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夫人竟是魔教教主-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景摇了摇头,“当拥有一定实力和地位之后,便同样有着相对应的责任,你逃不掉的。”
  这世间能力与责任相对等,拥有了这样的实力,谁能逃脱这天下的纷乱?
  罗崇阳沉默了良久,道:“你说得对,乱世修不得道。”
  安景想到了什么,问道:“师叔,你可曾听闻过千秋不死人?”
  罗崇阳乃是真一教门徒,而且叶定能够查出千秋不死人一丝端倪,罗崇阳应该也知道一些才对。
  “早年间听真一教先辈提起过此人,当时以为先辈是戏说江湖,现在才发现这一切都是真。”
  罗崇阳看了安景一眼,道:“大燕人皇就是被他重创,此人如果真的像先辈所说,那么实力应该冠绝古今,当属真正的千古第一。”
  千古第一!
  这是何等偌大的名头!
  安景满脸凝重,问道:“此人一直蛰伏的目的又是什么?”
  罗崇阳指着远处锁龙井方向,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他应该是为了地脉之灵,传闻中有两个可以突破大宗师桎梏的方法,一是斩了地脉之灵,二是融入地脉之灵。”
  安景想了想,又道:“既然有这样的秘闻,为何从来没有人去实施?”
  古往今来多少,大宗师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如果传闻是真的话,那么这些大宗师早就去付之于实践了。
  但是为何,这地脉之灵一直安然无恙,没有被人斩灭,也没有被其他人融入到自身当中。
  “其实贫道原先也不清楚。”
  罗崇阳顿了顿,道:“千秋曾和我说过,地脉之灵融入自身需要地脉之灵的同意,但是地脉之灵融入人体就等于是死亡,地脉之灵已经衍生出了灵智,怎么可能会自杀呢?所以千百年来自然没有人能够让地脉之灵与自身融合,而斩地脉之灵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地脉之灵只有其形,从何而斩?”
  安景微微颔首,他曾经下潜过锁龙井,看到过地脉之灵,并且一剑曾经扫了过去,最终却扫了一个空,“看来想要突破大宗师桎梏,并不容易。”
  罗崇阳道:“想要成为大宗师都是难如登天。”
  安景道:“就是因为难,登上才会让人兴奋。”
  看着那年轻且自信的面孔,罗崇阳道:“两位师侄倒是有些地方真的很像,一样的执着,一样的天资绝世,一样的不甘于人。”
  安景手掌抚摸着背后的剑匣,“师叔觉得,我和萧千秋谁会成为玄门道主?”
  方才看去还是一位青年,但就在他手掌向着剑匣摸去的一刻,好似整个人都变了。
  仿佛一位人间无敌的剑仙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锋芒无双,风华绝代。
  罗崇阳瞳孔猛地骤缩起来,他似乎这才回想起来,眼前这个青年已经不是那个光着屁股奔逃的鬼剑客了。
  他现在是天下第一剑客,死在他手中的五气宗师都有两位。
  他现在站的比楼象震还要高得多,已经是真正天下无敌的大剑仙。
  罗崇阳摇了摇头,“刀剑中笑看风云变色,谁胜谁负谁能晓得?”
  安景道:“师叔,你这次来目的应该是不简单的吧?”
  罗崇阳点了点头,道:“千秋秉持玄门气运在身,宛如玄门天尊降世,我是来提醒一声师侄。”
  “哈哈哈哈!”
  安景大笑了一声,“师叔,你虽然口中说着不晓得,但似乎已经认定了萧千秋会成为玄门道主似的。”
  显然罗崇阳还是认为萧千秋获胜会更大,所以前来寻找安景提前说道一声。
  罗崇阳看着安景的双目,最终道:“他手握大势。”
  安景冷冷的道:“这天下,谁也不能代表大势。”
  罗崇阳没有说话,心中怅然一叹。
  他已经得知萧千秋手中的天尊法镜破碎的消息,所以才会如此讶然,但是这个消息不能说出来,谁也不能说。
  所以他笃定,此次两人争斗萧千秋胜面会很大。
  如果鬼剑客败了,那一往无前的气势便会受挫,对于他打击可谓巨大,如果能够破而后立,似乎是一件好事,但若是陷入进去,那就会同楼象震一般,颓废数十年。
  不过两人一战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罗崇阳十分期待,他不仅想看看天尊现世一般的萧千秋是什么样的实力,也很想看看这位鬼剑客在面对如此强悍劲敌之前,他的剑道会是如何惊人。
  或许,安景的剑道可以逆风翻盘。
  所以他知道两人之战无法避免,心中却是万分期待着这一场大战的到来。
  看着那锋芒无双的安景,罗崇阳笑了笑道:“那师叔就拭目以待你的剑道。”
  说完,罗崇阳大步向着远处踏去,消失在了原地。
  而就在罗崇阳离去的一刻,上方的乌云飘散而去,月光再次笼罩在大地之上。
  “那就拭目以待好了。”安景轻轻抚摸着剑匣。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天的时间眨眼即逝。
  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玉京城都处在风暴当中,波涛汹涌,暗流涌动着。
  深夏时节,烈阳似火,大地像蒸笼,挺拔的柳树无精打采的垂着柳条,碧绿的叶卷着。
  人们衣衫之上都是附着着黏稠的汗液,即使梳洗之后,很快新的汗液便会浮现而出,而富庶家族,用储藏的坚冰乘凉,这才感觉舒服了一些。
  树上的知了发出刺耳的鸣叫之声,这些知了分明只有一季,但嘶吼的声音却是带着声嘶力竭,十分的高亢有力,惊扰着人们的困意,嘲笑着人们的难堪。
  就在这时,一根黄色的竹竿分开了树叶,直接点中了那正在鸣叫的夏蝉,那夏蝉只觉得满脸一黑,连忙挣扎起来,但是很快它的四肢也被粘黏在了一起,再也无法挣脱。
  夏蝉心中哀叹一声,确实不应该得意的这么早。
  一位长相俊美不凡的太监仰着头,看着这一幕,随后收回了竹竿将沾黏在上的夏蝉扔到了布袋当中,嘴角带着一丝得意,“今晚又是一顿下酒菜。”
  皇宫里的树木极多,所以这夏蝉不免也是多了起来,尤其是盛夏的时候,更是数不胜数,宫中的贵人们被这蝉声扰的烦不胜烦,所以宫里的太监便会沾黏这夏蝉。
  这俊美不凡的太监不是旁人,正是卓玉昌。
  就在这时,他的余光看到了一位苍老的人影,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张开了自己的袋子,“干爷爷,你看已经有一盘了。”
  这站在树下乘凉正是白眉太监,他看了一眼,随后道:“赶紧让人再收拾一下宫闱道路上的尘土,今天有人进宫觐见陛下。”
  卓玉昌听闻愣了愣,道:“哦?”
  陛下已经数月不理朝政,又和上一次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现在有人要进宫,而且还要将各个道路打扫干净,这召见的会是谁?
  白眉太监淡淡的道:“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随着小道消息传出,如今这宫闱当中也是人心惶惶,毕竟在宫中贵人来看,大燕人皇赵之武那可是大燕王朝的定海神针,他一旦出现闪失,她们莫说身上的富贵,就连命可能都没有了,所以此时的宫墙当中,无法自抑的呈现出一种慌乱。
  而白眉太监绝对是这一片慌乱当中的另类,或许对他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就连赵之武都要尊称他为一声亚父,可想而知他的年龄有多大。
  就连宫中的贵人,嫔妃对白眉太监都是有着一种敬畏和疏离。
  而这样年龄,在寻常人眼中看来,这本来就是一件十分离奇的事情。
  白眉太监缓缓转过身子,浑浊的双目中看不出任何神采,在如今这等天下大变的格局之下,他的玄关甚至开始松动起来,修为也是不断攀升。
  他缓步向着御书房走去,佝偻着背,就像是行将就木的人一样,分明还活着,但却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


第360章 皇城述天下风云
  皇城,御书房。
  在楼阁中有着七张宝座,每张床上都有黄炕毡垫、红花炕毯、床褥、靠背等铺陈,床上还有唾盂、容镜、如意、顺刀。
  床垫两侧安放炕几,上面摆放玉、瓷、珐琅、竹、木、牙、角等材料雕琢而成的珍玩文具。
  此外,室内空间尽陈书格半圆桌、月牙桌、琴桌、椅子、绣墩、方案等家具。
  因御书房室内空间狭小曲折,家具多为精细小巧的黑漆描金、漆地嵌螺钿等品类。
  在墙壁之上,除绢、纸帖落外,还挂有一副御笔字,除此之外还有挂屏,这些质地多为紫檀,内用玉石和象牙等点翠镶嵌。
  单单一件御书房,可谓极尽之奢华。
  此时赵之武身穿龙袍,靠在一张宝座之上,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之下,他的脸色看起来十分通红,红的似乎有些不自然,眼皮也是无力地耷拉着,似乎随时都会睡过去似的。
  尽管他努力强打着精神,但依旧可以感觉到他的疲倦。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徐千月的声音,“陛下,国师到了。”
  听到这声音,方才还尽显老态的赵之武坐起身子,浑浊的双眼浮现一道道亮光,仿佛就像是一头猛虎将将睡醒一样。
  这与方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谁也不知道这方才是演的,还是此时是演的。
  赵之武道:“带他进来。”
  声音也是中气十足,铿锵有力。
  “是。”
  徐千月缓缓退了出去。
  赵之武就这样坐着,神情平静的端起旁边的御前宝茶,轻轻呷了一口,顿时一股苦涩涌起,很快这股苦涩才逐渐散去,一股淡淡的香甜传入喉齿间。
  很快,徐千月便带着萧千秋走了进来。
  萧千秋一如往常,一身简单干净青色道袍,脚上穿着布鞋,双眼明亮有神,步伐不急不缓。
  只见他走到了宝座之前,对着上首拜道:“拜见陛下!”
  赵之武摆了摆手道:“朕曾说过国师可以上朝不拜,国师何必如此客气,请坐吧。”
  萧千秋轻笑道:“多谢陛下赐座。”
  说完,萧千秋来到了一张宝座前,直接盘膝坐了下来。
  赵之武看着面前的萧千秋,道:“我分明才数月没有见到国师,但仿佛却隔了很久似的,而且国师去了南平道之后,心中总是思念不已。”
  萧千秋道:“让陛下挂念了,若是有机会,贫道会多来玉京城觐见陛下。”
  萧千秋成为国师之后,倒是很少前往玉京城,基本都在山中苦修,此前来到玉京城次数都是屈指可数。
  “是要多来,朕看到你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赵之武回想起当初,不由得伸出手对着桌子比了比,“还记得你第一次入京的时候,才这般大。”
  萧千秋如今四十多岁,年岁不算小,但是在赵之武面前自然不算大,要知道眼前这位太平人皇登基已经快四十三年之久了。
  萧千秋也是点头,感慨道:“那时在东霖道的花城,当时月圆花开,贫道跟在师尊身后第一次目睹龙颜,内心澎湃,至今记忆犹新,一眨眼三十多春秋就过去了。”
  月光下的城,城下的月光,灯下的?,?眼里的花,嵌着的何止是一把苍凉?
  时光滑过了无数个春秋与冬夏,于是,我们偶尔会忘记。
  两人或许都在伤感,或许也只是在为对方伤感。
  赵之武能够登基称帝,叶定和真一教可谓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这也是为何真一教能够坐稳国教,叶定和萧千秋能够接连成为国师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