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界第一因-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支支运粮队从德林府、顺德府、木林府等等地方而来,犹如一支支孤雁向着四面八方散去,寻找着饥民、寻找着人烟。
  也在汇总着德阳府的灾情与伤亡。
  任何情报都是基于人才能够得到汇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哪怕是锦衣卫、六扇门的精锐武者,也觉无计可施。
  往日里,他们需要情报,只需要寻找到各地驻扎的据点就可得到想要的,至不济,也可在其他人口中搜集。
  然而,在这样近乎千里无人烟的荒芜之地,往日的手段没有了用处,只能以最为原始的手段去搜集。
  一寸寸的搜查、走访。
  一处山脚背阴处,支起偌大的粥棚,炊烟伴随着粥米的香气扩散着,更远处,大量的民夫、衙役、兵士在修建临时居所。
  徐文纪木然的走在荒芜之中,望着粥棚之外,乌泱泱一片,几已无人性的饥民,眼角酸涩,却已流不出泪水来了。
  “我记得,三十七年前,我奉诏入京,曾路过德阳府。那时的德阳府,千川奔流,良田万万顷,虽仍有人吃不饱、穿不暖,可已算是青州难得的善地了……”
  徐文纪喃喃自语,似乎说于丘斩鱼听,似是自语,又或者说给万万里之外,高居庙堂的衮衮诸公。
  “当年的德阳府,于青州诸府可列前三,沃土万万顷,人口千万,钱粮甚足……”
  望着身侧越发苍老佝偻的老人,丘斩鱼的声音有些沙哑,心中酸涩难受。
  哪怕是见多了严酷的锦衣卫,在入德阳府后,也有不少人无法忍受,狂吼大叫,犹如疯癫。
  诸水环绕,千川孕育,千万人居住的青州明珠,如今变成如此模样,又有谁人能够无动于衷?
  或许在多年以后,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一切,只会是冰冷冷的‘岁大饥,人相食。’六字,但此时,却仍是千万人的哀嚎。
  看着粥棚外看似极多,可远比想象中少太多的灾民,两人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尤其是丘斩鱼,直到来到德阳府之前,他始终还不相信德阳府的灾情会眼中到数十上百万人溃逃。
  “这是天灾,也是人祸。”
  丘斩鱼的脸色铁青,几欲杀人:“又是怜生教吗?!”
  德阳府的灾情,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达两年多。
  可如此漫长的时间,无论德阳府的官吏、六扇门的捕快,亦或者是锦衣卫的暗子,居然都没有传出只言片语。
  能有如此手段的,除了怜生教,青州绝无第二家可想。
  徐文纪没说话,快走了几步,行至一匹刚至的快马之前,马上的骑士勒马越下,其怀中抱着一个瘦弱的盲童。
  这是他入德阳府以来,所见的第一个孩子。
  “大人,这孩童是卑职在不远处的山洞里发现的……”
  那骑士还要说什么,徐文纪已俯下身,将怀中的饼子递给孩童,轻抚他皮包骨头的身子,问道:“你怎么在山洞里?”
  “……我爹,我爹带我去的,他,他说外面坏人很多,带着我和娘躲进了山洞里……”
  那瘦弱的盲童咀嚼着饼子,口齿不清的说着。
  “你爹娘呢?”
  “不知道……后来我看不到了,爹说娘去别的地方了,后来,爹也走了,给我留下一些肉和腥水……”
  盲童说着。
  “大人。”
  那骑士心有不忍,凑上前,压低声音道:“山洞里,确实有一男一女两具尸骨,以及一些烟熏后的痕迹。应该是这孩子父亲,戳瞎了他的眼睛,然后……”
  “不要说了!”
  丘斩鱼低喝一声,扶住徐文纪。
  “聂文洞何在?”
  徐文纪推开他,面无表情。
  “德阳府地势复杂,聂大人在此处留下粥棚粮食赈济之后,就往南去了。
  这一路上的粥棚皆是他所留,算算时间,他此时应当已到了德阳府城附近,德阳府城在之前最为繁华,即便有大灾,也可撑下去才是……”
  那骑士躬身回应。
  丘斩鱼眉头拧的很深。
  为了清洗四大家的势力,他与徐文纪来的稍晚,直到四大家全面溃败,两人才带人前来德阳府。
  在这之前,赈灾是剿灭了长留山的聂文洞在进行,他们一路所来,所见的粥棚,有不少都是他所留。
  “德阳府城吗?”
  徐文纪点点头,嘱咐属下看护此间的粥棚与难民,与丘斩鱼一道,向着德阳府而去。
  临上马之前,徐文纪回望身后荒芜的乱地,心中悲凉难言。
  呼呼!
  留下粮食,一行人快马而行,随着靠近德阳府,人烟渐渐多了起来,遥遥看到德阳府城之时,徐文纪突然停下。
  吁—
  其余人也皆停下。
  徐文纪翻身下马,行至最近的粥棚,此处汇聚的难民不少,不过比之来时所见,却要好不少,至少不至于不着寸缕。
  不过,却仍有菜色。
  一一看过熬煮粥米的大锅,徐文纪一言不发,丘斩鱼随手落下筷子,锅中粥米甚稠,筷子根根立起。
  “这粥米似无什么问题吧?”
  丘斩鱼眉头舒展。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这些粥,熬煮的合规合法,着实挑不出什么错漏来。
  “穷且问你,这粥棚是谁人所设,又是何时设下?每日熬煮粥米几锅,可赈济多少灾民?”
  徐文纪看向熬煮粥米的汉子,沉声问道。
  “啊?”
  陡听得提问,那汉子身子一抖,有些慌乱,口舌不清:“我,我……”
  “唏律律!”
  突然,远处传来骏马长嘶之声,那汉子听见,浑身就是一抖,附近的难民也都吓了一大跳,纷纷跪了下来。
  哪怕是正捧着粥碗的,也不例外。
  呼!
  一行骑士匆匆而来,远远的看到徐文纪一行人,头前的中年人面色一紧,随即下马疾步而行,不及到身前,就跪了下来:“学生安思之,拜见徐老大人!”
  “德阳府主,安思之。”
  听闻这个名字,徐文纪身后的一干人等,面色皆是一寒,哪怕是素来稳重的丘斩鱼,都几乎想要拔刀砍死他。
  “思之、慎之,名字,是极好的……”
  徐文纪面无表情的看着他,问出之前问那伙夫的四个问题。
  “呃……”
  安思之神色微变,反应很快,回应道:“府城之外,学生设下粥棚三百二十,每日每棚熬煮粥米一百九十锅,两年以来,共赈济灾民,二十八万人!”
  “两年多了,两年多了……”
  望着粥棚外匍匐惶恐,面有菜色,瘦的几如骷髅的一众难民,徐文纪长长一叹:“你做的,很好啊!”
  铮!
  叹息声未落,突然伸手,自丘斩鱼腰间拔出雁翎刀,只一刀,就将面露惊愕是安思之头颅斩下!
  嗤!
  血水洒在地面,粥棚内外先是一惊,随即一寂。
  噗通!
  残尸倒地,溅起飞灰,尾随而来的一众人见到这一幕,全都惊呆了,万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而不待他们反应,徐文纪已然回刀归鞘,苍老的脸上尽是无可掩饰的怒与杀:“德阳府上下,一应官吏尽数缉拿,若有反抗,当场格杀!”
  ……
  ……
  呼呼!
  燥热而萧瑟的秋风之中,龙马拉着的车辇行进荒野,杨狱立于龙马背上,遥望四周,哪怕以他的心境,也不由泛起阵阵凉意。
  他的五感敏锐非人,可此时,哪怕他将五感拔升到了极限,竟也没有捕捉到除却风声之外的任何声音。
  萧瑟寂寥,满目皆炼狱。
  “难怪三笑散人会不忍,会如此的郑重其事……”
  杨狱喃喃,只觉心中有些抽搐。
  有着曾沦为流民乞儿的惨痛经历,他始终对于灾荒有着极深的印象,可看到眼前这一幕,他才知道,什么是恐怖。
  那秋风吹动的,已不止是杂草,更多的,是白骨。
  天灾?
  人祸?
  “这……”
  马车停了下来,秦姒、赵坤皆下了车辇,环顾着萧瑟的天地,一时,竟也不知说些什么。
  她们,是来过德阳府的。
  可正因为来过,才越发的感觉到心寒与可怖。
  “呼!”
  良久之后,杨狱方才收回眸光,转而看向秦姒:“尽快吧。”


第244章 让他们活!
  荒野之地,处处无人,自不必刻意寻找什么隐蔽之所,行走未久,众人就来到一处小山谷。
  大旱两年多,草木皆枯死,吃食寻找不到,枯树柴禾却是不缺,很快,就升起了一堆篝火。
  篝火旁,秦姒在准备着需要的药材,赵坤百无聊赖的打着坐,杨狱则起身来到山丘之上。
  燥热的风中,他遥望远处。
  目之所及,只见枯骨不见人,一股难言的苍凉让他心神难宁。
  “青女……”
  杨狱自语着。
  哪怕到了此时,他还是对青女出世将会造成如此可怖天灾,有些怀疑。
  道果杂谈有言,道果者,为天地精粹法理之汇聚,任何一枚道果,都蕴含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
  五类道果,无论神佛仙,还是妖魔类,皆是可被人掌控的,若出世都将会闹出如此大动静,何人能掌控?
  是以,他更倾向于道果杂谈中的另一个解释。
  能得道果承认且顺利掌控者,多称之为‘异人’、‘神通者’,而以其他法子强行炼化道果而失败者,就被称之为‘魔魅’。
  这个‘魔魅’,非是指‘魔类道果’,而是炼化失败,失却本心之人。
  如今德阳府这个情况,不像是正常的仪式,更像是强行炼化而被道果反噬之后所造成的。
  因魔魅一旦现世多会造成灾难,是以,历朝历代以来,但凡是发现此类踪迹,必会在第一时间被扑杀。
  德阳府如此大的动静,居然能持续两年多,这其中若是没鬼,他是绝不相信的。
  而真如他所料,这背后果真有人在操纵、遮掩、坐视这样的灾难发生,那定然也做好了被人发现的准备。
  徐文纪以及一干锦衣卫的到来,只怕就会面临幕后之人的疯狂反扑。
  念头翻滚,杨狱越发觉得有可能,无论这是道果出世,还是魔魅出世,若没有极为强力的人在背后遮掩,德阳府的大灾绝无可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可他此时麻烦缠身,有心而无力。
  “只能寄希望于徐老大人了。”
  杨狱心中喟叹一声,盘膝坐于山巅,微微闭目间,进入了暴食之鼎。
  整理收获,磨练武功,也等待着暴食之鼎的蓄能再度充满。
  ……
  ……
  “啊。”
  满满的一口粥米下肚,李大山长舒一口气,满足的拍了拍干瘪的肚皮。
  终于,吃到了粥,而不是连清水都不足的稀汤水。
  稀汤水,可以吊命,可却根本无法果腹,喝足了两年稀汤水还没死的,包括他在内,也没有多少人了。
  当然,他也从两年前的近三百四十斤,到了如今的六十斤,若不是最近几天粥米突然变厚,他只怕也撑不下去了。
  “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一人一碗,粥米管够。”
  听着粥棚下传来的呼喊,李大山又舔了舔破碗,一碗哪里够?
  他想再上去要一碗,但还是退缩了,这两年,他见多了贪心被打死的饥民,这一碗,以为虽然吃不饱,但起码饿不死了。
  “要是晚上再来一碗,那该多好?”
  旁边,有饥民呻吟着,七嘴八舌。
  李大山却不觉得吵闹。
  往日里,城外都是一片死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