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万界大表哥-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52章 上武当

白帝城一战,可谓冠绝古今,沈行知与张无忌交手的过程有太多的人看到,自此更坐实了那神仙的传言。

    周芷若很遗憾的并没有领悟到真正的越女剑法,或者说她现在的武学素养,根本不足以让她触摸到剑道的层次。

    但沈行知那风云水土四剑,却深深的印在了她脑海中。

    张无忌也仅仅只是一个插曲,哪怕他拥有三百年功力,哪怕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推演出了九层乾坤大挪移,对沈行知来说都是无关紧要。

    “表哥,再有两日就进湖北地界了,到武当山也不过几日路程,你以前不是说要去拜访张三丰吗?如今你杀了他最疼爱的徒孙,我们还去不去武当?”周芷若想了好久,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张三丰有两个最看重的徒孙,一个宋青书,一个张无忌,现在前者成了反元急先锋,成了周国的将军,另一个被沈行知杀了,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去,为什么不去?不过可以缓一缓,等咱们光复了荆楚之地再上武当不迟,而且咱们要去也不是去拜访的。”沈行知随口说道,好像都不用思考。

    “不是拜访?莫非表哥打算剿灭武当?”周芷若下意识的问道,她们就是要推翻元朝重塑华夏衣冠,如果张三丰执意维护元廷,那还真只有兵戎相见了。

    “剿灭到还不至于,宋青书不是说了吗,武当山上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忘本,再说宋青书都成大周国的将军了,这点面子咱们还是要给。张三丰不是接受了元廷皇帝的敕封吗?那咱们上山前你也以女王身份下旨敕封张三丰,到时候就看他接还是不接了!”沈行知笑着说道,说完后一手重重的落在围栏上,那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南方汉人饱受蒙古欺压蹂躏已有数十载,即便蒙古人不停的屠杀镇压南方汉人,可反元从未停止过,在这些人心中从来没有承认过元廷是合法的政府,许多家庭祖孙三代都在反元。

    爷爷死了儿子接着上,儿子死了孙子接着上,在这种群众基础下,周国大军如滚雪球般的壮大。

    尤其是周国更是这些年来最有希望恢复华夏的势力,外加仙人传闻,让南方汉人也看到了恢复汉家衣冠的希望。

    另外此时元朝自身也是积重难返,尤其是前些年脱脱帖木儿为了挽救元朝经济,脑袋一热大量超发纸币,直接就把元朝的经济体系彻底搞崩溃了,别说是南方汉人起义不断,就是北方如今也是狼烟四起。

    要不是王保保甥舅四处救火,大元这艘破船早就沉了。

    沈行知周芷若这一路军队只用了半个月就光复了湖北全境,庄铮常遇春等人也在随后不久攻取了湖南,下一步打算出兵广东福建。

    一个月后沈行知和周芷若出现在了武当山下,为了照顾宋青书的面子,他们没有召回宋青书,而是让他继续领兵在外。

    这一日武当山从山脚到山顶,道路两侧都有周国士兵,除了一些特别险峻的地方,都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了。

    周芷若和沈行知是摆开仪仗,以大周女王和丞相身份上武当山的,为此武当山的道士也到山门迎接,武当五侠悉数到场,看得出来武当山绝大部分道士,确实如宋青书所言,并没有忘记自己汉人的身份。

    武当派最重要的场所是真武大殿,这次沈行知周芷若与张三丰会面的地方也在这里。

    还未到真武大殿,沈行知就看到了武当山顶的异常,这种异常只有他一人能看到,因为普通人肉眼无法分辨元气。

    只见武当山顶,有元气汇聚成阴阳鱼组成太极,那阴阳鱼缓缓旋转,将天地间的元气不断的吸纳而来,而缓缓转动的同时,一道元气从太极中倾泻而下,落入真武大殿中。

    “这应该是张三丰在修炼?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迈入化境的,这么多年下来日日如此吸收元气,恐怕是在凝练传说中的元神,不知道此人元神成了没有?”沈行知确定张三丰是化境无疑了,而且应该还到了比较高深的境界。

    元神是沈行知迈入化境,能够操控元气后自然而然明白的。

    抛开什么鬼啊魂啊的不说,人有肉身和精神这是比较好理解的。

    肉身承载着人的精神意志,二者相依相存,没有了任何一个,人就算死了。

    但精神和意志还可以依附于元气上,就好像修炼内力一样,只要将元神修炼的足够强大,抛弃肉身人也是可以存在的,甚至可以说那就神仙的形态。

    因为元神不像肉体那么脆弱,更可以源源不断的吸收天地元气,不存在衰老之类的问题,甚至随意变化上天入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元神大成就等于修仙成功来了。

    当然这只是沈行知以目前认知所了解的,至于还有没什么更高境界,如何迈入更高境界,那就不是现在的他能想明白的。

    沈行知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他只与宋远桥等人寒暄几句,就和周芷若走向了真武大殿。

    说起来张三丰没有亲自到山门迎接,已经算是失了礼数,但沈行知也不是小气的人,毕竟人家也是一百多岁的老人了。

    可能张三丰也不想与周国关系闹得太僵,他没有亲自到山门迎接,但却站在了真武大殿的石阶下,等到周芷若和沈行知到来时,老道主动上前行作揖礼。

    “无量天尊,贫道张三丰,见过周国女王和丞相。”张三丰主动见礼,可这称呼就有些意思了,很明显他还是在以元人身份自居。

    沈行知一听就不高兴了,便也不客气的说道:“张真人有礼了,听闻张真人已经一百多岁高龄了,这身子骨倒是还硬朗啊,看样子再活几年都没问题。”

    张三丰闻言胡须不由的抽抽了几下,他也是万万没想到,好歹是一国丞相的人,怎么这么不会说话?

    要不是张三丰一百多岁了,养气功夫极好,估计换个人都直接和沈行知怼起来了。

    “丞相倒是个直率人,老道虚度百余年,如今年纪大了身子确实大不如从前,好在每日餐风饮露,一时半会还死不了。”张三丰也是绵里藏针,不过也都还过得去,毕竟他这态度就说明了,他并不想武当和周国为敌。

    然而沈行知却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的意思,继续大有深意的说道:“真人何止餐风饮露啊,你这是天地元气淬体,别说几年了,只怕真人自己不想死,这命就一直在吧?不过可惜啊。。。。。。真人元神似有缺陷,好像年轻时心灵遭受过巨大冲击,用你们道家的话来说就是道心有瑕对吧?”

    沈行知见到张三丰的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不得不承认张三丰的元神已经初成,这一点比沈行知要强许多,但是他的元神运转明显并不顺畅,远远感觉就好像一个得了严重哮喘的人。

    张三丰闻言古井不波的脸上终于神色大变,同时他手中拂尘一甩,那宽大的道袍便无风自动,接着真武大殿前平地生风,天空中那元气凝聚的太极图案明显加速转动,一瞬间原本晴朗的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沈行知上前一步,挡在了周芷若身前,他明白这是被自己说中了,张三丰的心境出现了变化,同时也是在警告自己。

    不过沈行知可不是什么善类,从来都是他警告别人,那能让人警告自己?

    只见沈行知衣袖下的手掌重重往地上一压,他宽大的官服也无风自动,苍穹上一柄元气凝聚的巨大剑影浮现。

    元气剑影直指太极图。

    无论是太极图还是剑影,都只有张三丰和沈行知能看见,旁人只感觉天象突变有些诡异。

    张三丰眉头紧锁,终于他手中拂尘再次一甩,随即天空乌云消散,院子里的风也停了。

    “女王和丞相里面请。”张三丰深吸了一口气,而后再行作揖礼,并侧开身子请沈行知和周芷若进真武大殿。

    沈行知也立刻收了神通,他确定可以杀死张三丰,但暂时没那个必要,毕竟现在双方也还没有谈崩。

    (

第53章 少年张三丰

真武大殿内除了供奉一尊鎏金真武大帝像,两侧还有一些真武大帝座下的神仙,整个大殿看起来庄严肃穆,却也略显空旷。

    空旷的大殿中还摆着数十个蒲团,估计是武当核心弟子们用的,张三丰应该会时常在这里给他们讲道。

    沈行知和周芷若先是像游客一样在大殿中逛了逛,也不见有道士来奉茶之类的,沈行知便主动开口说道:“时常听宋将军说,张真人乃得道之人,向来不问世事,不过问江湖纷争,可这武当也算家大业大,你那些徒子徒孙都还年轻,我看许多武当弟子也是深明大义,有家国情怀之人,不知道张真人是怎么看这事的?”

    这些话沈行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差直接问一句,你是打算继续挺元还是愿意归顺大周了。

    张三丰看起来童颜鹤发,尤其双目炯炯有神,他双目似有精芒闪过,像是在认真思考。

    随后张三丰说道:“二十年前老道已经让远桥代理武当掌门,弟子们的事老道也不怎么过问了,他们若是想要下山做些事,老道也不会干涉。”

    张三丰这是在说不会干涉宋青书的选择,算是他的让步了,不过他这样的回答并不是沈行知想要的。

    只见沈行知轻轻一笑,而后也废话,直接从衣袖中取出一幅卷轴,当着张三丰的面就将卷轴展开,然后语气肃然的说道:“这是大周敕封张真人为通微显化真人的诰命,张真人好好想想,是接还是不接?”

    简单粗暴绝不废话,就问你接不接诰命?

    张三丰脸色不太好看,现在这些军阀太没有礼貌了,连点商量的意思都没有。

    “老道早已不问世事,世间虚名早已看淡,不过老道倒是有些话想说与丞相和女王。”张三丰没有接诰命,甚至已经表达了不接的意思,但又没把话完全说死。

    “张真人请说。”沈行知也不急,诰命一卷托在手中,等着看张三丰还有什么说的。

    “女王与丞相都是一时人杰,已算功成名就,何不就此罢手?若再大举兵戈,只是徒增杀戮,苦的还是天下百姓。老道有一提议,周国不如与大元划江而治,若女王和丞相觉得可行,老道愿亲自奔走为此事牵线搭桥。”张三丰语重心长的说道,还一副为天下百姓考虑的样子。

    沈行知是万万没想到这张三丰会说这样的话,他很意外,意外之后是非常的愤怒。

    “笑话,划江而治?凭什么?我大周如今已据九省之地,麾下大军近五十万,不出半年便可尽复江淮以南之地,元廷暴政天怒人怨,早已是破船一艘,大周民心所向,凭什么要和它划江而治?”沈行知是真的气,张三丰的形象也彻底在他心中崩塌了。

    “自古以来由南向北夺取天下从无先例,这便是天道使然,再打下去不过徒增伤亡,何不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张三丰还不死心,竟然还在继续劝沈行知,而他看起来目光坚定,显然对自己的观点理念深信不疑。

    沈行知深吸了一口气,他这个时候真的很想破口大骂了,他忍了又忍,但是最后还是没忍住。

    “张三丰,我看你是修道修糊涂了吧?划江而治就叫休养生息?你以为这样就是安居乐业了?这数十年来,数千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