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戮,告诉世人,你岐王满心厌恶这些,整天只知勾心斗角,琢磨党争的人!”
    岐王闻言,想到自己此前在京城之中协理政务之时遇到的那些蝇头苟利的腌臜事,又想起自己西南招讨司衙门之中,百家弟子齐心协理,共克时艰的事情,心中顿时有所触动。
    只见他双眼之中坚定决然之色一闪而过,当即俯身跪倒,朗声喝道:
    “儿臣,遵旨!”
    嗜杀,敢杀,虽然对皇帝的名声来说并不好听。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也并非一定不是一件好事!
    此时的晋王,定定地看着俯身接旨的岐王,心中忽然闪过一丝念头。
    若是换成自己,自己会选择接下这道圣旨吗?
    或许,不会吧……
    朝中党争的根源,其实是为百家理念之争。若是想要彻底清理党争,便要清洗朝中百家出身的官员。
    清洗掉近乎占据朝中八成的文武官员,晋王只要一想,便是一阵心慌,根本不可能接下这道圣旨。
    此时的夏皇,稍稍歇息了一会儿,再次看向有些失魂落魄的晋王,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不忍之色。
    沉默一会儿之后,夏皇沉声道:
    “将你手中,有关云国暗探的所有消息交出来,你晋王府上下,朕可以不杀!”
    绣衣使如今,也已经开始彻查金陵城中的云国暗探,说不得晋王知道的,还不如夏皇呢。
    这个时候说这些,无非就是夏皇心中尚念着那么一丝父子恩情,想要找个借口,给晋王留个血脉而已。
    晋王闻言,凄然一笑,变坐为跪,俯身一礼,颤声道:
    “多谢陛下!”
    不自称儿臣,不口称父皇,显然便是依旧对夏皇用自己布局,眼睁睁看着自己步入死境的绝情而心有恨意。
    但为了王府上下,此时的晋王,却不得不俯首叩拜。
    愤恨、不甘、庆幸、欢喜,个中复杂情绪,实在难以言表。
    片刻之后,谨身殿中,便有绣衣使快步跑出,口中高喊道:
    “和尚,那个和尚死不得!”
    此时,正在打扫战场的一众禁卫军闻言,手下顿时一愣。
    什么叫,和尚死不得?
    绣衣使快步跑来,看着一众禁卫军,当即喝道:
    “和尚,刚刚晋王党羽之中的那个和尚呢?快找,那人是云国密探,陛下有令,暂时死不得!”
    一众禁卫军闻言,环顾着满地的死尸,眼角顿时一抽。
    刚刚明明是说,要尽数诛杀的啊……
    皇帝下旨,这些话自然不能是说出口的,无非就是禁卫军们自己心中抱怨两句,然后低着头,在满地尸身之中翻找着,想要从中找到什么和尚。
    但寻了半天,将地上所有尸身都翻遍了,竟然也没有找到一个和尚的尸体。
    一名禁卫军将领,对着一众手下,有些迟疑地道:
    “你们刚刚,可曾遇到一和尚?”
    一众禁卫军闻言,连连摇头,表示自己没有看到。
    只有一名禁卫军开口道:
    “刚刚属下,的确是看到人群之中有一留着光头的和尚来着。但厮杀起来的时候,他一个晃身,便消失不见了啊……”
    众人闻言,脸色顿时流露出惊恐之色。
    刚刚还在,但这个时候翻遍了尸体也没有看到,这不就是说,有人跑掉了吗?当今陛下此前,可是有令,勿放勿纵啊!
    禁卫军将领双眼圆睁,又惊又怒,嘶声力竭地喊道:
    “快,传令宫中各部兵马,把手各处宫门、殿门,一定要那和尚找出来!”
    “是!”众将士齐齐喝道。
    片刻之后,谨身殿中,禁卫军将领颤颤巍巍地禀报道:
    “启禀陛下,臣等刚刚在殿外,未曾寻到什么和尚……只怕、只怕,是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暗中逃了!”
    夏皇闻言,眉头一皱,反问道:
    “逃了?”
    “是……”禁卫军将领硬着头皮道。
    夏皇愣住了一会儿,忽然失笑一声,嘶哑着声音道:
    “大军封锁宫门,竟然也能够让人逃了?那是不是他下次再用同样的手段,就能够暗中潜入皇宫中,来到朕的身边,直接取走朕的项上人头?”
    此时夏皇的脸上,虽然带着笑意,声音也并不高大,但其中的冷冽之意,却是让跪倒在地的禁卫军将领浑身颤颤发抖。
    “请陛下恕罪!”
    “好,晋王说的看来是真的!这云国的探子,已经将触手伸到了朝堂上下,宫廷内外,便连朕的禁卫军中,也能安插人手!”夏皇咬牙道。
    在夏皇看来,若非是禁卫军中有云国的人,道衍又如何能够逃出去?
    跪倒在地的禁卫军将领闻言,心中顿时一慌,连忙开口道:
    “陛下,刚刚一共在殿外出手的,还有绣衣使!”
    夏皇闻言,脸上一愣,咬牙道:
    “岐王,你这次办差,顺便将绣衣使之中清理一遍!朕倒要看看,云国人的本事到底有多大,是不是真的将朝中上上下下尽皆渗透了!”
    岐王闻言,沉声道:
    “遵旨!”
    而就在此时,夏国皇城正门处,易容过后的道衍与虚竹,凭借着手中的绣衣使腰牌,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出皇宫之中。
    今夜宫中动乱,此时便是驻守皇宫各处的禁卫军们,也不可妄动。唯有绣衣使,因为要传递宫中内外情报消息,所以一路行来畅通无阻。
    丹凤门外,早有等候的人手接应。看到二人前来,连忙牵着马车迎了上来。
    “大师,一应人手皆已经撤出去了!”
    “好,之后金陵城多有动荡,我们也得撤!”
    道衍进入马车之中,随手取下头上的假发套,掀开车帘看着前方巍峨雄伟的夏国皇城,忽然轻叹一声,道:
    “今日一别,只怕下次来金陵城,得是随着陛下大军来此了……”
    这次的道衍在金陵城,实在是太出风头了!日后别说他了,估计就是随便来几个和尚,绣衣使那边都得风声鹤唳了。所以这金陵城,日后他是别想再来了!
    虚竹闻言,眼睛眨动,心中却是长舒了一口气。
    这金陵城太过危险了,道衍大师又喜弄险,日后不来了才好呢!
    ………………………
    让时间,倒回到晋王起事的数日之前。
    静室之中,檀香冉冉升起,伴随着阵阵木鱼之声,是道衍与虚竹的轻声念经之声。
    道衍和虚竹二人,一个历史上记载,受封国公后却依旧不愿还俗,退朝之后依旧身穿僧袍持戒,还得朱棣亲自下令方才换回了俗家姓名。虚竹更不用说,从始至终都心心念念着,要当他的小和尚。
    都是对佛法极为虔诚之人,此时便是身在他国,每日的功课经文,却是一日都不曾落下。
    可还未等他们二人做完功课,便听到静室之外,忽然传来剧孟急切之声。
    “大师,有急报!”
    道衍猛地睁开双眼,示意虚竹继续做功课,自己则快步走出静室。
    自己的习惯,手下人不是不知道,若非当真紧急的情报,一般不会在这个时候前来打搅。
    剧孟一见道衍,当即开口道:
    “大师,绣衣使那边传来的情报,夏皇不知为何,似乎忽然注意到了大师您的踪迹,直接安排了人手,在暗中严查着。”
    听闻此言,道衍眉头一皱,手中下意识地摸索着手上把住的佛珠,沉声道:
    “查我?”
    夏国那边,就算注意到云国的暗探,按理说也应该是外围那些动作最频繁的暗探才是,绝对不该是直接就发现自己了啊!
    除非,是晋王府那边出了问题!
    可是,晋王府上下,早就被粘杆处清理过了,绣衣使那边更有钟子濯盯着,要是会出问题,自己早就被发现了,又怎么可能等到了今日?
    所以,自己是最近几日,无意之中露出了什么破绽?
    道衍沉吟许久,忽然他脑中精光一闪,便想到了前些时日在晋王府中,与自己碰过面的那几名禁卫军将领。
    想到这里,道衍眼睛一眯,自言自语道:
    “难道那些人,是夏皇的人……”
    剧孟在一旁,闻言顿时一愣,道:
    “什么夏皇的人?”
    道衍眼睛一动,沉声道:
    “还记得几天前我让你查的那几名禁卫军将领吗?再派人去好好查一查,这些人有问题!”
    “是!”


第十四章 反向清洗绣衣使
    旭日初升,天色放亮,皇宫大门此时轰然而开。
    随着宫门打开,皇城之外暗中隐藏着的无数道视线,顿时紧张起来,齐齐地盯着皇城宫门之前。
    昨夜皇城动乱,动静并不算小。金陵城内外,大大小小的所有势力,虽然大都是不敢妄动。但为了早做准备,也自然是想尽了办法打探皇宫之中的结果,想要为之后做准备。
    这些眼线,便是各方势力的安排。
    便见宫门之中,有百余骑快马飞出。马蹄声阵阵,锦缎绣衣服飘扬,精干的绣衣使者们身负战马之上,满脸冷厉,周身尽显肃杀之气,让人心中一震。
    为首的岐王此时未着甲胄,反而穿着平日不常穿的亲王蟒袍,纵马疾驰之时,身上的宽大王袍随风而动,其上绣金龙纹翻涌,自有一派王者堂皇之气。
    此时看着岐王自皇宫而出,身后更是跟着如此之多的绣衣使,暗中隐藏之人,皆是浑身一震,震惊无比地看向为首的岐王。
    这岐王,此时不是应该还在回金陵的路上吗?他到底,是何时进入皇宫之中的?为何一点风声,都没有传出来?
    岐王乃是此前,夏皇当今表露出想要立为储君的人选。
    近来金陵城中的诸多异动,可是也有大半的原因,是因为岐王远在西南,极有可能无法及时赶回京师。
    而他此时的突然出现,象征了很多东西。
    岐王此前的行踪是假的,昨夜皇宫动乱是故意引人入局的,甚至就连夏皇的病重垂危,也是假的……
    汇聚起来,其实就代表着一件事。
    昨夜动乱的结果,最终是晋王失败了。而这位此前一直不被人看好的岐王殿下,已经战胜了最大的对手,彻底坐稳了自己储君的位置!
    “速去回禀主君,岐王殿下赢了!”
    类似这样的话,此时暗中不知响起了多少次。
    岐王神色冷厉,便领一众绣衣使快马而行,径直杀入金陵城诸位朝中大臣的府邸之上,手持夏皇钦此的帝令,在大臣们震惊无比的眼神之中,冷声喝道:
    “皇三子晋王昭礼勾结诸皇子,谋逆作乱,罪不容恕。朝中文武,多有附翼,不可饶恕。着令岐王领绣衣使,从严查办!”
    “当朝太常卿严正,牵涉谋逆大案,即日罢黜官职,入狱严审!”
    “太傅长史付伟,牵涉此案,罢黜官职,着绣衣使拷问详查!”
    “安众将军姚远……”
    “京兆尹孙思……”
    “太中大夫章磊……”
    “右扶风陶敏……”
    ……
    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朝中文武百官,此前大都觉得,自己并非是哪位皇子的心腹,日后无论是谁当上皇帝,都需要他们治理国家。
    可是他们万万都没有想到,本是皇家内部夺嫡之争,竟然也能够牵涉到自己这些人的身上。
    “岐王殿下,下官冤枉啊!”
    “殿下,臣未曾参与谋逆大事,冤枉啊!”
    “岐王,你可是因为老夫与你有过龌龊,所以这才挟私报复?”
    “狗日的岐王,老子要到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呜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