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见,陛下也知道许文林也没有错,他也在挣扎,他也想就此变法,只是不想让朝堂太过于委屈难堪了!
  陛下是仁君圣帝。
  所以,朝臣就应该知恩图报。
  可这样的人终究不是所有,越是涉及严重的,就越是无法取舍。
  朝堂,依旧寂静。
  终于。
  一直背着所有人的赵元开,开口了。
  他没有转过身,而是依旧背对着朝堂,一声长叹:
  “许文林啊……”
  声音中少了几分怒气,多了一些无奈、
  “臣……臣在!”许文林伏跪在地。
  “你说的对,朕不能让国律法典受到践踏和亵渎,无论是谁,哪怕是朕也不可以!因为,那是大汉的子民唯一可以相信依靠的法理保障,是大汉的公平公正所在啊!”赵元开一声叹。
  这话一出,朝堂氛围立马就变了。
  张居正和李河图对视了一眼,而后,李河图直接伏地呼道:
  “陛下,许文林欺君犯上,无视尊卑,陛下根本无须如此,否则传出去的话,让会天下非议,说陛下这是被乱臣胁迫,让皇权受辱啊!”
  “是啊,陛下三思啊!”
  “陛下千万不要被许文林所迷惑,此人公然对抗忤逆陛下,是欺君之死罪,错的是他,而不是陛下啊!”
  “陛下,请恕臣直言,陛下今日若是轻饶了此逆臣,那传出去了,可是陛下向他许文林低头了啊!”
  紧跟着,又有几位大臣跟着附议!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一顶帽子扣得死死的,重如泰山压顶啊。
  “成大人,你这话是其心可诛啊!我许文林只是为国法出言,为万民请命,陛下为了大汉子民而退让,为了国律法典而让步,这是何等崇高仁义之明君,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就成了皇权折腰了?”
  许文林豁然起身,寸步不让!
  这是真的不能让啊!
  “都别吵了,许爱卿说的没错,朕……确实需要给万民让步,给国律法典让步啊!”
  赵元开转身,一言,定基调!
  就这么一句话,朝堂文武已然明白,长安风波的结果敲定了。
  天子最终选择的,是大汉万民,是国律法典,舍弃的是那些所谓的、可笑的臣子之心!
  甚至,天子深明大义,为了这一切都不惜让皇权折腰!
  “陛下,三思啊!国律法典固然重要,但皇权威仪同样不可轻之啊,这件事完全可以从长计议的!”
  张居正再一次的带起节奏……


第651章 共赢
  赵元开摆手,摇头,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从长计议又如何?若是治了许文林的罪,那以后谁还会信任大汉的律法?以后还有那位铮臣敢不畏权贵秉公依法?”
  说到这儿,赵元开在一起的轻叹了一口气,俯视朝堂,道:
  “诸位爱卿,大汉能有今日,你们劳苦功高,朕也不希望谁受了委屈!但,国律法典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你们身处庙堂地位显赫受万人敬仰,就更要做好表率啊。”
  这话一落,朝堂感恩戴德啊!
  都这个时候了,还有谁真的敢不长眼了?
  一个个的,立马调转态度,呼道:
  “陛下,臣等确实管教不力,伏法认罪是应该,让陛下困扰更是臣等的大过啊!”
  “陛下身为大汉之天,万民之主,都可以为了国律法典而退步折腰,我们身为臣子,又岂敢享受特殊呢?”
  “陛下,无论京兆府如果行事,只要是好在国律法典之内,臣等定将竭尽全力的配合!日后,若是臣等家中再有作奸犯科者,臣等定当第一时间检举,坚决捍卫国律法典之公正!”
  ……
  这场大戏唱到了这个极点,已经让开始了落幕了。
  许文林长舒了一口气,仿佛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赵元开回坐九五之位,俯视朝堂,终于算是满意了。
  其实变法不难,以大汉现今的国朝凝聚力和执行力,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明面上的阻力!
  但,难的是改变人心啊!
  这一场大戏,看似赵元开一手推到,锅让许文林背,名声和功绩让自己来拿,似乎有些不太体面了一点。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并不是!
  纵观今日朝堂之激辩,是历尽半个月的酝酿和铺垫,从许云生惹事,到京兆府行动,再到影响扩充到了整个中州四郡!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风波发酵到了近乎天下人皆知!
  民心议论四起,猜测不断,他们知道自己的内心深处到底在支持着什么,只是不敢抱有乐观的态度罢了。
  因为,法理之公正,是千百年来未有之的。
  在御林战将杀妻,再到京兆府遇刺,彻底的将此次风波推向了高顶,大朝会顺理成章而来!
  谁都知道,这一次的大朝会,将会彻彻底底的影响整个大汉的未来千百年的格局和走向!
  长安百万子民,早已自发的走上街头,在等待那个似乎不太可能的结果!
  几次拔高灵智天赋之后,外加上国策开明和经学的普及,民智已然大开,他们对于现有生活是感激涕零的,但同时,也有着更多的希望和奢求!
  朝堂激辩不停。
  从天子质问,到朝臣攻击,到许文林面对朝堂舌战群官!
  再而后,天子震怒,许文林誓死不屈!
  最后,天子无奈,与臣心和民心之中做出了艰难选择,最后还是选择了民心。
  而朝臣顿悟,顺应天子和民心,自发反省,为了大汉法理之公正而共同努力和付出!
  结果其实没什么不一样的。
  但整个过程,却完全不同,所产生的意义和深远影响,更是深重啊!
  一开始似乎就注定了你死我活的一场激辩,到了最后,却演变成了诸方共赢的场面!
  为什么?
  就是因为这个不一样的方法和过程,辩出一个叫做共同理想的东西,然后把这个东西拔高,成了君、臣、民共同追求的东西!
  于是乎,君臣民三方的立场就一致了。
  所以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天子折腰,为法理和万民而让步,伟大!
  臣子彻悟,弃权贵和利益而报公正,难得!
  万民振奋,千百年之未有的身份认同感和安全感出现了,感恩!
  最后,还有许文林这位法理先驱身为表率,雄辩朝堂成为美谈,其孤注一掷捍卫法理的公正精神,将会成为后世臣子的最大底气所在!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术啊!
  倘若是直接变法,强势推行,过程将会截然不同的两个样子!
  至此!
  赵元开也不再废话了,也不需要在演戏了,直接推出他的终极目的,那就是重修法典!
  所谓的思想规范,所谓的儒家礼数……在赵元开看来都是不可靠的,只有写进法典的条文,才能具备最高的约束效力!
  赵元开不介意皇权折腰在法理之下,因为,法理……是皇权签署制定的。
  还是那句话。
  形式会变,本质不变。
  但,不同形式所产生的效应和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天壤之别的!
  “诸位爱卿,你们能有如此觉悟,让朕很是欣慰!”
  “朕在这段时间没有表态,也拒见了不少人,那是因为朕也在思考大汉的国律法典问题!”
  “也正如许爱卿说的那样,朕临朝以来,大汉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社稷结构、民生水平都彻底不同了,旧的法典已然不太适用!”
  “臣一直强调,天武治下当以万民为重,废察举制改科举制,取士寒门……这个过往是截然相反的!”
  “还有,吏治革新之后,朕先后启用了朱凌雪、乌庭芳等数位女官,这在过往更是不可想象的!”
  “朕有心打破陈规,有心破除旧制,有心给这个帝国带来更加伟大的巨变,但归根结底一句话,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归入制度当中!”
  “先进制度是帝国的根本,但,制度从何而来,又由什么来保障?没错,就是许文林所言的法典!连朕都需要折腰退步的法典!!”
  “只有写进法典,明文公示,天下遵循的条文,才是彰显最大的公平和公正,起到最具备效应的警示和指引!”
  “所以,朕想要借着这一次的京兆府风波,直接趁热打铁,启动国朝行运八年以来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律法典的修著!”
  讲到这儿,赵元开顿了片刻。
  轻舒了一口气之后,看向了朝堂,继而道:
  “这一次的法典修著,就有三法司主导进行,国朝诸部诸司协同,同时在三个月之内听取汉土十五州千千万子民之意见,于六个月之内,著下象征着大汉帝国最至高无上权威的《汉典》!”


第652章 三法司
  此时的朝堂是有些懵的,就连许文林也脑袋空空的。
  不对啊。
  方才陛下不是很挺为难的。
  怎么前脚长安肃清之风落幕,后脚修著法典这等天大的举措就推行了出来?
  但仔细想想,修著法典虽然是天大的大事,可这个时候推出,确实是再合适不过的啊!
  陛下啊陛下……
  “三法司?”这时,赵元开再次开口,直接点名。
  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还有刑部尚书躬身站出,匍匐跪地:
  “启禀陛下,臣在!”
  “三法司,其实这一次的长安正法之风,最适合和应该的发起人应该是你们三法司才对啊,可惜你们……”赵元开一声叹。
  “陛下恕罪,臣等渎职,臣等罪该万死!”三法司大员连声呼道。
  “罪该万死?怎么死?你想想,制定一条律法,写进汉典,回头渎职了就按着汉典判决执行,怎么样?”赵元开笑道。
  三法司大员听到这儿,已然吓得瑟瑟发抖了。
  不过,赵元开只是开了个玩笑,摆手,又道:
  “不必惊慌!”
  “朕刚刚说了,修著汉典由三法司主持,不过你们也是头一次,所以朕直接明确一下你们的职能吧!”
  “以前的三法司太注重相互制衡,所以职权多有交叉,混乱繁琐!从现在开始,大理寺主审判和法理解释,为此次修著法典的主要核心!”
  “都察院专职纪检,不查平民!”
  “至于刑部,朕准备给你们扩大权限,下一步军武殿和锦衣卫将会协助刑部构建一套独立的巡捕体系,下探基层乡野,主治安、刑侦、抓捕羁押……等职权!”
  三法司的革新,是赵元开早就想要做的了。
  随着大汉的进一步发展,从农业主体过渡到了工业主体,从小农到资本萌芽……这种结构的改变,势必需要全新的三法司体系!
  都御史没什么好说的。
  但大理寺和刑部,说白了就是审判权和执法权的彻底分割!
  刑部看似一飞冲天,建立了巡捕体系,但其实还是受制于大理寺,没有大理寺的裁决,刑部无法直接动刑!
  这里头,说白了就是彻彻底底的现代先进管理思维了!
  三法司匍匐跪地,呼道:
  “臣等谨遵陛下圣命!”
  “很好!”
  赵元开颔首。
  继而,再一次说道:
  “关于《汉典》应该会有很多打破陈规的方向,甚至有一些是过往无法想象和不可接受的东西,这些朕会以天子名义来签署,若有历史罪责,就全落在朕一人身上吧!”
  “这么说诸位爱卿可能不太明白,朕举个例子,首先,女子为奴,在汉典推行之后,将会是大罪!府内可以有佣人,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