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之逆天改命-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天下各诸侯对杨信恨的是咬牙切齿,不过,各方诸侯对杨信再恨,也没有时间找杨信的麻烦。因为杨信用的是阳谋,两道圣旨一出,各方诸侯势力不说分崩离析,但也元气大伤,而且还得花费极长的时间才能缓过来。
  杨信的目的已然达成,趁着这些诸侯自顾不暇之际,杨信在江都郡大力发展,安心种田。
  枪杆子里出政权,杨信立足江都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军权,拥有军权,拥有一切,没有军权,一切皆休。为了紧抓军权,杨信分了八步走。
  第一步,纯化队伍,军中将校但凡是关陇集团出身或是江都世家出身的,统统赶出军中,杨信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对世家可是百般提防,初期来看是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但长远来看绝对值得。
  第二步,给这些士卒及其家眷分地,按人头分,无论男女,每人分得二十亩,无苛捐杂税,只有十税一的粮税,而且杨信还下令,上至亲王,下至百姓,必须交税,杨信在根子上杜绝了特权主义。
  第三步,亲自发饷,提高士卒的军饷,参照袁士凯小镇练兵那一套,与士卒同吃同住,每到发饷之日,杨信亲自军中发饷,而且军财分离,将帅只管打仗,没有财权,杨信另令后勤部,专门为士卒发饷以及提供后勤装备之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将官的权力。
  第四步,资源倾斜,杨信亲入军营之中,仔细观察军中训练情形,而后做出改变,先是将军中两餐制改为三餐制,并且还保证肉食供应。单单将两餐制改为三餐制,让军中士卒吃饱这一举措,杨信就赢得了军心,士兵在军中吃饱,便节省了家中的口粮,在这个物资极其贫乏的时代,吃饱,是普通士卒不敢想像的事。杨信此举还引发了参军的热潮。
  第五步,重新确立军功封爵制度。隋朝兵制,二十人为一队,统兵者称队正;二十队组成一旅,统兵者称旅帅;二旅为一校,统兵者称校尉;五校为一军,统军者称兵曹。杨信没有改其编制,只是借鉴了秦朝的军功封爵制度,重新确认军功封爵制度,并且队正由其士卒自行选出,至于旅帅、校尉、兵曹,由来护儿、张须陀、杨信,三人考试审核后,亲自任命。
  第六步,设立军中藏经阁,士卒可以凭借着军功换取功法,为了提升军中士卒的实力,杨信将九阳神功第一层和杨家追魂枪法免费让军中士卒修行,如若想修练后面的,那就得拿军功来换。
  第七步,成立后勤部,加强后勤保障,使其老有所依、伤有所养、死无后顾之忧,总之一句话,在军中,让你吃饱吃好,还有高额的军饷;如若受伤需要复员,杨信安排工作并给予高额的抚恤金;如若战死,家中父母儿女,杨信全管。
  第八步,成立武学院,教军中士卒识字,教军中将帅兵法,军中士卒不需要多高深的学问,只需要简单的能读能写即可,军中将帅却是严格了许多,考核不成功,不能为将为帅。虽然让这些大头兵识字很困难,但杨信此番操作给了大头兵们一个向上晋升的通道,引起了军中识字学习的热潮。
  这八步操作虽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杨信就是通过这七步,将军权牢牢地把控在自己的手中,将士卒的心牢牢地栓住。
  牢牢控制了军权之后,杨信下令来护儿、张须陀四下出击,开始血洗世族和豪强,夺其资产,丰富己身,同时还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土地和税收问题。
  至于文官体系,杨信也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造,允许小吏晋升为官。严格来讲,一县的权力,其实不是掌控在县令的手中,而是掌控在小吏的手中,因为小吏是具体事宜的操作者。
  小吏经过综合考核后可为县令,这无疑给了小吏们一条向上晋升的通道,从而使小吏们拥有无限的动力,杨信如此做,是为了防止江都民政再次落入世家豪强手中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因为手中无人可用,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底层的稳定。
  掌控了军队,稳住了民众,杨信为了使自己耳目清明,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天下的信息,也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治下,杨信建立了两厂一卫,卫是锦衣卫,两厂分别是东厂和西厂。
  锦衣卫由军中精锐士卒组成,东厂和西厂则由太监们组成,为了保证锦衣卫的战力,杨信将从其他世界所获得的武功统统拿了出来,供他们修练,当然,高层的武功得需要军功来换。
  至于东厂和西厂,杨信直接将葵花宝典和辟邪剑谱拿了出来,辟邪剑谱是速成武功,欲练神功,挥刀自宫,东厂和西厂之人直接跨过这一步可以直接修行,辟邪剑谱能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强大的战力,而葵花宝典可以直达先天,杨信不求出现宗师级葵花老祖这样的人物,只求能够批量造就先天高手。
  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拥有众多的先天高手也是一种强大的底蕴,像慈航静斋以及佛门,他们为什么能够玩代天选帝这一套把戏,无非就是仗着底蕴深厚,先天高手众多,还有一位道门宗师做打手。
  杨信要想重整山河,重立大隋,势必要与他们为敌,杨信现在的情形是,顶端战力有,不管是自己还是巨龙韦赛利昂和巨狼灰风,都属于顶级战力,能与此方世界三大宗师一战,但底蕴浅薄,高中低端战力全无,要想充足底蕴,得需要大量的时间,好在,杨信有的是时间,杨信的两道圣旨,足够各方诸侯乱个十几年的。
  接下来,杨信普及教育。这个时代民众的识字率太低,而文字和书籍都掌控在世家豪门手中,能识字的基本上是世家豪门以及部分寒门,为了普及教育,杨信下了狠心,自己掏钱自上而下地建立学堂,普及到村庄,使村庄的儿童有学可上,有书可读。
  至于先生的来源,杨信将目光放在宫女的身上,这些宫女能够入得宫中,相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她们大多都识字。杨信直接授与她们官职,让她们成为教学的女官,为了保障她们的人身安全,每名女官还配备十名士卒保护,这些士卒既然女官的护卫,也是女官的学生,训练学习两不误。
  最后,杨信拿出了土豆、地瓜、高梁和高产量小麦等大杀器,先让小部分百姓耕种,待粮种足够多时,再慢慢普及,反正杨信从大兴城搜刮了大量的粮食,足够自己治下吃个十年八年的,不急。
  发展得需要时间,虽然事情千头万续,但杨信秉承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策,苟着猥琐发展,如果杨广深得“苟”之一字的精髓,也不会步子迈的太大扯着蛋,也不会落到众叛亲离的下场。
  待一切步入正轨之后,杨信轻松了下来,杨信刚刚放松,宇文化及找上门来。
  “陛下,臣未能完成陛下的命令,未能得到长生诀。”宇文化及进入江都的皇宫后,纳头便拜。
  “哦,无妨,宇文将军,不,现在应该称你为……及王。”杨信挥挥手,让福公公找来自己分封天下的名册,仔细地查看起来,片刻后找到了宇文化及的名字。
  杨信为了分封天下诸王,不但将齐魏燕韩赵楚秦用了一个遍,连春秋时期的什么郑、晋等字用了一个遍,实在无字可用,杨信直接截取名字封王,宇文化及就被杨信分封为及王。
  “臣不敢称王,只愿护卫在陛下身边。”宇文化及连忙说道。
  杨信冷声一笑,说的好听,说护卫在自己身边,不过是关陇集团或者宇文家族安排在自己身边的卧底罢了。
  “不用,滚!”杨信毫不客气地说道。
  宇文化及大怒,根本没有想到杨信会如此地毫不客气,宇文化及气得额头青筋直冒。如果不是宇文化及的父亲强硬要求宇文化及前往江都,宇文化及早就前往自己的封地,悠哉悠哉地当个土皇帝了。
  “怎么?及王听不懂朕的话?还是想靠武力逼迫朕?”杨信似笑非笑地看向宇文化及。


第451章 满城尽是长生诀
  “臣不敢!”宇文化及立即做诚惶诚恐状,拜倒在地说道。
  杨信冷笑一声,如果不是看到宇文化及那青筋直冒的额头,杨信还真信了。
  “你宇文化及有什么不敢?朕座下的龙奇,朕的这颗脑袋你是不是也想取下?”杨信冷笑更甚。
  “臣不敢!”宇文化及这次真的害怕了,此时整个天下虽然乱作一团,但杨信还拥有大义,如果这些话传扬出去,他宇文阀算是完了。
  “既然不敢,那就回去当你的及王吧,朕这里不需要你。”杨信摆摆手说道。
  此时的宇文化及可谓进退两难,因为宇文阀主逼迫他留在江都,而杨信逼他回去,宇文化及明显地感觉到眼前之人变了,彻底的变了,变得极其陌生。
  “怎么?还不走?”杨信双眼中一道冷光闪过。
  “臣没有完成陛下交予在下的任务,弄到长生诀,本无颜再见陛下,没想到陛下不但不惩处臣,还封臣为王,臣铭感五内……”宇文化及发现以往能言善辩的自己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留下,不由得大急,越急,越乱。
  “长生诀朕已经得到了,朕知道你奉宇文阀主宇文述之命前来,朕将你赶走,你无法交待,这样,朕将长生诀给你,让你回去有个交待。”杨信看着宇文化及忽然说道。
  “多谢陛下。”宇文化及连忙说道,既然不能留在江都,那带回长生诀也算对家族有个交待。
  “这长生诀不是白给你宇文阀的。”杨信幽幽地说道。
  “臣需要付出什么?”宇文化及恢复了理智,沉声问道。
  “是你们宇文阀,不是你宇文化及,当然,你宇文化及独自承担也可以,朕的要求是,十万石粮草,千户农户,百户匠人,万两黄金。”杨信直接开口道,同时手一挥,一本长生诀出现在手中。
  “可以,三个月内,臣将十万石粮草,千户佃户,百户匠人,万两黄金送至江都。”宇文化及听到杨信的话后明显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
  “好走,不送!”杨信直接将长生诀扔到宇文化及的手中,宇文化及接过后匆匆看了几眼,发现确实是长生诀无疑,连忙将长生诀塞入怀中,向着杨信行礼后离开。
  杨信看着宇文化及的背影咂了咂嘴,发现自己小看了长生诀对武人的吸引力,本以为自己是狮子大开口,没想到人家宇文化及根本没当回事。
  “嘛……看来得多卖几家,什么魔门、慈航静斋、佛门、各大门派的统统卖一个遍,相信他们得到长生诀后会藏着揶着,不会满世界宣扬。”杨信眼睛一亮,发现自己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之路。
  宇文化及离开后会不会赖账?杨信根本不担心,如果宇文化及真敢这么做,杨信就全世界宣扬长生诀在宇文化及的手中,还将宇文化及赖账的行径广而告之,到时,宇文阀的名声就臭了,这个时代,世家也是注重名声的,相信宇文化及不敢这么做,如果宇文化及私藏长生诀,那他更不敢赖账。
  杨信治下,休养生息,鼓励农耕之时又极度重视工匠,工匠们也不负杨信重望,在杨信的指点下,曲辕犁、耧车、水车等利于农事之物俱发明了出来,为了鼓励工匠们的积极性,杨信还给工匠们官职,提高匠作监的品级,最高可做到工部尚书一职。
  杨信的第二道圣旨发布之初,百姓们并不相信,因为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