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战,你们不能输,也没理由输!”
  霍去病、陈庆之和岳飞三人毫无任何的犹豫,直接叩跪在地,震声吼道:
  “末将,誓死不辱圣命!”
  “罢了,今日便到这儿了!”
  赵元开拂袖。
  众人告退,宣室殿一空。
  赵元开负手而立,长舒了一口气。
  天子施仁政,则上下一气,举国同心,而今的赵元开终于感受到了子民拥戴的强大之处了!
  ……
  ……
  长安城。
  青忧没在关雎宫给慕容流萤下禁足令,此外给了她一块进出皇城的金牌,在关雎宫待了没多久的慕容流萤便出了宫。


第383章 发乎情,止乎礼
  长安城真的太大了。
  十万户,三十多万人,而今国朝稳定天子开明,来往的商贾,入长安道求功名的游子书生……更是络绎不绝。
  慕容流萤就那么缓缓的走在长安的街道之上,听着两边琳琅满目乱人眼的商户之中在卖力的吆喝着。
  那些吆喝真的是有趣极了,每家都不一样,有讨巧的,有卖乖的,有凭着嗓门看谁气劲儿足的!
  来往路人摩肩接踵,虽少有煊赫显贵之人,却各个衣着干净素雅,气色朝气蓬勃。
  那两两之间议论纷纷的可就多了,大到国朝天下,小的鸡毛蒜皮,什么都有,甚是有趣。
  慕容流萤是真的喜欢长安。
  她在苍黄山脉待得太久了,三百宗门等级森严,紫金帝宫方圆三十里之内更是禁地!
  慕容流萤去过幽州,那是东荒神教的后花园,养兵场。
  可那里沿袭依旧是千百年慕容皇族执掌南苍域之时的那副残酷冰冷的秩序,以武为尊,弱者不如蝼蚁!
  所有的人生来只想着修炼武道,想着如何变强,只有变强,才能凌驾于别人之上!
  青州稍稍好点,却也好不到哪儿去,弱者依旧是毫无尊严。
  慕容流萤依旧是缓缓前行着。
  她见识了好多好多没有见识过的东西。
  酒肆之中,有人失意,有人得意,但只要喊一声“小二,上酒”,那肩上搭着一条白布巾儿的店小二是一样堆着一脸笑意迎了过去。
  花坊之中,那些漂亮的卖艺女子弹着调儿,哼着曲儿,有人轻浮却不敢放肆,有人动情却满眼的无奈。
  城中的小吃号称遍布天下,铺前聚齐最多的还是稚嫩可爱的孩童,淘气点的撒泼打滚,乖巧点的一步三回头。
  也有不少看衣着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大小姐,似乎是偷偷摸摸的出了府,一边怕吃相不雅,一边又觉得吃的不太痛快舒坦。
  再路过一间学堂,窗户临街,诵读经学的朗朗书声传出多远,之乎者也,不亦说乎……
  ……
  没了修为的慕容流萤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只是容貌冷艳惊人,后天养成的傲气也掩盖不了她那与生俱来的贵气。
  一路上,驻足偷看她的人很多,却没见一位登徒之辈。
  当然了,也有自诩风流的翩翩公子敢上前搭讪,被慕容流萤冰冷回绝之后,倒也识趣的摇头吟念了一句“发乎情、止乎礼”,而后潇洒离去。
  慕容流萤的身上没带钱,准确的来说,她从出身到现在,身上就没有带过钱财碎银。
  咽口水的小吃没法吃,飘着香气的好酒也不能喝。
  最后,转过了街角,突然发现有好多人聚齐在了一切,时不时地叫了一声好。
  慕容流萤可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啊。
  她抬眼看了一下,古朴典雅的汉风古楼之上,挂着一面商号旌旗,写着一个大大的“茶”字!
  凑近了一看,才发现原是有说书人在里头讲故事啊。
  你是有钱的主儿,进去落个座,喝杯茶,听到精彩的地方甩几个铜板儿。
  没钱也没关系,茶楼不赶人,说书那位老头子看起来清高气傲,也是决然不会伸出手的。
  你就挑个空地儿安安静静的站着,顺着醒木一响,跟着叫一声好!
  那说书的老头儿也有意思,看赏的主儿扔碎银子,他却板着一张脸,外头的听客儿叫一声,却笑得一脸褶子成了花。
  慕容流萤可从来没见过这么有趣的老头子啊。
  她垫着脚步,竖着耳朵,细细一听,咦……这老头儿说的好像是当今的骠骑将军五千孤军擒单于的故事!
  “说那时迟那时快,只闻天下一道惊雷,地上一员青年猛将,横银枪,立高马,直指跪在地上的伊衍单于……”
  说到这儿,“啪!”醒木一响,那老头儿抿了一口茶,道: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呃……怎么不说了呢?”
  慕容流萤正听得入迷呢,顿时急了。
  一看四周的人,也各个直跳脚,却按着脾气没有放肆。
  堂屋内最中间的那位有钱的主儿,甩手一锭金子扔了出去,好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喝道:
  “一锭金子,买你半个时辰的事情,把这段故事说完,让大家伙儿听个痛快!大家伙儿说是不是啊?”
  “对对!”
  “严老头儿,你就破例多说半时辰吧!”
  “那可是一锭金子呢,能抵这茶楼儿给你的五年茶水钱啊!”
  屋外人顿时呼应了起来。
  就连慕容流萤也顾不上身份了,跳着脚儿,红着脸儿的呼道:
  “对对,说完,快说完!”
  可那老头子却跟没听见似的,对于地上的金锭更是看都不看一眼。
  说不说就不说,就这脾气!
  众人长叹啊。
  “这严老头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给钱都不要。”
  “给钱怎么?给钱了不起啊?而今可是天武治下,人严老头儿不偷不抢,偏好一个雅字,有什么不对吗?”
  “说的没错,就冲着严老头这风骨,我天天都来听儿!”
  众人说着,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声:
  “严老头儿,汉南四大反王举兵百万要攻打中州的事情你听说了吗?现在天子师三军都回长安了,你说陛下这次会赢吗?”
  这话一出,场面顿时一静,不少人脸色都白了。
  前面的话都没什么,只是那最后一句,问的太过于骇人了。
  慕容流萤也怔住了,瞪着大眼眸子看着那收拾桌案的严老头儿,发现他先是一怔,而后,这位千金难买一金口的严老头既然坐下了身子,笑了笑,道:
  “赢,当然会赢!”
  “就凭诸位听客还有闲心儿在这破茶馆儿听老头子我说书,这当今的陛下就绝对能赢汉南的反王!”
  “不过这老话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今汉南反王举兵百万不是小事,我等虽微末如浮萍,却不能袖手旁观坐视反王祸汉啊。”
  “老头子我破例多说几句,诸位若是……”
  严老头话说到这儿,屋外众人顿时就急了,一个个的跟受了辱似得,顿时各个涨红了脸。


第384章 文治武功
  “严老头,你可不要这样低看我们,我们都去了京兆尹好几次了,兵部衙府也跑了几趟,可那些主事都说天子自有谋断,国朝更有军武,无需我等献勇献力!”
  “对对,我们还准备捐出家中的余粮给天子师凑军饷呢,可兵部的人说了,国仓富余,不拿民财!”
  “还有前段时间兵工部贴出告示,要征招匠吏学徒,可惜我等够不上格,就连后来的给兵工部开挖矿石煤炭、运送柘木的这些差事,我们都没抢上!”
  “唉,其实仔细想想,是我们老了,没用了。我现在就一个念头,希望我家的那几个娃快快长大,然后报效大汉!”
  ……
  屋外的人有一句说一句,争先恐后的。
  挤在人群之中的慕容流萤听到这儿,是彻底的呆住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后细细一看,才发现这些听书的看官都是些老人。
  没记错的话,东荒神教每次想要做点什么事情,靠的都是绝对的武力镇压和威慑!
  可这些国都的百姓,却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想要替大汉出力献勇,结果大汉国朝根本就不需要。
  国朝自有军武,天子自有谋断!
  这些话说的多好啊。
  汉南反王举兵百万,这可不是小事啊,但国都子民却各个信心满满,他们相信这个国朝,相信当今的天子!
  这让慕容流萤不禁想起来之前宫中的所见所闻,天子繁忙,几乎日夜都在宣室殿之中处理政务。
  一代帝主,却让自己劳累成了那番模样,而御下的子民却各个安居乐业。
  慕容流萤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
  这时。
  说书的严老头儿突然哽咽了一下,老眼有些湿红,之前那倔臭的脾气儿也不见了。
  只见他抹了一下眼角的老泪,笑出了一脸皱子,道:
  “好,真好啊,我大汉的君民已经多少年没有这样的上下一心过了啊!”
  “反王祸汉,匹夫震怒,幸有我天武陛下横空出世君临天下,施仁政,革旧制,以万民为首重……诸位且看如今的朝官吏员,那一个不是两袖清风鞠躬尽瘁,且看我国都子民,哪一个不是满心希望朝气蓬勃!”
  “其实回过头来看看,当今圣上临朝至今还不过两个月而已,这大汉的江山却犹如日月换新啊!”
  “今天我严老头破个例,讲一讲当今天子的仁政……”
  醒木一响,茶楼安静。
  慕容流萤垫着脚跟儿,竖着耳朵,听得很认真。
  这一讲,就是数个时辰,直至日落天黑。
  严老头儿就像是不知累似得,从陈国寿权倾朝野祸乱朝纲,地方藩王诸侯割据如若土皇帝开始,到国钟九荡天子发难!
  再而后东门之变,数十万国都百姓亲眼见证天子师的诞生,泪眼瞩目天武帝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生死,共存亡!
  诛国贼,斩逆臣,抄贪官,整顿朝纲。
  而后,传诏十三州天下大乱,并州袁卓第一时间举兵二十万挥师长安,欲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清水关一战,白袍军成名立世,活捉袁贼,斩于清水县之内!
  不日之后,天子突然掌兵中、渝二州,以雷霆之势平定冀州,诛杀反臣朱运虎,拿下国朝半个粮仓。
  再而后,入并州,平袁门,吞北戎。
  此时蛮族犯汉,西凉六万男儿尽埋骨,天子师辗转不停直指甘州高台,少年英豪骠骑将军五千孤军入大漠!
  那一战,蛮族前后举兵六十余万,战事拉锯整整半个月的时间。
  白袍军联合西凉军不过五万余人,愣是让犯汉的蛮族联军无一生还,一路尸骨连绵百里!
  自此以后,突厥连损两部,匈奴国不将存!
  此为武功!
  但,当今天子可不单单只有武功,文治更是空前绝后。
  开科举,灭门阀,取士天下寒门,让吏治一新,政令同达。
  虽征伐不断,却不取万民一点余粮,新设农部,盘活乡野,许诺一人耕种可养百人存活。
  再而后,设学堂,广传经学,大开明智,且一切开支费用皆有国朝财政兜底!
  ……
  严老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屋内屋外,尽是长安子民,翘首竖耳倾听,无一不是心神震撼,内心澎湃啊!
  时已入夜,醒木一响,说书人一言概之:
  “想我天武陛下临朝不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以经天纬地之雄才大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让那至暗动乱、颓败将倾的大汉国朝日月重换新天再起,此乃千古一帝也!”
  “好!”
  “说的好!”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