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乃路易十四-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对一直表现得桀骜不驯的行会成员来说,这种威胁立竿见影——行会首领们期望的,在失去了他们的控制之后变得混乱与疯狂的局面并未出现。那些曾经屈服在他们淫威下的行会成员更不敢去挑战国王的耐心——国王的官员指明的新行会首领在绞刑架下就位,对官员的吩咐没有一点异议,种种上传下达的过程更是流畅的如同上了油脂的新式纺车一般。
  以新的木工行会首领居伊做栗子,杜波还在蹬着腿儿在空气里跳舞,他就开始着手筹办国王交代的纺车与织布机工场了。
  是的,国王觉得作坊一词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产业,新的名词“工场”也就应运而生,原先的木工行会名存实亡——因为所有的匠师、帮工与学徒都要被统合到之后的大工程里。
  原先的订单都要被推后,无论什么样的卖家都不可能与国王相提并论——幸运的约瑟被指为这个工程的总匠师,他会挑选一百名他认可的匠师作为弟子,教导他们如何制造纺车,另一个制造了织布机的英国工匠也是如此。等到这些人学会了,他们就要回到各自的作坊,一边教学一边与自己的学徒与帮工制作纺车与织布机。
  这些都要在一个月内完成。
  也不是没人抱怨,因为这实在是太不合规矩——不过等到铁匠行会的新首领也出现在被借用来作为教学场地的仓库里,最后的杂音也消失了——新式纺车与织布机上都有铁铸件,之前约瑟是偷偷拿去让别城的铁匠打造了,为此付了很大一笔钱。不过铁匠也如约定的那样,不问这是做什么用的,也不说是约瑟的订单。
  这些铁匠却会巨细靡遗地询问这些铁铸件将会起到什么作用,需要有什么特殊功效,又需要多长的使用时间等等……
  这种行为在行会死亡之前是不可能的,因为铁匠与木工之间若是这般深入交流,不但跨了行也触犯了忌讳,铁匠会觉得自己做了贼,木工也会不高兴,甚至打起来或是弄出人命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种行为显然有着国王的支持,铁匠们愁眉苦脸,他们和木匠一样,也要在规定时间内里交出足量完美的配件,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可没有慢慢返工打磨的时间,而正如人们确信的,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总要比一无所知地着手更能做得准确,快速。
  一些铁匠甚至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也确实让新式的纺车与织布机更加完美。
  他们获得了一大笔可观的赏赐。
  国王没有等到新式纺车被成批地制造出来就离开了奥尔良,毕竟他的大巡游也不过进行到三分之一的地方,但等国王一行人的车驾进入普罗旺斯地区的时候,奥尔良城已经送上了最新的棉布。
  由新式纺车与织布机纺织出来的棉布又光滑,又细密,丝毫不逊色东印度公司千里迢迢从印度运回来的货物,也不畏惧多次洗涤,至于是不是会因为光照变色褪色,还要由时间验证。
  不过就算保留了这个弱点,它的宽幅与产量也足以让人们喜笑颜开了,手工在这点方面是永远比不过不知疲倦的机器的,而且随着木工行会与铁匠行会被强行组合成一个整体,有识之士担忧的,新式纺车与织布机造成的纺织工大批失业进而引起社会动荡的事儿并未发生——国王的纺织工场就像是有着一张巨口的怪物,来多少人都能吞下。
  不看国王一开始就准备用它来引导女性走出家门吗,如果连现有的纺织工人(男性)都接收不了,这难道不是在说笑话吗?曾经满怀担忧与戒心的纺织工人看到国王的工场建起来后,也慢慢地放下了心,毕竟这些绵延在奥尔良城外的屋舍面积是那样的广阔,木工行会与铁匠行会的数千成员以及其帮工,学徒更是昼夜不休地干着活儿,一架架的新式纺车与织布机不断地被运往城外——“每台机子至少需要一个人来忙活吧。”他们这样说道,一边点数着机子的数量,机子越多,他们就越安心。
  何况,就算是暂时没有被雇佣,纺织行会的新首领也给了他们一笔安家费,让那些因为缺少原料而不得不停工的作坊成员不至于忍饥挨饿,流离失所。让路易有点吃惊的是,这笔费用竟然不是他们向官员申领,而是新首领从原先的行会首领所有的产业中抽取的。
  “原来这些人也不是不能做好事的。”奥尔良公爵讥讽地说道。
  “他们并不是白痴,只是心怀侥幸。”路易淡漠地说,奥尔良城原先的纺织行会首领难道不知道有了新式的纺车与织布机会带来更多产量与更好质量的产品吗?
  但这样的结果有利于工人,有利于买家,甚至商人也有利可图,但对行会来说这反而是一个大麻烦——没有了学徒…帮工…匠师这一过程,行会的作用就少了一大截,不夸张地说等同于无了。毕竟当一个女人,一个孩子,一个老人也能轻而易举地在几天里学会如何使用机器,进到国王的工场里做事,他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难道那些学徒、帮工、匠师都是心甘情愿地将收入的大部分交给他们的不成?
  而且国王,或是领主,又或是大商人的工场,可以直接与上游的供货商,或是下游的卖家谈妥买卖,他们更不需要行会在其中掣肘,纠缠,供货商与卖家也一定乐于少掉一层盘剥。
  所以新技术,新原料,新机械,对行会的既得利益者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们急切到这个地步,也不奇怪。
  不过有了奥尔良城的先例,其他地方的行会也不得不看清了事实,低下了头,一些畏惧于行会的威胁不敢动作的工匠居然也鼓起勇气,偷偷地跑出所在的城镇向国王呈上自己的发明,有些是纺车与织布机,有些不是,但只要路易看过觉得有价值的,全都接受了下来。当然,也有一些人的作品并不如他们以为的那样出色,或是重复了,国王的官员也一概接纳,把他们安排到国王的工场里做事。
  柯尔贝尔与卢瓦斯侯爵整理近来的文书后计算出来的数量让他们不由得发出一声喟叹——只不过短短三个月,他们竟然已经接受了上万名工匠的投奔——别觉得这个数字小,有勇气的人从来就不多。
  随着工匠的人数,职业的种类,来处的数量越来越多,行会,这个在法兰西乃至欧罗巴,以及英国盘踞了数百年的庞然大物终于发出了哀鸣……
  总是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到国王的工场里去呢?”就算没有天赋,没有发明,在国王的工场里,只要你认认真真干活,酬劳是不绝对不会短分少数的,更不会让你白白地给帮工或是匠师做工,也不必从孩子的嘴里挪出一笔奉献给行会首领的钱……想要晋升,工场的首领,或是官员也说了,纯粹以你的产出与年资为标准——有专门的部门统计核准。而不是由一两个人说了算。
  柯尔贝尔创立的制度在数百年后的人眼里可谓又落后又粗疏,但对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它们就和工场与机器一样新式又高贵,他们简直是带着敬仰的眼神去观摩这些制度的,而且多半都集中在赏赐与晋升的部分。
  这也是人之常情。
  行会首领们最大的敌人终于到来了,有人说坏事总是一传百里,好事也是如此。
  酒馆里,公寓里,广场上,或是教堂中,都有行会成员窃窃私语,交头接耳,“那里还要人吗?要多少?女人要吗?孩子呢?你看我父亲把头发染黑了去试试行吗?”
  也有大胆的工匠面对行会管事的勒索时反过来恐吓他要去别处干活——行会罗网被国王的工场撕开了一条口子,他们再也不怕被行会驱逐后没法立足做事了。
  更多的是因为没有贿赂的钱,行会要求的作坊、工具与抵押金的帮工或是学徒,连带着家人,悄无声息地就没了。反正国王的工场里有人教导他们如何干活,他们也不是懒惰的人,或是笨蛋,为什么还要留在作坊里受苦?
  帮工学徒是行会金字塔最底层的阶层,他们陆续地,大批地离去,终于导致了行会最终的崩溃。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


第四百一十一章 奥朗日的凯旋门
  若说巴黎盆地是法兰西的心脏,那么普罗旺斯就是法兰西柔软的腹部。
  而且这个腹部,一定是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的腹部,同样的秀丽、柔美与富饶,令人难以忘怀。
  如女神肌肤一般雪白的是海边的沙子,玫瑰是她的面颊,薰衣草是她的双瞳,这里的海风就像是她的吐息,温暖并且带着永不消逝的馥郁气息。
  这里的人们多半从事农业与渔业,数之不尽的新鲜蔬果,橄榄油与大蒜,还有香料与鱼虾摆满了普罗旺斯人的餐桌。
  要说普罗旺斯的人们对国王的观感如何,好感肯定是要胜过恶感的,毕竟路易十四的一系列措施与法令显而易见地将这个南部地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国王的化妆品产业与香料产业,染料产业都要用到这里的玫瑰花与薰衣草;国王的道路更是让他们的蔬果与渔获得以运送到更远更多的地方;国王的官员们拿来的种子,像是土豆、番茄、咖啡等,他们也在试着种植;而且听商人们说,国王有意将马赛从一个军用与渔业港口打造成商贸港口,就像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让普罗旺斯的人来看,马赛完全担当得起这份重任,它朝向科西嘉岛与阿非利加大陆,东侧就是意大利,西侧就是法国与西班牙,朝向法国内陆与神圣罗马帝国,无论是从海运,还是从陆运上来说,它都是一颗璀璨的钉子——没说错,它将来会像是钻石那样昂贵与耀眼,也会成为法国国王征服意大利的立足点。
  路易十四从不遮掩他对意大利的图谋,这点从他想尽办法缔结了私生子与科西莫三世之女的婚约就能看出——虽然这是一种堪称厚颜无耻的绕弯子继承法。
  私生子在教会法以及基于教会法的其他法律中是没有继承权的,所以,虽然他是路易的长子,却必须要从另一个波旁的后代,也就是奥尔良公爵的女儿身上谋求对那不勒斯的权力——因为托斯卡纳的安娜大郡主从其母身上获得了对那不勒斯的继承权,这样,只有成为她的丈夫,科隆纳公爵才有资格发起与那不勒斯有关的继承权战争。
  当然,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无论是罗马教会,还是西班牙以及神圣罗马帝国都不会袖手旁观,甚至意大利的那些诸侯也不会,当初意大利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统一的征兆,只不过都被他们破坏了——哈布斯堡体系不会允许法国波旁的势力进一步拓展,罗马教会也无法容忍一个完整的意大利——难道他们还真的只要一个梵蒂冈就心满意足了吗?
  至于米兰等诸侯国更是无需多说,他们不知道诅咒了托斯卡纳的科西莫三世多少次了——这头恶狼无疑是科西莫三世引入意大利的。
  但科西莫三世也很清楚,美第奇家族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商人家族,在欧罗巴人几乎没有“常备军队”的概念,所有的战争都由雇佣兵来完操控的时候,金钱可以起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直到现在,不,早在一个世纪前,这种做法就被证明了过时与不可靠。
  就如科隆纳公爵偶尔说起的——军队是属于国家的暴力机器——这句话科西莫三世可以用他疼痛无比的膝盖来发誓绝对出自于路易十四之口,他也看到了,这头被一整个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