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戏妆之下,很难看清楚汤斓曦的真实面容,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娇柔温婉,语调婉转!
  花戏出自江南庐州府一代,唱的是黄梅小调,颇有吴侬俚语的味道在其中,和汉北平原一代很是不一样!
  也难怪,一入长安就风头正盛。
  一开始兴奋激动的李不悔,听了一会儿之后,就顶不住了,到底是军营长大的女人,耐不住性子,也理解不了江南的小家碧玉对于儿女情长的绵绵细诉。
  可赵元开却听得入神了,似乎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那记忆之中的江南水乡之中。
  五年了啊!
  临朝五年,他还没怎么正儿八经的去过汉南,尤其是汉南重镇江南!
  看来,真的是要挑个日子,下一次江南,看看自己打下的大好河山。
  很快,曲至中场,台上那位梦幻如仙的戏子名伶朝着台下躬身,除了唱戏之外,还真的不多说一句哈,转身就要隐入幕后!
  这是中间的休息时间,不等多久,就是下半场的开始!
  和老生武生不一样,汤斓曦的戏,全程一直都是安静的,没有时不时地的叫好声,只有隐入人群之中的低声哽咽!
  那是唱到了伤心处,感同身受,情不自禁。
  尤其是这一曲又逢春,确是极为应景,此时距离大汉太平才不过四五年的时间而已。
  四五年之前,天下崩乱,乱世横生,战死了多少人,毁去了多少家庭,那些阵痛依旧是还没有被淡忘和消除!
  二楼,赵元开也是感触极深的。
  自古以来,有雄心抱负的帝主都是好战主义者,因为只有征伐,才能在短时间之内扩展版图,建功立业!
  赵元开也不例外!
  只是他不一样,理念完全不懂!
  前人总是喜欢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皇途帝业尽尸骨,越是帝主,就不把人命当做一回事!
  但赵元开却不是这样的,军武建设不追求规模,军备建设一直都在渴求质变!
  而整个的军武理念,更是在朝着远程化、体系化和升维化发展,这么核心是什么?就是降低伤亡率啊!
  茶已经换了一壶了。
  是江南特有的毛峰,很对赵元开的口味。
  然而,就在赵元开品茗的时候,台下突然出现了一阵骚动。
  汤斓曦本来是要退场休息的,可刚要转身,坐在台前尊贵席的那伙长安才子突然站了起来。
  为首的就是吴忌,一身白衣,折扇轻摇,傲气风发,高声道:
  “斓曦姑娘,请留步!”
  然而,台上已经转身的名伶,只是顿了一下身子而已,并没有留步,也没有回头。
  “汤斓曦,我让你站住,你听到没有?!”吴忌的声音陡然冰冷了下来。
  这是突发状况,让现场顿时一阵骚动。
  有人顿时就不高兴了,仗义执言,道:
  “喂,现在是斓曦姑娘的休息时间,你想干什么?”
  “戏院安安静静,你突然这么大吼大叫的,算什么?想闹事吗?”
  “对斓曦姑娘如此不敬,你是什么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但!
  吴忌冷哼了一声,而后转身,竟然没有丝毫的忌惮,道:
  “我是何人?本公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吴,单名一个忌,在场的只要是长安城里有几分头脸,应该都听过我的名字吧?”
  “什么?吴忌?长安第一才子吴忌?”
  “真是吴忌,三大才子之首的吴忌公子!”
  “原来是吴忌公子啊,失敬失敬!”
  场内的反应很是奇怪。
  吴忌亮出大名,竟然瞬间就扭转了风向,甚至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在场的大多数人的尊敬!
  甚至,还有人竟然主动的站了出来,替吴忌发声:
  “斓曦姑娘,你听到没有,这是吴忌公子在喊你留步呢!”
  “长安第一名伶虽说也颇为尊贵,但在长安第一才子面前,终究是差了几分的,能让吴忌公子主动示好,这是斓曦姑娘的福分啊!”
  “对啊,斓曦姑娘,你可不要驳了吴忌公子的面子啊!”
  二楼雅座。
  赵元开的眉头蹙的很深,抚茶间,问道:
  “曹正钦,这是怎么一回事?”
  曹正钦知道陛下的意思,问的就是为什么会有这种舆论上的转变?明明是这个吴忌坏了规矩,怎么亮出名声了,就立马变了风向了?
  “回公子,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这应该就是戏子和才子在身份上的差距,或者说,是人心中的成见问题!”
  “戏子终究是戏子,哪怕是登上了这长安城的花戏楼,在很多人的心中,依旧跟风月花坊之中的那些女人没什么区别!”
  “而才子就不一样了,陛下废除阀门开启科举取士寒门之后,一度让才子的地位一再拔高,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和军武甲士比肩的地步了!”
  曹正钦如实回答。
  赵元开微微颔首,没有表态,目光淡漠的看着下方。
  汤斓曦终究是留步了。
  她转过身来,戏容妆之下看不清脸色,但说话的声音清冷,道:
  “吴公子,请自重!”
  很动听的声音,带着三分戏腔,还有三分婉约,剩下的四分是克制之下的端庄和清冷!
  不是问有什么事情,而是直接警告性的道出请自重三个字!
  这就是有意思了!
  吴忌冷笑了一声,似乎有些得意。
  而后竟然直接翻上了戏台,朝着汤斓曦走了过去,就那么当着全场近千人看官的面,直接拉起了汤斓曦的手!
  “公子,请自重!!”
  汤斓曦后撤一步,声腔有些颤抖,在慌乱之中故作镇定,努力维持着姿态!
  她向幕后看了一眼,明显是在寻求帮助,但,没人上台!
  吴忌想要拉手,但没有得逞,这让他感觉到了羞辱,顿时来火,冷声道:
  “汤斓曦,你不要太过分了,今天我吴忌以长安城第一公子的身份正式向你提亲,这是你天大的殊荣,你懂吗?”
  “我不懂!”汤斓曦咬牙,似乎豁出去了!


第675章 败絮其中
  “不懂?那我就现场教教你,你不过是一介戏子,搁在三五年前,就是风月之地半点朱唇万人尝的下贱女人,能被本公子看上,那是你的福分!”
  “可你呢,三番五次拒绝我的好意,还真的以为时代变了,女人真的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了?”
  “今天,是我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答应我,我保你在长安城里头顺顺利利的将这戏继续唱下去,否则的话,我可不能保证接下来会发生了什么不妙的事情哦?”
  “毕竟,《汉典》易改,人心难变啊!”
  吴忌冷笑,狂傲无比。
  二楼,赵元开的目色冷了,俯视了一下台下,似乎这番言论深得人心,并不不妥!
  但,真的没有不妥吗?
  他最后一句,《汉典》易改人心难变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说虽然汉典从法理上保障了大汉女子的尊严和地位,但那又怎样?人心根本就不是这样!
  在绝大多数的男人心中,女人就是物品,何谈地位?
  “可恶!这个吴忌实在是太可恶了,这不是变相的霸辱女人吗?找死啊!!”李不悔当即怒不可遏。
  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赵元开,最后还是安奈住了怒火。
  戏台之上。
  汤斓曦沉默着,但娇弱的身子骨却颤抖的厉害,咬牙道:
  “吴公子,你是读书人,应该知道当初京兆府许大人为了捍卫《汉典》不惜背对朝堂,最后连当今圣上都为汉典让步!”
  “汉典颁发,给了这委屈了八百多年的大汉女子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我若不愿,别人断不可强迫,难道你吴大才子连汉典都不放在眼中了吗?”
  这话,理直气壮。
  但,吴忌却丝毫不在意。
  “放在眼中又如何?不放在眼中又怎么样?汤斓曦,你也太天真了吧,真当这现实如戏呢?真以为汉典颁发,你们这些低贱的女人不一样了?”
  “不过,你确实要感谢汉典,如果没有汉典的话,我也不至于这样三番五次的费尽心思!搁在以前,戏子而已,花钱买回来就行了,做个奴婢,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
  “诸位,你们说是不是啊?”
  满嘴歪理,可就算是这样,现场竟然还是响起了不少的附和。
  “是啊,还是以前啊,看上那个姑娘,只要不是大家闺秀,花钱就能买,哪像现在!”
  “说的没错,现在还要谈感情,家中的女婢都不算是家奴了,成了什么聘用女婢,还得给工钱,价格还低不了,搁以前,给口饭不打她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以前没钱,没办法。现在富裕了,有钱了,却可惜了!”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戏子就是戏子,就是取悦男人的下贱胚,我呸!”
  二楼。
  李不悔已经快要气疯了!
  就连曹正钦也明显有些忍不住了!
  赵元开依旧是脸色冰冷,俯视下方。
  终于,有明事理的人意识到事情有些变味了,台前尊贵席位上有几个权贵子弟脸色阴晴不定,上了戏台,拉住了吴忌。
  他们在吴忌的耳边说了些什么。
  但,吴忌却呵呵一笑,道:
  “几位哥哥,你们言过了!我吴忌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再说了,汉典提高女人地位这一条,本来就不受待见啊!”
  “我在长安城里头,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朝中也有熟人,市井不缺好友,但凡有些地位的,哪个不是颇有怨言啊?”
  “男人在世,求得不就是功名利禄酒色啊?对不对?”
  “再说了,我也没针对谁啊,只是面对一介戏子贱胚而已,说好听点叫戏剧名伶,说不好听的,不就是以卖唱的吗?”
  “大家说是不是啊?”
  “对!”
  “没错!”
  “说的好,不愧是长安第一才子,笔如剑,口如刀,敢说常人不敢说之言啊!”
  “吴才子乃真男人也,我等佩服!”
  “哈哈,这话说到了我心里头去了,区区一介戏子,竟然一张票买的这么贵,还曲终人散,连讨好一下都没有,我呸!”
  乱了乱了!
  花戏楼彻底乱了。
  这风气一起,顿时劝退了一批人。
  而留下的,都是一丘之貉,都是满腹污秽之徒!
  台上,就汤斓曦一个人独自面对,她终于哭了,泪花了妆容,是那么的孤立而无助!
  成为戏子,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对于汤斓曦这种本身就出自江南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来说!
  为了走上一条路,她甚至和家人割裂,和父母反目!
  而之所有作出这样的选择,其一是因为她对于华戏的真正热爱,其二便是汉典颁发直接颠覆了她的认知!
  当年汉典引出之路可谓是波折,从长安风波到中州肃清,再到朝堂对峙,天子甘愿为法理之公正折腰!
  一开始,汤斓曦像很多人一样,以为这个伟大创举最应该归功的就是当年舍命捍卫的京兆伊许文林!
  但,时间一久,在目睹着汉典颁发之后的大汉四年大变革,以理宗府为技术输出、国金府为财政支持,国朝同心协力的大腾飞,自有饱读诗书聪颖过人的汤斓曦明白,真正主导这一切的是当今圣上!
  汉典不是凭空而出!
  法理之公正对于后续的大汉之腾飞,起到了无比重要的关键作用,这是大谋划,是大布局!
  怎么可能是京兆伊的首功呢?
  再看这后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