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港综签到成为传说-第6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一站是法租界,也算是民国著名经济学家之一汪芙蕖的汪公馆。
等福特抵达后,杀手三人组加司机,根本不理会门房的阻拦,直接硬闯进去,刚到客厅,就见在喝茶的两人里,一个身材精干的青年猛的起身,从腰间抓出一把枪。
马三大惊,金燕西再次动了,一道光影爆射而出,是匕首飞刀,当这飞刀一刀插入掏枪男额头,金七少的身影已经如匹练般抵达,顺手也抽出了匕首,还拿下了对方的手枪。
马三,“……”
好气啊,不对,是好受伤!
之前还和掏枪男隔着五六米,他在这样的距离内,面对枪械也只能暂时躲避,虽然说国术宗师也有一句形容词叫“十步之内,人尽敌国。”
但他还真不是十几年后,形意拳宗师的实力啊!
又惊又急的深呼吸几下,马三轻微喘息道,“金兄,我晚上就去找你!”
金燕西回头一笑,表情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宫二也略忧伤的看看还在发傻的汪芙蕖,甩了下小手,“这个家伙要杀掉么??”
汪芙蕖,“……”
懵逼几秒,他直接跪地,“好汉饶命啊!”
虽然说他的管家、家丁之类已经追赶到了大厅外,正在门口站着,但是……刚才金燕西像是鬼魅一样杀人的行径,早让汪芙蕖确定,自家家丁远不是这位的对手。
第0751章 这是什么样的节操和精神?
1921年8月中。
苏北高邮湖附近,某乡镇,四栋十几层高,各长上百米、组成口字型合围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大楼内,密密麻麻几乎住满了人。
而此刻,就有无数人跪拜着感恩感激麻匪天团的慈悲。
大雨还在一直下。
此刻这口字型合围的大楼外,足足淹没了一层一切的大洪水,就正从高邮湖内向外倾泻,冲过一楼区域,一路向东南而去。
这个苏北小镇大约一万多人,抛开居住在各乡村的人们之外,镇子本身也有三四千人口,大几百户。
除了原本镇上的土老财、大地主士绅是全家需要掏钱进入这大楼避灾,普通百姓家庭都是免费入住,一户一到两三个不等大小套房。。
有一说一,这在镇子边缘修建的四栋大楼,在21世纪人们眼中,绝对是简陋、低配的标志,不止类似于港岛七八十年代的廉租屋公租房,电力都没有修起来。
也就只有化肥池、排水排污等设施比较完善。
然后玻璃窗和铁门配置比较妥帖,其他的,全是毛坯房无装修样式,同样没有电梯,住在六层以下的还好,六层以上的只能天天和楼梯较劲奔波了。
就算这样。
持续两个多月的大雨中,洪涝已经出现,原本镇子里一层建筑几乎被全部淹没,滚滚浑水混合着各式各样的事物,犹如灭世天魔一样在摧毁一切。
但小镇大几百户人家,九成九都能及时带着以前的家当转移、迁入这样的大楼避灾,这一切,足够了。
足够很多人跪拜着感恩麻匪天团。
很多老一辈,以前有过遭遇洪水经历的老人; 更是日哭夜哭; 都不知道到底是高兴感激的痛哭,还是回想起了以前在灾荒中各种不堪经历; 再对比眼下……
当然,在洪灾中,也偶尔会有令人无语的一幕幕,比如不少青少年拎着网兜; 驾着小木船; 在口字型合围的大楼院落内捞鱼,有人还在雨天里冲进水里嬉戏玩耍等等。
高邮湖身为苏省第三大湖,生长在湖水边的人们,好多都是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水性的。
大洪灾出现后; 外面各种奔腾而过的洪水很危险; 没人敢轻易下去,不过冲入口字型合围大院,被四栋钢筋水泥混凝土大楼包围住的水力,就平缓多了。
当马三和宫二; 穿着蓑衣、驾着一艘小乌篷船沿高邮湖而来; 抵达这个救灾点外时,远远看到一幕幕人生百态,这两位高手都忍不住感慨起来。
“短短两三个月,九爷麾下基建团队; 建造的这种大楼像是繁星一样遍布苏北平原; 真是功德无量,不知道救助了多少人。”
在21世纪人们眼中; 这类毛坯房没电力的十几层高楼大院; 肯定是low到爆,极度不宜居。
但是在1921年这个时代人们眼中,这就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人间小奇迹。
从古至今; 从黄河还没改道,经常夺淮入海; 再到今天; 苏北平原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洪涝水灾了。
以前的人们只是随波逐流; 来一波水灾死一波,靠命抗。
但这如繁星一样崛起的楼群; 覆盖了几乎所有乡镇、村落,真是有种彻底改天换地; 终结水灾威胁的趋势和气概了。
哪怕马三是东北人; 以前对这种水灾的印象不深; 可几个月来一直奔波在苏北,他脑海中,都不知道听了多少次一些以往经历过水灾的老人们形容的各种逃荒、逃难史了。
这次真的不一样。
有巨大的楼宇群可以避灾,不用在洪水中四散逃命,还有一批批运输来、囤积的粮食。
大家只需要等到洪水过去,大雨季过去,再走出楼群重建家园就行了。
如果这种模板推行全国……好吧; 推行全国难度虽然大,但希望还是在的; 就说这次,五万在册的麻匪精锐,配合两万多各式各样工程车、卡车团队; 职业司机就超过六万人,还有莫愁师太在上沪的水泥厂、钢筋厂等各种工业企业配合。
苏北百万计的百姓们帮忙,才能在两个多月里修建出这样的人间奇迹。
发动那么多人; 对抗大洪灾,几百万人吃喝拉撒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还好……九爷有钱啊,也不对,是牛不落财政部猛人多!
1920年2月份,有一群财政部大佬搞出来1点5亿镑,相当于十几亿大洋的财力,基本大头全花在去年的北五省兴修水利和全国道路大基建上了。
不过那还没花完。
这次九爷又从牛不落财政部搞出来五千万镑,相当于五亿大洋的财力来支援苏北、湘南大基建,没有这充沛财力,真的搞不定这人间奇迹般的基建。
两个月大基建,说是花钱如流水,一点都不夸张,还算是小的了,花钱如洪水还差不多。
就说从北五省去年改造出来的粮仓里运来的粮食,也不是免费发放给苏北、湘南百姓,大部分人都是在之前两个月,各种基建中掏力气干活,赚大洋。
现在改用大洋买粮。
没有劳动能力的,就是一天基本食物能保命,不会饿死,想吃饱以及吃好,也需要从其他方面赚钱。
不是赵总做不到免费供应,而是劳有所得,这个基本标准得定好,他能免费养苏北、湘南百姓一时,不可能做到一世,另外还有升米恩斗米仇的老话,不是没道理的。
在马三站在小船里感慨中,宫二眺望一下水路,调了下头瞄准口字型大楼入口,才开口道,“九爷是否功德无量,不需要你来拍马屁,我倒是好奇,师兄你怎么不修炼葵花宝典啊。”
“金七少那么有诚意,免费无偿教导你……”
一句话,马三直接破防。
整个人都凌乱了。
两个多月前的上沪大猎杀,他最初被金燕西展示出来的实力,震惊羡慕到爆,当阿七表示愿意无偿教导他时,马三也激动澎湃的不成样子。
直到那一晚,去了金燕西房间,看到了修炼前提……
形意拳高手马三哥直接萎了。
如遭雷击。
然后,为了避免一些事,比如传出去的话,会让金燕西经历各式各样的奇妙眼光,他至今也没对外说,包括没对师妹说,修炼葵花宝典需要什么前置条件。
这段时间以来,宫二都不止一次好奇发问了。
马三没法解释啊。
在雨水中吭吭哧哧片刻,马三还是叹息道,“我早就说了,修炼葵花宝典需要极高极特殊的天赋,恰好我没那个天赋,都入不了门。”
他老马才二十五岁,正年轻呢,怎么可能会切了?
区区两三寸的事?有什么舍不得的?
这是金燕西不止一次蛊惑他的词语。
但马三真的很想对天发誓,他就是宁可饿死,被人打死,也绝对割舍不了那两三寸啊。
简单敷衍一句,马三快速转移话题,“快点摇船,咱们还有正事要做呢。”
他和宫二出现在这里,不是闲的没事,而是大洪水已经来了,出现了,高邮湖近区,很多乡村乡镇一层建筑全部被淹没,离这大湖远一些的地带,才是一层淹没一半,或更少……
他们组成巡逻队伍,穿梭来往各地,就是为了查询,这如繁星一样散落苏北平原的乡镇、村落,各地粮食储备是否还充足。
有没有有被洪水冲垮大楼的危险和危机。
甚至各地的百姓是否还健康,有没有瘟疫之类情况出现。
暂时还不需要直升机大亮相,在洪水中勾连整个苏北平原甚至湘南的情况,那及时巡逻,只能靠各种船在洪水里转移探索了。
马三和宫二都是高手,两个人穿蓑衣驾驶一艘乌篷船就行,普通的麻匪精锐,基本是一个陆军班一组,散步苏北和湘南各种收集消息,上报处理。
…………
一段时间后。
坐在一栋大楼三层的大会议室内,看着乡镇里的乡老、士绅们搬上餐桌的各种食物、酒水。
又简单了解一下这四栋大楼里大几百户人家的概况,马三和宫二都是长舒一口气。
这个乡镇还好,没大意外发生,粮食够用,没瘟疫,他们也就放心了,等吃饱喝足,就该驾驶小船继续去村落级救灾点巡查了。
这种巡查很多时候都是无用功,白跑。
不过在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时,马三都觉得这类无用功,越多越好,多就代表着没大事。
………………
上沪法租界。
汪公馆,两个多月前侥幸在金燕西刀口下没死的汪芙蕖,正一脸谦卑的对着赵总道,“九爷,又有一千万镑资金搞定了,不过这次有个牛不落皇室成员被抓了……”
“连皇室派去财政部的大员,都是九爷您的人?这实在是……太高了。”
上次汪芙蕖这位民国财经专家,经济学家,接待一个从鲁东来上沪,打算配合土肥圆咸二,和即将抵达上沪的病毒军团一起搞大事的岛国人。
岛国佬直接被杀,他免了一死,主要就是青帮查到的资料里,汪芙蕖本身还没有投靠岛国,最多是有亲近岛国人的倾向。
汪芙蕖本身也不知道岛国人的病毒计划。
这才幸免于难,没被猎杀,后来事情一汇报,赵总才想起了,这货不是伪装者里的人物么?十几年后汪伪班子里的财政司副司长。
本着赶一只羊也是赶,赶几只也是赶的心态,赵总就把他招募进来,和牛不落财政部的那些贪污犯一起做事,交接各种财富生意了。
至于老汪有亲近岛国人的倾向?这个没法直接搞,其他不说,之前的皖系执政多年,从上到下哪个不是靠岛国支持发展起来的?白秀珠亲大嫂都是岛国女人。
即便是南方一些进步人士,也多的是留岛出身,亲岛国的。
目前为止,老汪做的还不错。
至少各种资金调动、转账以及花销等等,做账做的很妥帖,而此刻在向赵总汇报某位牛不落皇室成员落网一事时,汪芙蕖的侄女汪曼春,也正一脸惊叹、敬畏的瞻仰着赵总。
现在汪曼春才十七岁,是跟着汪芙蕖求学,还远不是十几年后汪伪班子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