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诸天-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澄心中暗自摇头,徐宣说的只是理想中的状况,而现实是,中原大地马上就要迎来新一轮的战乱,破坏力更大。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景象,比眼前的景象要恐怖数倍。
  只要大汉皇室和顶级世家的矛盾不消失,动乱就永远不会平息。这方世界的顶级智者谋士都能察觉到这点。
  徐宣未来能成为魏国的尚书令,成为柱国之臣,而眼下他只是一个刚出茅庐的青年,无论是见识还是实力,都十分的弱小。还察觉不到这方世界最为核心的形势。
  在高澄和徐宣说话的时候,蒋钦、裴元绍根本插不上话,他们只是冲锋陷阵的武士,听到这种天下大势,就像是在听天书一样。
  高澄看到他们的表情,不禁哈哈一笑,没有再说话,带着众人继续前行。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沛国!高澄是超凡强者,蒋钦和裴元绍也是强大的武士,还有两百精锐士卒,一行人在赶路的时候,遇到不少盗匪和小股的流民乱兵,这些人看到高澄一行人的气势和装备,都非常识趣的躲在一旁不敢招惹。
  沛国、梁国、陈国、颍川……几个月时间,高澄故地重游,又来到了颍川郡。


第二十七章 颍川俊杰
  来到颍川郡之后,高澄没有继续赶往洛阳,而是转道前往阳翟,阳翟乃是颍川郡的治所,大名鼎鼎的颍川书院就是位于此地。他预定的军师戏志才,还在颍川书院求学。
  和戏志才分别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对方在颍川书院成长到了什么程度。正巧这次前往洛阳途径颍川,高澄便想着和他见一面。如果能趁机招揽一些不得志的人才那就更好了。
  一行人朝着阳翟的方向前行,路上的百姓慢慢的增多,不再是荒芜废墟的景象。阳翟周围的城池被颍川书院保护,不时的能看到士子衣袍的学子出现。这些人是中原几个州郡的世家子弟,尤其豫州和兖州的世家子弟最多。
  他们大部分都是踏上修炼之路的炼魂流修炼者,不过境界都还不高,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他们身边跟着一个个气势雄壮的家兵。偶尔遇到一些盗匪,看到这些人之后就连忙逃散,根本不敢上前招惹。
  “颍川书院,和其他世界的修炼宗门有些相似,这些前来求学的世家子弟如果学有所成,书院也能得到巨大的好处。并且这么多的世家子弟汇聚到一起,每个人带着几个实力强悍的家兵武士,集合起来也是一个强大的力量!”
  有着这么多的世家子弟还有世家的家将,天下八大世家之一的颍川荀氏还有陈氏的宗师级高手亲自坐镇,即便是张角亲自带兵赶到,也要小心谨慎。
  慑于颍川书院和荀、陈两个顶级世家的力量,黄巾大军不想在和大汉官军作战的时候,再招惹其他强敌。高澄心中暗自转动,明白了颍川全郡遭到兵火唯独阳翟得以保全的原因。
  两百骑士护着马车缓缓的来到阳翟城内,在一个客栈安置后,高澄让裴元绍看守马车,自己则带着蒋钦和徐宣前往颍川书院。
  ……
  书院位于城池外的一座小山边缘,山石旁边有着小河流淌,有山有水,雅致非常,几座巨大的院落上方笼罩着蒙蒙的紫气,距离老远,高澄就感应到前方的书院当中,有着两股直冲云霄的强大气势。
  这股气势沛然刚正,和张昭身上的浩然之气十分的相似。这两股气息,就是坐镇颍川书院的两个炼魂大宗师。
  书院的门口,有不少世家子弟进出,偶尔还有一两个寒士子。
  这时候,高澄看到一个衣衫寻常但气质不凡的男子从书院走出,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士子,看到这个男子的时候,都主动的打着招呼。这人的精神力磅礴强大,赫然达到了超凡层次。
  高澄见状,主动上前拱手问道:“这位兄台,冒昧打扰一下,请问颍川戏俊,可在书院当中?”
  这个男子相貌英俊,但是神色略显木讷,听到高澄询问,先是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眼,然后问道:“不知阁下何人?”
  高澄说道:“在下广陵高澄,是戏俊好友,路过颍川特来拜访!”
  “哦?原来如此,志才这时正在东山亭与人饮酒,你随我来吧!”这个男子缓缓说道,然后在前面领路。
  路上,高澄有意和对方搭话,心中暗自想着:“超凡境界的炼魂强者可不多见,难道这人也是名留青史的人物?”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四个人来到了书院旁边的小山上面,在半山腰的一处平台,有着一个亭子,此时三个人正在里面温酒说话。
  其中一个人正是许久未见的戏志才,他身边的两人,一个是年约二十余的俊美青年,此人气质超凡脱俗,身穿白衣,飘逸不群。另外一人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脸色微微发白,手中握着酒樽,不时的喝一杯。
  “文若、志才、奉孝!”在前面带路的男子快步上前,叫了一声。
  “文若?奉孝?”
  后面的高澄心中一震,目光顿时看向戏志才身边的俊美青年,此人的精神力量沛然磅礴,还在自己之上。他就是颍川荀氏的嫡系子弟荀彧,荀文若。果然名不虚传。
  而另外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就是未来在戏志才死后投奔曹操的谋士郭嘉。高澄没想到,这次来到颍川书院,能见到荀彧、郭嘉这两个顶级人才。哦不,带路的这个男子,肯定也是历史有名的人物!
  这时,戏志才也看到了高澄的身影,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子明兄,你什么时候来的颍川,也不事先告诉我一声!”
  高澄哈哈一笑,说道:“我这次是有事前往洛阳,路过颍川,顺便来看看你!”
  “既然是志才的好友,不如坐下喝一杯温酒,也好叙旧!”等两人说了几句之后,荀彧站起身来主动的邀请道,他感应到高澄强大的精神力量,知道眼前这人非同一般,并且高澄身上有着一种久居高位的威严,让人不敢小视。
  戏志才拍了拍脑袋,笑道:“我倒是忘了给各位介绍,文若、公达、奉孝,这位就是我曾给大家提过的广陵高子明!上次我能从黄巾脱身,全靠子明兄援手!”
  说着,他连忙给双方相互介绍。高澄这才知道,给自己领路的男子就是颍川荀氏的另一个子弟,荀攸荀公达。
  双方相互行了一礼,随后各自落座,荀彧微微思索,说道:“子明兄不久前在徐州击破数十万黄巾乱兵,平定彭城,这次前往洛阳,应该是前往面见陛下,等待升任官职吧?”
  颍川荀氏是天下八大世家之一,虽然比不上为首的汝南袁氏,但凭着颍川书院的这些世家子弟,在中原的消息十分灵通。豫州、兖州、青州还有徐州发生的大事,荀氏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
  戏志才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闻言睁大了双眼,看着高澄说不出话来,上次分别的时候,高澄还是一个刚从黄巾贼巢当中脱身的小世家子弟。没想到一段时间过去,再见面的时候,他已经是领兵数万讨平贼寇的朝廷正职官员。
  这个跨度,有点大啊!就连一旁冷眼旁观的郭嘉,都忍不住心中震动,右手一颤,差点把酒樽中的酒水洒出。


第二十八章 洛阳
  高澄笑了笑,说道:“文若兄说的不错,我侥幸立下功劳,陶公举荐我为琅琊长史,正准备前往洛阳拜见陛下!”
  琅琊国长史,秩奉两千石,在大汉王朝的官职体系当中,属于中高层的官职,执掌一郡大权。荀彧和荀攸听到这些,不由得对高澄另眼相看。
  对于天下八大世家之一的荀氏来说,一个郡国的长史不算什么,让荀彧和荀攸动容的,是高澄现在的年龄。这么年轻就担任两千石,以后成为封疆大吏或朝廷高官的几率极大。
  有了这样的认识,荀彧、荀攸暗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将高澄看做可以平等相交的朋友,几个人围着火炉,温着酒水,秋风吹动,坐在亭子当中相互交谈。众人都是这方世界最为顶级的智者,相互交流的都是天下形势,指点江山,悠然惬意。
  荀彧说的是豫州、兖州的流民如何安置,荀攸和戏志才关心的是大汉官兵和凉州的羌人在西北征战的战局。交谈起来,天文地理,内政治理,排兵布阵,无所不包。就连看起来十六七岁的郭嘉,偶尔说上一句话,也是一针见血,对时局洞察入微。
  颍川书院背靠颍川荀氏和陈氏两大家族,其中藏书无数。荀彧荀攸,还有郭嘉、戏志才天赋超群,观遍群书,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有这样的见识不足为奇。
  而高澄在倚天世界当了十年皇帝,也有着丰厚的积累,无论是内政治理,还是战略布局,亦或者是天下大势,都能和众人交谈,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
  “广陵高氏,据说是渤海高氏的旁支,高子明居然有这样的见识,怪不得能立下大功,如此年级就能成为两千石高官!”荀攸心中暗道。
  在众人高谈阔论的时候,站在一旁的徐宣一脸的敬佩,他以前没有读过多少书,虽然有着天赋,但思维一直局限在徐州。如今听到众人说的这些,这才知道自己和真正顶级世家子弟间的差距。
  众人说了片刻,高澄这才说道:“志才,等我从洛阳返回上任的时候,你也来帮我吧!我现在除了几个家将之外,身边缺少擅长军略和政务的军师,如果志才能来,我就能轻松许多!”
  戏志才微微思索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说道:“也好!我在书院的课业已经完成,再留在颍川,也得不到多少进益,去其他地方历练一番,或许能让修为更上一层!等到子明兄从洛阳返回,我就和你一同出发!”
  高澄顿时露出喜色,连忙举起酒樽敬了戏志才一杯。他一杯酒饮下,然后又对荀彧说道:“文若兄,我听闻汝、颍多奇士,颍川书院乃是士人圣地,不知在下能否在书院招揽一些人才?”
  荀彧笑了笑,浑然没有被挖墙脚的感觉,颍川书院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前来求学,除了世家子弟之外,还有少量的寒门士子。
  这些人和戏志才一样,要么是荀氏或者陈氏看好的人才,要么是通过旁人举荐拜入的书院。他们没有可以依靠的家世背景,学成之后,很多人不得已成了世家的幕僚。
  如果高澄愿意在书院招揽一些人才,也能给这些寒门士子一条成为朝廷官吏的门路。所以荀彧没有表示什么不满。
  “当然可以!如果这些士子有机会上进,我也替他们高兴!”
  高澄有自知之明,没有狂妄的想要招揽荀彧、荀攸。甚至都没对郭嘉提出招揽的意思。郭嘉出身颍川郭氏旁支,郭氏在阳翟也是名门,属于一等一的世家。在座的众人当中,唯有戏志才是真正的寒门出身。
  没有成为太守或者刺史,高澄根本不会主动的招揽这些世家子弟,以免自取其辱。他所说的招揽人才,针对的就是颍川书院的寒门士子。
  这时候,山风突然变大,众人在亭子当中,感觉到一丝凉意。高澄见状,此行已经达到了目的,所以主动的提出告辞。带着徐宣和蒋钦下山。
  荀彧和荀攸两人也有事情,很快亭子当中,就剩下戏志才和郭嘉两人。
  “兄长,高澄这人气势不凡,见解独到,的确是难得的英杰,可是我感觉到他似乎有着极大的野心,你要是投效对方,可要自己小心!”郭嘉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酒樽,看到周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