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又突破了-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西南各族,纷纷收到邀他们去观礼的信函。
  各族当即备好厚礼,启程往大秦中枢而来。
  原齐地,稷下学宫。
  二祭酒田令臣手执信函,低声呢喃:“这一年,秦灭齐,而后吞百越,西南各族皆降,变化不断……这天下再非以前的天下了。
  但愿归秦后,是万民之福……”
  原燕地,辽东。
  也有一只神鸟划破长空,将国书送到了统领燕国残余的太子丹手里。
  这封是赵淮中手书,其内容乃是告知太子丹,念及少年时与其相识,秦愿意给他留一线生机。
  令其让出辽东,秦要完成大一统,辽东也要并入秦之国境。
  信上给了太子丹三个选择。
  其一:太子丹可继续东迁入海,赵淮中准他带走两万燕人旧民。
  其二太子丹降秦,交出兵权,入咸阳而居。
  第三个选择留白,但意思很明显,和秦继续对抗,是死!
  太子丹权衡后,选择了带两万人退居海外,开拓海疆。
  好在燕人多年一直在海外有所经营,入海倒也不失为良策。
  九月末,秦派人接手辽东,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中原四方之地尽皆归秦。
  十月九日,是邹衍所批注,秦将再次封禅祭天的正日子。
  选十月九日,乃得十、用九、而留一的意思,映合天机。
  这天早上,晴空万里,秋高气爽!
  咸阳上空,有百鸟翔空,叽叽喳喳,宛若报喜。
  这次的封禅非常正式,赵淮中亲自出咸阳东行准备登泰山。
  随行仪仗更是显赫之极。
  队伍出城,以叁万禁军开路,又三万禁军殿后。
  夜御府精锐护架随行,中央辇车周围则是龙甲禁军。
  帝辇上,赵淮中身畔是皇后姜姞,俩人皆穿帝后正装,神色倒是颇为悠闲,闲聊打发时间。
  帝辇后方是皇亲国戚,大秦宗室,姬家,神农氏,西南百族,六国遗存贵胄尽在其中。
  天上,玄鸟翱翔,帝辇左右是麒麟,陆吾,白泽等神兽们踏空随行。
  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的往泰山而去,一副要去泰山搞事情的节奏。
  这次祭天是历次典礼中最具规模的一次,和以往都不相同。
  赵淮中将要登泰山封禅,昭告三界。
  而在泰山之上,早数日便有秦人工匠,老司空也亲自赶了过来,在改建齐人以往遗留在山上的宫殿,准备用来祭祀。
  这次祭祀仪式,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动甲书阵列,是赵淮中预计中的第二步安排。
  出了咸阳以后。
  赵淮中嫌走得慢,调转天地之力,巍巍十万军顿时发生奇妙变化,天地翻转,队伍前方,竟而浮现出一条直通泰山的古路,乃法力所化,缩减了虚空。
  队伍行走其上,瞬息百里,一时三刻间便来到了泰山之下。
  泰山上,邹衍和荀子,稷下田令臣等人都等在这里。
  眼看着赵淮中作弊,让整个队伍破空前行,一干人目瞪口呆。
  “鸣钟!”邹衍肃容道。
  当~当当!
  仙钟六响,音传大秦。
  祭天大典正式展开。
  等队伍来到山下,仪仗铺开,秦军沿山体而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一条蜿蜒的黑龙。
  赵淮中一步步走上山巅。
  长风吹来,他在邹衍,荀子,以及大秦群臣簇拥下扭头四顾,将万里江山尽收眼底。


第389章 泰山封禅,杀神白起
  当!当当!
  钟声响彻天地。
  麒麟,白泽,陆吾,玄鸟分居四方,各自吞吐气息,引祥光瑞彩,环绕山巅。
  赵淮中站在山上,扫了一眼卖力干活的神兽圈。
  牵引天地气息给他打光这段,是神兽们自由发挥,加戏舔了他一手,并非他要求的。
  吼!
  夔牛也从云端跳落,来到泰山之巅。
  它发出巨大的吼声,声震千里,拉开了封禅的序幕。
  咸阳方向,宗庙石殿也在震动。
  整座石殿,被赵淮中以法力牵引,竟拔地而起,破开虚空,出现在泰山上方。。
  轰隆隆!
  仙台石殿的出现,天地气机生变。
  随着石殿的下落,泰山境内古气奔腾,地面上再现古老的祭坛纹路,五色光曦缭绕。
  而苍穹上,却是同步出现了两道光柱。
  蕴含雷劫般的天威,甫一出现,便让人感觉到庞大的压力,心生惶恐。
  其中一道光柱,落向泰山古祭台,似乎要阻止石殿和泰山相接。
  但随后便有另一道光柱也释放光芒,却是和先出现的光柱碰撞。
  两者在苍穹上炸开,光芒四溢;  虚空龟裂。
  两道光柱的波动相互抵消。
  赵淮中眯眼注视苍穹,仙台柱落向泰山;  有来自仙界的力量想阻止;  但随后出现的第二道光柱;  又抵消了第一道光柱的攻击……
  两道光柱,属于不同的仙界势力?
  引仙台柱进入泰山;  倒是惊动不小……赵淮中念头闪烁。
  荀子和邹衍也在仰头眺望。
  两道光柱对冲消散,苍穹逐渐平静,并无其他变化。
  此时宗庙石殿已经落在泰山的五色祭坛中央。
  霎时间;  泰山的地脉震颤。
  那石殿里,一根仙台柱蓦然出现,轰然增长,探入了云端。
  石殿方正,五色祭坛则为圆形;  方圆相合;  竟无比契合。
  那仙台柱不断增长;  变得浩大无边。
  此前;  仙台柱七截合一,柱体上一直有字迹在变动位移,但速度缓慢,至今也没结束。
  然而此刻,仙台柱坐落在祭台上,被五色神光洗礼;  整个柱子都焕发出新的变化,古老字符移动。
  泰山境内,魂鬼当年通过阴曹进入阴间的入口,蓦然大张。
  阴间的万里山河;  居然在泰山境内倒映呈现;  阴气如喷泉般涌出。
  同一刻,仙台柱顶端;  再次化出一座仙台;  托举苍穹。
  这一次,仙台柱本体降临泰山;  柱体顶端的仙台,尤为清晰,逐渐化作真实的仙台。
  而仙台周边的虚空层层龟裂,浮现出另一方世界;  其中仙气飘渺,正是真仙界。
  所有参加祭祀的人都瞠目结舌;  心里的震动好似惊涛骇浪。
  秦皇祭天,真的沟通了三界。
  同时开启了地府和仙界。
  泰山地下通幽。
  而仙台体系能演化仙台,超脱凡尘,那么将仙台柱引入泰山,两者便如同天地相合,同时连通地府与仙界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仙台柱居于人间,下入幽冥,上通仙界。
  就在仙台柱同时沟通两界之际,封禅过程在邹衍、荀子的主持下,陆续展开一系列步骤。
  祭祀,献礼,秦人宗室叩拜天地。
  邹衍和荀子负责亲自诵读祭天地的告词。
  两人的声音远远传开,覆盖秦境。
  这一刻,除了泰山之巅声音恢弘,秦境其他所在,不约而同的安静下来,亿万民众都在聆听泰山传入世间的祭告之声!
  仙台柱上字符闪烁,一股气机上达天听,下入阴间。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以告天地。
  一身黑龙袍的赵淮中,在山巅扭头往北方看去。
  同一刻,数千里外的匈奴阴山之下,妖怪再次出现。
  阴山下,有一道断崖似的深沟,藏在大地深处;  好似能直通九幽。
  而就在一侧的崖壁上;  有一扇高达千丈的青铜门,庞大到难以想象。
  门立对开,其上有数以万计的青铜铆钉,咒文闪烁,相互交织。
  那门上凸起的青铜铆钉内;  还不时有各类神兽的虚影游曳,对着试图靠近的妖怪嘶吼。
  但在泰山封禅,仙台柱勾连天地气机,贯通三界的一刻,那青铜门上的无数铆钉,咒文的光芒仿佛遭到压制,迅速暗淡。
  吱嘎!
  青铜门慢慢裂开一道缝隙,阴气从门后汹涌而出。
  妖怪咧了咧嘴:“果然如同大王所料,这些布置,和阴间,和仙台体系有关…”
  “咱们进去看看。”
  妖怪对身边的胖虎说。
  不知什么时候起,两者开始秤不离砣。
  胖虎大眼睛眨巴了两下,注视着那黑暗幽深的青铜巨门内部:“这门后气机凶戾,我不去…”
  妖怪身形一闪,瞬间冲进大门开启的缝隙:“门后必有好吃之物,你不来我就自己吃了。”
  胖虎一愣,嗖的一声冲了进去:“要是没有好吃的,你就死定了……”
  两者先后消失在巨门后边。
  ————
  泰山。
  荀子和邹衍声音清朗,传彻神州大地。
  “……秦皇登基掌神州王权,拥人皇权柄以告天下,於今日赦封百官。
  即日起秦将在神州各地,建百官殿,内奉秦之良臣名将,百官之位。
  凡大秦民众可入百官殿参拜百官以祈愿……”
  人皇赦封百官,在秦境各地建百官殿,供民众祈愿——划重点,要考!
  民众祈愿,和吕不韦等人修行的念力阵列相合,会形成什么变化?
  借泰山封禅,昭告天下,让大秦万民得知。
  入百官殿参拜,无疑会进一步给吕不韦等人推送念力,形成更强大,更广泛的念力基础。
  赦封百官,如同封神!
  赵淮中是在进一步提升大秦的气运,气数,增百官之力,也是在进一步稳固秦的根基。
  泰山境内,老司空等人提前过来,整备修缮,扩建的原齐人在泰山建造的宫殿,就是被改造成了一座百官殿。
  后世有武庙,又称太公庙,祭祀姜太公及历代良将。
  赵淮中为配合念力阵列,在大秦各处学宫内,亦设置了类似武庙的地方,也就是百官殿,通过此次登泰山,一同昭告天下,赦封百官。
  泰山之巅扩建的百官殿里。
  放置着秦历代名将,凡先贤良将,皆有塑像。当代大秦百官,吕不韦,韩非,尉缭,李牧,廉颇等人,则有官位玉牌立在殿内。
  那玉牌里则祭刻着念力阵列,分别对应吕不韦等人。
  这是赵淮中对念力阵列应用方式的一种新探索,如果成功,相当于在大秦增加了多座‘神殿’,通过念力加持,可以一步步将吕不韦等人仙魔化,从而推动大秦的强盛,力量持续攀升。
  然而就在此时,当祭告天地,赦封群臣进入百官殿。
  那殿内的诸多秦人先贤塑像中,忽然有一尊发生了变化。
  塑像仿佛活了过来。
  有一缕意识,从未知的所在降临,通过塑像,在观察感知泰山之巅的变化。
  赵淮中立即生出感应,往百官殿内看去……
  塑像里的意识,一现即隐,很快就退走了。
  赵淮中沉吟:刚才降临到塑像里的气息,来自阴间。当是秦人已故的先贤良将之一,其死后进入阴间,灵寐不散……
  赵淮中隔空瞩目百官殿内的其中一尊塑像。
  武安君白起!
  赵淮中召唤仙台柱进入泰山,当然不仅是为了封禅,还有其他考虑。
  包括验证一些事情。
  白起当年功高震主,未得善终。
  但秦军视其为军神者众多,包括蒙骜都是白起的迷弟。
  在百官殿内放置白起塑像,祭刻念力阵列,很自然的便能引起秦境民众对白起的一股念力,再借助此刻仙台柱贯通三界的气机,若白起有灵,就会生出感应,进而分化意识,前来探看原因。
  钓鱼成功!
  赵淮中脑内念头闪烁。
  包括固有历史中,也都一直有传说,白起一生百战不败,杀人无数,乃古今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