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银霸主-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是,是,下官……下官知道该怎么写了……”典籍文官一边抹着额头的冷汗,一边点头。
“那赶快写好,用印之后用军部的飞驿传出去……”
“是!”典籍文官躬身离开。
看到那个文官离开,雷司同才转过头,脸上瞬间就堆起了亲切的笑容,看着同样在书房里的严礼强,“礼强,你看这样如何?”
严礼强也笑了起来,“恭喜,恭喜,雷叔这次可是名利双收,我刚刚听说,现在平溪城中那些看到告示的百姓,都开始称呼雷叔雷青天了,雷叔今天的那几个禁令一下,可谓大快人心,功德无量,甘州百姓早就在期盼着有这么一天了……”
“哈哈哈,以后还有这样的事,尽管来找我!”雷司同哈哈大笑,摸了摸胡子,“就是昨晚那几个刺客太少了,不够杀,我平日都在寻思着怎么治治那些沙突人,可惜一下子找不到理由,没想到他们这次还送上门来了,给了我机会,说起来我还要谢谢你才行!”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严礼强谦虚的笑着,借着这次的事情,给沙突人挖了一个大坑,借着雷司同的手把将来沙突人能带来的破坏性降到最低,未雨绸缪,严礼强心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感觉这一切实在太值得了,这次针对自己的杀局演变成这个结果,估计无论是林擎天和沙突七部,都没有想到。
他们可以决定开始,但是,这结果却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沙突人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我看他们不会就这么算了,他们的目标就是礼强你,礼强你需不需要高手护卫,需要的话,我给你找几个高手,免得让那些沙突人有机可乘!”雷司同看了严礼强两眼,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道。
“高手护卫的事将来再说,恐怕少不得要麻烦雷叔,只是这次的事情也让我有些触动,我准备这两日事了之后,就先找个地方闭关潜修一段时间,把自己的实力提升上去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不错,不错!”雷司同点着头,“只是我们商量的那盐的事情……”
“雷叔我们就以半年时间为限如何,半年内,雷叔把盐场的事情搞定,然后我结束潜修,接手盐场!”
“半年……”雷司同沉吟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差不多,要拿下几个大盐场,的确最少也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半年时间也不算长,那我们就说定了……”
“好!”
第四百二十三章 我是红领巾
海上波涛翻滚,从陆地上吹来的干燥冷冽的西北风让冬季的大海变得狂暴起来,往日湛蓝的海水在这个时候变成了深色,那无尽的海浪,带着莫测的威能,在肆意的把海面上的一切抛起又按下……
就在这汹涌的海浪之中,一支由十二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正在海面上,排成两排,逆着风,倔强的用之字型的走势在朝着陆地在前进,11月9日,这支舰队完成今年冬季的最后一次巡海,正在返回营港的路上。
在这支舰队之中,带头的那一艘巨舰,正是大汉帝国东南水师的旗舰黑龙舰,将近三层楼的高度,二十多丈长的舰身,还有舰首位置犀利狰狞的龙首包铁撞角,都让这艘航行在海上的黑色巨舰,充满了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
在大汉帝国东南海域,只要这艘巨舰一出现,那些大大小小的海盗,隔着百里就要闻风而遁,绝不敢轻捻虎须,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艘黑龙舰的主人是谁,只要这艘巨舰出现,那么,那个让大汉帝国东南无数海盗心惊担颤的人物,必定在这艘巨舰上,那个人,在这片无尽的海域的所有海盗口中,有一个外号——黑龙王!
黑龙王,就是郑怀安!
此刻,郑怀安就站在黑龙舰的舰首,背着手,看着前面茫茫的大海和已经出现的海岸线的轮廓,一身血红色的披风在他的身后烈烈飞扬。
郑怀安双鬓斑白,身材不算高大和魁梧,反而有点中年人发福后的那种肥胖,如果不是他身上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和那一双如鹰如隼的锐利眼睛,乍一看,这样的人,更像是酒楼和客栈的掌柜,而不像是身居高位的大汉帝国东南水师的提督。
巨舰乘风破浪,有些颠簸,那站在船首的郑怀安,就像脚下生了根一样,一动不动。
看着远处海平面上那逐渐清晰起来的海湾,脸有忧色的郑怀安悄然的叹了一口气。
“大人,已经两个多月了,兵部那边是不是还没有消息……”一个四十多岁一脸英气的水师军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来到了郑怀安的身后,听到了郑怀安那声无奈的叹息,那个水师军官就开口问道。
“这次还是和上次一样……”郑怀安没有转过头,平静地说道,语气之中带着一丝无奈。
听到郑怀安的回答,那个年轻的水师军官脸上立刻显露出愤愤之色,“兵部的那些老爷何时才能明白,这茫茫大海并非大汉帝国的化外之地,这大海之中海岛成千上万,香料,珍珠,金银,各种财富珍宝取之不尽,海外之国成百上千,数不胜数,有大有小,如果我大汉不对南海千岛早做经略,加强我东南水师力量,未来这海上之事对我大汉帝国来说必将由利变害,几个月前车泥国被灭,我听人说那灭了车泥国的那些海夷是前所未见之族类,红发绿眼,喜着黑袍,嗜血好杀贪婪成性,这些海夷的船队听说是由风暴带到了车泥国,刚到车泥国时车泥国还热情招待,把他们带到王都,没想到没过几天,整个车泥国的王都两万多人都被那些海夷杀光,抢光之后付之一炬,据目击者说,那些海夷所乘之舰船用三角帆,船身款制从未见过,在海上非常灵活而且规模不小,有数十艘,绝不是普通的海盗和海夷小国能造得出来的,我就怕……”
年轻的水师军官欲言又止,但后面的话,他就算没有说出来,郑怀安也能明白,一只狼吃饱了肉离开,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未来,就这只狼就有可能把一群狼给招来。
“帝京城的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郑怀安转过了头,看着那个年轻的水师军官,干脆地说道,“这次回去,你就把消息传下去,所有来往海商,只要能提供那些红毛海夷的消息和来历行踪的,我有重赏,各路水师,能有俘获那些红毛海夷舰船的,官兵一律官升三级,赏银一万两,各路海盗,无论是谁,只要把红毛海夷的舰船送来,我就把车泥国王都所在的那个岛给他……”
“是!”
郑怀安看了看舰队前进方向北面阴沉沉的天空,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朝廷不重视水师,这才让沿海盗匪泛滥成灾,南海千岛扼守大汉帝国东南沿海门户,不仅是战略要地,更有丰富的资源,珍宝无数,可这些,都不在朝廷那些老爷的眼中,对朝廷之中的那些人来说,水师,只需要守大汉帝国的海岸就好,莫要让海盗兴风作浪,最近十年,帝国东南沿海海盗越剿越多,几股海盗合纵连横,隐隐已经有了一些气候,可是反观东南水师,已经十年没有增添一艘新舰……
车泥国的覆灭是一声响亮的警钟,这大海无边无际,实在太大了,没有人知道大海的另外一边到底有什么,未知,常常就伴随着敬畏……
……
两个时辰后,在天黑之前,这支舰队终于返回了繁华的海州港,郑怀安刚刚从舰上下来,一个侍从就快步来到了他的面前,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郑怀安微微一愣,随即吩咐道,“那把他们带到提督府的偏厅吧,我在那里见他们!”
两刻钟之后,风尘仆仆的郑怀安就在水师提督府的偏厅,接见了两个自称来自徽州的客人。
那两个客人一个五十多岁,一个三十多岁,一看就是精干的江湖人物,特别是那个五十多岁的,只是远远一看,郑怀安就感觉出了那个人的修为,已经进阶大武师境界。
“徽州广胜镖局镖头周远龙携镖师陈志武,见过提督大人!”
这两个人进入到偏厅,那个叫周远龙的镖头仔细盯着郑怀安看了几眼,在确认了郑怀安的身份之后,就一起给郑怀安见礼。
“徽州距离海州万水千山,路途不近啊,不知周镖头万里迢迢到海州要见我有何事?”在让两人坐下之后,郑怀安平静的问道。
“是这样的,一个多月前我们广胜镖局接了一个镖,雇主委托我们务必要在这个月15日之前把一份东西亲自送到提督大人手上!”周镖头说着,已经从自己的怀中取出了一个东西,放在了自己旁边的桌子上,郑怀安身边的一个侍从走了过去,把那个东西拿了过来,放到了郑怀安的面前。
郑怀安扫了那个东西一眼,那是一个黄铜的金属圆筒,整个圆筒的上面封了一层蜡,蜡上还有几个花戳,这种东西,在军中比较常见,在传递紧急和重要军情的时候,就常常用这样的手段,当然,在民间,如果是要传递一些重要的信件,也会有人这么做,金属的圆筒可以保证要传递的信件在传递过程之中不会损坏,而封住圆筒的那一层蜡和蜡上的花戳,则可以确保圆筒之中的信件在路上不会被人随意打开,因为一打开的话,那花戳就坏了,可以一眼看出来。
这个金属圆筒外面的封蜡和花戳都非常完整,所以,路上应该没有人打开过。
郑怀安没有立刻打开那个圆筒,而是问道,“不知道是何人托你们把此物给我送来!”
“托镖之人没有留下姓名,他只说是提督大人的一个老朋友,只要提督大人看了里面的信,自然之道他是谁!”
“哦!”郑怀安更好奇了,他想了想,自己在徽州好像没有什么亲朋故旧,“不知那人是何模样?”
“那个人脸色黝黑,二十多岁的年纪,留着两撇胡子,面目普通,口音带着一点帝京那边的腔调!”
“哦,那个人能让周镖头亲自把这个东西送来,他出了多少镖银?”
“按照行规,雇主托镖的价钱一般我们不对外透露,不过既然是提督大人相问,那我就实话实说,那个人给了我们广胜镖局两万两银子,指明要我亲自把这个东西送来,路上不能出半点纰漏,这个价钱护送这么一个东西来,我们镖局自然不会拒绝!”
听到一个人花两万两银子给自己送了一封信来,郑怀安的两道眉毛一下子微微扬起。
“好的,我知道了,有劳两位,两位一路辛苦,还请下去好好休息吧!”
“镖已送到,那我们就告辞了!”周镖头干脆的站了起来,对着郑怀安拱了拱手。
郑怀安看了身边的侍从一眼,那个侍从随后就把广胜镖局的镖头和镖师客气的送了出去。
在打量了那个金属圆筒片刻之后,郑怀安沉吟了一阵,让人送来一双鹿皮手套,自己在戴上鹿皮手套之后,才把那个圆筒外面的封蜡和花戳打碎,小心的打开圆筒。
圆筒里面果然是一张信笺……
那张信笺无头无尾,上面只有一连串的日期和事件——
——大汉帝国元平13年11月16日,原大汉帝国礼部尚书龚自成病逝夔州,陛下赐谥号“武信”……
只是看到这信的第一行,郑怀安的双眼就爆出一团精光,因为七天后,才是11月16日,但这后面还有……
——大汉帝国元平13年11月18日,徐州苏阳郡地震,苏阳城北城楼在地震中坍塌,苏阳郡受灾民众十万,震塌房屋三千余间,朝廷拨银十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