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丹仙-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那些死去的好友算怎么回事?
  他今日出城,就是因为憋在城中难受,故此要出来走走,既然见吴升和冬笋上人带了酒水出来,干脆邀约道:“申堂主和冬掌柜若是无事,不如随我一起出游,这些酒水我买了,咱们去湖边畅饮一番,不醉不归!”


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有名气
  上庸坊市之中,拍卖正在进行,一枚灵丹盛于盘中,在几十名客人跟前缓缓飘过,转了一圈,又回到拍卖台上。
  拍卖师报价:“乌参丸一瓶,二十四枚,出自庸仁堂申丹师之手,起卖价一金八百钱,请诸位道友出价。”
  这种可以即时弥补真元的乌参丸,是众多修士的必备灵丹,尤其在毗邻蛮荒之地的百越各部,乃至庸、鱼、夔、麇诸国更是深受喜爱。
  斗法之际、猎捕之时,特别是真元快要耗尽之前,服用一、两枚乌参丸,立时便多了几口气,可以坚持再战几招,也许就是胜负的关键、保命的希望。
  因此,坊市中每每出现上好堪用的乌参丸,都绝不会流拍,必然被抢购一空。别看上庸住着三名丹师,却没有一个人能炼制出堪用的上好乌参丸。
  庸仁堂出品的乌参丸,也终于走进了坊市,随着使用者流传出来的口碑,价格节节攀升,从最开始的一金两百钱一瓶,到如今的两金以上,不过经历了四次拍卖,用时一个月而已。
  虽说元司马当日为了扶持庸国丹师,强行拔高收购价,但在坊市中也卖到如此高价,意义却决然不同,意味着吴升的高仿乌参丸,得到了修士们的高度认可。
  庸仁堂出品的乌参丸,弥补的真元量不亚于别家,恢复速度上则更为快捷,堪称立竿见影!吴升所做的,只不过是在炼丹时,剔除那些影响效果的杂质,仅此而已,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有越来越完善的观谱表,别的丹师却没有,想要“剔除杂质”,难度太大。
  “一金九百钱……”
  “两金!”
  “两金二百钱。”
  “两金五百钱。”
  “两金八百钱。”
  价格叫到这里时,场中安静了片刻,这个价格,直接超过百越丹师逐风,打平了鱼国丹师云济!
  云济的乌参丸,一向在南方诸国大有名气,号称四国第一,每次拍卖的价格也是坊市之中最高的,吴升的乌参丸能卖到这个价格,无疑跌破了很多人的眼珠子。
  最终,这瓶乌参丸以两金八百钱的价格被人买走了,吴升坐在角落里,向那位客人看去,只看到一身白麻衣和一具青铜面具,认不出究竟是谁。
  到了晚间时分,吴升就知道以高价买他乌参丸的人是谁了。
  时隔数月,微叔芒又来上庸城了,直接找上门来要求借宿。吴升仔细打量了一番他的模样,终于辨认出来:“今日在坊市买我乌参丸的是叔芒兄吗?”
  微叔芒笑道:“怎么?不欢迎?”
  吴升佯做怒意:“欢迎你入住,却不欢迎你去坊市买丹,若有需要,来我这里便是,何必去坊市挨宰?”
  进坊市拍卖的东西,在众人的竞价下,通常价格都会高一些,而且还要被抽去一成,因此单纯从价格而言,对于买家是不利的,至少多掏两到三成。
  当然好处也有,就是方便,进了坊市能买到大多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用东奔西跑,甚至想买而找不到门路。于微叔芒而言,就不存在求购无门的问题了,他在坊市用高价收购,实则是帮吴升拉抬价格。
  微叔芒笑道:“庸仁堂的灵丹是好灵丹,见到了自然要买,至于价格,我以为是值的。”
  说笑间进了门,冬笋上人兴冲冲去订了酒席,给微叔芒接风洗尘。
  酒过三巡,微叔芒道:“申丹师、冬掌柜,二位莫以为我在坊市是刻意所为,主要还是庸仁堂的灵丹好,品质上乘。前月,我筑凤山和人斗了一场,自庸仁堂采购的灵丹可是起了大作用,尤其是解毒的大黄丹,手下好几个兄弟得以保全性命。这次来,我准备多采购一些,至少一百枚,半月之内,不知申丹师可否炼出?”
  吴升道:“这个好说,我抓紧给你炼就是了。”
  冬笋上人问:“微子,你们在蛮荒和谁斗法?”
  微叔芒道:“和骷髅山做了一场,两边平分秋色,谁也奈何不得谁。”
  冬笋上人奇道:“骷髅山?修行的莫非是魔道?稷下学宫不管么?”
  微叔芒道:“魔道、妖道、巫道,蛮荒之地尽有许多,稷下学宫哪里管得过来?”
  当下,微叔芒向吴升和冬笋上人讲述了一番蛮荒之地的见闻,听得两人啧啧称奇。
  妖魔巫三道并称邪道三大支脉,数百年前昌盛一时,稷下学宫崛起后,将三大道逐一打灭,如今在中原大地近乎销声匿迹,唯有蛮荒之地尚存一些残余。百越乃至蛮荒之地,已经出了稷下学宫的行走范围,学宫无力管控。听说学宫早先也曾派遣高修前来剿灭,但三大道纷纷躲入蛮荒之中,学宫也无可奈何。
  对吴升和冬笋上人来说,也就是听个故事,他们两个修行还不够格,一个是丹师,一个是数十年徘徊在资深炼气门槛外的愚钝老修,蛮荒之地的生活固然精彩,但生死总是悬于一线,精彩归精彩,刺激也是真刺激,刀头舔血的日子不适合他们,为微叔芒鼓掌叫好的同时,也对目前的平稳日子表示满意。
  接下来还是老规矩,冬笋上人陪着微叔芒去采购各类所需的物资,吴升则开炉炼丹,争取早日交货。
  一百枚大黄丹,吴升花了七天工夫炼制出来,剩下的时间,还炼制了六瓶凝香露、六十四枚乌参丸和七十二枚冬笋丹,微叔芒一共支付了二十多件各类灵材,双方直接易货,避免了被坊市盘剥两次,彼此都很满意。
  送别微叔芒时,他再次诚恳邀请申丹师和冬掌柜前往筑凤山做客,吴申和冬笋上人再次诚恳表态,抽空一定过去开开眼界,双方挥手告别,满是依依不舍。
  回城时,冬笋上人道:“微子这趟送来的灵材当真不错,我打算送到坊市去试试水,居士以为如何?”
  吴升道:“冬掌柜——怎么那么别扭?……嗯,一直都很别扭,要不你改名叫佟掌柜吧?”
  冬笋上人愕然:“……”
  两人刚回庸仁堂,就见门前有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等得焦躁不安,却是坊甲,坊甲见了二人,立刻呼道:“二位可算回来了,快随我去,公子有请!”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公子庆予
  听坊甲说“公子有请”,再看到坊甲身后两名佩剑修士,吴升和冬笋上人面面相觑,各自不免心虚。
  “敢问是哪位公子?”吴升壮着胆子问道。
  坊甲道:“庆予公子。”
  “不知公子召唤,有何要事,我等也好准备准备。”吴升继续壮着胆子问。
  这回坊甲无法回答了,扭头望向身后,他身后一名修士拱手道:“申丹师无需担忧,也没甚可准备的,公子有事相询,问几句话而已……冬掌柜不必去。”
  冬笋上人倚着门柱目送吴升,吴升冲他挥了挥手:“去坊市采买些灵材回来,我好炼丹。”
  卫士一拱手见礼,吴升就放心了,而且没让冬笋上人去,也表明和他们两个被稷下学宫通缉一事无关,否则早就一根绳子串上两人同时拿走了。
  庸国有两位公子,兄长叫成双,弟弟叫庆予,邀请吴升过府的是庆予。公子庆予的府邸离司马府不远,规制却要小不少,只有两层。
  随两名卫士进府之后,还没来得及观察哪里有诸如法器之类的陈设,公子庆予就现身相见了。
  “庸仁堂的申丹师么?”
  “拜见公子。”
  “申丹师脸上怎么青了……这么一大块?”
  “不小心撞了门,让公子见笑了。”
  “不小心?”
  “我们做丹师的,干一行爱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炼丹的问题,撞门跌倒什么的,乃属平常。”
  “原来如此……申丹师请入座。”
  吴升规规矩矩趺坐于宾位,道:“公子相招,小民来迟,还望恕罪。”
  公子庆予笑了笑,道:“申丹师不必拘谨,元司马之前曾向吾言,上庸城新来了一名丹师,丹法高妙,灵丹卓异,此为庸国之福。吾一直想见丹师,却因国事繁重,未得其便。近日以来,庸仁堂的灵丹,在上庸愈发有名,正好鱼国来了国书,故此请丹师前来一叙。”
  鱼国的国书和自己有关系?吴升有点没搞明白,席间躬身:“请公子明言。”
  庆予道:“如今将要入冬,时该濮台盟会,鱼国送来国书,召集各国君侯往盟。父侯身上有疾,今年依旧无法前往,让吾代行。”
  见吴升依旧不解,于是道:“每三年的濮台盟会,皆议矛贡,庸、鱼、夔、麇四国按例当贡爰金、法器、丹药、灵材、绢麻、灵酒、稻米、兽皮等物……”
  吴升听他说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
  当年的庸国曾经十分强盛,会鱼、夔、麇诸国为盟,共伐楚国,楚国差一点就败了。直到约定秦、巴两国合攻庸国,这才转危为安,将庸国灭亡。
  灭庸之后,楚国将最大的四国迁至南方,作为与百越和蛮荒之地的屏障,并且约定了矛贡之数。这份贡品由四国共同分摊,总货值则由楚人说了算,至于各自分摊多少,人家楚国不管。
  就为了哪家分摊多少,闹得四国之间差点兵戈相向,如果不是上百年的姻亲和盟约,几乎就打起来了。
  最终,四国国君在濮台会盟,商定了一个办法,即矛贡总花费由四国按照4:3:2:1分担,庸国最多、鱼国次之、再次为夔、最后为麇,这也是按照国力来分担的。
  矛贡之前,楚国给出各项贡品的总额,各国按照盟约筹备贡品。为了符合楚国对贡品的要求,盟约同时商定,这些贡品由最擅长的国家来筹备,既可以发挥国中优势,又可以减轻他国负担。
  比如楚国规定,今年需贡兽皮五百张,总值不低于五十金,麇国擅制兽皮,就把矛贡单子里的五百张兽皮都交给麇国来制备,其余三国按照约定的比例把钱拨付给麇国。
  至于哪一国擅长什么,那就只能比试了。
  讲到这里,庆予道:“每年承担贡品的四成,于庸国而言可谓沉重,近些年,大庸炼器、炼丹不如鱼,绢麻和酿酒不如夔,制皮交给麇,仅承担灵材和稻米的筹措,大量爰金流失他国。”
  吴升有点明白了,追问:“定价在楚人之手?他们如何判定贡品值多少钱?”
  庆予道:“楚人南郡为扬州,扬州有坊市,楚人以其地坊市之价为据。”
  楚人以扬州坊市的价格作为衡量贡品优次的标准,其实是虚增了价格,其中有不小的盈利。庸国负担矛贡的四成开支,却只能从灵材和稻米上收回一些,亏大发了。
  最合适的应该是鱼国,法器和丹药都被鱼国收入囊中,这个便宜就太大了,吴升自己就是炼丹的,当然知道里面的操作空间有多大,他估计,鱼国表面上负担矛贡的三成,恐怕到最后是要打个很大折扣的,实际负担两成就不错了。
  果然,庆予道:“楚国已经发来诏书,今年四国矛贡之物总值千金,爰金百镒、法器、丹药、灵材、绢麻、灵酒、稻米、兽皮若干。今夏会盟,又将约定各国筹备之物,一定就是三年。”
  吴升问:“公子的意思是,丹药?”
  庆予点头:“法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