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诸天-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和陶明一起整编兵马的木坤看到这里的异状,连忙飞身赶到。当他看到被雷柱吞噬的儿子之后,瞳孔急速的扩大,忍不住的发出一声惊呼。
“风雷大道的气息!”
高澄脸上平静,目光紧紧的落在眼前的雷光上面,他消耗了命运点数自创了一门风雷遁法,对于风雷法则并不陌生。敏锐的察觉到,刚才从天而降的雷电光柱中,蕴含着大道法则的气息。
片刻之后,电光逐渐的退去,一个半跪在地上的身躯出现在所有人面前。背生双翅、青面獠牙,相貌十分的怪异丑陋。
“这……这是怎么回事?”木坤惊声问道,他的儿子竟然变成了这般模样?简直是让他无法接受。
这时,雷的意识恢复,站起身来,下意识的一展双翅,立即飞到半空中,他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相貌发生了变化,右手向天空一招,一道雷电落下,远远的轰在城外的一座山峰上,发出一声轰鸣。
山石炸裂,山顶的小半山石被雷电炸的飞溅。看到自己随手发出的一道雷电就有这种威能,雷顿时喜上眉梢。
随后,高澄给木坤解释了雷相貌发生变化的原因,好在东夷部供奉的祖神,除了后羿之外也有不少三头六臂、牛首人身的相貌,木坤和雷很快就接受了这幅青面獠牙的相貌,在这个比较蛮荒的世界,长相对于大部分来说,并不怎么重要。实力才是根本。
“多谢首领,雷以后一定听从号令!”雷在半空中不断试验背后的双翅,这一双翅膀蕴含风、雷法则,能辅助他掌握风雷大道,就像是手臂一样,十分如意。半晌之后,他收起双翅落在神殿前方,双膝跪地,对高澄进行叩拜感谢的大礼。
“起来吧!这也是你的机缘,对了,你现在达到了四阶地仙境,可以起一个道号了……这样吧,你服下风雷仙杏,掌握风雷之力,原名一个雷字,那以后你的道号,就叫做风雷子吧!”
高澄笑道。他感觉雷这个名字叫起来比较别扭,干脆直接给对方改了一个名号。风雷子、雷震子,这样才搭配啊!
第八十章 五年征伐
呜!一声苍凉的号角声响起,二十多万精锐武士走出山林,朝着东夷之地行去,高澄在大军的中央坐镇,把繁琐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其他人,自己慢慢的炼气修炼。顺便温养一下刚刚到手的炼妖壶,尽快的掌握这件至宝的力量。
人一过万,人山人海,二十多万精锐武士集结在一起,一望无边,汇聚的精气冲霄而起,在虚空中形成浓郁的血色气浪。
咔嚓!
一道雷光从天而降,狠狠的劈在大军侧面的山林中,风雷子催动双翅,电光穿梭,在大军的上方不断来回飞行,看到隐藏起来的妖怪,就放出天雷,将妖怪轰杀。
为了增强风雷子的力量,高澄还消耗了不少珍惜的材料,给他炼制了一柄雷公锤。经过这些天的适应,风雷子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四阶巅峰。如果再给他一段时间参悟双翅所形成的风雷之道。就能升华突破,进入天仙之境。
五阶天仙!在封神大战还没有进入白热化阶段之前,能称得上一方高手。有了风雷子这个手下,高澄也不用事必躬亲,轻松了许多。
二十多万人汇聚,声势浩大,引来了不少的妖怪觊觎,风雷子不断的召唤雷电,也只是杀了其中一小部分。有了这番震慑,行军路上少了许多麻烦。
随着大军不断的北上,青木部逐渐的从山林丘陵中走出,返回本来属于东夷的地方。在进入东夷之后,高澄动用千里眼顺风耳的神通,不断的打探着东夷的情况。
十年时间,整个东夷平原之地还处于荒凉之中,十年前侥幸从商军和妖魔手中活命的部民,开始相互联合,组成了一个个的部落在平原立足。
“高首领,你这是准备从东夷出兵,攻打大商的东部诸侯吗?”
一直跟在高澄身边的玉树巫师忍不住说道:“我看东夷原本的城池都已荒废,没有足够的粮草和根基,从这里出兵,根本无法和东部诸侯长时间的作战,后方没有补充,要不了多长时间,大军就只能撤退!”
高澄哈哈一笑,说道“前辈说的有道理,不过我和你说过,东伯侯姜文焕的兵力,现在都聚集在游魂关,后方兵力空虚,只要大军一到,就能攻城掠地,到时候我们自然能从攻下来的城池中,得到足够的补充!”
玉树巫师听到解释,这才点了点头。
随后,高澄让木坤率领几万人马,将东夷之地分布四方的小部落全部聚拢起来,在原来蓝河部落的位置,重新修筑城池。
蓝河部落靠近大商,屏蔽后方平原,位置比较重要。高澄准备让青木部,融合东夷各地的大小部落,组成凝聚力较强的城邦。
在这方世界,高澄无法凤鸣岐山的西岐武王争夺天下,但可以在东南偏僻之地,建立邦国割据一方。这样一来,建立邦国之后,又能收割一波命运点数。
木坤建造城池留守后方,陶明则率领大军一路西进,顺着当初闻仲领兵东征的路线,一路狂飙突进,踏入了大商的境内。
二十多万的兵力,对于东方两百路诸侯来说不算什么,随便一路诸侯,都能编练十多万人马,两百路诸侯加起来,光是士卒的数量都能汇聚千万之数。不过这么庞大的兵力,要维持下去要消耗难以想象的粮草。
并且这些士卒大都是凡夫俗子,数量再多,也威胁不到四阶以上的炼气士。所以但凡诸侯出征,只带领麾下的精锐。把实力一般的兵马留在城池看守。
陶明麾下的二十万武士,都是玄冥部的精锐,厮杀起来各个以一当十,再加上风雷子这个四阶强者坐镇,大军一到,当即攻陷了最接近东夷之地的祁州城。
坐镇祁州城的诸侯,这时候还带着精锐人马在姜文焕手下效命攻打游魂关。城内没有精锐,没有炼气士,面对二十多万的人马没有半点抵抗之力。
祁州城、淮州城……连续十座城池,在三个月的时间陆续落入青木部之手。可以说,影响大军势力扩展的最大阻碍,就是大军的行军速度。只要大军一到,城池无不被破。
随着这些城池陆续的到手,大量的命运点数呼啸而来,被命运之门吞噬。只是十几座城池,就让高澄得到了将近千万的点数。
“加上之前的,我已经有了将近两千万点数,距离一亿命运点不远了……现在看来,只要有足够的胆量和筹码,收割点数并不困难!”
高澄心中感叹着,如果他使用极端的做法,率领玄冥部的武士深入东方两百路诸侯的领地,四处杀戮,屠城。只要短短的时间,就能得到足够返回原来时空的力量。
只是这种做法,和高澄的性格截然不同。要是真的放弃了底线,高澄的心境必然受损,到时候返回原来时空,或许还会走火入魔变成魔头。
“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吧!”
高澄心中念头一转,随后继续参悟炼妖壶以及血脉中的冰寒大道。他要尽快的提升境界,尽量在闻仲攻打西岐的时候,把自己的实力提升到六阶。
……
时间仿佛大河滚滚流逝,转眼之间,又是五年时间过去,这五年时间,大商东部归属东伯侯管辖的地域陷入了连续的战乱。
在接到东夷部落入侵,并且连续攻下十几座城池的消息,让正在攻打游魂关的姜文焕暴怒不已,他麾下的诸侯、大将也十分的愤怒,小小的东夷部落,也敢捋老虎的虎须?简直是自己找死。
不过当姜文焕从游魂关退兵,率领大军直扑东夷兵马之后,他和麾下的大将才知道,东夷大军当中,竟然有四阶的地仙坐镇。在知道这点后,姜文焕立即开始招揽三山五岳中的炼气士,准备以毒攻毒。
姜文焕兵多将广,东夷有高手坐镇,双方连番大战十几场,各有折损,最后东夷部占据了二十四座城池,吞食了东伯侯十分之一的地盘。
陶明和风雷子准备继续攻打城池的时候,高澄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命令大军停止进攻,和姜文焕划地停战。
经过不断的交手,姜文焕也知道东夷今非昔比,短时间内无法将之击败,也留下重兵看守后路,自己则率领本部兵马返回领地修养,准备休整一番后,出兵游魂关。
和占据了一些城池的东夷部落相比,还是杀父之仇的仇恨更大。姜文焕的父亲姜桓楚,被帝辛在朝歌斩杀,要是不报父仇,他还有何脸面统领两百路诸侯?
打听到姜文焕的动向后,高澄放心不少,当即带着风雷子施展遁法,前往朝歌。攻打北海十五年的闻仲,不久前终于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了……
第八十一章 陈塘关总兵
太师回朝,那高澄的计划就能开始了。遁光飞驰,流星飞堕,高澄已经把风雷遁法修炼到巅峰,而风雷子背后的风雷双翅,让他拥有不逊于任何遁法的速度。没过太长时间,两人就来到了朝歌城。
高澄和风雷子进入城内,先返回住所。这时候杨蛟已经跟随大军返回,正在家中和杨天佑讲述这些年发生的事情。
如今的杨蛟英气勃发,力量强悍,肉身散发着凛然的龙威,已经半只脚踏入了四阶。经过十多年的战场磨炼,就算是最弱的小兵,也能变成悍卒。更何况是拥有龙魂的杨蛟呢。
“老师!这位是?”杨蛟看到风雷子,神色微动,感应到了他身上强悍的风雷力量,这种力量,和最后一年攻打袁福通的时候,遇到的四阶炼气士一模一样。当初这个四阶炼气士,还是闻太师亲自上阵才将对方拿下。
风雷子如今相貌青面獠牙,但是浑身散发着一股浩浩荡荡、能扫荡大地妖氛的气息。就像是庙宇中的仙神,长相千奇百怪,却能庇护人间生灵。
杨天佑和杨婵两人也不是俗人,在看到风雷子之后并没有露出什么恐惧厌恶的表情。不过他们也对风雷子的来历比较好奇。
高澄也不以为意,给众人介绍了一下。“这是我的弟子,道号风雷子!久在山中修炼,如今功成圆满,随我来大商寻找机缘!”
“风雷子,这是你杨蛟师兄,这位是你师兄的父亲杨先生,还有你杨婵师妹!”
杨蛟、杨婵都修炼了高澄传授的功法,只是没有正式的入门,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可称之为记名弟子。
“见过师兄!”风雷子听到介绍之后,立即上前给三人见礼。
等到和众人说了一会话后,高澄把风雷子暂时留在家中,自己则前往太师府邸寻找闻仲。走出房门,入眼的依旧是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十五年前相比,街道上的人群,一个个面黄肌瘦,看起来消瘦许多。
“帝辛现在变得昏庸无道,将朝内的忠臣干臣杀的折损许多,没有贤臣辅佐,必然会滋生许多油滑乱伸手的小吏!朝歌的百姓怕是深受其害啊。在加上刚刚建成的摘星楼,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奴隶,还强行征收百姓的财物,不知浪费了多少国力民力。”
高澄看到街道上百姓的状态,就知道殷商国力在迅速的衰弱。他突然想起了历史上齐名的几个昏君,桀纣隋炀,其中夏桀是真正的昏暴之君,纣王和隋炀帝有些相似。
两人继位的时候,国家虽然有隐患,但都处于鼎盛状态。结果没过多长时间,两个鼎盛时期的国家就被两人玩完了。
两人都有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也有这种能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