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丹仙-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证明,房子的主人的确是有钱人,而且经过两辈人的努力,成功的从国人进入了士的阶层,做了庸国司马元渠的门客,因此,空下来的这处宅子准备发卖,售价则有点贵。
  六镒爰金!
  六镒爰金买一套两进小院,这个价格实在贵得离谱,就算在楚国郢都,一套两进小院也到不了三金的价格,何况这还是缩水版的两进小院,加起来没有人家一进院子大。哪怕是天下最繁华的临淄,恐怕也不比这个价格高出多少。
  吴升初来乍到,可不敢随意露富,尤其不愿在冬笋上人跟前露富,冬笋上人就更惨了,身无分文。
  此地坊甲一开始听说他们要买房,还要入为国人,显得非常热情,将所需的手续详细告知,但其后听说没钱,顿时冷了下来:“两位客人是消遣我吗?”
  吴升将冬笋上人肩上挎着的盗天索袋子取过来,从里面倒出一堆蚁鼻钱:“这里有三百六十钱,先给首付好不好?剩下的三个月内付清……”
  话没说完,那坊甲已经拂袖而去:“哪有这样的道理?”哪怕吴升后面加价,说是愿意多付一金为钱息,坊甲也是不理。
  冬笋上人将袋子又抢了回去,凑着袋口瞄了半天,又伸手进去掏了半天,奇道:“怎么会有钱呢?居士何时将钱放进去的?”
  吴升没搭理这茬儿,苦笑道:“人家不受理分期付款,为之奈何?”
  冬笋上人眨了眨眼睛,琢磨了片刻什么是分期付款,当下摇头:“换做老朽也不愿意,哪有这样的道理?”
  吴升沉吟道:“要不……用几件法器抵房价?”用灵材的话,冬笋上人这边不露破绽,房子主人那边同样没有隐患——此地离蛮荒不远,多的是成功探宝而归者。
  冬笋上人道:“不去坊市卖?就怕他们压价啊?”
  吴升咬牙:“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吃点亏无所谓,先把房子买到手再说!”
  冬笋上人舍不得:“要不,咱们先出城,我去炼制几截雷击木?”
  吴升不同意:“初来乍到,别弄虚作假。”
  冬笋上人叹道:“居士为人太过方正了……”
  吴升补充道:“就算弄虚作假,也要等情况搞明白再说。”
  两人把地上的蚁鼻钱收好,重新追上坊甲,这回吴升取出件灵材道:“甲长,看看此物如何?可抵几金?”
  那坊甲眼前一亮:“凰木?”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入籍
  这东西原来叫“凰木”?吴升和冬笋上人倒是头一回听说,没想到这坊甲还是识货的,于是小心恭维两句。
  那坊甲面露得色:“上庸紧邻百越,百越挨着蛮荒,但凡那边采集到的好东西,大多会来上庸过一道手,本甲见得多了。这根凰木品相还不错,只是短小了些,也罢,我去问问刀家,看人家同不同意。”
  刀家就是宅子的原主,跟着坊甲去了刀家的新宅院,进去之后,发现是个三进的院子,比发卖的宅院多出一进,但每进院落还是那么狭窄,看来这就是上庸城宅院的格局。
  刀家主人名刀白凤,这是来自百越人的姓氏,看上去修为不低,且又壮硕有力,想必武力上很有独到之处,因此得了庸国司马的看重,得以入士。
  刀白凤道:“你这凰木品相不错,确实是好东西,若是去坊市之中,想必可以换来两金。但我家司马曾经言道,凡事要打个折扣,往最坏里想,故此只能给你们折一金三百钱,这还是因为你们要买我家宅院之故,否则拿出去,你们只能换到一金。”
  你家司马那句话是这个意思吗?吴升很是无语,但这刀白凤看上去浑身肌肉、孔武有力,听他说话似乎是个轴人,不是那种可以讨价还价的,吴升便也没有过多计较,又陆续取出四件灵材让刀白凤过目。
  刀白凤一边看,一边点着头道:“二位想必是从蛮荒回来?这两件灵材,我当年护卫司马去蛮荒时也见过,很是难得。五件加在一起,我把宅院给你们。我听旬甲长说,你们还想入庸国为民,我再帮你们把国人凭籍办妥,如何?”
  有了房子,还要坊甲出面为中人,需要寻个本地国人作保,再往司徒府上打点,这些都是需要花费的,全部加起来需要三、五百钱不等,刀白凤承诺一并办结,算是给吴升买房打了折扣、省了跑腿之累,吴升当即表示感谢。
  事情谈妥,刀白凤取了房子的凭契给坊甲,又交给他一块镂空楠木牌子,这是他刀家的信物,请坊甲办理相关手续。坊甲对刀白凤很是尊敬,答应着带吴升他们去了那座小院,指着门匾道:“宅子、还有两位名讳都告知我,今后,我等便是亲邻了,我这就替你们跑一趟司徒府。”
  吴升问冬笋上人:“你说取个什么名合适?”
  冬笋上人抬头看着木匾上的“刀宅”两个字,挠着头道:“吴宅?”
  吴升咳嗽一声:“咱们是要营生做买卖的,要不就叫……冬笋堂?”
  冬笋上人心中感动,眼圈都红了:“这怎么使得?”
  吴升沉吟道:“也是……这样不好……要不叫百草堂?或者同仁堂?”
  冬笋上人张着嘴半天没有合拢。
  吴升终于拍板了:“咱们以仁义立堂,又在庸城,干脆就叫庸仁堂吧!我是申五郎,申知道吧?申国,对喽……今年二十一……他姓冬……冬孙,今年……”
  冬笋上人有气无力的报了个数:“七十一……”
  吴升又取了一百个蚁鼻钱给坊甲,坊甲这趟差事吃了两头,笑得如花一般灿烂:“五郎、冬老放心,必定给你们办得妥妥的。”
  吴升又问:“甲长,咱们上庸有几坊几甲?”
  坊甲回道:“城中九坊,各坊皆有九甲,咱们三甲有二十四户。”
  吴升大略一算,上庸国人的数目就差不多出来了,应当在一万两、三千人左右,如果加上宗室、卿大夫和士及奴仆,城中约莫两万人左右。至于城外的野人和流民就不清楚了,也没人去统算。
  坊甲忽然想起一事,提醒道:“这宅院是否外赁?”
  原来,作为连接百越和楚国的中转之地,上庸城流民甚多,但这些流民之中,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赴蛮荒寻找机缘的,有修士,有武师,甚至还有纯粹去碰运气的普通人。这些所谓的“流民”,有少数人掏钱成了庸国的国人,但大多数只是将这里作为歇脚的中转站,而上庸也不似中原诸侯一般,到了夜间就赶人,默认城中的国人可以将民宅租住给他们。
  吴升和冬笋上人购买的宅子虽然小,却也有前后两进,共六间房,若是租赁出去,也是一份收入。
  吴升却没同意,于是坊甲去司徒府办手续了。他办得很快,到了傍晚时分便将房契换了回来,还有两人的国人凭籍——一人一片竹简,上面写着名姓和居所。
  这下子,两人正式纳入坊甲治理之下。坊甲知道这两位都是“从蛮荒之地回来的修士”,对治下多了两个这样的“高人”很是欣喜,张罗着办街坊宴——花销还是由吴升他们出。
  入乡随俗,吴升也只能花钱办了一场,就在街坊里按风俗摆了个流水席,凑了七张桌子。花销其实也不大,也就一百来个蚁鼻钱,两位新人便和坊里二十余户人家算是认识了。
  坊甲介绍,其实坊里还有两户人家也是往来蛮荒的修士,但此刻人不在城中,估摸着不是在蛮荒就是在百越,总要冬天才会回来。
  当“庸仁堂”的新制牌匾挂上门楣时,街坊们都轰然叫好,气氛相当热烈,倒把冬笋上人感动得眼眶又红了,他哽咽着向吴升道:“老朽匿居狼山二十余载,忽然回归市井,就觉着……觉着吧……唉,老朽也不知怎生说起。说来惭愧,老朽这些时日尽哭了,几十年都没这几个月哭得多。”
  吴升拍了拍他的肩:“修行修行,修的就是德行、品行和操行,要不怎么说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呢?不经人世,谈何修行?”
  冬笋上人疑惑道:“修行不是修真养灵、参行天地么?”
  吴升深吸了口气,拂袖道:“没意思,随你便!”
  有几位街坊端着酒碗上来致酒,纷纷询问“庸仁堂”今后打算做什么,吴升笑道:“庸仁堂售卖丹药,诸位街坊今后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的,尽可来我庸仁堂买药,保证功效卓著、药到病除、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坊甲听得欢喜,问:“一枚丹药,作价几何?”
  吴升估算价格,当场报价:“最低不过三十钱,诸位尽可一试。”


第一百一十九章 坊市
  最低三十钱,说的是冬笋丹二号,这个价格其实已经很低了,吴升每一枚只赚十个钱,但价格报出来时,依旧遭遇冷场。
  如果真的只是治疗头疼脑热、跌打损伤,对于街坊里的这些普通国人来说,就完全不值得购买,这些小毛病,熬一熬就过去了,值得花那么多钱吗?以他们的购买力,每枚丹药三个钱是合适的,五个钱勉强能接受,再多就没意义了。
  对此,吴升也无可奈何,毕竟哪怕是已经替换了相当多的便宜材料,二十文的成本也摆在那里,降不下来多少。
  不过,街坊们虽然对此热情不高,坊甲却好心的表示,这个价格的丹药,卿大夫和士们是可以接受的,往来于百越和蛮荒之地的修士们也可以接受,关键就是看疗效了。
  吴升想明白了,自己的定价有问题,三十文的价格,高不成低不就,实在是尴尬了,于是解释说,这是给街坊们的邻里价,对外可是要卖五十钱的。
  丹药暂时卖不出去,吴升也不着急,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首先是洒扫整理居所。
  小院两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前院三间、后院三间,各自围着两个五、六步见方的滴水天井,抬头时,颇有坐井观天之感。
  前面三间房中,还有一间是杂物兼厨房,只有两间能住人,都被作为庸仁堂的待客室。后面的院子三间都能住人,吴升住东厢房,冬笋上人住了西厢房,正堂屋用来炼丹炼器。
  屋中各项陈设家具都是齐全的,床榻、桌椅、柜橱、木台,看上去不少是有年头的了,做工也好,显得古香古色,让冬笋上人心情愉快了不少:“六金之价,稍微回来些本钱。”
  由坊甲介绍,请了个老实本分的邻居当仆妇,负责洒扫做饭,商量好了每天支应三个钱作使费,包吃,不用管住宿的问题,每天走几步就能过来,很是方便。又给了那仆妇五十个钱,让她去采买日常使用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以及被褥等物,差不多一切就齐全了。
  远离了通缉,有了国人身份,有了定居的院子,这一夜睡得那叫一个踏实、香甜,第二天醒来时,喝着热腾腾的米粥、嚼着香喷喷的米饼,倍感舒爽。
  冬笋上人提议去坊市看看,吴升自是纳谏如流,两人结伴,兴冲冲前往坊市。
  这回没再受到阻拦,亮出刚到手的木简,顺顺当当通过看守。正要下石阶进坊市,后面跟上来个风尘仆仆的修士。
  冬笋上人拽了拽吴升的衣角,吴升不解,冬笋上人小声道:“估摸着刚从南边来的,看看他要不要赁房,咱们那院子空着也是空着……”
  吴升笑了,冬笋上人有这份心当然是好的,捞点房租也不错,于是停步等候。
  那修士果然不是上庸的国人,被拦了下来,却见他熟稔的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