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界第一因-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做什么……”
  原景英喃喃自语。
  望着那诚恳认错,好似心怀百姓的老者,只觉脊背发凉,头皮发麻。
  这老家伙,闹哪样?
  但下一瞬,他就知道了。
  “文洞深知诸位父老乡亲的苦痛,虽朝廷尚未允许,但文洞还是决意开仓放粮!上头若有问责,我聂文洞一力担之!”
  聂文洞说着,长长一躬:“必要诸位父老有所住、有所食,如此,方才能恕吾罪责之万一!”
  “……”
  声音回荡在城外,回应的是一片鸦雀无声。
  杨狱眼皮一跳,回望戒色,后者眉头也拧了起来,低声道:“此人,心头有奸!”
  大奸似忠!
  方才第一声,杨狱还有些动摇,怀疑自己之前误会了这位州牧,或许他只是无能,并非奸恶之辈。
  但随着他第二次开口,他心中顿时就有了冷笑。
  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历朝历代都有人做,纵不得允许,也多是功绩,哪需什么万死?
  更何况,这老家伙,声音未免太大,情绪拿捏也太好了些。
  分明是练过的……
  “青天大老爷啊!”
  随着聂文洞的长长一躬,满怀伤感内疚的认错声,那浩浩荡荡的流民队伍里,响起了一声哭喊。
  “大人,救救我们吧……”
  一声哭喊响起,似会传染一般,这些长途跋涉而来,不少都死了亲朋的流民们,皆认不出垂泪呜咽。
  到得后来,似有万人在嚎哭。
  声势之大,让青州城头的兵卒也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眶,紧握兵器的手都有些濡湿。
  “大人……”
  马车后方,于忘海垂手而立,见得这一幕,心中也不免有着触动:“这就是大明朝廷的威望吗?”
  “大人……”
  漫天嚎哭声中,垂手侍立在马车之旁的老仆微微皱眉,望向车辇。
  车辇中,一衣袍发白,犹如老农般的老人,握着孙女的手,望向遍地嚎哭的流民队伍。
  一次鞠躬、两次发话,就引得万人垂泪嚎哭,这是聂文洞的威望如此之隆重、手段如此之高吗?
  不是。
  透过这一幕,他看到了更为深层的东西。
  自秦至明,三千年王朝更迭,大明疆域非是最辽阔、文治武功也远非第一,可在民间的威望,却是无可比拟的隆重。
  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了立国之初。
  也是在这青州城,有一小民,头顶一本大诰,花十二年走入京都。
  一举倾覆了整个青州官场,直让士绅之血,染红了青州护城河。
  此事,曾轰动天下,更使青州人心归附,青州兵,亦是诞生于那时。
  直至四百年后的如今,都是天下强兵。
  曾几何时,这都是一段君以诚待民,民以忠报君的佳话。
  可惜……
  “太祖啊……”
  徐文纪长长一叹,心头涌起万般酸涩。
  聂文洞啊,聂文洞。
  你可知,你践踏的,不止是法与人心,更是百姓对于朝廷最后的信任!
  “爷爷……”
  听着此起彼伏的哭声,小女孩有些害怕的缩了缩身子。
  “大人?”
  老仆微微皱眉。
  “有劳黄兄陪我走一走这龙潭虎穴了!”
  徐文纪微微一笑。
  黄四象回以一笑,微微躬身:“故所愿也!”
  徐文纪微微点头,老仆自牵驽马前行,路过某处,他低语一声:“大人,那小家伙似是察觉到了咱们。”
  徐文纪侧目望去,远处人群一角,以提刀挎剑,背负大弓的少年人,正拧眉望向自己,不由颔首回以微笑。
  “那老者……”
  皱起的眉头舒缓开来,杨狱心头微动,已是猜出那老者的身份了。
  是了。
  也只有这位老人有这能力、胆量敢收拢流民至此了。
  咕噜噜—
  马车驰过,一众流民皆带着敬畏感激退开。
  “嗯?”
  城头之上,原景英等人心头皆是一跳。
  随着这马车驰出人群,一股无法言说的气息瞬间让他们紧张了起来。
  “那是……”
  聂文洞瞳孔一缩,心头泛起了然的笑容:“果然是你!”
  得到大批流民前来青州的消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这位大器晚成的同窗。
  除了他,没有人会有这么大的胆量。
  这样的能力。
  他微微扫了一眼身后,于忘海微微点头,迈步间,发出一声低沉呵声:“来者何人?”
  轰!
  平地一声惊雷。
  这一声大喝,比之聂文洞的声音还要大了许多,瞬间,就将所有人的注意全都吸引了过来。
  “那马车……”
  戒色和尚后知后觉。
  但他感知也强,一眼扫过,也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那牵马的老者,气息沉凝不显,但在他的感应之中,却雄浑如山,带给他强烈至极的危险感。
  “他是……”
  杨狱话音未落,就听得一道老而弥坚的声音在人群之中炸开,在青州之中响彻:“云州,徐文纪!”
  徐文纪?!
  声音回荡之间,青州城上下一片惊诧,却也有些猜测,不算太过震惊。
  “他来了……”
  原景英嘴角泛起一抹玩味的笑意,他环顾一周同僚,似笑非笑:“有的乐子瞧了!”
  其余青州将领先是一怔,随即也都反应过来,或冷笑、或玩味。
  “徐,徐大人?!”
  流民队伍之中却是真一片哗然。
  纵是一些早就对这位抚慰流民,召集众人前来青州的老者有所怀疑,却也没有想到,只一仆一马车的寒酸老者。
  会是那位闻名天下的老臣徐文纪。
  那可是徐文纪!
  从云州小城踏入京畿之地,名满天下的数朝元老!
  有关于他的事迹,在青云三州传播极广,哪怕是一些童子,对于这个名字也是耳熟能详。
  或是太过震惊,流民一方的哭声都是一止,所有人全都望向了那缓缓驰向对岸的马车。
  “居然是他?”
  戒色和尚心头微震,神情顿时复杂了起来。
  “你认得这位徐大人?”
  杨狱微有些诧异。
  “何止是认识?在武林中,这位徐大人的名头,也是极大。”
  戒色和尚神情复杂:“你听说过‘治国十方’吗?”
  “略有耳闻。”
  杨狱微有些恍然。
  治国十方,应当算是这位徐大人真个走进天下人目光的开始,同样,也是他遭人诟病的一点。
  西府赵王张玄霸,就是因伐山破灭而受了重伤,多年来深居浅出,龙渊王,似乎也是如此。
  “伐山破庙,清扫江湖。”
  戒色和尚微微摇头:“短短八个字,多少武林宗门断了传承……”
  “清点天下宗门,并非夷灭所有,只是清扫藏污纳垢之地罢了,作奸犯科之辈,传承断了也就断了,有什么大不了?”
  杨狱却不赞同。
  徐文纪自己收回了‘治国十方’,这才是他真正令人诟病的地方。
  呼!
  寒风漫卷。
  护城河外,相隔一里,两架马车遥遥相对。
  “徐兄远来辛苦,未能远迎,实在是罪过,罪过。”
  聂文洞遥遥拱手,颇为热情。
  一里之隔,徐文纪却连车都没下,只是随手掀起车帘,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就自又放了下来:“不枉聂大人多年耕耘,如今的青州,越发的地广人稀。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头疼的土地兼并问题,在青州得到了大大的缓解!”
  “青州到底是苦寒之地,徐兄久居京都,或有误会,不如回城细聊?”
  被人当面嘲讽,聂文洞神色不变,只是笑意淡了几分。
  “咱们曾是同窗,可却非是好友,话不投机,半句也多。细聊什么的,我不喜,你更煎熬!”
  徐文纪态度冷淡,放下车帘,就自缓缓进城。
  “徐独夫……”
  望着马车远去,聂文洞脸色一阵青、一阵红。
  好半晌,聂文洞的神色才恢复如常,摆摆手,让一众甲士上前安置流民。
  “大人,徐文纪来者不善啊……”
  四周再无旁人,于忘海才满是担忧的上前来。
  “来者不善?我且看他……”
  望着护城河前乱成一片的流民,聂文洞眼底泛起厌恶,漠然转身:“能奈我何?”


第125章 一片赤红天!
  护城河外,数队兵卒散开,维持秩序,严禁流民进入。
  流民们或有意见,但此时却都在乖乖的排队,等着粥厂放粥,州衙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那两位走没多时,第一批粥已然开始施放了。
  “真开仓放粮了!”
  一众流民全都喜上眉梢,不止是粥厂开始施粥米,远处,大批领了粥米的灾民在大批衙役的指挥下,搭建起简陋的棚子。
  “数万流民,无土无粮,青州粮仓能坚持多久?”
  也有人心有忧虑。
  浩浩荡荡数万人之巨的流民队伍,其中自然也有着识文断字的读书人。
  杨狱和戒色和尚踱行在护城河外的临时场地,听着乱糟糟的各类声响,心下都不太乐观。
  人一过万,人山人海,赈灾二字说来容易,事实上难度奇大。
  数万人一日的口粮有多少且不必说,单单排泄又得有多少?
  若无人管理清理,至多半月,护城河都得断流。
  “只盼那位徐大人,真有这个本事照料这些流民吧。”
  戒色心中微叹。
  武功在这样的场合,真个没有太大的用处,武功绝顶,也解决不了数万人的生计问题。
  “先进城吧。”
  杨狱将马匹安置好,与戒色一并回城。
  此时的青州城戒备森严,没有户籍路引,即便有钱也进不去城门,哪怕是跟着杨狱的戒色和尚,也得出示路引。
  青州城,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宽敞的大街此时居然都有些拥挤,有奔走相告,来看徐文纪的,有听说大批流民来了,要推货物去卖的。
  更多的,自然是从城内运粮出来的力夫、衙役们。
  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吵闹非常,五感超人一等的杨狱顿时皱起了眉头。
  “徐大人令,严禁囤聚居奇,任何粮商不得惜售、不得抬高粮价!家有余粮者,也不得恐慌购粮!”
  长街各处的粮铺,都有衙役高声呼喊。
  但也仅是呼喊罢了,无他,抢购粮食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大批流民的到来,打破了青州的平衡,内城尚且不知,外城已很有些混乱的苗子了。
  但凡手里有些银钱的,全都加入了疯狂的抢购之中。
  “下马威啊!”
  杨狱心下摇头。
  徐文纪的到来不过半个时辰,青州城何其之大,消息怎么也不该传播如此之广,百姓也不该如此警觉的前去抢粮才对。
  不问可知,这是下马威。
  “卖粮的不敢涨价,可还是买不到粮食……各个粮铺前排队的,多是他们自家人。”
  苦笑着从人群中退出来,戒色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青州不是禹都道,他伏龙寺僧人的身份没有半点用处,该买不到,还是买不到。
  “青州的地头蛇,不是聂文洞,而是四大家。”
  杨狱却是早知如此。
  聂文洞执掌青州年头不短,但四大家可是扎根百年以上,势力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哪怕明面上顺从。
  暗地里随意用些手段,再好的政令,也是下不去的。
  涨价,粮食买的到。
  不涨价,粮食就是买不到!
  “小僧本想略尽绵薄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