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元开从一开始就对武道修炼有着极为伟大的构想设计的。
  他参照前世的教育模式,想要把所有的武道宗门变为武道学府,层层分级,层层选拔,最后普及天下。
  先是基础武学,这是普适性的,强民健体拔高寿命上限。
  而后就是中等武学,这是所谓的天赋分水岭,能在三十岁之前入宗境者继续修炼深造。
  再上层就是高等武学。
  赵元开的初步构想是做细分方向的,每人选取最合适、上限最高的一门武道功法专修,人尽其才!
  而最最顶层的,则是武道研究所,由整整的武道高人汇聚一起,推演武道绝学和基础功法的升级和突破!
  这个构想伟大在什么地方?
  首先就是武学普及,强汉子民幼年全部都能受到武道教学,能更上一层者继续深造,不行者便就此止步,士农工商择一路而走上社会!
  其次是人尽其才,那所谓的天赋者绝对不会因为没有钱、或者修炼错了方向而被耽误埋没。
  不然的话,有的人明明天赋惊人一入武道便化龙,结果种了一辈子的田。
  而有的人一介庸才,却胡乱练了一辈子,结果一事无成,毫无作为,浪费生命!
  再一个就是功法的专修了。
  比如雄霸的三元归一厉害吧?
  把强汉所有适合修炼三元归一的天赋者聚齐在一起,都让雄霸来教,练成之后,一百个、一千个甚至一万个雄霸二代,往战场上一拉,一字排开,三元归一,啧啧……那个威势不可想象啊!
  然后再结合兵法和军阵呢?
  至于武道研究所,那就更重要了。
  谁规定了雄霸的三分归元气的最高境界就是三元归一呢?怎么就不能是九元归一,万元归一呢?
  发展才是硬道理嘛!
  以前是多兵种配合作战,以后在加个多武道绝学兵种配合作战,排列组合之下,战术不更加的千变万化了?
  而最核心的核心,就是批量化的武道人才输出,和服从帝国的统一调配!
  这个构想是了不起的,更是颠覆性的!
  但做起来也极不容易的。
  回归到最开始的地方,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最基本的武道理论问题!
  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化的武道授学理论体系,说白了,就是变相的武道课本!
  这不是一个师父带一个徒弟一辈子的事情。
  而是一位武道老师专门教授某一个阶段的武道修炼,一届一届的往上输送人才,是普及性质的!
  经验学是不具备普及性质的,唯有理论本质才行!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
  思绪再往回收。
  回到土地肥力惊人的问题上。
  “不对,黍产量高于华夏同期,也许不是土地肥力的区别,而是整个地缘的区别!”


第309章 武道学大厦
  “这九州大地传说之中,武道是能超凡入圣,再往上甚至还能问道长生。”
  “按照华夏神话的说话,这等玄幻的存在都是炼化天地灵气,然后感悟大道法则,才会出现所谓的超凡入圣和长生成仙。”
  “不出意外的话,这异世九州的天地之中应该存在着类似于灵气这类地球匮乏的东西,而土地产量之所以这么高,不是肥力丰富,而是类似灵气的一种奇异物资的哺育!”
  “对,这个逻辑没错!”
  赵元开目色一喜,终于逻辑自洽了。
  关于类灵气的存在,这点说来有些玄幻,但真正理解起来,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合理之处。
  类灵气的存在就跟氧气、能量,甚至是微量元素什么没什么区别,就是一种新型的物质。
  吃肉长壮,供氧维持呼吸,喝水补充体液。
  而汲取炼化类灵气,则能激发身体的武道潜能,产生武道真气。
  说白了,就是吸收一种新补给物资,激发出一种新型的生命机能!
  搁在以前,赵元开可能死活不信这些。
  但眼下……
  临朝之后种种,让他有了一个最大的转变,那就是对于未知,要永远保持着三分敬畏和七分热血!
  没见过,不理解,不代表不合理和不存在!
  最多的,只是代表着个人的无知罢了。
  赵元开现在也是宗师境六品的修为,虽然修为的提升一直都是系统运转《天帝经》将子民拥戴值转换成修为灌入,过程太快太简单,但赵元开还是有一定的体悟的。
  所谓的武学真气,内生与周天命穴,运转周天脉络。
  这是内生于身体的!
  这很容易让赵元开想起前世的一句名言,这天下之间蕴含秘密最多的,不是海底深渊,不是宇宙之外,而是人的身体!
  亦或者说,是生命的起源!
  念及于此,赵元开长舒了一口气,轻笑道:
  “朕要是照着这个思维构想搞下去,岂不是要一手建立武道学大厦了啊……哈哈!”
  这是一个颠覆赵元开以往固有认知的世界,神秘而浩瀚,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乐趣!
  最重要的一点,赵元开有那个能力和手段,在逐渐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之中,去征服和改造这个时间!
  热血啊。
  斗志啊。
  可劲儿的放肆吧!
  此时此刻,若是赵章光等人得知赵元开的格局视野和构想目标之后,估计会吓得魂飞魄散啊!
  这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存在!!
  “要是雄霸在长安就好了,朕正好可以跟他探讨一下武道修行的问题,也许能有更多的启发。”
  赵元开一声轻叹。
  他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太祖皇帝立国之后,用了整整一百七十多年的即位时间,埋葬了历史,实行了一系列的弱民国策。
  这确实保全了汉室江山八百年安稳。
  但与此同时,也蒙蔽了强汉的视野,让眼下的赵元开有太多太多的未知了。
  毁誉参半吧!
  农部的初步调查奏章给了赵元开一个大惊喜,土地的肥力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粮食种类的落后。
  黍亩产一百公斤,这太少了,作为主粮确实不行!
  但!
  依照九州大汉这掺杂类灵气存在的土地条件,马铃薯一旦种植出来,能直接实现亩产三千公斤!
  后续的玉米,红薯,还有水稻优良种……等等,亩产量至少都是数千斤往上走的!
  这可是数十倍的攀升啊!
  再加上钢产量的提升,农具的升级,以后的大汉一人种粮就能养活百人,国仓的后勤储备足以支撑数百万大军的远征!
  粮产量实在是太重要了。
  天子师白袍军在两次大规模的武道突破之后,粮草消耗比之前整整加大了三倍,三万悍卒一天的口粮比之前十万普通士卒还要多!
  但,这是值得的!
  如今的三万白袍军,能正面迎战十五万普通士卒,而且还能将伤亡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
  “农部现在已经开始普及马铃薯的种植了,开春之后,就是水稻优良种,而后是红薯玉米,一个生产周期之后,就让大汉的粮食问题彻底解决,两个生产周期就能彻底的充盈国仓储备!”
  “大概一年,一年的时间,朕就可以养兵百万,远征千里,看看这大汉之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赵元开振奋道。
  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他平定汉水以北和远东的前朝余孽了,而治下的一系列国策也将彻底的步入正轨!
  钢铁,兵器,甲胄,甚至……更进一步的重工体系也将会全面爆发!
  噔噔噔。
  这时,殿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老臣叩见陛下。”张居正叩在殿外,道。
  赵元开回首看去,顿时笑颜大开,赶紧道:
  “张爱卿免礼。”
  对于张居正,赵元开是一万个满意啊,为君者能得才内政名臣,可谓幸哉。
  张居正起身之后,走入殿内,苍老的身子越发的佝偻了,老态也更重了一些。
  这让赵元开颇为心疼,由衷叹道:
  “张爱卿,朕可是一再嘱咐你,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用什么事情都事必躬亲啊!”
  “老臣叩谢陛下恩宠,只是这国朝山河依旧破碎,民生百业依旧待兴,老臣若是不鞠躬尽瘁,怕是寝食难安啊!”
  张居正受宠若惊,连忙跪地叩谢天恩。
  赵元开轻叹了一口气,微微摇头,这忠臣本性他是又爱又恨啊。
  “起来吧,说说,找朕有什么事情?”赵元开抬手道。
  这段时间张居正应该忙的够呛。
  北戎归汉之后的归化融合问题,凉州解除蛮祸之后的秩序重建问题,还有整个中州治下的吏治更新与农业升级……等等等等,都是赵元开指出方向敲定决策,而后甩手给了张居正一手主持。
  不过也不会太累。
  朝纲重振,吏治一新,有涌现出了大批像徐玄安这样寒门出身、一身朝气干劲和雄心抱负的新鲜血液!
  赵元开是很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一旦步入正轨,形成惯性运转,张居正就会轻松很多的。
  “启禀陛下,老臣还记得陛下曾经提出过在大汉各郡县之内建造学堂,普及经学,让我强汉后世的所有幼年孩童都能识字知理,不知陛下此言可否作数?”
  张居正再次躬身,问道。
  普及教育?
  赵元开没有任何的迟疑,道:
  “当然作数,不过此事得等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广之后,再做计议!”
  “回陛下,工部已经将这两项技术推广开来,眼下已经纳入了国子监的管辖之下,另外中州各地的门阀世家贵族已经彻底臣服,交出了门内藏书,那些老先生夫子之人,也诚心服从国朝的调派!”
  “陛下,而今并州和凉州民心向汉,吏治同达,臣以为授学普及的司机已经成熟了,还请陛下定夺!”
  赵元开顿时一愣。
  他没想到张居正竟然能同步协调这么多事情,还进度如此之快,当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张爱卿,你让朕怎么说你好啊!那这一次……还是你亲自主持?”赵元开摇头问道,但眼中却是欣赏和欣慰。
  不过,张居正这次却摇了摇头,道:
  “陛下,这一次不用老臣亲自主持,老臣有一位合适的人选,还请陛下斟酌。”
  “你张居正可是很少主动向举荐人才的啊,说吧,是谁?”赵元开朗声道。
  “此人……陛下并不陌生。”张居正道。
  “呵……你张居正怎么今天还跟朕卖起关子了?直说,谁?”赵元开顿时来了兴致。
  张居正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这才凝声道:
  “回陛下,老臣要举荐的这个人,正是前冀州罪臣朱运虎之女,朱凌雪!”
  “朱凌雪?”
  张居正不提,赵元开都要忘记这个女子了。
  不过脑海之中浮现的,还是当初在冀州刺史府决意要替父赎罪的模样,还有后来碰了一鼻子灰的落寞和茫然。
  这是饱读诗书,很温婉,很理想主义的一个女子。
  至少,她曾经得到了赵元开的三分另眼相看。
  “朕没记错的,那日朱凌雪面见朕之后,朕让她跟在你的身后,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她……现在怎么样了?还那么天真吗?”
  赵元开嘴角浮笑,问道。
  张居正躬身一拜,道:
  “回陛下,朱凌雪在宰相府待了数日之后,颇有转变,而后主动请求转入国子监,受任从五品的五经博士一职。”
  “朱凌雪学问颇为过人,且心怀怜悯,德才兼备,又有执教授学天下之心愿,老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