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讲到这儿,朱凌雪突然顿住了。
  而整个国子监之内,大小吏员数十,也在这一刻陡然间脸色一变。
  吴知章更是一步踏出,直接叩跪在了赵元开的身前,连声呼道:
  “陛下息怒,这……这朱凌雪年幼无知,不知轻重,竟……竟然妄议先皇国策,实在是该死啊!”
  “朱凌雪,你还不跪下给陛下请罪!”
  朱凌雪就那么怔怔的看着赵元开,傻住了,愣住了,就要跪地请罪。
  弱民国策……
  这四字一出,确实可重可轻啊。
  但。
  赵元开却是淡淡一笑,拂袖,道:
  “吴爱卿,朱博士是哪里说错了吗?国朝先策难道不是弱民之策吗?”
  “呃……”
  吴知章顿时呆滞住了。
  而最震撼的,还属朱凌雪!
  她没想到当今天子竟然打大度包容到了这种地步!
  “陛……陛下?”
  朱凌雪怔怔的看着眼前尊如天神一样的男子,目色有些迷离,轻声道。
  “起来吧。”
  “区区一句话而已,且无过错的一句话,至于如此吗?”
  “朱博士,你能看出弱民国策,这朕很是意外,也很是欣赏。”
  赵元开看着朱凌雪,笑道。
  但旋即,话锋一转,又道:
  “但弱民之策并非全是君王之意,朕临朝之前,四境国土,汉水两侧,皆是藩王诸侯林立,天下门阀藏进天下经学,真正弱民的是这些人!”
  “朕临朝之后,先平门阀,后灭诸侯藩王,开科取士于寒门,普及经学于天下,自是摒弃弱民之策,所以……这弱民二字没什么不可说的!”
  话音落。
  国子监之内众官朝跪,震撼激动,高呼道:
  “陛……陛下圣明啊!”
  不出意外的话,这番话很快就会传入长安城,传遍天下,引民心振奋!
  朱凌雪彻彻底底的怔傻了,直接呆滞在了原地。
  “罢了。”
  “既然你已经得到了答案,朕对于你也算是放心了,来之前宰辅大人极力向朕举荐你,说你能担大任!”
  “朱凌雪,你告诉朕,你行吗?”
  赵元开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他看得出来,如今的朱凌雪确是彻底的醒悟了过来,刚刚来到长安之时的那份困惑和怨恨也彻底的放下了。
  人也是天下少有的倾城美人,腹有诗书,温婉动人。
  楚楚可怜之中,却又透着惊人的骨气和倔强。
  别有一番风情。
  此外,赵元开也感受到了朱凌雪的倾心,那眼眸之中的惊诧与着迷可逃不出他的眼睛。
  若是册封为妃的话,眼前的温婉美人是绝对不会抵触了。
  不过,现在的赵元开并不想这么做。
  能让张居正亲自举荐,说说明朱凌雪身上确有过人之处的。
  经学推广教育普及,讲究的是有教无类,需要一个具备理想主义的、纯粹的人来亲力亲为。
  而最重要的一点。
  朱凌雪永远都逃不出反臣之女这个身份的。
  她需要做出点什么,给罪父赎罪,也给自己的内心赎罪!
  朱凌雪的脸色有些茫然,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下意识的看向了站在天子身侧的国朝首臣张居正。
  张居正站了出来,对着天子微微躬身行礼之后,这才道:
  “眼下工部已经将印刷术和造纸术研究成熟,天下门阀悉数平灭,陛下说要大汉的孩童人人有书可读,能识字知理,所有老臣向陛下举荐了朱博士!”
  “宰辅大人,凌……凌雪可是反臣之女,何德何能啊?”朱凌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何德何能不是张居正说出的,而是你做出来的!”
  “朕给你这个机会,册封你为国子监司业,掌经书普及之大任!”
  “活字印刷和造纸术能彻底的解决经书问题,农业升级之后,大汉粮食产量之上能比之前提高三十倍,这足以让大汉的孩童在成年之前无需耕种劳作,可以安心读书识字知理!”
  “朱凌雪,所有的障碍朕都给你扫除了,你只需要统筹所有郡县,建设学堂,招录学子,同时编著经学教材,适龄而授!”
  “学堂里头的授学先生以国朝吏员编制,一切支出由户部兜底!”
  赵元开看着朱凌雪,沉声道。
  朱凌雪听到这儿,恍然大悟,心惊无比啊。
  她是读书人,还是女儿身。
  她曾经理想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知理,开民智,去愚昧野蛮。
  这个想法很好,但做起来太难了。
  天下门阀私藏经学,让寒门子弟无书可读。
  民生大计堪忧,多少可怜的孩童连饭都吃不饱,又怎么愿意却做那百无一用的书生呢?
  还有,天下孩童那么多,哪有那么多的授学先生愿意招录传授呢?
  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难题!
  但现在,当今天子却彻彻底底的全部解决了。
  朱凌雪在国子监已经待了一段时间了,亲眼目睹了工部交接过来的那两项新技术的逆天之处。
  曾经她以为天子灭门阀,是在欺压读书人,可现在看来,那曾经高高在上的门阀先生们却成了经学普及的授学主体!
  而最了不起的就是陛下新设的农部,朱凌雪听说,农部立下目标让大汉子民一人耕种,就能养活百人!
  朱凌雪仔细梳理下来,这才惊觉当今天子是多么的了不得啊!
  而最后的设建学堂和编著教材,跟天子所为的那些事情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
  “陛下将最难做的事情都做了,凌雪岂敢言不,凌雪……绝对不辱陛下圣命!”
  朱凌雪叩跪在地,温婉俏丽的脸上显露惊人的坚毅和蒙受恩宠的欢欣鼓舞!
  赵元开俯视着身前的朱凌雪,微微颔首,道:
  “朕给你一年的时间,一年后,朕希望冀州民怨已息,而你……以不一样的面貌重新站在了朕的面前,朕很期待!”
  这话意味太深了。
  匍匐在地的朱凌雪身子顿时一阵轻颤,心跳的太厉害了。
  脸颊绯红,期许满心,而后深吸了一口气,颤声道:
  “凌雪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嗯,有什么问题多跟张居正请教。”
  言罢,赵元开直接拂袖离去。
  国子监众吏员匍匐跪地,恭送圣驾。
  他们也听出陛下最后那句话中不一样的意味了,这是天大的恩宠啊!
  天子离去之后。
  国子监祭酒吴知章站起了身子,再看朱凌雪的时候,脸上已经多了几分敬重和拘谨。
  “朱博……不不,现在已经是司业大人了啊。”吴知章沉声道。
  话中没有任何的不悦,只是有些感叹,心知眼前的这位国子监成立以来的首位女司业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朱凌雪的脸颊尚有几分绯红,冲着吴知章淡淡一笑,微微躬身,不失礼节的回应道:
  “吴大人,诸位大人,凌雪自知身份卑微,但幸得陛下厚爱,将此重任交托与凌雪身上,以后还希望诸位大人多多辅助指引!”
  “司业大人严重了,我等皆是在朝为官,对于陛下的重任自当是竭尽所能鞠躬尽瘁!”
  “对对,以后怕是我等仰仗司业大人的多多照顾才是!”
  “请司业大人放心!”
  朱凌雪触动极深。
  她心里很清楚,若是搁在先帝治下,以她现在的身份和女儿身,哪怕是先皇钦点,怕也是不能服众。
  但天武治下,吏治一新,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至此,朱凌雪也不多说客套之言,直接代入职责,未敢有半点的懈怠,道:
  “陛下给了国子监一年的时间是执行经学普及,而我认为,只需半年就能完成陛下的重托!”
  “因为,国子监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全国经学传授制度,对此,我是这么打算的!”
  “首先,我们也协同吏部,在中州、并州、凉州等各郡县选拔三位吏员,专门负责学堂的设立,让他们筹办学堂,选拔授学先生,将陛下的法令仁政传入庶民耳中!”
  “第二步就是将工部的印刷术和造纸术传授到了各级郡县,让郡县之中的门阀遗族交出藏书,建造工厂。”


第312章 大势所趋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拔出一批大学士,选取经学编撰教材,等确立之后再传令各级郡县印刷普及!”
  “这些需要在两个月之内完成,等开春之后,学堂、授学先生和教材全部准备完毕之后,再广招学子……”
  朱凌雪滔滔不绝,让吴知章等一众国子监吏员震惊无比啊。
  他们没想到陛下前脚刚走,这新受任的女司业大人直接将整个经学普及的大框架给和盘托出了!
  而且条理清晰,事无巨细,让他们无话可说!
  但……
  朱凌雪的话还没有说完。
  “诸位大人,这是凌雪的一己之言,具体怎么布局,还得集思广益,必要时候可以邀请六部尚书一同参议,等起草了初步规划之后再请宰辅大人过目,最后奏请陛下!”
  “诸位大人,凌雪希望能在七日之内,完成这一切!”
  此时的朱凌雪,一改之前的温婉文弱,举手投足之间透着英气和利落,让人惊诧不已啊。
  已经上了年纪的吴知章,有些怔住了。
  邀请六部尚书一同参议?
  还七日之内完成?
  这……这年轻的吏员都是如此雷厉风行和务实的么?
  吴知章很容易的联想到了那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的新设农部的吏员。
  从尚书徐玄安到最基层的司务,甚至是对接各级郡县的农业技术员,各个行事雷厉风行,节奏快的让他们这些老人根本追不上!
  不过吴知章并无任何的怨言。
  国朝吏治如今能活力惊人,政令通达顺畅,就是因为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
  要说真正节奏快的,还是当今天子啊。
  这才临朝多久啊,屡建功绩,让这大汉巨变不断。
  吴知章很清楚,以后还会有更多年轻有为的吏员出现,而他们这些老人要做的就是做好引路人,在逐渐退位让贤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挥着余热。
  这……
  是大势所趋!
  “司业大人放心,本官一定竭尽所能的辅助大人完成陛下交托的这件大任!”
  吴知章躬身诚然,说话间已无半点上司主官的架子和威严。
  身后诸位国子监吏员自然感受到这背后的意味,各个面色恭敬服从,俨然将朱凌雪奉为国子监的首官了!
  朱凌雪也感受到这其中微妙的变化。
  她不动声色,也坦然受之,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陛下,凌雪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一年后,凌雪回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自信而坦然的站在陛下的面前……”
  朱凌雪轻咬朱唇,在心底暗暗道。
  ……
  ……
  此时。
  并州上郡。
  袁门覆灭北戎归汉之后,并州百姓仿若重见天日了一般,对于汉室皇权拥戴感激无比。
  国朝惠民国策又一项接着一项,开科取士,整顿吏治,打击门阀。
  此外新设农部又传出消息,要在一年之内让并州粮食产量激增数十倍。
  如今的并州子民可谓干劲朝天。
  取士寒门之后,地方吏治又焕然一新,不仅接地气,还各个雄心抱负满满,势要干出一番作为!
  这让坐镇并州刺史一职的和亲王赵元朗轻松的不得了啊。
  上有国朝六部统引部署,下有各级郡县积极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