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挽救佛门颓势,六怀三人,商议出了重振佛门威望的手段。
    大体的剧情,如下:
    我大云国出了一位圣王,在他的治理之下,大云国民饶物丰,国势雄厚。百姓安居乐业。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而天竺,却因为人人不修德行,导致贪淫乐祸,多杀多。天竺佛门,得知世间有云国这般的富饶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的世间佛国,心中大惊,连忙派遣僧人,向东而来大云国求取佛门真经。
    “……”
    这熟悉的剧本,让萧承眼角微微抽动。
    好家伙,等一会儿就交给家的游星光,让他写一本东游记来!
    若是萧承没有猜错,这位即将到来的天竺僧人,在路上一定会遇到一些道教出身,依仗武功欺压百姓的败类人渣。
    这三个人,整天就琢磨这些歪门邪道的,难怪比不过因为刚入云国,而颇有进取心的道教众人……
    萧承头疼地叹了口气,随手将三封密信塞到冯保的手中,方才道:
    “去放出消息,就说天竺国国王心慕我大云王化,遣僧众携天竺国重宝前来,欲要敬献于朕……嗯,这天竺至宝一定要价值连城,是……哎呀,你随便编个消息,就说南方哪个小国的国王,当年兵败灭国,将传国玉玺,海量宝藏、嗯,还有一份绝世武功的地图,就藏在所献宝物之中,打算充作复国之资。阴差阳错之间,为天竺国王得到此宝。”
    说到这里,萧承微微一顿,接着道:
    “大概就照着这个这么编,然后尽快散播出去!”
    既然要熟悉的剧本,那就干脆贯彻到底喽!这高低得给整出个东游记来!
    冯保闻言,神情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他接过密信,快速翻看一遍之后,脸上顿时露出了懵逼之色。
    许久之后,他方才小心翼翼地凑到萧承身边,问道:
    “陛下是不想看到这天竺僧人吗?只要陛下发话,奴婢手下的番子,会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
    冯保一边说着,一边手掌猛地下切,露出阴狠之色。
    巨额宝藏、绝世武功。陛下莫名要捏造一个这般让人心动的假消息,还要东厂想办法传出去,不就是想要让那个天竺僧人陷入危险之中嘛。
    只是陛下要杀个人,何必这么兴师动众?
    萧承摇了摇头,道:
    “可不是为了杀人……你东厂这边也派人盯着点,到时候派人暗中接应就是。”
    冯保脑中有些发懵,反应了许久,方才稍微明白了一点,再次试探地道:
    “陛下的意思,是借此为佛门扬名?”
    既然不是为了杀人,那将动静闹得这么大,也就只剩下暗中助佛门扬名的原因了。
    萧承沉声道:
    “朕引道教,是想让佛道相互之间斗个不可开交。可不是想要让道教踩着佛门的光头,一跃成为云国影响力最甚的宗教,将来重复佛门旧事……”
    说到这里,萧承忽然露出一丝无奈之色,叹气道:
    “朕选的几人,惠启主张出世修行,只要佛门不彻底消亡,他都认为朕是在助佛门剔除腐肉,丝毫不管。六怀就是空肚子草包一个!慧力只有勇力,而无头脑。智迷虽有急智,但也只是小聪明。这般放任下去,只怕几次佛道论战下来,佛门就没什么用处了!”
    因为此前萧承的数次动手,都是借佛门反叛的时机,查抄寺庙,并且借助各种渠道手段,大肆揭露佛门的阴暗面。
    所用的这些方法,是能够很大程度地打击僧人一直以来的光辉形象。
    这便导致,如今佛门在云国之中形象大损,民间信众之中也有批判之声。影响力虽然不小,但全靠的是六百年来的积攒,局势并不容乐观。
    只要再在论战之上输上几回,那佛门在云国的局势可就要彻底崩溃了!到了那个时候,萧承又得想办法留下限制道教的手段。
    自己选的草包,咬着牙也得帮忙啊。萧承这个时候的心情,大概现代的鹰酱是很能够体会的。扶持的人,大都是些立不起来的玩意。
    萧承继续开口道:
    “这六怀几人想的手段虽不错,但如果不造势,只是一个普通的天竺僧人,不过蛮夷而已,只能是国中百姓茶余饭后的一件谈资罢了,根本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
    便如西游记中,唐僧肉吃了能长身不老一般。
    别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消息是放出去了,妖怪们也信了。然后就导致随便在路上抓一只小妖,都知道唐僧要去西天求取真经,吃了他的肉能够长生不老。
    这一造势,关注度不就上来了吗!
    还有uc的震惊体、女星们突然官宣离婚,然后立马告知要有新戏开播、西方政客每天挂在嘴上的暴论……古今中外,玩的都是一个套路!
    冯保闻言,心中不由得反复琢磨起“造势”二字。
    片刻之后,反应过来的冯保心中叹服,当即躬身一礼,拍马屁道:
    “陛下所思所想,奴婢不及万一,古今君王少有能及……请陛下放心,奴婢这就下去办!”
    ……………………
    中庆城中,一处民巷之中,妇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水边,一边闲聊,一边浆洗着衣物。一群孩童嬉闹着跑过,徒留家中人在身后高声叮嘱让孩子们慢一些,然后便再次扭头闲聊。
    巷子不大,两边便是敞开的门户,走在巷中,转头便能够看到两边的人家。
    对比朝堂皇宫,权谋斗争,兵戈战乱,这处小巷之中的烟火气息,倒是更让人莫名心安。
    农家弟子,新任司农寺主簿许恒,走在巷子之中,身形一让,看着一群孩童自身边跑过,顿时微微摇头,脸上露出轻快的笑意。
    再沿着巷子多走几步,便到了一处紧闭的院门前面,许恒停下脚步,轻叩房门,喊道:
    “伍兄!伍兄可在家?”
    便听到屋内,一阵淅淅索索的轻响。片刻之后,伍子胥顶着一张胡子拉碴的脸,打开了大门,用通红的双眼看了许恒一眼,然后露出有些兴奋的笑容,道:
    “许兄回来了!”
    任谁也想不到,朝廷的六品官员,新任兵部职方郎中伍子胥,竟然住在这样平凡的民巷之中。
    当初伍子胥自夏国逃到云国,便是在许恒的帮助之下,方才进入了稷下学宫之中。期间许恒,对伍子胥亦是颇多照顾,是以二人的交情,相当不错。
    许恒点了点头,笑道:
    “南部哀牢族族人未曾学会耕种,所以司农寺便派我前去,多耽搁了一段时间……”
    说到这里,许恒微微一顿,看着眼前的伍子胥,皱眉道:
    “伍兄,你怎么这般模样?”
    伍子胥闻言,却是眼露兴奋之色,一把将许恒拉进屋中,指着屋中墙上的天下地图,压低了声音,兴奋道:
    “要动兵了!陛下终于在做用兵的打算了,我家仇终于能报了!”


第七章 难民围城
    听到伍子胥的这番说辞,许恒顿时一愣,下意识地反问道:
    “为何这般说?”
    伍子胥强忍住兴奋之色,开口子道:
    “我昨日已经收到调令,要组织人手开始绘制夏国西南地图。东厂那边,已经将西南诸郡关隘要塞的详细情报送来!兵部麾下兵械司,也收到了加紧铸造兵甲的命令……”
    许恒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怪异之色,当即打断道:
    “伍兄,此事与我说来,是否有泄露军机之嫌?”
    许恒如今,虽然也是云国官吏。但此事事关朝中对夏国布局,若是当真有攻打夏国的迹象,应当越少人知道越好才是。
    伍子胥听闻此言,微微一愣,旋即道:
    “这都是我自己猜测,部中也不曾下令禁言此事……”
    嘴上说是这般说,但许恒这一句话,还是原本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的伍子胥,稍稍清醒了过来。
    许恒见伍子胥如此,微微一叹,开口道:
    “伍兄,此前我等二人酒后闲谈,你曾抱怨过,陛下只将你放在兵部负责推演战局之事;  没有派你出去统兵。可如今看来,如此安排;  自有陛下的深意啊!”
    伍子胥当初被萧承拿来当面敲打过岐王一次;  之后便以白身的身份;  安排进了兵曹观政,之后便一直在兵曹当差。前些时候朝廷改制;  他也因自身才能升迁至兵部职方郎中。
    所谓的兵部职方司,执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主要负责的,就是对形式做出判断;  从而进行军事计划的拟定。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提供军事地图、保证行军路线、预警防护、组织居民提供行军保障以及撤退等事宜。
    其地位职责,就相当于总参(防和谐)谋部。
    职方司这个位置,既不如五军都督府调度训练兵马来得威风;  又不如上面兵部统筹后勤轻松。但有不甚出了一点疏漏,那就是两面受气,并不是一个好职位。
    只不过以伍子胥的才能,这些职务显然不能使他为难。他对这个职位唯一不满的;  也就是不能亲自统兵;  驻守云夏边境了。
    此时听到许恒所言,伍子胥眉头一皱;  沉声道:
    “许兄有话;  但凡直言!”
    许恒轻叹一声;  指了指伍子胥现在因为一宿未眠而不修边幅的模样,开口道:
    “我大云与夏国虽然签订和约;  但低下暗流汹涌;  任谁都看得出来。所以收集情报,暗中绘制夏国地图;  并就是应有之意。只不过是一点风声,便让伍兄你如此难以自持,真让你统兵驻守前线;  陛下又如何放心?”
    许恒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实很明白。
    伍子胥一心要起兵攻伐夏国,就这个心态;  若是当真派他领兵驻守边境;  指不定就会在暗中策划一场“独走”;  挑起两国战乱。
    听到许恒之言;  伍子胥眉头一皱,却是有些不满地道:
    “许兄这般看我伍员,却是小瞧我了!虽家仇难忘,但既然已效命陛下,我又岂会不顾君命,在朝中未曾准备一切之时轻启战端?”
    且不论别的,伍子胥也极为清楚两国之间的实力,还是有些差距的。如今大云虽然连败两国,风头无二,但那也是因为夏国未曾全力罢了。
    当初云国因萧承夺权;  导致边军将领担心皇帝借机清洗,不听朝廷调遣,欲要占据邕州四州之地。佛门趁此机会暗中通风报信;  联络夏、黎两国齐攻;  致使局势崩坏,社稷一度有倾覆之难。
    岐王亦是要借机清洗西南将门在军中的势力,这才一拍即合;  未曾通禀夏国朝堂,便当即起兵攻打云国北境。
    所以严格来说,云国当时击败的,只是仅占夏国五分之一的西南诸郡,以及岐王带领之下的夏国西南边军罢了!
    之后的和谈,也是因为当时夏国朝中各方势力相互牵制,西南诸郡民心动荡罢了。
    可正要动起手来,相较于夏国,云国还是缺了几分底蕴的!
    夏国占据中原,疆土实在太大了。云国在汪晓的治理之下,南征北战,拓土千里。夏国一个西南诸郡,便比得上大半个云国;  人口也只是略逊于云国罢了。
    若是逼得夏国之中上下的各方势力放下争端;  通力协作对付云国;  那时候就算云国大军百战百胜,但只要夏国朝廷不崩,持续抵抗;  那光维持占领城池的兵马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许恒听到伍子胥的辩解,微微摇头,道:
    “非是我这般看你,而是当今陛下或许便是因为这般,才不愿派你出去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