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诸天-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不过公孙瓒前来会盟,并未率领太多士卒,所以声势稍微逊色一些。
“十八路诸侯,其中的核心,就是袁绍、袁术、韩馥、孔伷、刘岱、曹操还有陶谦七个人!袁绍袁术暂且不说,曹操是檄文的发布者,地位有些超然。而韩馥、孔伷、刘岱、陶谦分别是豫、兖、冀、徐四州之长。官职最高!”
高澄心中念头飞快的转动,理顺这些诸侯的关系。“其中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名义上都归兖州刺史刘岱统御。刘岱一个人,就相当于五个诸侯联合!”
不过占据帝乡南阳郡的袁术、冀州牧韩馥以及袁绍的名声,都在刘岱之上,尤其是山阳太守袁遗还是袁绍的从兄。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连韩馥都是袁氏举荐而发迹。所以袁绍才能高居首位。
除了刘岱名下的四个太守外,长沙太守孙坚为了得到粮草还有器械的支持,投靠了南阳太守袁术。广陵太守张超归陶谦管辖。
剩下的北海太守孔融、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扬则不偏不倚,属于中立派,谁也不得罪。所以十八路诸侯的地位排列下来,袁绍第一、袁术第二、韩馥第三、刘岱第四。曹操和孔伷、陶谦依次排列。
至于高澄这个庐江太守,属于扬州管辖,和这些关东诸侯隐隐有着隔阂,被下意识的排挤到了末尾。
高澄心中正思索着,突然感应到一道目光传来,他微微抬头顺着目光的方向看去,只见冀州牧韩馥的身后,有着两为身穿精甲的大将。其中一人相貌英武,年龄约莫在二三十岁左右,正在打量着他。
看到对方注意到自己后,这个英武大将还露出一丝笑意,对着高澄点头示意。
坐在高澄上方的是北海太守孔融,他气度儒雅,让人一见就有好感。高澄低声问道:“文举公,在下想请教一下,韩公背后的大将,不知是何来历?”
孔融乃是儒家孔氏嫡传,早已将儒家的功法修炼到高深境界,他能够感应到高澄同样有着强大的炼魂修为,心中对他不敢小看。
听到高澄请教,孔融也没有自持身份,低声的回答道:“他是韩文节麾下大将高览,另外一人是冀州上将潘凤,据说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高览?高澄心中一震,原来是渤海高氏的嫡系子弟到了。自己在庐江的事情,应该早已被渤海高氏打探到。怪不得表现出这种态度。
高澄这时候身居庐江太守的官位,身为酸枣会盟的诸侯之一,地位早已超出了渤海高氏的限制。当年渤海高氏的先祖,也不过是一个太守而已。
高澄占据庐江,已经有了成为州郡世家名门的底蕴,所以无论是渤海高氏,还是高览这个嫡系子弟,都不敢对高澄这个分支子弟有丝毫的小看。
韩馥似乎注意到高览的动作,侧身低声的询问,高览也没有隐瞒,将高澄的身份说了出来。韩馥神色恍然,原来高澄是渤海高氏的分支子弟。也算是出身冀州。
想到这里,他顿时对高澄另眼相看,隐隐将对方看做自己麾下。端起酒樽,遥遥的对高澄举杯示意。
这时候大帐中的诸侯已经开始商议进兵的策略,其中河内太守王匡曾和袁绍一起攻入皇宫斩杀张让,属于袁绍麾下势力。
他精修儒家功法,已经达到了超凡层次,看到众人议论纷纷,不禁目光一扫,直接站出来说道:“诸位,大家会盟联手攻打董卓,必须有一位盟主主持大局,约束兵马,如此才能凝聚数百万大军的力量……”
众人都明白王匡站出来的意思,下意识的看了袁绍一眼,眼下除了袁绍之外,还真的没有人有资格担任诸侯盟主。
曹操早有计较,当即出来说道:“本初诛杀张让为国锄奸,并且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传天下,正是盟主首选!”
韩馥、孔伷、刘岱等人都没有什么意见,汝南袁氏乃是天下第一世家,袁绍又是袁氏的代表,他不担任盟主,谁敢上位?
高澄在最后方,看着众人纷纷推举,神色淡然不动,推举盟主的事情还轮不到他多嘴。
不出意外,袁绍和原本时间线一样,成了诸侯盟主。随后在酸枣城外立下高台,除了马腾之外,十八路诸侯共同歃血为盟。
一番折腾之后,似乎是有了共同点,众多诸侯相互之间气氛不再那么尴尬。回到大帐,袁绍意气风发的坐在主位。开始下达命令。
“在下不才,被推选盟主,定当有功必上,有过必罚,攻入洛阳,救天子于水火!”
袁绍声音传遍大帐,目光落在左侧首位的袁术,这时候袁术神色中隐含不忿,他才是汝南袁氏的嫡子,只是名声没有袁绍大,就这么被众诸侯无视。心中十分不平衡。
“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公路总督粮草,为大军后盾!此外,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分兵北上,由河内进军孟县,威胁孟津渡口!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南下,威胁轩辕关!”
“南北两路人马为疑兵,分薄董卓兵力,其余诸侯为主力,随我西进旋门关!”
这一番进兵策略,袁绍、曹操还有他们麾下的一些谋士做了充分的考虑,奇正相辅,让人挑不出毛病。
其中旋门关乃是洛阳八关之一,临近汜水,又称汜水关。
“在原来的世界中,汜水关、旋门关还有虎牢关,都是一个地方!没想到在这方世界,汜水关和虎牢关分成了两地!不过也能理解,这方世界的面积广阔,汜水和虎牢距离变远,的确应该多设立一个关隘!”
第九章 大军前锋
高澄听着上方传来的声音,心中暗自想着,据他所知,董卓在河东郡布有重兵,由都督牛辅镇守,河内太守王匡和上党太守张扬能力一般,指望他们攻入孟县机会没有希望,并且就算他们侥幸进入孟津,还要面对黄河天堑。
南路的轩辕关地势狭窄,不适合展开大军,易守难攻。能让诸侯联军发挥出兵多将广优势的地方,唯有汜水和虎牢。
这时候袁绍目光在所有人身上一扫,沉声说道:“两日之后,大军西进汜水,孙文台勇烈过人,为先锋大将!高子明胸有韬略,为副先锋,希望两位能攻破汜水,为大军立下头功!”
大帐中的众多诸侯听到这话,不禁一愣,不由得把目光落在袁绍和高澄的身上。在群雄之中孙坚的带兵能力公认最强。无论是当年的黄巾之乱,还是随后的大汉讨伐西凉的战役,他都参与其中并且立下大功。
更不用说他为长沙太守后,屡次剿灭叛乱,平定一方。只要是消息灵通一些的势力,都听说过他的名声,对他的能力没有丝毫怀疑。
其次是公孙瓒,他麾下的精锐屡次击破塞北蛮人,实力也很强,但他麾下多是骑兵,眼下攻打汜水虎牢,暂时用不上骑兵。
而高澄是何许人?只是一个没有多少名声的庐江太守,有什么资格担任大军副先锋?陶谦和刘备两人倒是知道高澄的能力,而其他诸侯想了一下明白过来,刚才袁绍也袁术两人,对高澄都不怎么待见。
现在突然任命对方为先锋,恐怕是打着借刀杀人的主意,让这个庐江太守一头撞在汜水雄关之上,董卓的兵马十分彪悍,到时候高澄就算不死,麾下兵马也要折损大半。
在袁术下方的韩馥想到了这种情况,笑道:“盟主,高子明从庐江远道而来,士卒还未休整,并且他手下只有两万兵力,怕是不足以威胁到汜水关,不如先让文台先行出发,等几日之后,再让高子明率领本部兵马前去支援?”
韩馥有意为高澄缓解压力,他不敢正面反驳袁绍的军令,所以想要从侧面帮忙,让高澄有时间休整士卒,以免士卒疲惫上阵。
袁绍脸上露出淡笑,没有正面回应韩馥,而是将目光落在孙坚的身上,说道:“文台从长沙一路奔波而来,不知可敢应下这先锋之位?”
孙坚没有那么多心眼,他从长沙不远万里来到酸枣会盟,为的就是彻底打响自己的名气,让孙氏成为天下名门。袁绍让他充当先锋,正和他的意思。
他听到这话,霍然起身,慨然道:“盟主有令,在下岂敢不尊?还请诸位放心,我这次兵进汜水,定教董卓知道我军之威!”
“好好!文台勇烈,不会让我失望。子明,不知你可愿随文台一起出兵?”
袁绍满意的点点头,随后看了高澄一眼,意思很明显,孙坚所在的长沙郡,远在荆州的最南端,论距离比庐江郡还要远,他都能充当先锋,高澄这个庐江太守为何不能出阵?
“袁绍还真是看得起我!”
在韩馥、袁绍和孙坚说话的时候,高澄神色不动,心中对袁绍的打算洞若观火,如果时间线没有太大的变化,把守汜水关的应该是董卓麾下的大将华雄。此人实力强悍,名震西凉,不过他并没有将华雄看在眼中。
他现在的境界达到了先天第六重,完全爆发力量,堪比炼罡九重的绝世强者。这样的实力能和吕布相提并论。
除了吕布之外,无论董卓麾下的何人出马,对上高澄和孙坚都只有失败一个结果。
这时候袁术也领悟到了袁绍这道将令的意思,不由得冷笑一声,斜眼看着高澄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
高澄没有理会这厮,他淡淡的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在下领命!”
他很干脆的接受了命令,然后对韩馥点头示意,表示友好。韩馥见状微微一叹,高澄也算是冀州人士,要是就这么折在了战阵当中,未免有些可以。想到这里,他转头看到了身边的高览,心中突然一动。
在大帐内商议好进兵策略后,众多诸侯就纷纷告辞,其中南北两路充当疑兵的诸侯,开始调动兵马,分别离开酸枣。
军营之中,高澄带着陈到、周泰两人返回,戏志才和陈矫两人迎了上来,这时候他们已经知道了众多诸侯商议的进兵策略。
“没想到袁绍对我们如此敌视!想不明白,我们远在庐江,和汝南袁氏素无瓜葛,为何他会如此针对使君呢?”
五个人各自落座,陈矫脸上还带着不解,疑惑的问道。
戏志才手中捏着一块白玉,笑道:“先不用管什么原因,这位袁盟主的针对,倒是给了我们机会。孙文台勇烈过人,兵马精锐,有他顶在前面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并且叔至和幼平都是超凡武将,不贸然出动,我军就绝对不会有什么意外!”
“并且使君身为副先锋,在诸侯联军的地位瞬间提升许多,接下来只要再立下一些功劳,我们来酸枣的目的就达到了!”
陈矫想了想,他身为参军,对于这次北上的两万庐江军的实力十分了解,在刚才他四处看了一下,其他诸侯麾下的兵马,大部分是强征的壮丁,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他们两万人,就能正面击溃二十万诸侯大军。
这样的实力,在诸侯大军中排在前列。再加上孙坚麾下南征北战多年的精锐,两支兵马一同充当前锋,何惧董卓的西凉士卒?
这时候,周仓在大帐外面禀报道:“主公,冀州牧麾下一员大将在外求见!”
高澄心中一动,连忙起身,亲自走出营帐前去迎接,和他心中想的一样,来的人正是韩馥手下的大将高览。
“子明见过兄长!”高澄拱手行了一礼,按照渤海高氏的辈分,高览属于他的族兄。不过两人的关系已经出了五服,真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