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大佬到武林盟主-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馥却没躲,反倒像是温顺的猫咪一样,偏过脸轻轻蹭了蹭他的手掌。
  哪还有半分“烟海客”的风范……
  这二位旁若无人的发糖,可是憋坏了大门外列队迎接的夏侯家众人,以及迎亲的北平盟众人。
  若是寻常的婚嫁,这种场面,肯定是要哄笑一番,搞点喜庆的气氛的。
  但这二位。
  谁能哄笑?
  谁敢哄笑?
  甚至于,谁敢直视这二位发糖?
  赵明阳、钟子期和第二胜天三人,倒是够资格哄笑。
  可只有他们才明白,历尽劫波,还能有人相伴立黄昏,有多难得。
  所以他们只是立在远处,嘴角洋溢着淡淡的笑意,静静的注视着这一幕。
  温暖的情绪,也在他们心间静静的流淌……
  ……
  夏侯家大堂内。
  夏侯馥的父亲夏侯宗,与她大伯夏侯仁于堂上正襟危坐。
  众多夏侯家的族老,分立两侧。
  除开夏侯宗与夏侯仁之外,大堂内落座的,唯有武九御一人。
  在夏侯馥的引领下,张楚与赵明阳、钟子期、第二胜天兄弟四人,缓步走入堂内。
  一入大堂,赵明阳、钟子期和第二胜天三人,便止步站定。
  唯有张楚一人,整理衣衫,径直走入大堂中心,撩起衣袍下摆,郑重的双膝跪地,叩头道:“小婿拜见岳丈大人!”
  他的额头刚刚触地。
  堂上正襟危坐的夏侯宗已经挂不住脸,满脸笑容的一步上前,扶住张楚:“贤婿多礼了,快快请起!”
  堂内的众多夏侯家族老见状,均是满脸笑容的捋着胡须,大点其头。
  寒暄之后。
  众多夏侯家族老就像提前商量好的一样,迅速退场。
  大堂内很快便只剩下夏侯宗、夏侯仁,以及武九御、赵明阳、钟子期、第二胜天、张楚、夏侯馥兄妹六人。
  “咳咳。”
  夏侯仁装模作样的咳嗽了两声,捋着三寸清须,笑眯眯的说道:“侄女婿,听闻你镇北军旧部后,粮秣军械上出了缺口,我们是一家人,遇上困难可万万不能见外,我们夏侯家在燕北州立足三百余年,多少还是有些人脉的……”
  的确是一家人。
  这么隐晦的话题,没玩儿任何弯弯绕,就这么直白的说了出来。
  张楚面上依然挂着笑意,但心下却是有些皱眉。
  怎么……
  谁都对镇北军那十五万人感兴趣?
  踏踏实实的过安生日子,不好么?
  他的目光不做痕迹的在夏侯宗与武九御之间徘徊了一圈儿,就见武九御百无聊赖的嗑着葵花籽儿,仿佛压根就没有听见夏侯仁在说些什么。
  他拿不的确这只是夏侯家的意思,还是夏侯家与武九御达成的共识,斟酌了几息,笑道:“多谢大伯,小侄目前还撑得住,若真有撑不住的那一天,一定向娘家求援……”
  他知道说出来,肯定没人信。
  可他接受镇北军旧部,真是出于袍泽之谊。
  嗯,或许也有不愿负霍鸿烨以命相托的因素在内……
  但真没有更多的原因了。
  “这……”
  夏侯仁老脸上的笑意,登时有些勉强,不自觉的望向武九御。
  武九御叹了一口气,抛下手里的葵花籽,拍手道:“老二啊,这件事,的确是我与几位世叔商议后定下的。”
  张楚苦笑。
  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他不愿以功利的心态去揣测武九御。
  但他真不知该如何拒绝武九御。
  “大姐,为什么?”
  张楚问道。
  武九御干脆利落的说道:“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我们九州江湖,也需要一面大旗,非你莫属!”
  这很大姐。
  张楚彷徨了许久,哀声道:“大姐,别拿我那些弟兄当劈柴,行么?”
  他当然可以以北平盟盟主的身份反抗、拒绝。
  但他仍选择像弟弟一样哀求自家大姐。
  不是因为他惧怕武九御。
  只因他是真的很尊敬像大姐一样护着他们的武九御。
  堂上的夏侯仁与夏侯宗闻言,只觉得尴尬。
  而赵明阳与第二胜天等人闻言,心头却是大为动容。
  热血与情义这些东西,终究是与年龄有关的……
  武九御闻言,不禁莞尔,轻笑道:“世事如铜炉,谁不是薪柴呢?”
  她放松了语气,很温和,真如同教育自家不成器弟弟的长姐。
  “但他们有我!”
  张楚也真像是个叛逆的弟弟那般,固执的说道:“我在一日,就能护他们一日!”
  武九御的语气,越发的温和了:“你能护得了他们一时,难不成还能护得了他们一世?”
  都说长姐如母。
  那家做家长的,不是总将自己觉得对的路、好的路,强加于家人身上?
  虽然家长选得路,往往不符合年轻人的理想。
  但时光总能证明,他们才是对的人……
  “护得了要护!”
  “护不了也要护!”
  只是张楚,终究不是个还没长大的少年。
  他有自己的主意,且很难为外力所动。
  “大姐……”
  赵明阳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要不然,就别为难老二了吧?”
  武九御目光不善的看向赵明阳:“怎么?连你也觉得我太霸道了?”
  赵明阳从心连连摇头:“没有、没有,我们肯定知道,你这是为老二好,但毕竟……我们不是他对么?他那些弟兄,跟着他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才有了如今的安稳生活,再让他亲手将他那些弟兄推进火坑里,着实太残忍了点儿!”
  他得话音落下。
  第二胜天与夏侯馥都连连点头称是。
  钟子期虽没有开口,但他拍了拍张楚的肩头,摆明了也是挺张楚。
  武九御见状,也不恼,随手拈起一颗葵花籽,轻轻巧巧的送进红唇中,笑道:“那就作罢吧……不过,以我的经历,该来的,是挡不住的,该往前走的人,也是没办法驻足不前的。”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早做准备。”
  张楚觉得这话听着耳熟。
  仔细一想。
  哦……
  大师兄似乎也说过类似的话。


第783章 国运
  锦天府。
  焦山和一帮子将军立在南城门楼子上,无语的看着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的镇北军各部。
  他在思考一个问题。
  很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打仗,兵马越打越多……算好事儿吧?
  嗯。
  应该算是好事吧。
  但前提是,北平盟得养得起……
  一想自家盟主发间那越来越多的白发,焦山就觉得压力山大,一连想了好多的理由,却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
  不知过了多久。
  焦山又一次抿了抿干裂的嘴唇,痴呆的问道:“现在,有多少人了?”
  立在他左右的五位镇北军主将交头一合计,迅速报出了一个数字:“快有二十万人了……”
  这一幕很神奇。
  能在镇北军中做到一军主将的,自然最弱也得是气海大豪。
  而焦山,至今还只是个七品。
  但一群披坚执锐的气海大豪拱卫着一位力士,场面却异常的和谐。
  五位气海大豪的眉眼间,是一丁点不情不愿之色都没有。
  “二十万?”
  这个数字就像是一座大山,沉甸甸的压得焦山说不出话来,好半响才又问道:“还有多少弟兄没有归建?”
  五位主将又一阵交头合计,尔后答道:“还有七个营的弟兄没有规建。”
  焦山忍不住重重的一拍额头。
  镇北军辖前、后、左、右、中,五军。
  一军满编起营人马,四营步卒,一营马卒,两营辎重兵。
  没营满编四千人。
  加上各营主将亲兵,以及中军帅帐亲兵,合共十五万人。
  现在只回了五分之四的人马,就已经有二十万人。
  等到剩下的那七营兵马规建,人数不还得直奔二十五万去?
  先前镇北军十五万人,就压得盟主愁白了头,四下筹措粮秣。
  现在又多出十万。
  盟主还不得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求粮秣?
  可道理焦山都懂,但要他驱逐这些跟随四散的镇北军前来投军的这十万多男丁,他又如论如何都开不了这个口。
  这些男丁,不是被旱灾和北蛮人祸害得活不下去,来求条活路的。
  就是冲着自家盟主的那杆玄武大旗来的乡亲子弟兵。
  他能驱逐哪个?
  驱逐哪个,都是举着自家盟主的招牌,往粪坑里扔!
  不是说,玄北州的青壮,都已经被霍青抓壮丁抓完了吗?
  这是从哪儿又冒出来的十来万人?
  一时之间,焦山只觉得头大如斗,六神无主!
  “罢了……”
  焦山最终放弃了挣扎,高呼道:“来人!”
  一名身背令旗的传令兵,应声出现在焦山背后:“标下在!”
  焦山有气无力的说道:“火速回转太平关,禀报盟主,我部扫荡八郡功成,所到之处蛮军授首、父老景从,各郡子弟蜂拥来投,现兵力已增长至二十五万,粮秣告罄,请求盟内调拨粮秣支援……若盟主不在关内,则转禀厚土部部长罗大山。”
  传令兵领命,转身急驰而去。
  五员镇北军主将听令,面面相觑,均感沉重。
  北平盟内的窘境,他们如何不知?
  但他们至今仍是戴罪之身,收拢这些被他们祸害得活不下去的家乡子弟,乃是为了他们自身恕罪。
  哪还有立场再问盟内要这要那?
  只能将重担交给大将军了……
  ……
  风雪摧残永明关。
  梁源长迎着风雪,立于永明关上,凝视着北方阴沉沉的茫茫草原。
  在他身后。
  是五万顶着风雪,开石筑关的红花部弟兄。
  风很大。
  雪很冷。
  但无人叫苦。
  所有的红花部弟兄,都在默默的做着自己手头的事。
  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
  但他们有一个非常朴素的认知:自己人,总得帮着自己人。
  越是关键时候,越是得帮着自己人。
  现在就是自家盟主,最需要他们帮衬的时候!
  既然如此。
  再苦。
  再累。
  都当仁不让!
  残破的永明关,正在快速恢复它本该有的巍峨与雄壮。
  ……
  狗头山,太平关。
  白翻云与剑无涯并肩伫立在山顶之上,俯览着偌大的太平关。
  太平关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在冰天雪地之中,就如同一锅沸腾的红汤那样的热辣、温暖。
  但在他二人的眼中,太平关内除了无处不在的喜庆红色之外,分明还涌动着一层浓郁的金光。
  如同潮汐一般。
  从山脚开始。
  千丝万缕汇聚成河,奔流往上。
  在山顶汇聚成骇浪,拍击到一层无形的盖子上。
  重新散落成千丝万缕的金光,落于山脚。
  循环往复。
  却有越演越烈之势!
  那种席卷山河的磅礴、浩荡之势,连在东海见惯了潮汐潮落的白翻云,都为之动容!
  雄浑的生机!
  正在这座其貌不扬的小山峰内部酝酿。
  就像是白雪下伏蛰的种子。
  只等春风一到。
  它就将破土而出,开出最鲜艳的花朵!
  不知过了多久。
  白翻云与剑无涯终于痴呆的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惊骇!
  他们认得这满山的金光!
  这是万民意……
  不!
  万民意是松散的,不成型的。
  就像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