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诸天-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到、周瑜坐镇柴桑、抵挡荆州的黄祖、黄忠。吕岱、周泰屯兵汝阴,在豫州和袁术大将纪灵对峙。还有武安国、蒋钦分别屯兵秣陵、钟离,防备徐州兵马!”
  高澄心中想着扬州现在的情况,不由得微微一叹,刘表、袁术还有陶谦三人这是把他当成董卓来看待啊,三方势力已经结盟,分成三路威胁扬州。
  上次高澄和黄祖在柴桑大战的时候,袁术和陶谦都只是虚应,并没有真的派出兵力,而现在随着扬州的实力不断增强,连陶谦都派出臧霸、曹豹还有广陵的陈登,出兵和其他两家遥相呼应。
  这时候,张昭把这几天需要决断的大事全部说了一遍,然后让高澄拿定主意,按照这两年的习惯,高澄应该让所有人发言,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比较稳妥不容易发生乱子的建议。
  其他几个臣子都已经组织好语言,只等高澄询问就说出自己的意见。
  不过高澄这次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而是沉默片刻,说道:“张先生,不知扬州现在积攒多少石粮草?兵马又有多少?如果出兵作战,能支持多长时间?”
  张昭、戏志才、陈矫还有其他的臣子都是天下难寻的智谋之士,顿时从高澄的语气中感觉到了他的想法。
  “禀主公!如今扬州六郡,共有一千五百八十万石,各地粮仓还有往年的陈粮……还有精兵四十万,水军三十万、各地郡兵一百二十万……”
  张昭深深的看了高澄一眼,有些谨慎的回答道。扬州六郡经过这两年的开发,底蕴开始丰厚。不过收获大,消耗也大。柴桑水寨和屯驻在汝阴的三十万大军每个月都要消耗数十万石的粮草。
  一千多万石的粮草看起来数目庞大让人难以置信,而实际上,按照每人一个月需要消耗一石粮草来算,一百万人每个月就要消耗百万石的粮草。再加上战马、运输的牛羊口粮,消耗的更多。
  不过扬州六郡才安定两三年的时间,还有很大的潜力,要是人口足够,把田地完全开发,得到的粮草还能再翻好几倍。
  “右将军!如今扬州根基还不够丰厚,要是贸然出兵和袁术、刘表决战,怕是有所不妥!”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
  高澄目光看去,说话的乃是当年的豫章太守华歆。


第四章 形势
  “子鱼兄此言差矣,如今天下正是大争之时,先一步出兵夺取州郡,就是削弱其他诸侯的最好办法。如果荆州和豫州都被我军攻下,有着两地数千万的人口资源,无论粮草还是兵源都会成倍的增长。”高澄还没有回答,就看到戏志才站起身走了两步,笑道。
  “天下大势,弱肉强食,强则强,弱则灭。如果主公能西并荆襄、北定中原,定能击败董卓迎回天子,何愁汉室不兴?”
  站在上首的张昭听到这番慷慨激昂的话,不由得有些触动。大汉立国数百年民心依在,除了一心争霸天下的野心家之外,寻常的士子内心深处,大部分都有兴复汉室的愿望。
  华歆仪表堂堂,长须飘飘,被戏志才当面反驳也不动怒,只是淡淡说道:“戏军师说的不错,可惜荆州刘表、豫州袁术都非易于之辈,尤其是汝南郡乃是袁氏的根基所在。说一句让将军动怒的话,扬州现在兵精粮足,可终究比不过汝南袁氏的数千年底蕴!”
  如果是低级世界,以扬州现在的实力足以横扫天下。可惜在高级的世界中,兵马和钱粮并不是争霸的最大因素。一个神通境的强者,施展神通能轻易的灭杀万人大军,要是大开杀戒,再强的势力也抵挡不住。
  张昭还有其他几个出身世家的文士相互看了一眼,感觉华歆说的这番话有道理。袁氏乃是天下八大世家之一,门生故吏无数,不知道收拢了多少高手和客卿。尤其是汝南还是对方的根基,一旦出兵,没有炼罡九层或者神器压阵,谁也不敢轻言必胜。
  如今吕岱和周泰屯兵汝阴,也是仗着战船在颖水上的优势拖住纪灵而已。
  戏志才神色不变,没有被华歆口中的汝南袁氏吓到,而是沉声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尽快出兵,在袁氏的积累还没有发挥出来的时候,先出兵尽快的提升实力!”
  华歆笑了一下,不再说话。当初他是豫章太守,是天下名士,被迫投降之后,就来到了寿春担任九江太守。
  和戏志才、张昭这些正式投靠高澄的人不一样,从大汉官职的从属上,他是高澄的属下并不是家臣。在议事的时候说出自己的意见,已经尽了本分。如果高澄出兵被袁氏击败,和他也没有多少关系。
  高澄抬手摆了摆,止住了两人的议论,华歆乃是日后曹魏三公,担任尚书令、相国,也是佐世之才。此人背景深厚,曾拜太尉陈球为师,和广陵陈氏的关系匪浅。如今精神力隐而不露,已经达到了炼魂五重左右。
  对于这样的人才,只能慢慢拉拢。
  高澄将目光转移到跪坐在右侧下方的一个敦厚青年身上,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子敬,你是兵曹从事,对于出兵有什么意见?”
  如果说高澄在葫芦世界最大的收获是蛟龙分身,那本体这两三年坐镇扬州的最大收获,就是原本时间线号称东吴四英之一的鲁肃主动前来投奔。
  东吴四英十二虎臣、蜀汉四相五虎、还有曹魏八虎骑、五子良将。这些名臣大将在高澄原本世界名垂千古,自然有着非凡的能力。
  高澄在占据了扬州之后,原本属于东吴的名臣大将有不少都收入了麾下。其中东吴四英,乃是周瑜、陆逊、鲁肃、吕蒙!这四个人先后担任大都督,为东吴做出了最为重要的贡献。
  周瑜在赤壁战胜曹操,陆逊夷陵大败刘备,吕蒙阴袭关羽占据荆州。而鲁肃则提出榻上策,指引东吴战略。
  如今周瑜和鲁肃都被变成了高澄的手下,可以预见,陆逊和吕蒙将来也会被他纳入麾下。毕竟陆逊就是吴郡陆氏的子弟,而吕蒙出身汝南寒门,应该已经在前面几次流民迁徙的过程中来到了扬州。
  当然陆逊和吕蒙都是将来的事情,现在高澄有周瑜和鲁肃,就已经十分满足。
  在鲁肃投靠寿春之后,张昭和周瑜和他相互交谈,对他的能力十分钦佩,所以举荐他为兵曹从事,辅佐高泰编练新兵。为周瑜、吕岱、武安国三人提供后备兵力的支援。在扬州地位算是中等。
  鲁肃抬头看了高澄一眼,心中感到一丝诧异,以前他也曾建言几次,有的建议被采纳有的没有。
  右将军名震天下,过往的战绩非凡,但是经过他的观察,对方应该属于稳重的性格,没想到刚才突然想着出兵,还主动征求自己的意见。
  “禀右将军,在下以为应当出兵,不过并非出兵豫州,而是先取广陵,将淮河之南的土地全部拿下!这样一来,我军东部的防线就从大江推到了淮河。到时候只用水师,就能封锁大河,让徐州兵马难以越境一步!”
  鲁肃上前拱手行了一礼,然后缓缓说着自己的意见。“有水师封锁大河,原本驻扎钟离的武安将军,就能率军前往汝阴支援。这时候再和袁术一搏,胜算大增!”
  此言一出,戏志才还有华歆等人都神色微动,尤其是戏志才,他这才发现主公麾下多了一个长于战略庙算的人才。他仔细的感应,还发现鲁肃的精神力量十分晦涩,像是一口不见底的水井,隐藏了强大的力量。
  鲁肃低调惯了,除了张昭和周瑜对他有些了解外,其他的人都只把他当做一个性格敦厚可以相互交往的朋友,并不知道他的能力。
  高澄哈哈一笑,露出赞赏之色。说道:“子敬此言深和我意。刘表、袁术根基深厚,急切之间难以图之,徐州陶谦,虽然粮草充足,麾下却没有几个将才,在三方势力当中最为弱小,由我亲自统兵前往,破之必矣!”
  他在返回扬州梳理了记忆之后,就已经做出决断,准备击碎刘表、袁术和陶谦三人组成的包围圈。
  “张先生,你为将军府长史,还请为我坐镇后方,筹备粮草军资!”
  高澄站起身对张昭行了一礼。张昭连忙回答道:“属下领命!绝不辜负右将军信任。”
  大军出动,最重要的就是后勤保障。张昭对于行军打仗出谋划策不怎么擅长,但筹备钱粮军资梳理内政的本领天下少有。
  把后方交给他,高澄还算放心。当然除了张昭之外,还有高泰把守后方。高泰跟随高澄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经过不断的培养,已经逐渐的成长起来。虽然没什么杰出的优点,但也没什么缺陷。四平八稳,被封为建武将军,兵权不弱。
  两人一文一武坐镇后方,已经成了惯例。


第五章 钟离大营
  “戏贤、鲁肃,你们两人为军师,随军出征!”高澄目光在下方众人身上一扫,只点了戏志才和鲁肃两人随军。
  至于华歆乃是九江太守,是坐镇一方的高官主管民政,并且他还没有彻底臣服,高澄自然不会带上此人。还有当初的会稽太守王朗,被高澄任命为丹阳太守。两人都是只能管理民政,无法对军队插手。
  除了这些新投靠的人之外,高澄以前的手下都各自坐镇一方,其中徐宣是龙舒令兼抚军中郎将,统帅十万郡兵防备山蛮。陈矫担任扬州别驾,辅佐张昭治理扬州六郡。
  “麾下的大将重臣还是少啊!周瑜、吕岱几个人各自带兵出去,留守寿春的竟然只剩下周仓一个炼罡级别的武将!”
  高澄心中摇了摇头,还有些不满足。在刚来到这方世界的时候投靠自己的张琛,还有其他经过大战变成残疾的家兵,由于资质有限,都被分到各地县城充当县尉、亭长。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
  在高澄下令之后,戏志才和鲁肃恭声应命,随后高澄简单的处理了一下事情,就让鲁肃去城外大营通知高泰,让他从各地郡兵挑选五万精兵等候调用。
  议事结束,大厅内的众人神色各异的散去,可以想到,随着高澄决定出兵的消息传出去,势必会引起整个扬州的震动。
  这些人和扬州六郡的名门世家有着一些关系,说不定高澄在离开寿春后,还会有一些不安分的世家跳出来作乱。
  尤其是吴郡四大望族。在江东之地盘踞多年,势力蔓延到整个扬州,其中朱治就是顾陆朱张当中吴郡朱氏的分支子弟。由于他很早突破炼魂境界,很是得到吴郡主家的看重。
  可惜还没等朱治建功立业给吴郡朱氏帮助,就被高澄所杀。在高澄坐镇寿春的时候,朱氏没有任何动作,像是已经认命。
  不过高澄知道,吴郡朱氏还心存怨气,从这两三年时间朱氏没有一个子弟在扬州出仕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
  接下来的十几天,扬州各地郡兵开始调动,随后高澄准备亲自领兵出征的消息也散播出去,一些有志于建功立业的寒门和豪杰,纷纷前往寿春城外的军营投军。
  当初太平道张角起兵的时候,为了招揽和培养人才,曾把太平道培养武士的功法大肆传播,如今黄巾大军覆灭多年,太平道的功法却成了寒门和地方豪族子弟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因素。
  无数寒门和豪族在得到太平道功法后刻苦的修炼,经过几年的锻炼,在天下崭露头角。硬生生的把这方世界的平均武力提升了一个层次。
  前几年的时候,练力三层的武士就能充当什长或都伯,如果是山贼,甚至能带领一帮普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