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诸天-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错综复杂,一件小事后面或许都有很多权衡交换。
  即便有大臣愿意上表,在经过朝堂的程序之后,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并且这时候大汉王朝最大的敌人,是黄巾贼子。整个王朝的力量都在镇压太平道,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在他们看来,流民的事情属于次要。等到黄巾覆灭之后,自然能轻松的解决。
  ……
  到了年末的时候,突然一道消息传遍大汉上下,太平道的张角在和朝廷大军作战的时候,不断消耗寿命使出强大的法术,召唤天雷、狂风,击杀朝廷士卒无数,由于消耗寿元太过频繁,最终支撑不住,在广宗城内陨落。
  没了张角那震撼天地的强大法术,冀州的黄巾兵顿时抵挡不住皇甫嵩的三河骑兵,被斩杀数十万,无数的黄巾乱贼四散。此时朱儁也平定南阳黄巾。
  几乎能撼动大汉的太平道起事,终于被镇压下去。不过和高澄预料的一样,大量的黄巾乱兵还有许多为了功法而投靠太平道的豪杰,朝着青徐之地涌来。
  为了剿灭残余的贼子,一个名士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坐镇下邳,准备剿灭黄巾残余之贼。
  “新任刺史?不知是哪位名士?”
  在淮安的县府当中,高澄和黄尊闲着无事,温着一壶酒,跪坐在软塌上对饮叙话。这些天,高澄可是从对方口中听到大汉王朝的许多消息。这可是商船打听不到的情报,听到之后,高澄有着很多收获。
  要不然,高澄这时候已经修炼去了,根本不会无聊到和黄尊温酒叙话。
  此时外面秋风萧瑟,黄尊惬意的端起酒樽,饮了半樽,抹了一把胡子,这才回答道:“听说是曾任幽州刺史的陶谦陶恭祖!他是丹阳陶氏的子弟,不过门第和你我差不多,都不太高!我以前听说过他的名声,允文允武,能力非凡啊!”
  “丹阳自古多出精兵,陶恭祖乃是陶氏这些年来官职和名望最高之人,在丹阳有着莫大名声,他要是派人前往丹阳募兵,很容易就能拥有大量精锐!这位新任的刺史上任之后,绝对不会像上一任刺史一样软弱!”
  高澄意识恍惚一下,微微皱眉,陶谦的生平过往他是知道的。不过按照原来的记载,陶谦应该在中平五年才会称为徐州刺史吧?
  现在整整提前了好几年时间。
  不过随后他心中失笑一声。“这方世界并不是原来历史上的三国世界,连呼风唤雨的法术,还有力破千军的大将都能存在,原本的时间线只能参考,不能当真啊!”


第十三章 征调
  在高澄和黄尊在提起新任刺史的时候,这位日后的徐州牧,现任的徐州刺史正在下邳召见徐州各大世家的精英。
  其中曹氏乃是下邳第一世家,在听到陶谦担任徐州刺史之后,立即派出曹豹前来拜见。陶谦的名声传遍大汉,曾经担任幽州刺史又在朝中担任议郎,是闻名天下的名士,并且他的精神力量十分浑厚,达到了超凡炼魂的境界。
  这样的名士可不是前一任的刺史,无论是手段还是实力,都十分强大。陶谦手中有着大义,下邳曹氏不敢违抗。
  除了曹豹之外,糜竺也被召唤而来。还有名望很高的王朗,也在厅堂之内。
  跪坐在上首的老者,不苟言笑,神色刚硬,眼神十分的犀利。他就是新任的徐州刺史陶谦,出了名的刚直。
  在他的身边,有着两个文士打扮的男子,其中一人是陶谦的同乡笮融,另外一人则是琅琊人赵昱,笮融的长相略显阴沉,在陶谦的身侧一言不发,而赵昱和王朗有说有笑,相谈甚欢。
  “诸位贤达,陛下任命老夫为徐州刺史,希望我能剿灭黄巾乱兵,平定徐州,不过老夫初来此地,还不熟悉这里的情况,不知各位有何见教,能助我一臂之力?”
  陶谦一开口,正在说笑的众人顿时停下。王朗的名望仅次于陶谦,当先笑道:“黄巾乱兵不过疥癣之疾,陶公允文允武,想必早有定策,陶公要是有令,我等听命就是!”
  “不过在下想要说一句,徐州兵马废弛已久,想要剿灭黄巾,首先要有一支精兵!并且还要有大将统领,不然很难挡住涌入徐州的数十万黄巾!”
  王朗说的是徐州现在最大的问题。常年的安逸让徐州的兵马废弛,变成了乌合之众,根本不堪大用。这些人守城还能派上一点用场,但绝对无法和黄巾乱兵正面厮杀。
  陶谦闻言微微皱眉,要是给他一定的时间,他绝对能在丹阳招募一支精兵,可是现在黄巾乱兵即将入境,根本来不及派人募兵啊。
  赵昱乃是陶谦最信任的幕僚,他想了一下,说道:“徐州兵马不堪大用,现在募兵也来不及了,不过我听说下邳曹氏和糜氏有着不少精锐家兵,不知能否暂时充当朝廷兵马进剿黄巾?如果能平定徐州,功劳不小,到时候陛下一定会下诏封赏!”
  王朗听到这话,心中恍然,原来陶谦和赵昱心中打着这样的主意,想要收编曹氏和糜氏的家兵,可惜世家的家兵,乃是立足的根本,绝对不会轻易借出去。
  曹豹则没有这么好的修养,听到赵昱这话,脸上忽青忽白。恨不得一拳打死对方,不过这时候陶谦将目光转移过来,静静的看着他。瞬间让他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
  他额头渗出一丝汗水,本想咬牙拒绝,但这时候突然心中灵光一闪,冒出一个念头,连忙说道:“陶公,我曹氏的家兵虽然精锐,但数量太少,即便借出去也难以抵挡数十万黄巾大军!我有一个想法,可以让陶公得到数万精锐!”
  陶谦眼中精光一闪,说道:“哦?不知是什么计策?”
  曹豹说道:“我听说当年为了救父亲而刺杀泰山郡守的臧霸,如今在东海郡手下有着数万盗匪,郡守县令不敢招惹,如果陶公能征辟此人为将,就能凭空拥有数万精锐和一位大将!”
  陶谦曾经听说过臧霸的名声,听到此人如今在东海郡,眼中一亮,要是真如曹豹所说,能让此人成为自己麾下的大将,对付黄巾就有了把握。
  臧霸出身泰山郡的一个小世家,为了救父而沦落成盗匪,情有可原。陶谦立即同意了这个计策。
  一旁的糜竺微微低头,掩饰住眼中的寒芒,当初自家二弟和小妹被盗匪截杀的事情,他已经暗中调查清楚,当日的盗匪头领名叫孙康。他有一个弟弟,名叫孙观。
  而孙观就是臧霸的得力手下,实力不弱。
  驱使孙康截杀二弟小妹的幕后黑手,就是号称下邳第一世界的曹氏。现在要是让臧霸和孙观等人称为徐州大将,以后孙观要是找糜氏杀兄之仇。只凭糜氏的家兵有些难以抵挡啊!
  他心中念头转动,也上前拱手说道:“启禀陶公,在下也推荐一人,他就是淮安县尉高澄,此人剿灭白马湖水贼,扫荡淮安境内所有盗匪,手下有几员家将勇力过人,如果能将他调任州府,必能成为陶公臂助!”
  陶谦微微思索,说道:“淮安高澄,我听说过此人,也是徐州的英杰,好!元达,你来书写征辟诏令传给臧霸,另外再征调淮安高澄率领县勇北上听用!”
  随后他连连下达命令,征辟王朗为治中从事、糜竺、赵昱为别驾从事,曹豹为下邳都尉,负责守城和城防。笮融负责运输广陵和彭城的粮草,以供军用。
  ……
  几日之后,高澄正在府中修炼剑法,突然接到糜竺通过商船传递过来的消息,说徐州刺史准备让他率领县勇北上下邳,征讨黄巾乱兵!
  “这倒是个机会!”
  高澄心中一喜,陶谦此时名望颇大,如果能在他手下立功,凭着平定黄巾的功劳,由他举荐,担任一郡太守的职位应该不是问题。
  嗯,如果能称为扬州境内的郡守最好,这样一来,他就能好好经营基业,放开手脚大肆发展。
  没过多久,州府的征调公文就通过官驿传递过来。
  高澄接到命令之后,让高泰和张琛带着家兵看守家业,吕岱继续坐镇水寨。他则带着蒋钦、周仓和裴元绍三人,混合一百精锐家兵和三百县勇坐船北上。
  在路上,高澄不断的接到糜竺传来的消息,数十万黄巾已经通过兖州,涌入了徐州,并且这帮乱兵沿路攻打县城坞堡,不少小世家和城池被洗劫一空。甚至连彭城附近的张氏的坞堡,都被攻破,死伤惨重。
  其中张氏最为出色的子弟张昭,凭着一柄长弓杀破重围,不知所踪。
  “彭城张昭?他差点被黄巾乱兵害死?”
  高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忍不住一跳,江东二张之一的张昭,可是不逊于荀彧的丞相之才。要是死了可就可惜了!
  商船经过淮水转入泗水,高澄看到岸边有着大量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流民,彭城乃是徐州治所,不容有失。城内的官兵在黄巾乱兵的攻打下,防守十分的严密。
  黄巾屡攻不下,为了粮草开始肆虐四周的城池,其中大量的精壮被裹挟,只剩下一些老弱侥幸逃走,想要渡过泗水前往下邳求生。


第十四章 前仇
  越来越多的流民汇聚在泗水西侧,高澄看到这些不禁叹气,这么多的流民要是能带到淮安,只要能稳定两三年,就能给他创造不少的钱粮,可惜他在淮安的土地和矿山已经快达到了极限,已经无法再安顿流民了。
  这时候,高澄对于一个稳固的根基越发的热切,要是他现在是扬州的某一郡,或者是广陵郡的太守,就能以安顿流民的名义,将这些难得的劳动力全部收拢。
  “这方世界的中原之地到处都是世家豪门,要想在这里立下基业,十分的困难。”
  “长江以南的地方,现在除了一部分汉人之外,还有大量的山越蛮人藏身在山林之中,江东之地除了一两个郡富饶一些,其他的几个郡县在天下人眼中,都是蛮荒之地!”
  高澄心中暗自盘算着,江南之地现在还没有开发出来,地广人稀,要是以江东为基业,就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徐州的这些流民,要是能安排到江东开垦荒地,将来扬州必然变成富饶之地。
  开发江东的前提,是高澄能成为扬州某一个郡的太守。这样才有安置流民,开发江南的底气。
  高澄站在船头,看着江水哗哗流动,巨大的商船带着众人一路向北,他心中暗道:“这次剿灭黄巾乱兵,看来必须要立下首功,这样才能得到陶谦的重视……”
  根据他看到的记载,原本只是徐州从事的王朗、笮融、赵昱三人,在剿灭黄巾乱兵之后,纷纷因为功劳,被陶谦举荐为会稽太守、广陵太守和下邳相。其中笮融和赵昱暂且不说,乃是陶谦的部将和幕僚。在徐州境内担任官职跟正常。
  而王朗在得到陶谦的举荐之后,自己也找了关系,所以被任命为会稽太守。未来成了孙策横扫江东的对手之一。
  高澄只要能得到陶谦的重视,立下大功,即便不能在徐州任职,也能学王朗一样,以剿灭黄巾乱兵的功劳,在洛阳托关系疏通。登上一郡太守的高位。
  ……
  泗水十分的宽阔,有水道和下邳的护城河相连,水浪微微荡漾,熟悉的巨大城墙再次出现在高澄的眼中。
  这次让来到了的是水门,商船在慢慢的靠在岸边,立即就有人迎了上来。
  “子明!”
  糜竺带着十几个护卫,等到高澄和手下的士卒下来后,上前打招呼。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惭愧。这次让高澄北上下邳,主要就是他暗中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