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仿生纪元-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想把陆文挖过去吧?”

    “夏小姐,你不能就这样污人清白,这次是真的有事要找他,上次那件事有后续了,我想他肯定也会感兴趣的。”

    上次那事,指的是那个‘流浪诗人’的事情。

    有关一件十多年前的冤案。

    那件事,一直到最后,所谓的‘流浪诗人’都没有露面,没人知道他是谁。

    陆文从夏初洛手里拿过手机,和魏伯安约好了个时间,下午就见面。

    “把我放在仓库门口就行了,你去找魏伯安吧。”夏初洛说道。

    “你今天下午就要走?”陆文问道。

    “嗯,胖子他们已经把东西都打包好了,你的那具身体也已经彻底激活,等会你应该就能感受到了。”

    “你留下来的身体呢?”

    “在我卧室的衣柜里。”夏初洛说道:“那具身体没有手环,记忆我已经做好了,只要不应付太熟悉的人,应该不会出问题,我和执行局请了两个月的病假,这两个月不用去打卡。”

    把一具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仿生人放在卧室衣柜里。

    普通人干不出这种事。

    衣柜是很多悬疑电影的必有要素。

    大晚上柜门缓缓拉开,伸出一只手什么的……

    半个小时后,车辆停在仓库门口。

    夏初洛的小团队已经在等着她了。

    江胖子这两天看起来瘦了不少,整个人都憔悴了,抱着他心爱的电脑,双眼充满血丝。

    “胖子,你这状态行不行?”陆文问道。

    “大家都是男人,你居然问我行不行?”江胖子顿时站起来,“熬夜对我不过是家常便饭,我从娘胎里就开始熬夜,到现在快三十年了!”

    “你才二十多岁?”

    陆文惊了。

    江胖子看起来比魏伯安的年龄都大。

    一个油腻肥胖的中年大叔,突然自称是二十多岁的小鲜肉……

    确定整个团队的状态都在线后,陆文又看了看自己的第三具身体,亲自开机。

    熟悉的感觉顿时就来了。

    “我就先走了,有什么事就给我这具身体说。”

    “行,赶紧去找魏伯安吧。”

    十三区到第十区,又是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

    这还仅仅是城区。

    到达的时候,魏伯安坐在第十区执行总局不远处的一家小饭店里。

    “你到底有多少瓶十多年前的酒,每天这么喝都喝不完吗?”

    “喝完了再去批发就行了。”

    “……”

    看得出来确实是有事。

    如果魏伯安仅仅只是想喝酒,他会亲自跑到第十三区来。

    但这种打电话把陆文叫到第十区的情况很少。

    “那事有着落了?”陆文问道。

    “还没,这么久了,始终没通过之前的那些案子,找到那个‘流浪诗人’的蛛丝马迹,但……他最近在第十五区出现了。”魏伯安给陆文倒上了一杯。

    “又死人了?”

    “没错,但是第十五区的情况你也了解,就是个搞旅游的,常住人口比较少,那边发生的案子,也基本就是些小偷小摸,外区游客被坑之类的事情。”

    魏伯安说话间,陆文也在网上查了查。

    他发现第十五区的执行局比第十区的还要更咸鱼一点。

    那里的执行官,平日里处理最多的,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内海的沙滩上溜达,时而兼职卖防晒霜。

    “执行官兼职卖防晒霜……这行业的跨度可大了。”陆文看了看别的资料,“这个大区居然已经好几年都没有总长了,权利最高的也就是个即将退休的三级执行官。”

    “搞旅游的,每天的工作也就是解决纠纷而已,没人愿意去那个地方。”

    但那个流浪诗人偏偏就去了。

    以他上一个案子的情况来看,估计又是有什么冤案之类的。

    “要说冤案,每个大区都可能会有,但第十五区……怎么看都不应该是他的目标,这个区案子是最少的。”

    这个区常住人口还不到两百万。

    人口数量最少的一个区。

    但人流量却相当大,每到各种节假日,前往第十五区的车辆都可以堵成长龙。

    “有时候我就不明白,开开心心的三天假,在家里玩游戏多好。”魏伯安抿了一口酒,“总有人非得往那些景点跑,去的时候堵一天车,回来也堵一天车,中间唯一的一天就用来看人山人海。”

    “下午还得办事,你就别喝酒了。”陆文提醒道。

    “没事,你开车就行了。”

    “……”

    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个惊喜。

    比如今天早上的第十五区。

    一个正在做小区保洁的保洁人员,突然被一盆从天而降的滚油泼中,那是一盆芝麻油。

    他在惨叫中跌跌撞撞走了几步。

    又有一盆冰冷的汽油泼了下来。

    随后便是一枚从天而降的打火机,上面的火焰尚未熄灭。

    “那附近没有监控,所以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只能通过现场的样子做一个大概的判断,那人已经被烧成焦炭了,据当时现场的居民说,那芝麻油闻起来挺香的……”

    又是一个被活活烧成焦炭的家伙。

    暗中那个被称作流浪诗人的凶手,行为手段越来越残忍。

    “那些油是哪里来的,有发现吗?”陆文问道。

    “正在调查,不过希望不大……”魏伯安回应道。

    “总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第十五区紧邻第十六区,第十六区贫民窟那么乱你又不是不知道,在那边,什么东西都可能弄到,就算凭空变一架轰炸机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两人赶到第十五区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幸而现在不是节假日,路上没有堵车。

    不得不说第十五区风景确实好,沿途很长一段路都是靠海修建的,可以看到翻滚的波涛拍打沙滩,以及沙滩上的俊男靓女。

    当地执行局,那位即将退休的三级执行官接待了两人。

    “两位同志远道而来,辛苦了,先吃个饭吧。”

    这位执行官叫冯富贵,很喜庆的名字,第十五区唯一的三级执行官。

    不出意外的话,他本应该晋升总长的。

    但他觉得自己年龄太大,没两年就得退休,处理不了那么多事情,所以拒绝了。

    “不要一见面就吃饭,执行局的人不应该学这一套。”魏伯安认真说道:“直接带我们去看现场吧。”

    “这地方就是搞旅游的,除了吃就是玩,大家都在这里长大,习惯了。”冯富贵笑了笑,带着两人去了现场。

    现场其实没什么可看的。

    一个破旧的小区。

    青灰色的水泥外墙,暴露的红砖,小区外面好几条街都是小吃。

    第十五区的烟火气明显比别的区都要重一些。

    “两摊油渍,其中一滩有燃烧过,根据地面痕迹,受害者在身上着火之后,还向外跑了几步,然后才倒下。”

    这世间有很多死法。

    被烧死应该算是相当痛苦的一种。

    其实每一种都很痛苦。

    跳楼也是一样。

    很多人都说,跳楼者在接触地面那一刻,能够听到自己浑身骨骼碎裂的声音,他们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所以即使生活不如意,还是好好活着,活一天就赚一天。

    “我们在三楼外侧的走廊上发现了一些油渍,检测后发现成分与地面上的油渍相同,凶手就是从这里倾倒那两盆油的。”冯富贵介绍道。

    “有没有目击者?”陆文问道。

    “没有,我们挨家挨户问过了。”

    “想想也是……凶手的作风,能留下目击者就怪了。”

    陆文看了看四周。

    案发时间是早上十点,当时该上班的都已经去上班了,小区里人比较少。

    这个位置又比较隐秘。

    “凶手提前观察过现场环境,并且知道受害者的作息时间,知道他会经过这里,所以他很有可能跟踪过死者一段时间,小区里面没有监控,但外面街道上有,调监控。”

    监控不会撒谎,但给出的线索也近乎于无。

    魏伯安与那位三级执行官都算是经验丰富的了,他们并没有从这几天的监控里发现什么异样。

    受害者喜欢独来独往,没有被跟踪的迹象。

    “对了,那本诗集呢?”



第一百九十五章 骑士精神

“《特里斯丹和伊瑟》?”

    魏伯安念出了封面名字。

    这个中年人似乎陷入了迟钝,愣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拿出手机搜一下。

    “不用搜了,这是骑士叙事诗。”

    陆文已经搜了出来。

    “在很多次战争之前,西方的文学分为几个种类,诸如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等;教会文学取材于《旧约》这类的书籍;而英雄史诗多是改编自民间传闻,特别出名的有《贝奥武夫》、《尼伯龙根之歌》;骑士文学则偏向于浪漫与冒险。”

    “会不会是模仿作案?”冯富贵问道。

    早上案发,他们找到这本诗集后,这位老执行官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也把第十区发生过的几次案件研究了一遍。

    那些案件中发现的诗集,第一个首诗名往往就是相当重要的线索。

    “凶手更喜欢在室内杀人,杀人之后,会留下诗歌以外的第二个线索,但这次是在室外,我们应该去搜寻一下死者的住所。”

    这个死者的生活很清贫。

    简陋的一室一厅,家中的家具电器等都是很多年前的老物件。

    寻常人家。

    家里所有东西都还算整齐,但并没有过分整齐。

    死者没有强迫症,也不是左撇子,更没有特殊癖好。

    不能通过受害者特点来进行分析。

    他的日常工作也只是简单的小区保洁。

    跟工作有关的东西也都十分简单,看不出什么特别。

    家里并没有出现任何违和的东西。

    “站在门口看过去,一眼看到的,同样是阳台,但阳台上空无一物,这次难道只留下了一本诗?”

    可惜这个老式小区没有监控。

    或许是和平太久了。

    在这个大区,人口稀少,很少听说有死亡案件的发生,死人最多的,其实是那片内海,十多年前,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葬身鱼腹。

    这些年到是好了很多。

    “凶手知道小区没有监控,他提前踩点过,小区外街道的监控没有看出异常。”

    跟上次一样。

    上次第一个死的律师,所住的老式小区,监控已经坏了好几年了。

    这个流浪诗人仿佛是从文艺作品里跳出来的。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凶手高超的杀人手法,处理尸体方法,强大的心理,反侦察技术等等,都让破案人员头疼不已。

    但现实往往是:一群执行官坐在监控前,对着画面指指点点,纷纷感慨,画面上这凶手真厉害,居然还知道这么做……

    “现代案子,没有监控是个头疼的事情。”陆文靠在门口,“死者的人际关系调查过了吗?最近有没有与什么人起冲突?家里有没有缺钱的?短期内有没有购买大额保险?工作关系呢?他死后财产属于谁?感情方面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