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之逆天改命-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信一边开始大练兵,一边仍然派出人四处收集粮草以及战备物资,毕竟,没有人会嫌粮草少,手中有粮,心底不慌。
杨信不慌不忙、热火朝天地大练兵,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保保兵派武当,襄阳易手的消息终于传播开来。
一时间,神州大地,一片震荡。
汝阳王得之其子王保保身死武当,其女被俘身困襄阳,直接哭昏在汝阳王府之中,为报丧子之仇、囚女之恨,汝阳王亲自去大都面见元惠宗,得兵马大元帅之权,然后从北地调动五万蒙元精骑外加二十五万仆从军,又从巴蜀一带抽调二十万部队,接着再从江淮一带尽起二十万军队,最后,尽起南方三十万军队,组成百万大军,四面围攻襄阳。
汝阳王察罕帖木儿不愧为元末唯一能拿的出手大将,一动手便风云变色,其出手也如苍鹰博兔般全力出手,欲要毕其功与一役,这也是自蒙元自崖山之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动兵。
蒙元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显然瞒不过杨信等人,尤其是三大镖局的生意遍布整个神州,当蒙元刚开始调动军队,消息便传至了襄阳。
得之蒙元尽起百万大军围攻襄阳的消息后,襄阳城内的武当六侠瞬间脸色大变,均六神无主地看向杨信。
百万大军可不是一百个人,人一过万,无边无沿,武当六侠均被百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的景像吓得不知所措。
“慌什么?”杨信冷声喝道。
“百万大军集结而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蒙元发布命令,各地传达,少说也得几个月时间;地方州府接到命令,集结部队、征调丁口,筹集口粮,少说又得几个月时间,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部队就会自行崩溃,打个屁的仗;军队上路,近者百余里,远者千里万里,每天行军二三十里又得几个月时间。”
“真要等到蒙元齐集百万大军,最起码得一年之后了,一年的时间,不,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只要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足够我们拿下江淮地区,只要拿下江淮,我们不但有了战略纵深,还有了物资储备,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铜,只要将铜矿开采出来,我们就能对现下的武器装备升级,届时别说蒙元的一百万大军,就是两百万大军,也只能饮恨于此,我们正好,借此机会,一战而重创蒙元,为夺取天下打好基础。”杨信大声说道。
杨信说的俱是事实,百万大军听起来唬人,真要集结起来没有个一年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是现代,华夏尽起百万大军云集,依靠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也得费时近一个月的时间,更何况是这个时代。
尤其是南方,水网遍布,行动极其缓慢,累死他们也别想快速到达襄阳。
听到杨信如此说,众人紧张的心开始回缓了过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杨信仍然雷打不动地大练兵,武当六侠也积极地投身其中,虽然众人的心情回缓了过来,但不知不觉中,整个襄阳开始笼罩在紧张地氛围之中。
三个月后,大练兵告一段落,杨信尽起三万精兵,七万辅兵,合计十万大军,开始东征江淮。
第201章 东征
此次东征的主帅是张松溪,主力军是杨信在武当山招收的核心子弟。派出张松溪也是无奈之举,杨信手下没人啊,俞莲舟俞岱岩等人,让他们砍人行,但让他们带领军队就有些差强人意了,毕竟没有受过军事方面正统的教育,而杨信自己,又不能离开襄阳,只有杨信亲自坐镇襄阳才能稳住大后方,同时还能吸引蒙元的目光。
唯一受过正统军事训练的只有张松溪,所以杨信也只能让张松溪为东征主帅,不过,此次随行的主力军都是经受杨信施恩的武当山方圆千里内的子弟,是根正苗红的自家人,都学习过杨信编纂的步兵操典。
步兵操典的战术固然在某些方面有些僵硬和死板,甚至不利于及时抓住战机,但胜在稳重,遥想后世,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红虾兵就是靠着僵硬和死板的战术,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威名,还有脚盆鸡的士兵,也是靠着万年不变的死板战术纵横天下。
而且此次东征的大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自襄阳城往东打,直到打到海边,占据江淮地区,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最主要的是打下信州路,也就是现在的江西贵溪,那里有中国最大的铜矿。
至于小的战略目标也很明确,每攻占一地,便收编降卒,仿襄阳例,让他们纳投名状,同时征集青壮入伍。同时,为了赢取民心,一律让当地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每攻占一地,公开分地,男性青壮分十亩地,女性青壮分五亩地,老幼为三亩,肚子里怀着的也算。
至于赋税,杨信大手一挥,表示所有苛捐杂税,一率统统放弃,每一年统一收取,而且仅仅收取田地收成的三成,但凡青壮参军者,可免除三年赋税。不要觉得三成的税收高,自秦以来,神州子民就没有过这么低的税收,以往,百姓手中能留有三成就是中等人家了,尤其是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百姓手中能留有一成二成就不错了,现今,杨信只收三成,而且杨信将“赋”这块统统给去掉了,百姓们能不欢心鼓舞?
当张松溪率领着东征军沿东南方向前行,攻向第一座蒙元军事重镇新野之后,严格地按照杨信既定的计划行事,得到了百姓们发自内心的一致拥户。
得益于蒙元的残暴统治,蒙元统治下,根本没有什么豪族世家地主之类的存在,有也是蒙元人和色目人,这些是被当作投名状的存在,降卒纳完投名状,其名下的土地自然成了无主之物。
蒙元治下的百姓生活极其困难,各种苛捐杂税让百姓苦不堪言,别说吃饱了,能够苟活都成问题,杨信大军一到,先是开仓放粮,接着划分土地,然后免除所有苛捐杂税,统一制定好十一税。
最后,张松溪也没有使劲地动员百姓,只是说了一句:“跟着公子,能让你们全家吃饱。”
瞬间,老百姓疯狂了,狂热地加入杨信的队伍。
张松溪可以称杨信为公子,但百姓不能,尊卑已经深入人心,杨信虽然没有称王,但百姓自发地将杨信尊称为宋王。
东征军攻下新野之后,直奔南阳,由于杨信手下没有文官,新野只能实行军管,好在因为杨信的计划,使得百姓万众归心,才没有出现任何差池,张松溪也不善管理,只是将降卒统统带走,将征招的青壮,一部分留在新野,一部分送往襄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就体现出杨信仓促行事的弊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本来按照杨信的计划,先行苟个五至十年再说,待军事实力达到巅峰,人才储备足够的情况下才会起事,没想到赵敏和王保保的乱入打乱了杨信的计划,杨信只能仓促起兵。
好在,杨信早早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大力施恩百姓,收拢其心,外加此时百姓中的青壮被抽调走,民间只剩老幼和女人,再加之百姓忙着划分田地,再耕种,才没有造成动荡,其实此时的襄阳和南阳,除了被实行军管以外,其他方面颇有汉初休养生息的意思,这一切都是蒙元的锅,他们治下太乱了。
随着东征大军继续开拔,一句口号也开始自新野传遍天下:“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城门迎宋王,宋王来了不纳粮!”
张松溪大局观稍差,但小聪明却是极多,这句口号就是张松溪暗中派人散播出去的,但是,做为散播者,张松溪明显小瞧了这句口号的威力,在这条口号的影响下,百姓们爆发出了无法想像的力量。
东征军堪堪抵达南阳地界,宛城的最高军政长官达鲁花赤想要趁东征军立足未稳,发起进攻。结果,达鲁花赤刚刚带领城中精锐出城浪战,还未接敌,城门便被百姓和守城士卒关上,然后四门封闭,断绝了此地达鲁花赤回城的后路。
正在此地达鲁花赤目瞪口呆之际,东征军在张松溪的指挥下,按照步兵操典一步一步地压上,用火炮和火枪生生全歼了这支军队。
而后南阳宛城的城门自动打开,百姓热烈前来相迎,守城的士卒则直接纳了投名状,将城中的蒙元人和色目人杀了个精光。
一回生,二回熟。张松溪率领大军进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开仓放粮,然后划分土地,减免赋税,征收青壮从军,然后接收南阳,实施军管。此次操作明显比上次操作熟练了很多。
至于后续,张松溪不想管,也管不了,统统扔给杨信处理,杨信也是挺无奈的,手中根本没有人手,索性,杨信便提拔胥吏为官,掌管一地民政,要说对当地民政了解最清楚的,不是官员,而是官员手底下的这群胥吏。
当然这也只是临时的无奈之举,所做所行都比较粗糙,为了防止占据之地动荡,杨信实行的是军政分离制度,政不管军,军不干政,不像蒙元那样,设个达鲁花赤之职,什么都管。蒙元的千户制本身就有些唐末藩镇的意思,也就是蒙元人少,而且还是异族统治神州大地,如果是华夏子民自家统治神州大地,按照蒙元的官制,早晚又是藩镇之祸。
杨信为了防止后续的藩镇之祸,只能简单粗暴地实行军政分离制度,先将兵马抽调一空,仅留一些青壮组成民团简单地维持治安。
被送往襄阳的青壮则是先行打乱,然后再整编,接着进行大练兵,待渡过新兵三个月后,视情况而定,有的调往东征军占领地区与当地青壮进行轮换,有的继续练兵,极少数聪明者直接转向文职。
总之,这一切都在叮当乱响之、乱中有序地进行着。
第202章 南下与《杀胡令》
张松溪率领的东征军一路东行,队伍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以滚雪球的形势在逐步地变大,每到一地,复制上个占领地的操作,百姓轻易归心,东征军越打越壮大,新加入的青壮严重地拖延住了东征军前进的步伐。
张松溪索性直接将征招的青壮统统送回襄阳,这也造就襄阳的粮草压力大增,毕竟原本的粮草够全城人吃上两三年,但现在嘴多了,再加之大练兵极其消耗青壮体力,这些青壮又一个赛一个的能吃。
好在,经过半年的时间,殷素素变卖了天鹰教所有的财产,转化成粮草,然后趁着襄阳并未被合围之际,动员了全部天鹰教总坛、各地分坛的教众以及明教的势力,再借助三大镖局之力,才历尽艰险将粮草运至襄阳。
“大事成后,白眉鹰王可为王,可开藩建立王国;殷野王可为公爵,可开藩建立公国;殷素素可为公爵,可开藩建立公国;张翠山亦可为公爵,也可开藩建立公国。”对于殷素素孤注一掷的举措及其大力的支持,杨信也毫不小气,当即表示,事成之后绝不亏待他们,并将自己所言直接刻成石刻,立于襄阳城中。
杨信这一手勒石记功的手法,不但安抚了殷素素、殷天正、殷野王等天鹰教高层的心,也做给了天下人看,颇有千金买马骨之意。
经过大半年的征伐,东征军打到了江淮地区,将湖北半部、江西半部、浙江半部、安徽全部、江苏半部连成一片,既扩大了战略纵深,也得到了急需的战略资源。
随着信州路铜矿的开采,大量的黄铜源源不断地运往襄阳,杨信在这段时间建造出来的无数子弹生产线,随着黄铜的不断涌入,开始二十四不停歇地运转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