌,连叔万分感激,愿以毕生修为,奋死而战,保春秋世平安。”
虽说没有直接认错,但连叔这个姿态放得还是很低的,大庭广众之下,已经带有求恳之意,听得众人唏嘘不已。
吴升微微一笑,向燕伯侨、陆通看去,这两位都颔首认可。
如果他们三人一起过来,向吴升认错,吴升反而不一定会答应,但肩吾和苌弘死不低头,那还就真要考虑考虑赐连叔仙品神格之事了。否则死硬的和认错的,对这两种态度不做区别对待,将来谁还会认错归诚?可不是人人都要死扛到底了么?
当下,吴升温言道:“连大奉行数十年如一日,为学宫殚精竭虑,可谓劳苦功高。过去的确犯过错,行事有欠思量之处,但过不掩功、瑕不掩瑜,功过还是要分开谈的。在庐山时,我为众人讲法时常说,不可一棒子打死,人孰不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日既然把话都说开了,那就一笔勾销,回头连大奉行可往庐山一行,看一看庐山盛景,毕竟庐山也是学宫,也是连大奉行的家嘛。”
连叔满脸通红,不敢多言,向吴升躬身,退往下首桌案处,在旁陪席。他还是相当憋屈的,要说心服口服,那是未必,且总觉得别人看自己的目光似笑非笑,好像带着几分不屑,但一想到子鱼、季咸、辰子、燕伯侨、陆通等等这些当年的同辈,如今一个个都合道了,心底这点委屈立刻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咬了咬牙,他心中暗道,愿意怎么看待连某,你们就怎么看吧,待我上了庐山,成为合道,你们还敢乱看么?
处理了连叔的事,吴升问壶丘道:“壶子,之前曾经谈及第四峰里的那些重囚,不知你是怎么考虑的?”
壶丘叹道:“实在是恩怨已深,难以化解啊。”
罗凌甫在旁道:“这批重囚,于仙都山关押数十年,对学宫积怨很深,不知该从何着手。”
吴升问:“和他们说过吗?灭世之患?”
罗凌甫叹道:“连叔和我都劝过,该劝的也都劝了,不听啊。”
这可是一批春秋世的大高手,若不能为我所用,吴升以为实在可惜,尤其是其中的大妖张叔平和魔修姬无涯,都是半步合道。当年学宫将他们擒住关押而不是直接杀了,其实也多少有些收为己用之意,奈何这二人脾气太硬,始终不肯低头。
吴升道:“我去看看。”
宴席匆匆结束,吴升在罗凌甫的陪同下来到第四峰重囚之地,望着那一座座光秃秃半山上的洞窟,寻找这两位的身影。
当年曾经见过,一晃又是多年,他们却似乎并未改变,还是当初的模样,恍如昨日。
两个重囚的洞窟紧挨着,分别被璇玑虚离阵所阻隔,他们这几十年来,就一直窝在这几丈大小的囚牢中,走不出来半步,各自蓬头垢面。
罗凌甫道:“张叔平、姬无涯,吴学士来看你们了。”
张叔平冷笑道:“罗凌甫,我等与学宫不共戴天,想让我们为学宫效力?不要痴人说梦了!”
姬无涯连看都不看这边一眼,只是低头抠着脚丫子。
罗凌甫道:“早说了,此乃灭世之战,有异世大敌入寇,若是我等败了,此世将灭,谁也不能独活!”
张叔平击掌大笑:“好啊!很好!灭得好,灭了以后,再无如尔等这般霸道的学宫,天下就真个清静了!”
罗凌甫向吴升苦笑,吴升也觉得棘手。换位思考,还是能够理解的,关了人家几十年,恐怕憋在心里的愤懑已经到了宣泄不完的地步,让人家心甘情愿投靠,哪有那么简单?
能在这里坚持把牢底坐穿的,无不是坚韧之辈,没有这份毅力,要么早就归降,要么早就死了。
吴升还是想尝试一下,道:“张叔平、姬无涯,你们知不知道,除了仙都山学宫,如今还有一个庐山学宫?”
张叔平和姬无涯都没有说话,张叔平盯着吴升,嘴角冷笑,姬无涯则停止了手上抠脚丫子的动作。
“五年前,吴某合道,因与仙都山这边几位奉行意见不合,故于庐山再设学宫,如今的学宫,一共有两个,分掌南北之事,你们知道么?”
着两位依旧不说话。
吴升又道:“五年前,东篱子为桑田无接走,二位还记得么?”
东篱子也在这里和他们一起关了十多年,忽然有一天被接走,那么大的事情,怎会不知?
吴升接着道:“他如今是庐山学宫丹师殿的奉行。”
顿了顿,再道:“东篱子跟我说,在这第四峰绝地中待了十多年,其实有一项很大的收获,对心性的磨砺是外间无法经历的,所以修行神速。他还说,也许再过一年便可破境资深炼虚。回过头来看一看,不到二十年,由初入炼虚而破境资深炼虚,修行并不慢。二位想不想去庐山看看?”
第二百一十一章 转押
吴升没有让张叔平和姬无涯现在就给出答案、做出选择,指望两句话就消解对方恨意,那不现实,哪怕这两句话很有力量。
他甚至都没有给张叔平和姬无涯回答的机会,直接向罗凌甫提出建议:“罗奉行,把他们两个转押庐山,你看可好?”
罗凌甫刚才一直在旁边,吴升的话他听得清清楚楚,自然明白吴升打算采用什么思路劝说这两个重囚。他属于学宫典型的务实派,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于是道:“待我禀知壶学士。”
吴升道:“转告壶学士,吴某并无向这二人赠赐仙品神格,助其合道之意,只是不想浪费两个差一步合道的高手之力而已。”
罗凌甫将吴升的意图禀告壶丘后,壶丘深思多时,还是同意了,新晋炼虚的丹师殿奉行阳皋得知后,拦住罗凌甫:“罗奉行且慢,将此重囚移送庐山,万一吴学士劝解成功,不是平白增加庐山之力么?我不反对感化劝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