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演化了诸天-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崩盘了,根本无法理会阳间之事。
  否则区区一个黑山老妖,也不可能占据枉死城这个重地。
  《幽冥鬼录》虽然是鬼修之法,但本质上它还是修炼之法,杨易完全可以学习其中的凝练道种之法,只要别聚集阴煞之气炼体,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就行。
  对于观想,杨易太熟练了。
  他双目微闭,凝神静气,很快就在脑海中观想出了一位身穿黑色龙袍,头戴冕冠阴天子模样,或者更准确说是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为阴司最高神灵,统领五方鬼帝和十殿阎罗。
  《幽冥鬼录》为地府正统修炼之法,本来就是为各级鬼吏准备的,因此观想出来的道种自然就是酆都大帝了。
  看着酆都大帝那威严冷峻的面庞,杨易心中很别扭,他感觉冥冥中似乎有个声音在不停告诉自己,要臣服于酆都大帝,献上信仰。
  一瞬间,杨易想了很多,也明白了不少。
  酆都大帝如何能够统御地府?
  除了本身的实力够强外,估计也有这《幽冥鬼录》的作用吧。
  这观想酆都大帝,实际上就是在不断进行自我暗示,把对方当做神一样来崇拜,日积月累之下,面对酆都大帝哪里有敢有反抗之心。
  而酆都大帝为阴司天子,受天地业位。
  因此观想酆都大帝,就能够沟通天地之力,吸纳为己用。
  可他是拥有“诸天演化”APP的人,怎么可能在精神上臣服于他人?
  杨易心中一动,这酆都大帝就快速变化,变换成了他的模样。
  身穿黑色龙袍,头戴冕冠;双眸冷峻,满脸威严之气。
  观想酆都大帝,其核心是观想这尊大帝身上的道韵,而不是相貌。
  随着自我模样的酆都大帝被观想了出来,杨易就感觉到人与天地间的屏障被瞬间打破了,他感觉到了天地间浓郁的元气,比之天龙世界浓郁了十倍不止。
  他心念一动,天地间的元气就蜂拥而来,灌注到了他体内。
  杨易运转《补天神功》,快速把天地元气炼化为了先天真气,储存在了丹田之中。
  先天境,成了。
  这就是高等级世界的好处,起步就是先天境。
  当然了,这个世界的先天境不一定就强于天龙世界的后天境,这关键还是要看丹田内拥有多少的先天真气量。
  水可以灭火,但一滴水滴入大火中,却只会烧干自己。
  杨易潜心修炼,却也对外界保持着极大的警惕性。
  他可没有忘了这里是兰若寺,不仅有聂小倩,还有小青等女鬼。
  聂小倩心里善良,他还能够装装正人君子,通过言语挤兑逼走对方,但其他女鬼,或许就没有那么好糊弄了。


第两百十八章 逃出生天
  月落日升。
  转眼间就是一夜。
  当杨易再次睁开眼睛时,房间内已经大亮,阳光从窗棂中照射了进来。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
  几声清脆的鸟鸣声,从屋外传来,让这阴森的古刹,也多了几分生机。
  杨易长长呼出了口浊气,心神彻底放松了下来。
  昨夜,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了。
  他连忙下了床,然后如无事人一般,先是去打了桶井水刷牙洗脸,然后煮了碗粥,非常有耐心地等待煮好、喝完。
  直到这时,他才出门离开兰若寺,并且身上什么也没有带。
  兰若寺的女鬼虽然白天出不来,但是树妖姥姥可就不一定了,她毕竟是妖不是鬼,谁知道她怕不怕阳光。
  万一不怕阳光,那她要是知道他要逃离这里,岂能够眼睁睁地看着他走。
  兰若寺前的林子不小,树木高大,林间阴森。
  那怕艳阳高照,依旧弥漫着淡淡的雾气。
  杨易控制着速度,就如平日里一般走路,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半个小时后。
  当终于走出林子时,杨易拔腿就跑,很自然就涌上了凌波微步,直到下了山,走上了大路后才停了下来。
  他回头遥望山林上,总感觉有种说不出去的阴森感。
  兰若寺位于郭北县城北,杨庄则位于城东,两者之间大约有着十里左右的距离。
  当杨易走到杨庄时,正看到老仆康叔带着四个青壮出村。
  康叔名为吴康,原为父亲杨谦的书童。
  杨易父母早逝,他可以说是吴康带大的。
  远远地看着杨易,吴康欣喜地跑上前来,忙说道:“公子,你回来了就好。昨天自从你走后,老奴就一直心神不宁,整宿都没有睡着。因此就去请了他们四人帮忙,无论如何也要接你回来。如今看到你回来,老奴就安心了。”
  杨易说道:“康叔,先前是我太无知了,执意要去,惹你担心了。杨清,谢谢你们了,中午我让康叔准备一桌酒菜,到时候你们记得过来。”
  杨庄是个大村,基本上都是姓杨的,这四人都是他小时候的玩伴。
  杨清婉拒道:“不用不用了,我们也没有帮什么忙。杨易你回来了就好,那兰若寺有脏东西的事情早就传遍了,也你就是读书人所以不相信。”
  其中一人好奇问道:“杨易,昨天你在兰若寺过夜,有没有碰到什么?还有,你的书篓呢,你不会还去吧?”
  吴康吓得大跳,忙劝说道:“公子,既然回来了,那就万万不能够再去了。书的话,老奴现在就去帮你拿回来了。”
  杨易忙道:“康叔不可。说实话,我昨天还真碰到鬼了,是个漂亮的女鬼。她想引诱我,只是因为露出了破绽被我发现了,于是我就暗暗用计把她暂时诓骗走了。
  这不天一亮,我就逃了回来,什么东西也没有拿,就怕会惊动他们。
  那些书丢了就丢了,反正我已经烂熟于心了。”
  啊!
  吴康和杨清他们都吓得脸色一白,竟然真的有鬼!
  说实话,大家都在传言兰若寺有脏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却没有人知道,因为进入过夜的人都死了。
  众人在惊吓过后,看向杨易的眼神满是佩服。
  真不愧是他们村的秀才,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连女鬼都能够骗得到。
  吴康哆嗦地连连点头道:“对对对,丢了就丢了,大不了我们重买就是。公子,你先回家吧,我去县里割些肉回来,中午给你做顿好吃的,压压惊。”
  杨庄离县城并不远,也就五六里路。
  杨易点头:“康叔,那你去吧。”
  吴康去县城了,杨易也和杨清四人分别,朝记忆中的家走去。
  他家在村子前面,门前就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沿着小河,两排都栽种了垂柳。
  每到夏天都非常好看,这些垂柳还是他父亲杨谦生前栽下的。
  记忆中的杨谦是个典型的文人,曾官至杭州府通判。
  因为性格刚正不阿,始终不肯同流合污,再加上得罪了京城中的权贵,最终被人陷害获罪,被贬为了庶人。
  但是一年后杨谦就暴毙而亡,母亲不久后也郁郁而终。
  没有多久,杨易就来到了家门前。
  这就是座简单的四合院,因为长时间没有修缮,已经有些斑驳了。
  父亲杨谦生前虽然官做得不小,但却两袖清风,根本没有什么钱财留下,这也让他自小生活都比较清苦。
  如果不是家中还有三十多亩良田在,恐怕他这书都读不起了。
  推开院门,杨易走人进去。
  入目是块影壁,左转才是院子,左右是厢房,北面是正屋,南面是厨房。
  正屋和厢房之间由走廊连接着,院中铺着石板,中央还有一个凉亭,周围还栽种了几株梅花,如今正开得艳丽。
  杨易走入正屋,西面是卧室,东面则是书房。
  书房空间不小,东面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按经史子集分门别类的摆放着,足有近千册书籍。
  在其他墙壁上,还挂着不少的书画,都是杨谦留下来的。
  可以说,这书房才是他们杨家的底蕴所在,随随便便都能够卖到上万里银子,因为其中有不少的孤本,都是杨易祖上数代好不容易收集到的。
  杨易走到书架前,径直取出了一本书,名为《博物志》。
  这《博物志》是本杂书,共有十卷,里面记载了多是各种神怪传说、奇虫异兽、奇珍异草、方士左道、地方见闻等等。
  这书房中的千多本书籍,其中有杂书近百本。
  对于这些杂书,杨易以前是从来不看的,特别是像《博物志》、《酉阳杂俎》、《搜神记》等等,里面记载的尽是神神怪怪的内容,他是不屑一顾的。
  但是现在,这些书籍却是可以帮他快速认清这个世界。
  杨易坐在书桌前,开始翻看了起来。
  他一目十行,速度极快。
  那一页页文字,把他带入了一个奇幻诡异的世界中,特别是方士左道卷中,里面记载了各种左道邪术,比如说造畜术、扎纸术、降头术、诅咒术等等。
  这些左道方术诡异无比,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
  当然,这书中自然也少不了对妖魔鬼怪的描述,其中就包括鬼、妖、怪、尸、精、神等等,非常繁多。
  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杨易就把《博物志》看完了,然后又拿出来《搜神记》看。
  《搜神记》功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
  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
  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第两百十九章 郭北县
  中午的时候,吴康做了一桌子的好菜。
  除了邀请了杨清四人外,还有曾叔祖和族长两人。
  这一个是辈分最高的,一个是地位最高的人,一般哪家宴请宾客,基本上都会喊上他们。
  族长杨宗,其实也是杨易的亲大伯。
  他沉色脸色批评道:“杨易,这次你太鲁莽了,明知道兰若寺有鬼物,你竟然还要跑哪里去读书。幸好你没事,否则百年之后,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你爸妈交代。”
  杨易低头道:“伯父教训得是,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杨宗韩欢颔首:“我知道你搬到兰若寺去,是为了读书安静些。我下午会通知下去,让大家在经过你家附近的时候都尽量小声。
  我们杨家也算是郭北县大族,几乎每代都有人考上进士,而你就是这一代的希望,希望你能够好好用功,不用辜负了我们对你的期望。”
  杨易微笑道:“伯父放心,今秋乡试,侄儿必定高中。”
  在天龙世界数年,他经常进宫为高太后和皇帝讲经,偶尔碰到过朝中诸多大臣,其中有不少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司马光、苏轼兄弟等等。
  对于这些人的技能,他也没有放过。
  可以说无论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抑或是应试科举的经验,那怕是放眼整个大靖,估计都没有几人能够比得上他。
  以他的水平,考个举人还是手到擒来。
  杨宗见杨易自信满满,虽然心中开心,但还是教训道:“有信心是好事,但也不能够就此骄傲了。乡试不算什么,来年春天的会试才是关键。”
  曾叔祖抬手,打断道:“好了好了,小粽子,就你话多。你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哪有资格去教训小易。小易,不要听你伯父的,有才就要显露出来,否则别人如何能够知道?”
  杨宗面色涨红,神色无奈。
  他可以自持辈分教训杨易,叔祖自然也可以教训他,并且还不能够顶嘴,否则就是一个不孝的名声。
  大靖以孝治国,不孝可是个大问题。
  杨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