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大佬到武林盟主-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偏过头,对大刘笑道。
  大刘跟着笑了笑,目光却注意到,大哥的双眼有些泛红。
  再往前行了几步后。
  像坟堆儿一样的密集残骸中,突然出现了一段儿平整的地面儿。
  在那块地面上。
  一间破破烂烂,看起来挡不住也挡不住雨的木板平房,突兀的耸立在残骸之中。
  平房外拉着遮雨的油布。
  油布下一侧摆着几张用破木板钉起来的简陋桌椅。
  另一侧架着一口大铁锅,还咕嘟着热气儿。
  张楚只是扫了一眼,目光就定格在了挂在油布上的木板招牌上。
  那是一块很简陋的招牌,就是在一块厚实木板上用红漆写了几个字,字还写得一个大一个小,就像是刚进学的稚子的涂鸦之作。
  简陋的招牌,经历了太多的风雨,红漆写成的字迹,已经脱落得七七八八。
  只能勉强辨认出字迹:张记杂碎汤。
  但张楚一眼就认出了,这块招牌,就是当年牛羊市场第一家杂碎汤摊子开张时,他亲手写的招牌。
  当年锦天府大撤退,余二什么都没带,就带着这块招牌,去了北饮郡。
  后来在太白府开杂碎汤摊子的时候,挂的就是这块招牌。
  没想到,他最后又带着这块招牌,回来了。
  不知怎么的,张楚看到这块招牌,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
  止都止不住……
  ……
  余二站在大铁锅后,远远的就望见了张楚。
  但他没有迎出来,就像一个见惯了大场面的酒楼掌柜那样,气定神闲的等待食客上门。
  只是一张沧桑的老脸,都笑出褶子了……
  “楚爷。”
  他轻声呼唤。
  张楚用力的搓了搓面颊,换上了一脸笑容,大步走进杂碎汤摊子里:“小二,来碗地道的杂碎汤,敢拿次货忽悠爷,小心爷点了你的摊子!”
  “哈哈哈!”
  余二大笑:“左右是您自个儿的摊子,您要不心疼,尽管点!”
  他揭开锅盖,鲜香的麻辣味道扑鼻而来。
  张楚瞥了一眼,就见大锅里隔水温着一大碗面上漂浮着厚厚一层红油的杂碎汤。
  他又笑了笑。
  这老货,说他蠢吧。
  他又精到可以提前打听好自己的行程,预备好吃食等他来。
  可说他精吧。
  他又蠢到冒着随时都可能城破家亡的危险,拖家带口回锦天府坚守他们的家。
  张楚的确没想到。
  当年那么多弟兄,结果竟然是看起来最现实、最老成的余二,最为理想主义……
  张楚笑着随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下。
  余二忙开了。
  “浑家,把俺藏的那半坛子老酒温好了,送出来!”
  “来了来了!”
  “老大,老二,出来给伯父磕头。”
  “来了来了!”
  ……
  “乌大少的事,办清楚了?”
  余二一边给张楚斟酒,一边低低的问道。
  张楚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他酒够了,口中淡淡的“嗯”了一声,转而问道:“你的身子骨怎么样?”
  余二一听,就知道大哥不愿意多谈这个话题,当下抬了抬胳膊,笑到:“除了有些不大利索之外,都挺好的!”
  张楚随手轻轻一拳砸在他胸膛上。
  余二一弓腰,连连咳嗽,面颊胀的通红。
  岁月不饶人。
  他都已经四十出头儿了。
  还没了一条胳膊,伤了元气。
  怎么可能还好。
  张楚拍着他的后背,替他顺了顺气儿,笑道:“人要服老,你当你还是二三十岁,还提得动刀子,还砍得动人?”
  余二擦去眼角的泪痕,笑哈哈的应承道:“您训斥的是。”
  他比张楚年长。
  但张楚是他大哥。
  哪怕他到了八十岁。
  张楚训斥他。
  他也还得听着。
  他也愿意听着。
  “你自个儿是个劳碌命,享不了清福,我不拦着。”
  张楚端起酒碗,与他碰了一下:“刚才那俩半大小子,过段时间我派人来接,你要愿意他们吃江湖饭,我就找个老弟兄教他们识文习武,将来给他们两个好位子,只要我们北平盟还在一天,他们就能享一天的荣华富贵。”
  “你要不愿意他们吃江湖这碗饭我也没意见,想经商,张猛哪里有路子,想当官儿也容易,只要不为祸一方,再不济也能混个七品出身。”
  “总比跟着你耽搁在这个小摊子好。”
  说到这里,张楚顿了顿,又看他一眼:“你要还行,抓紧生个一男半女,家业咱们打下来了,总得交给儿子、儿女来继承,不能咱们哥几个百年之后,便宜了外人。”
  方才余二唤他那俩继子出来给他磕头的意思。
  张楚懂。
  但他们毕竟只是余二的继子。
  看在他们待余二还算亲近孝顺的份儿上。
  看在他们陪余二走了锦天府这一遭的份儿上。
  张楚能给他们一条出路。
  但也仅仅只是出路。
  和李锦天那种亲儿子,没有任何可比性。
  如果那俩是余二的亲儿子……
  就算不如李锦天,未来的燕西北三州内也必会有他们一席之地!
  张楚在很多方面都是十分开明,十分慷慨的。
  但某些方面,他又和那些食古不化的老人,没什么两样。
  余二咧着嘴,眼角的笑纹里透露着温暖的笑意:“您肯赏脸给他们哥俩一碗饭吃,已经是他们的福份,吃什么,当然是您说了算!”
  张楚瞧着他,皱了皱眉头,低声问道:“咋的,不行了?”
  余二无奈的微微摇了摇头:“没少试,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
  张楚扯了扯嘴角:“回头我找给大夫来给你调理调理,加把劲儿,指不定就成了呢?”
  余二端起酒碗抿了一口,平静的说道:“看天意吧。”
  天意……
  张楚不说话了,端起酒碗一口干了,而后吐着酒气徐徐说道:“这里,我是回不来了。”
  “你愿意待在这儿,就待着吧,回头我会在这里弄个分堂,你做个不管事儿的副堂主。”
  “至于分堂主,我会找个你以前的手下过来做分堂主,你想做什么,尽管使唤他,别扣扣索索的,咱哥几个水里来火里去,可不就是想过好日子吗?”
  余二笑了笑:“楚爷,没必要,就俺现在这模样,就别给咱北平盟丢人现眼啦。”
  张楚“呵”了一声,拿眼角撇他:“你大还是我大?”
  余二笑得有些无奈了:“是,楚爷。”
  张楚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起身道:“好好活着,好好过日子,我就不打搅你了……”
  余二连忙跟着起身:“您刚来就要走?”
  张楚勉强的笑道:“我有些累了,想早些回家陪陪婆姨孩子,就不多留了。”
  余二呐呐的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弯腰道:“属下送楚爷。”
  张楚拍了拍他的肩头,转身大步走出低矮的雨棚,径直往西城门行去。
  再没回头……
  他其实是有很多话想跟余二聊聊的。
  但见了余二。
  那些话不是开不了口,就是无从提起。
  例如李正还活着这个消息。
  除了李幼娘和李锦天,最该告诉的,就是余二。
  但这老货看起来逆来顺受、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响屁来,但也是个心头及有主见的犊子。
  他要知道了李正现在的状态后,指定会骑着驴子,走一趟天极草原……
  就他现在的状态,去草原,就算没遇到北蛮人,草原的风雪,也会要了他的老命。
  还是活着吧。
  活着多好……
  虽然日子可能不那么扬眉吐气,不那么一帆风顺。
  但多踏实啊。
  踏实得张楚想跟余二多坐一会儿,都怕打搅了余二的生活。
  他一身洗不去的血腥罪孽、恩恩怨怨。
  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不详传播体。
  离他太近。
  容易不得善终……
  余二目送张楚的背影消失在长街的尽头,过了许久,蓦地长叹了一口气。
  大哥,老多了……


第609章 金虹
  潜渊军进入北饮郡。
  所过之处,百姓箪食壶浆相随。
  时不时还会有须发皓白的耄耋老者,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拦路,要张楚饮上一碗壮士酒。
  大离人均寿命短。
  能活过花甲之年的老者,已十分少见。
  若能活到八九十岁的耄耋老者,已经是税不加身、役不加名,见官不拜、面圣不跪的人瑞,逢年过节,该地官府还得倒送上一份儿仪程!
  耄耋老者拦路赠酒。
  乃是美谈!
  是只有凯旋而归的名将才能享受到民间至高礼遇!
  张楚在北疆流的血、流的汗。
  朝廷看不到。
  不等于玄北州的百姓们也看不到。
  事实上。
  北疆大胜的论功行赏圣旨传开后,南四郡都在为张楚叫屈。
  都在为他们的子弟兵叫屈。
  亲不亲,故乡人。
  自家子弟,纵是不甚成器,都是长辈眼中的宝贝。
  更别提潜渊军这支子弟兵还如此的争气,北上后连战连捷,给他们玄北州人报了仇、扬了眉、吐了气!
  他们是打心眼里感到与有荣焉!
  哪怕是和潜渊军,和北平盟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
  提及潜渊军。
  提及张楚的时候。
  都能挑起大拇指,往肩后指一指,倍儿自豪的说上一句:“那可是咱玄北州的子弟兵!”
  “那可是咱玄北州的楚爷!”
  连带着潜渊军的“潜渊二字”由来,以及乌潜渊的生平、张楚和乌潜渊的兄弟之义,都在南四郡传得如火如荼。
  朴实的百姓们,将他们所知道的所有和兄弟之义有关的、好的典故、传闻,都加诸到了张楚和乌潜渊的身上。
  再提及乌潜渊时,也鲜少再有人唾弃他乌氏长房长子的身份。
  大多人都会幽幽的叹上一口气,说上一句:多好的后生啊,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家族……
  乌潜渊一生,上对得起圣人教化,下对得起北四郡那数百万黎民百姓。
  但直到现在。
  玄北州百姓才知道乌潜渊一生,上不曾负圣人教化,下不曾负他们。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张楚,做到了……
  ……
  潜渊军行至太白府外时,迎接子弟兵凯旋的盛况达到了巅峰。
  在张楚前世的那个时空,媒体在形容一件事、一个人火爆的时候,总会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但张楚以前从未见过真正的万人空巷。
  无论多火爆的事件,多大牌的明星活动,真正吸引,其实只是极小极小的一撮人……连一座城市里千分之一的人都不到。
  无论那座城市里,最多的,始终都是为了生计和理想奔波的普通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
  这一次。
  张楚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万人空巷。
  他不知道太白府有多少人。
  但他知道,太白府里八成、九成的人,都来了。
  攒动的人头,就如同洪水一样层层叠叠的包围了太白府的北门和南门。
  他们搭着高台。
  他们踩着板凳。
  他们趴在城墙上。
  他们爬在树梢上。
  远远的望见了潜渊军的影子,敲击声就响得像打雷一样。
  有鼓的敲鼓。
  有锣的打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