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只有萧承能够看到的视线之中,几行小字随之浮现出来。
    【四星珍宝,苍天笔
    介绍:儒家至宝,无墨自书,笔锋锐利,婉转流畅。
    佩戴效果:佩戴之后,智慧+15】
    【四星珍宝,禹皇玉简
    介绍:相传上古天子,祈祷祭天,沟通天地所用之物,神异异常。
    佩戴效果:佩戴之后,道德+10,智慧+10。】
    萧承见此,不由再次看向孟鸿朗,惊诧于此人的大方果断。
    别觉得四星珍宝多廉价!
    如今云国威压天下,可萧承贵为大云国皇帝,除去紫色策卡【吴王六剑】之中得到的六把四星宝剑后,手中剩下的四星珍宝,也不过区区六件!
    而这六件四星珍宝之中,得自佛门的有三件。
    分别是除了自身坚固,无法损坏之外,再无别的用处的四星珍宝【金刚禅杖】。
    佛门至高武学,【大佛顶首愣严神咒】经文,能够视使用者佛门修为,瞬时提升武学,最高能够提升至九阶修为。
    以及佩戴之后,能够增加获得珍宝概率的【多宝十利佛珠】。
    对萧承唯一有用的,也就那串【多宝十利佛珠】了!
    这次巡游,萧承获得的二、三星珍宝,多达数十件。四星三件,五星的珍宝也有一件。
    这除了洞庭湖仙缘剧情、以及严嵩用尽心力搜罗珍宝以讨好萧承之外,也有部分原因,是萧承随身佩戴了这件珍宝。
    萧承手中剩下的三件四星珍宝,则是洞庭湖仙缘之中得到的【碧水蛟珠】;墨家高手慎秦,驱使机关兽所用的【墨玉】;和自公孙滢身上得到的,能够隐藏自身修为的儒家宝物,【藏器玉】。
    和这六件或是自带辅助类技能,或是无法直接运用,再或是没啥用处的四星珍宝比起来,孟鸿朗这次送上来的两件,能够直接增加属性值的四星珍宝,便显得更为直白有效。
    两件珍宝随便赐给一个朝臣,合击增长二十五点智慧属性,足以让人一跃成为,智慧比肩那些青史留名的文武名臣。
    当然了,空有足够高的智慧,而没有相应的武力、才学,以及统御、政治这些属性,也不过是有了些急智,终究是不能位列朝堂朱紫之中,成为一国文武重臣的。
    此时殿中这位儒家家主孟鸿朗,入中庆城之后,竟然果断地舍弃了自家二号人物,当代儒家司业师明哲,甚至连牵扯此事之中的那些儒家核心弟子,都没有在他们身上多费力气。
    而是直接认怂,贡献出门中,那从不传授核心弟子以外的儒家秘藏典籍,只为换取萧承释放与此事无关的百家众人,挽回儒家声望的同时,还保留下儒家在云国的最后根基,不至于被驱逐云国朝堂。
    审时度势,当断立断,毫不犹豫,也从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这份果断识趣,以及对局势、自身地位的清晰认知,便足以让萧承高看一眼了!
    萧承随意地合起面前的两只锦盒,看向孟鸿朗,点头道:
    “山主如此客气,倒是让朕有点不好意思了……来人,将东西收起来,待永昌郡王、江阳郡王读书开蒙之后,再行赐下!”
    萧承此时,莫名就有种过年的时候,家长说要帮你收着压岁钱,长大后再给你的样子差不多……
    看着殿中的百家众人,萧承再次轻笑一声,朗声道:
    “这次中庆城之乱,朕与诸位多有误会。今日邀宴,也算是冰释前嫌。从今往后,还当摒弃前嫌,朕期盼与诸位再有重逢之日!”
    百家众人,听闻萧承话中的深意,面色并没有太好看。
    萧承所谓的期盼再有重逢,其实就是在暗戳戳地让他们赶紧滚蛋!
    这次中庆城之乱,虽然百家只是被牵扯其中,可他们这些云国百家主事之人,到底是在中庆城动乱之时,选择了袖手旁观。
    萧承纵然不能一下子根除百家势力,但为了震慑百家众人,也不可能直接轻飘飘的放过。
    除了以阴阳家为首的,彻底效忠云国朝廷的几家学派以外,其余百家主事人,尽皆被褫夺了学宫学士的官职,驱逐出了稷下学宫。
    对此,各家学派,却并没有做出什么表态。
    毕竟这次,各家是被师明哲当了枪使,被拿了把柄,无可反驳。
    而且各家内部,也难免有争权夺利之事。
    云国亦有威压天下诸国之势。若是当真一统中原,成就大业,那各家学派在云国之中的主事人,自然就能够凭借身份优势,将自己的心腹门人、弟子,优先安置进云国朝堂之上,在各家学派之中获得足够的话语权。
    所以对于云皇暴怒,迁怒各家主事人,百家各学派之中更多的,还是那些默不作声,暗中顺水推舟之人……
    殿中百家之人心中俱是发堵,却也只能轻叹一声,齐齐行礼,然后在宫人的带领之下,前去赴宴。
    送走了这些百家之人,还得了两件很有用处的四星珍宝,萧承心情颇为不错,竟然饶有兴致地跟着两位皇子,朝后宫走去。
    此时后宫之中,为了讨个彩头,可是还备了抓周之礼呢。萧承此时,倒是也产生了前去凑热闹的心思。
    可还不等萧承走到后宫之中,却收到了尚舆备事处陆炳的求见。
    如今的尚舆备事处,借助夏国绣衣使的这层皮,在夏国之中混得风生水起,为萧承全面监控着夏国朝中事务。
    这个时候,这般匆忙地请求召见,萧承很清楚,必然是夏国那边出了什么大事!
    萧承当即停下前往后宫的脚步,转而交代了几句,便匆匆前往养心殿之中。
    等到萧承到的时候,也正好碰到陆炳急忙赶来。
    一看到萧承的面,陆炳连忙俯身一礼,急忙道:
    “陛下!郭翊卫使派人送来密报,夏国数月前出兵突厥,横扫草原。半月之前,更在突厥扎乌门德,一举击溃突厥四十万大军。”
    “此战过后,突厥元气大伤,再无力南下威胁夏国。夏国北境压力锐减,二十余万大军,极有可能被抽调至西南战线。臣等恐战事再起,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萧承闻言,微微皱眉,沉声道:
    “这突厥,竟然如此不禁打……可有详细军报?”
    夏国出兵不过数月,突厥竟然就元气大伤了?若是战力如此悬殊,夏国还至于这百余年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维持北境防线之上?
    陆炳闻言,连忙将手中密报双手奉上,道:
    “请陛下过目!”
    萧承让人接了过来,仔细翻阅一遍之后,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之色,沉声道:
    “饶阳亭侯、作军将军,武正平?”
    “是!此人乃是北境军中宿将,此人不以勇称雄,擅用计谋,战功赫赫。自夏将齐默战死、仇天路被擒之后,此人便自北境众将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夏军统帅。”陆炳连忙道。
    “呵呵,这么看来,若是没有我大云,这武正平只怕还没有这么容易出头……”萧承轻笑道。
    “让尚舆备事处,留心收集此人的情报信息。朕对他,还挺有兴趣的。”
    “是……可陛下,这样一来,我大云前线三十万大军,防线略显薄弱。可需要抽调国中兵力,向前线增援?”
    萧承闻言,却是直接摇头,道:
    “不需要!如今夏国财政,可支撑不起他虞昭凌再打一仗。夏国要休养生息,积攒力量。我大云,也要彻底消化西南七郡之地。所以这两年,两国应该没有大事发生……”
    说到这里,萧承忽然嘴角一弯,冷笑道:
    “不过嘛,朕倒是也不能让他虞昭凌闲下来……张士诚、陈友谅、横海将军汪直,让他们动起来,帮朕将夏国东南沿海之地,给搅个天翻地覆!”
    “拖延夏国发展两年,我大云尽数消化七郡之地,阿史那社尔再重新集结起草原各部族为朕所用,南北夹击,便可一统中原,成就大业。”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南沿海乱起
    只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传来,数百人的地方郡兵,在身穿锦缎绣衣,威风凛凛,满身杀气的绣衣使者的带领之下,将一座华丽豪富的府邸团团围住。
    府中的护卫听到动静,连忙走了出来,看着外面的地方郡兵,顿时皱眉,高声呵斥道:
    “这是贾大官人的府邸,你们是谁人麾下,竟然如此不知轻重礼数?告诉你们,我家大官人一封书信,你们绝没有……”
    这护卫的话还没有说完,领队的绣衣使者,却是勐地抽刀砍下。只听得“噗嗤”一声,那名带头叫嚣的府中护卫,便被一刀给结果了。
    这名绣衣使者冷哼一声,厉声喝道:
    “海陵郡富商贾涛,心怀反叛之心,勾结、资助贼首张士诚,一应罪证确凿!绣衣使奉命缉拿问罪,但有阻拦之人,杀无赦!”
    厉声呵斥之声,顿时让一众出门阻拦的护卫浑身一颤,连忙仔细打量起眼前之人的衣着打扮。
    头戴敛翅乌纱帽,手持刀剑,腰佩绣衣使金牌,尤其是一身锦缎绣衣,尽显华丽,显眼异常。赫然便是夏国之中威名极盛,让人闻风丧胆的绣衣使者!
    这一群被高薪聘请而来的护卫们,此时看清了领队绣衣使的身份,顿时胆气俱散,丝毫没有对得起往日主家给出的银钱,甚至没有一个人想着稍作反抗一下。
    如狼似虎的绣衣使者,此时一脚踹开眼前的府邸大门,带着一群郡兵,一股脑地冲了进去。
    顿时之间,这座华丽府邸之中,响起惊慌、惨叫之声。府中尚且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一家子,便直接被人一股脑抓住押了出来。
    府邸之外,身穿二品绣衣使官袍的钟子濯,满脸疲惫之色,张嘴打了哈欠,然后对着身边之人问道:
    “还有几家?”
    海陵郡绣衣主事,三品绣衣使杨巡,此时连忙回禀道:
    “回大人,这紫琅县贾府,就是最后一家。如今建陵府各县之中的盐商,已尽数被大人拿下。”
    夏国海陵郡之下,共有两府之地,分别为建陵府、海阳府。
    钟子濯闻言,微微轻叹一声,道:
    “这可真不是一个好差事!”
    张士诚此时便在海陵郡之中造反起事,在不满夏国朝廷盐税政策的盐商们的暗中支持之下,裹挟民众,已经占据了半郡之地。
    钟子濯便奉夏皇之命前来,一方面彻查暗中与叛贼勾结的盐商,一方面也正好借机,将反对朝廷新政之人尽数铲除。
    海陵郡临海,多有盐商大贾。是以钟子濯奉命来到海陵郡之后,数月来奔波不休,很是辛苦。也便由此,不免抱怨几句。
    一旁的海陵郡主事杨巡,此时眼睛一转,脸上顿时浮现出谄媚讨好之色,道:
    “大人连日奔波,这份辛劳,下官可是一直看在眼中的,陛下那边,自然也会知晓您的尽忠之心。所以大人只要回京,那陛下的赏赐也断然不会少的!”
    钟子濯闻言,却是漫不经心地点头道:
    “陛下赏罚分明,只要你们差事办得好,本官一定据实上报!”
    杨巡闻言,连忙喜道:
    “那下官,便代手下兄弟们,多谢大人了!”
    而此时,一名绣衣使自贾府之中快步走出,来到钟子濯面前,将一本账册递上,躬身行礼道:
    “大人,贾府之中金银财货,已在清点之中。这是府中原本的账册,请大人先行过目。”
    钟子濯闻言,顿时来了精神,伸手接过这本账册,仔细地翻看了几眼,然后不由啧啧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