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颜氏家训-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0〕论语里仁篇:“造次必于是。”集解:“马融曰:‘造次,急遽。’”
〔一一〕卢文弨曰:“了非向韵,言绝非向来之体韵也。韵之为言,始自晋、宋以来,有神韵、风韵、远韵、雅韵之语。”
〔一二〕沈揆曰:“礼记玉藻注:‘终葵首者,于杼上又广其首,方如椎头。’故以此答为非。”卢文弨曰:“杼上终葵首,本周礼考工记玉人文,杼者,杀也,于三尺圭上除六寸之下,两畔杀去之,使已上为椎头。言六寸,据上不杀者而言。谓椎为终葵,齐人语也。珽,他顶切。杼,直吕切。椎,直追切,今之槌也。杀,色界切。”郝懿行曰:“考工记郑注云:‘齐人谓椎曰终葵。’马融广成颂云:‘翚终葵。’是古以终葵为椎之证也。然尔雅释草,复有‘终葵繁露’之语,是终葵又为草名,其叶圆叶,有似椎头。然则颜氏所讥势如葵叶之解,若证以尔雅,抑亦未为全非也。”
治点子弟文章〔一〕,以为声价〔二〕,大弊事也〔三〕。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四〕。
〔一〕少仪外传下引“治”作“装”。卢文弨曰:“治,直之切,理其乱也。点谓点窜润饰之也。”器案:尔雅释器:“灭谓之点。”注:“以笔灭字为点。”说文:“点,小黑也。”盖谓以笔加小黑以窜灭其字也。隋书李德林传:“军书羽檄,朝夕填委,一日之中,动逾百数,口授数人,文意百端,不加治点。”则治点为当时习用语。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文章传:“机善属文,司空张华见其文章,篇篇称善,犹讥其作文大治,谓曰:‘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多也。’”又文学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与此文治点意同,外传作“装点”,非是。
〔二〕卢文弨曰:“声,谓名声着闻;价,如市马者,得伯乐一顾而遂倍于常价也。声价见后汉书姜肱传。”器案:世说新语文学篇:“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为名价,犹此言为声价也。
〔三〕傅本、颜本、胡本、何本“大”作“太”。
〔四〕精励,谓精进励奋也。少仪外传“励”作“厉”。后汉书朱浮传:“学者精励,远近同慕。”赵曦明曰:“案:下当分段。”今从之。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一〕,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赍梨枣〔二〕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三〕,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四〕。
〔一〕赵曦明曰:“魏书地形志:‘北广平郡襄国,秦为信都,项羽更名。二汉属赵国,晋属广平郡。’”
〔二〕梨枣,程本、胡本作“黎枣”,今从宋本。
〔三〕赵曦明曰:“隋书地理志:‘下邳郡,后魏置南徐州,后周改为泗州。’通典职官十四:‘州之佐史,汉有别驾、治中、主簿等官,别驾从刺史行部,别乘传车,故谓之别驾。’注:‘庾亮集答郭豫书:“别驾旧与刺史别乘,其任居刺史之半。”’”
〔四〕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损败”作“败损”,今从宋本。本书治家篇、文章篇俱有“损败”语。隋书食货志:“每年收积,勿使损败。”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一〕,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二〕?”对曰:“劝也,〔三〕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四〕,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
〔五〕,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六〕,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鱼〔七〕,而千万人立直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杂沓参差〔八〕,不绝于世,岂不弘哉〔九〕?四海悠悠〔一0〕,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论之〔一一〕,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一二〕。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一三〕,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一四〕俱升,松柏偕茂者〔一五〕,惑矣哉!
〔一〕宋本原注:“迒音航。”沈揆曰:“迒音航,又音冈,唐韵云:‘兽迹。’诸本不考,以为音阙。”卢文弨曰:“尔雅释兽:‘兔其迹迒。’”器案:说文解字叙:“见鸟兽迒之迹。”文选西京赋刘良注:“迒,兽径也。”梁范缜神灭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即神灭也。”
〔二〕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文津本无“名”字,今从宋本。向宗鲁先生曰:“当作‘而圣人以名为教乎’。”器案:晋书阮瞻传:“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
〔三〕黄叔琳曰:“一劝字已见大意。”
〔四〕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五〕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让国不居,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六〕孟子万章下:“孟子曰:‘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自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七〕论语卫灵公篇:“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集解:“孔曰:‘卫大夫史■,有道无道,行直如矢,言不曲。’”
〔八〕卢文弨曰:“‘鱼鳞’疑当作‘龙鳞’。后汉书光武纪:‘天下士大夫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案:龙八十一鳞,具九九之数;凤举而百鸟随之,皆言其多也。扬雄甘泉赋:‘骈罗列布,鳞以杂沓兮,柴虒参差,鱼颉而鸟■。’参差,初登、初宜二切。‘柴虒’,一本作‘偨傂’,初绮、初拟二切。■,胡刚切。萧该音义:‘诸诠傂音池,又音豸;苏林音解豸冠之豸;韦昭音疏佳反。’”钱馥曰:“参在侵韵,不入登韵,初登当是初金之误,宋刊本汉书杨雄传注作初林反,林金一也。”器案: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汉书蒯通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袭。”师古曰:“杂袭,犹杂沓,言相杂而累积。”杨子云解嘲:“天下之士,雷动风合,鱼鳞杂袭,咸营于八区。”皆作“鱼鳞”之证,卢氏以为当作“龙鳞”,非是。
〔九〕黄叔琳曰:“名通之论。”
〔一0〕后汉书朱穆传:“悠悠者皆是。”李贤注:“悠悠,多也。”
〔一一〕黄叔琳曰:“尤见远计。”
〔一二〕各本无“亦”字,今从宋本。左传文公六年:“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
〔一三〕世之,各本作“世人”,今从宋本。汉书扬雄传:“不汲汲于富贵。”师古注:“汲汲,欲速之义,如井汲之为也。”
〔一四〕魂爽,谓魂魄精爽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一五〕各本无“者”字,今从宋本。罗本“偕”作“皆”。诗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案二卷本于此分卷,以上为卷上,以下为卷下。
涉务〔一〕第十一
士君子之处世〔二〕,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三〕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四〕,经纶〔五〕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六〕,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七〕习事;四则藩屏〔八〕之臣,取其明练〔九〕风俗,清白〔一0〕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一一〕;六则兴造〔一二〕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一三〕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一四〕于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媿耳。
〔一〕涉务二字义同,谓专心致力也。勉学篇:“耻涉农商,羞务工技。”即以涉务对文成义。魏书成淹传:“子霄……亦学涉,好为文咏。”涉字用法与此同。
〔二〕士君子之处士,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文津本及戒子通录二、别解作“夫君子之处世”,何本、黄本作“夫士君子之处世”,今从宋本。
〔三〕卢文弨曰:“较,古岳、古孝二切。”器案:文选景福殿赋:“此其大较也。”李善注:“大较,犹大略也。”
〔四〕任昉王文宪集序:“若乃明练庶务,鉴达治体。”
〔五〕易屯卦象:“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朱熹注:“经纶,皆治丝之事:经者,理其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合之也。”
〔六〕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正义:“祖,始也,言仲尼祖述,始行尧、舜之道也。……宪,法也;章,明也,言夫子法明文、武之德。”
〔七〕强干,谓强力能干也。北齐书唐邕传:“唐邕强干,一人当千。”
〔八〕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藩,屏也。”郑笺:“价,甲也,被甲之人,谓卿士掌军事者。”
〔九〕勉学篇:“明练经文,粗通注义。”任昉王文宪集序:“明练庶务。”明练,谓明晓练习也。
〔一0〕后汉书杨震传:“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一一〕论语子路篇:“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一二〕兴造,指土木建筑之事。
〔一三〕宋本“开略”作“开悟”。
〔一四〕傅本、何本“具美”作“其美”,宋本等作“具美”,今从之。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一〕古今,若指诸掌
〔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三〕,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四〕不知有战陈〔五〕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六〕。晋朝南渡,优借〔七〕士族;故江南冠带〔八〕,有才干者,擢为令仆〔九〕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一0〕,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一一〕,所以处于清高,〔一二〕盖护其短也〔一三〕。至于台阁令史〔一四〕,主书〔一五〕监帅,诸王签省〔一六〕,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一七〕。
〔一〕汉书杨雄传传:“称述品藻。”师古曰:“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江淹杂体诗序:“虽不足品藻渊流,亦无乖商榷云尔。”世说新语有品藻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