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以这司天监,自然也少不了道家人的声音。
    “儒家林鲤,添为司天监教授,见过刘大人!”又是一名身穿儒袍的年轻弟子,对着刘伯温微微一礼。
    此前便说过,当年百家争鸣的时候,各家曾经有过互相吸取对方学派精华,融入自身所学,不断完善自家理念,以此共同进步的大争之世。
    儒家之中,亦有吸取道家、阴阳家精华的天人一派,讲究的就是天人感应之学。
    然后又有几人,分别一一介绍,都是各家显学弟子出身,来头不小。
    刘伯温一一还礼,方对众人道:
    “诸位皆是各家之中,擅气运秘法的弟子,其余多话,我不必多说。陛下旨意,我等研究之事,是我大云国如何运用国运之力。事关国朝昌盛,以后还请诸位齐心协力,共克难关!”
    众人闻言,此时齐齐一礼,沉声道:
    “谨遵命!”
    刘伯温闻言,微微抬头,神色格外坚定。
    汇聚百家之中,擅长各家各种感悟天地运转,观测气运秘术的弟子,自然所图非小。
    自黎朝老祖黎醒手中得到了气运凝聚之法的萧承,便已然感到,黎醒那运用气运之法实在太过粗暴。
    吸收气运强化己身,有竭泽而渔的意思。萧承敏锐的感知到,这国朝气运的运用之法,定然还有更为好、更为实用的方法。
    眼前这些人,便是萧承挑选而来,由刘伯温带领,专门研究国朝气运运用之法的人才。
    “诸位,开始吧!”刘伯温沉声道。
    “是!”众人齐声应道。
    下一刻,只听得轰隆一声,这处新建造的,足有十数丈的高楼下方,精钢大门瞬间落下。
    无数的粘杆处侍卫、东厂番子的身影忽然出现,将这处高楼围了个水泄不通。杀气腾腾的模样,让任何窥觊此处之人心生寒意。
    ……………
    夏国,江阳郡。
    这几日江阳郡大营之中,倒是比往常热闹了许多。数日间,不断有战马长嘶之声响起,军中将领仅带身边亲兵,陆续自西南各郡返回大营。
    军鼓擂起,厚重深沉的闷响之声陡然响起,宛若敲击在众将士的心上。
    这是军中擂鼓聚将的动静。
    帅帐之中,岐王坐在帅位之上,双眼微微闭起,在冯处的陪伴之下,静静地等候着。
    不多时,便有身穿铠甲,身形魁梧的将领快步走入帅帐之中,对着岐王单膝跪倒,拱手行礼道:
    “赤羽营主将晏道,参见大帅!”
    “捧日营主将程乐安,参见大帅!”
    “振武营主将郭凯,参加大帅!”
    ……
    军中军法约束,既然擂鼓聚将,自然没有人胆敢延误。
    不过片刻,众将领便已然到齐。
    岐王睁开双眼,锐利的锋芒自眼中射出,环顾在场将领。
    一众将领皆是低头,做臣服之状。
    岐王站起身来,神情坚毅,眼神锋利,喝道:
    “本帅以亲王之尊,坐镇西南,防治瘟疫。却因物资短缺,空耗数月。而今如今物资已至,不宜再等,众将听令!”
    众将领当即齐声道:
    “谨遵大帅之命!”
    “振翼营新任主将朱栋!”岐王厉声道。
    一名将领当即起身,喝道:
    “末将在!”
    “持本帅军令,领轻兵前往邵阳郡镇守,护送朝廷物资送达!”
    “遵旨!”
    “赤羽营晏道,命你部兵马,护送云国医者,入德江郡镇守。本王派二十名儒家士子,你全力配合,尽快恢复德江郡秩序法度!”
    “末将遵命!”
    “巴虎营主将石岚,命你前往象州郡,以物资为引,接触当地民团,迫使其重新归附接纳我大夏统治……若是还有违逆,可杀一儆百!”岐王杀气腾腾地道。
    “谨遵大帅之命!”
    “捧日营主将程乐安,振武营主将郭凯!你二人整顿兵马,专心备战,只待时机成熟,便当即出兵安顺郡,扫清叛逆!”
    “请大帅放心,末将定不负大帅重托!”
    岐王抿了抿嘴,又看向一旁的冯处。
    冯处当即拱手,沉声道:
    “请殿下宽心,臣已然调度手下绣衣使,必然倾尽全力!”
    倾尽全力,去与云国争夺这西南百姓的民心。
    岐王点了点头,喝道:
    “云国虎视眈眈,绝不能使西南再乱下去了。大夏兴衰,便全依托诸位了!”
    “末将(臣),必当为国朝效死!”帐中众人神情肃然,起身高喝道。


第二章 佛道辩论
    云国,中庆城。
    最近朝堂之中风起云涌,一群想要攀附曲家的朝中官员,因为牵涉北境之事中皆已被拿下,尽数被革职等候问罪。便是如此,使得如今云国朝中的局势稍显动荡。
    而这朝堂之上的人心惶惶,倒是对民间百姓没有太大的影响。
    如今北境的瘟疫已经平息,此前对外战事的获胜,也使得百姓民心稳固,对大云朝廷的向心力更是高涨。
    中庆城中,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往来人潮涌动,街边店铺密布,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喧闹之声不曾停歇。置身其中,便不觉感叹这一派的盛世景象。
    越往城中走,百姓便越发多了起来,人潮拥挤,齐齐朝前方回去。朝前方望去,已然可以看见巍峨壮丽,尽显皇家威仪的宫殿楼宇了。
    而就在皇宫前的宽大广场之前,不知何时立起了两座高台。
    此时那边,已经有了不少人。
    只看打扮,有身着华服的朝中勋贵大臣的家眷,有佛道两家的方外人士,还有身穿稷下学宫学子服饰的百家弟子。更有江湖人士、商贾、普通百姓,各种阶层之人,齐齐聚集在高台之下,甚至比当初萧承登基之时还有热闹几分。
    仰头朝高台之上望去,便见左手高台之上,盘坐着数名身穿僧袍,宝相庄严的僧人。此时大和尚们正身躯端坐其上,手掌合十,双目紧闭,低头默念经文。
    看上去,却是一副宠辱不惊,不为外物所动的模样。
    而右手边,只见有数名身穿湛蓝色素色道袍,头戴混元巾的道人缓步走到高台之下。
    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纵身一跃,身形宛若柳絮,飘然落在高台之上,对着对面的僧人微微行了个道礼,方才盘膝坐下。
    如此阵仗,能够吸引这么多城中百姓的事情,便是近来最为引人关注的佛道辩论大会。
    佛道之中的道,并非是说诸子百家之中的道家,而是如今中原大地盛行的道教。
    道家、道教,两者相互之间虽说有些不清不楚的,但还是各有侧重。
    道家位列诸子百家之中,乃是九流十家之一的天下显学,主张随顺万物,尊重世间运行规矩,并以此作为核心来施政治理国家的学派。
    而道教,则是截取道家部分理念,融合鬼神妖怪之说,从而形成的宗教。
    佛门虽然经过萧承数次整治,如今影响力锐减,但当初佛门在云国之中底蕴何其深厚!便是如今,在民间也拥有足够的影响力。
    宗教信仰这东西,是根除不掉的。
    佛门蛰伏个几十上百年的,卷土重来也未必不可。萧承可不愿意,见此情况发生!
    于是,这盛行中原的道教,也便被萧承引入天南之地。
    当今新成立的礼部之下,除却有管理僧众的僧录司衙门,亦是成立了道录司,以此节制、扶持道教发展。
    道教能入天南之地传播信仰,也乐得做萧承手中节制佛门的利器,配合无比。
    扶持两者相斗,朝廷坐镇调和,只要后世的云国君王,不出个脑子进水的,局势总是能够控制得住的。
    眼前这场佛道辩论大会,便是在萧承的暗中示意之下举办的。
    道教需要扬名,快速打开局面。佛门需要挫一挫道教的锋芒,弥补这段时间佛门损失的威望,加固云国百姓的信仰。双方皆是顺水推舟,便有这一场万人瞩目的佛道辩论大会。
    宫墙之上,众多仪仗依次拍开,簇拥着最中间的帝王玉撵。玉撵之上的帘帐放下,仅能看到一道挺拔英气的身影坐在其中。
    见双方皆已落座就绪,当即便有礼官拉长了嗓子,道:
    “请陛下训示!”
    玉撵之中的萧承,正忙着批阅着手中的奏折,头都不抬地道:
    “开始吧!”
    萧承可不想待会还要回养心殿加班,所以只能趁着现在偷偷摸鱼。
    一旁的冯保闻言,当即一礼,起身朗声道:
    “准!”
    只听“咚”的一声玉钟敲击之声,佛道辩论大会便此开始。
    当即佛门一方,便有一僧众忽然起身,抢声道:
    “道教,不足以为教!”
    朗喝之声,在佛门武功法门的加持之下,宛若雄狮怒吼,顿时响彻四周。
    佛道两家其实都清楚,两者胜负之间,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决断出来的。今后双方明争暗斗,只怕不得平息。
    所以这一场辩论,双方都不免抱着试探对方的意思。所以这一场辩论,甚至连辩题都没有确定,全凭双方自由发挥。
    而这名和尚上来这番暴论,直指道教立足根本,可为是先声夺人,将众人视线顿时吸引了过去。
    便是摸鱼的萧承,此时也是手上一顿,抬头看向高台之上。
    此时说话之人,萧承还有些印象。
    当初佛门辩法之上,惠启和尚突生感悟,悟出了“度己度人”的大乘佛法。霎时之间心境圆满,领悟陆地神仙的境界。天地有感,而生呼应,异象凝聚金色莲花,于空中落下。
    萧承属意的六怀和尚,并无多少真才实学,全靠着他帮着作弊,才有底气上台。面对着临阵暴种,展露神异的惠启,毫无还手之力。
    那个时候,萧承自己都打算放弃了。是这名叫做慧力的僧人颇有急智,出手打了个配合,才能够将他送上了佛门大法师之位,致使萧承谋划并未落空。
    此时慧力出声,萧承也不由得饶有兴致地看向他,倒要看看他这急智,能够玩出什么花样来。
    道教的几名道士,此时听闻慧力之言,饶是此前对佛门刁难有了心理准备,此时听到,也不由得微微皱眉。
    道教不足以为教,若是无法辩驳,那便是动摇根基,将来还如何在云国传教?
    想到这里,一名道士猛地站起身来,对着慧力行礼道:
    “贫道真一,敢问这位大师,何处此等暴论?”
    慧力闻言,嘴角一弯,当即道:
    “凡立教之法,先须有主!道教无主,何以能够称教?”
    道士真一刚要反驳,却被身边的道士拉住。
    道士对着,真一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急躁。真一见此,这才强忍了下来,坐了回去。
    此时的慧力见对面不曾因为急声反驳而落下圈套,暗自可惜了一声,继续道:
    “我佛门源自天竺,由大僧阿拉加纳传入。是以我佛门尊佛祖为教主,而阿拉加纳大僧虽创我大云佛门,却只是传教之人而已。”
    “而汝道教,创始之祖张天师,亦不过是传教之人而已!道教经文之中,尊奉的乃是三清神。可若是以三清神为教主,却又如何证明三清神的存在?”
    道教尊奉的三清神,乃是结合神鬼志异、道家经文所创造的神灵。而佛门的佛祖,却是当年在天竺创立佛教的大智慧之人,被信徒尊奉为佛祖。
    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