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他开局一个碗-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收回放在官员身上的目光,这些曾经用铁蹄踏破这片山河的蒙人还是不明白啊,国仇家恨两相作用下,他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个搜刮百姓油水,养的膘肥体壮的肥猪给活剐了。但他得忍,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在那之前,他不但不会杀了这些元官,还要刻意去和元朝朝廷中那些得用的将领交好。
要是能让他们都觉得他目光短浅威胁极小,那就是最棒的结果了。
城中百姓战战兢兢跪倒一地,朱元璋不愿意多为难他们。他们的日子相较于别的地方的人好过些,但也一样是受着官府的剥削,受着官员的压迫。同是苦难者,他没有必要在他们面前耍威风。
“都起来吧。”他亲手扶起了一个白发满头的老人,替他将膝盖上沾的尘土拍干净,然后和颜悦色地道:“你们从前怎么过活就还是怎么过活,我的士兵不会去侵扰你们的。”
老人却还是害怕地全身打抖,要向他弯腰作揖、朱元璋半抱着他没有让她这一揖做下去,带些无奈地说:“老人家,我说话算话,你不用这么害怕我。”
“将军,你有什么诉求尽管说,咱们都尽力去办,只盼你发善心,别让我们来揣度你的心思,最后却都落不了好。”老人说着便流出了泪来,集庆这个地方富庶,任谁从这个地方过都要狠捞一把,他们已经麻木了被人欺压,能够说服自己适应这种生活,陡然遇上朱元璋这样一个什么也不要的,他们不是感激而是惶恐。
朱元璋见其余百姓也是这样一幅面色惶惶的模样,只能叹了口气道:“我保你们平安,也让你们好好过日子,当然是需要回报的。”
听他这样说老人才信了三分,集庆城的人已经不信什么无所求了,只有有所求的人才能让他们安心。朱元璋便按照他在滁州所实行的政策说了:“我军中需要军粮,但也不会强抢了你们。元朝朝廷按二八收取赋税,只给你们留两分的粮自用,如今这里是我掌管了,赋税自然是交给我,按照五五分收取赋税,你们可留下五分。”
众人都是一副讶异的模样,不意他不但不加重赋税还要减少。朱元璋接着说道:“我的军队同样需要补员,但我也不会强征青壮入伍。且若是家中只剩一个独丁,又有老父老母要赡养,这样的人不许加入我的军队。军中秩序严明,是否能出头全看军功,我虽说不会强征,但还是盼着各位有志的青壮能够加入我的军队的。”
他说着便向所有人拜了一拜。见他确实是一副和善的模样,又有商户犹豫着问道:“那咱们这些行商的。。。 。。。将军如何打算?”
士农工商,商排最末,朱元璋对这些低买高卖攫取利益的商人并没有太多好感,只觉得他们是在凭借小聪明赚取巨额钱财。但当着这许多人的面他也不好针对商人,只是犹豫了一会儿说要再议,等他定个章程与这些商人说。
集庆盛产丝绸,汇集了大量商人,倒是与以农耕为主的滁州不大一样了,这许多的商人确实需要他想出个章程来应对才好。
“你很不喜欢商人?”回了屋子,朱元璋拿了纸笔出来,在纸上写了一个“商”字却是再也没有动笔写下去了,只是撑着头有些烦恼,姜妍见状便问了。
“我与他们无仇,倒说不上什么憎恶喜爱。只是商人的本质就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不是什么安定的角色,我没法将他们与脚踏实地耕作田间的农夫对等。”五五分成的税收刚够满足朱元璋的军队军粮,他不多收也是不愿给农夫多增负担。他自己也曾在田间劳作,知道期间的辛苦,自然不会苛求农人。
但对于商人。。。 。。。他不会去抢夺这些人的钱财,但到了瓜分利益上,他不太愿意为这些人让步。
姜妍犹豫了一下说道:“你现在要怎么对待商人倒还无伤大雅,大不了就是多收他们些进出税费。可你是有大志向的,那你就不能对商人有这么大偏见。”
“怎么说?”朱元璋挑挑眉,搁置了笔等待着姜妍发表意见。
“我从前学的是经济,倒是能在这上面多说上几句话。土地是百姓的根本,但要是想要全天下都富足起来,唯有依靠四处行走的商人。要想富,先修路,天下道路四通八达,商人便能将从盛产粮食的地方购入粮食,卖到粮食不丰的地方去。也能自低价地区购入物品,运输到高价区去,买方卖方和他们自己都能够赚到钱财。他们还能因此带动运输业,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满足了市场的供需平衡,最终就能让天下富足。”
“这些人动辄就会哄抬市价,靠着他人苦痛为自己攒下积蓄,富足了也只是富足他们自己,怎么说就是富足天下了?”许多名词朱元璋一下子没能明白过来,蹙起了眉头反驳了姜妍。
姜妍知道要想一下子扭转朱元璋的思路有些困难,况且商人确实是需要管理才能发挥好作用的,当下朱元璋只掌控了滁州与集庆,根本管不住可以四处行商的商人。
但还没有等她想好措辞再劝,朱元璋便开口道:“罢了,你在这上面似乎确实比我懂得多些,那便听你的意见。你以为我现在对待商人要如何?”
“他们四处行走的时候会交换信息,你不如像对待农人那样减轻他们的进出税费,让他们多为你在各处传些美名,也好为你吸纳更多的名士良人来。”
朱元璋点点头,觉得姜妍说的颇有些道理,也就顺着她这条思路写了几条对商人有利的策略。
那些商人原本惴惴不安的,朱元璋对他们的态度明显与对其余农人百姓不同他们还是能看得出来的,但又舍不下集庆这一处丝绸大城,聚集在了一起商量办法。
“我能接受比现在高出三成的税费。”一个商人苦笑道:“看这位将军的样子,怕是个农人出身的,农户的负担怕是都要挪到咱们这些商户的头上来了。”
“高出三成的税费怕不是利润几近于无了。若是他向像前那些元官一样还要收取贿赂,咱们岂不是要亏了本?还不如想法子去旁的地方购入布料。”
“薄利多销倒也还能赚上一些,毕竟只有集庆有这上好布料。只要他不要太过分,我再被剥削一些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你们都比我要好,我可是集庆的本地人,你们都能走,我可走不了。”其中一人长吁短叹道:“等着看吧,若是这商户实在干不下去了,我便继续去耕田了。”
“那你行商的天赋岂不是辜负了,咱们里可就你赚得多。你这身板看着也不是个能干农活的料,真要回归田地,你怕是连锄头也拿不动。”
各人都长吁短叹了一阵,次日看了朱元璋发布的政令却是目瞪口呆,进出税费竟然比原来低了四成!
朱元璋又特意派了人去请他们一聚,饭局上说了自己的志向,拜托他们行商期间为他四处宣传看看。同时他拒绝了一人提议送给他的礼物,说是自己不会收取一分贿赂,受到了诸人的赞叹。
从集庆出去的商人行至各处便都开始向同行炫耀这一位减免税费的起义将军了,税费减少,集庆的布料所赚的利润就大了,这样的诱惑下,便有更多的商人往集庆而去。一传十,十传百,有许多郁郁不得志的人也往集庆想要亲眼见一见这位待民亲善的朱元璋了。
第二十七章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c
半大的少年郎跪在朱元璋的面前,满面泪水一声声唤朱元璋舅舅,身旁还立着一个佝偻着背神色带些试探的中年男子。朱元璋恍惚了一会儿问道:“你是二姐的儿子?”
朱家贫困,大儿子出生后除了朱元璋还有一子二女,只是都实在无法养活,只能把孩子都送去别人家中寄养,儿子便继承他人的香火或是充作赘婿,女儿便只当是童养媳。
二女儿便是送去了附近村子的李家,答允女儿长大充作李家的童养媳,嫁给李家的李贞做媳妇儿。作为小儿子的朱元璋小时候很少见自己的二姐,更是无从见上自己这个外甥一面。
然而李家从前多有接济朱家他还是知道的,又向李贞问了些话确认了他的身份,脸上也和缓了下来,只心中仍是百感交集。李贞二人在濠州就早听闻了朱元璋这支义军的事儿,只是朱二姐身染重病卧病在床他们要照料着,无法投奔而来。
去岁朱二姐撒手人寰,乱兵又入侵了濠州,父子二人生活艰难难以为继,又时时刻刻生活在被掠夺生命的恐惧之中,咬咬牙便往滁州朱元璋这里投奔。路途上他们没有什么吃食,每日里风餐露宿,如同乞丐一般受人白眼讨要食物,颠簸到了滁州好不容易见了朱元璋的手下。朱元璋的手下听了他两的身份,便派了人把他二人护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听到自己二姐已死,朱元璋的神色黯淡了两分,却仍要振作精神安抚眼前的父子问道:“外甥是否取了名字了?”
“只一个小名叫保儿。”李贞唤了一声:“保儿,可莫要再哭了,见到你舅舅是好事儿,擦干净你的眼泪吧。”然后他又转脸向朱元璋道:“保儿若是有福气能随将军姓便好了,名字也将军来取吧。”
朱元璋愣了愣,不意李贞竟然愿意让自己的儿子随他姓朱,他没有儿子,侄子朱文正虽受他百般爱护却又是个不懂事的,一时有些意动,想要收自己这个外甥作自己的义子,亲自教养着。
然而他望了望脸上仍是讨好笑容的李贞又是有些犹豫,李家也只剩了这父子二人,若是自己让外甥随自己姓朱,岂不是断了李家的香火?他知道李贞让保儿随自己姓是在讨自己的好,想让自己对保儿好些,但即便不让外甥姓朱,单他是二姐子嗣这一点,朱元璋也不会薄待了他。
“我那侄儿叫文正是文字辈,你与他辈分相同年岁也相似,便也排在文字辈吧。姓氏却是不必再姓朱了,仍姓李作李家的后辈。”朱元璋起身将依然跪在地上面带泪痕看着自己的保儿扶起,想了想道:“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我需要你做一个忠诚无私,尽心竭力的人,你便叫李文忠吧。”
李文忠本就是个早慧的人,奔逃来的时候也见惯了人情世故,自然十分懂事。听了朱元璋对自己的期望,他也明白朱元璋对自己有多看重,哪怕没有同他姓朱,肯定也会精心教导自己,连忙不顾朱元璋的阻拦又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多谢舅舅赐名!文忠此后一定为舅舅赴汤蹈火!”
年岁上他比朱文正还要小三岁,却更能体察朱元璋的心思,又说了些话劝慰了朱元璋不要为自己的母亲伤心,说了这些年自己母亲对朱家的惦记以及他与父亲的生活,将笼罩在朱元璋心头的感伤都驱除了,更觉得这个外甥体贴懂事。
“姐夫,我找人替你安顿下来,往后文忠便住在我邻处由我教导,你觉得怎么样?”他心忠的谋划,却也还要再问问李贞的意见。
李贞连连摆手表示没意见,他本来就只想为自己儿子博个好出路,为此让他改姓都没关系。朱元璋仍让李文忠随他姓李,又一副厚待李文忠的模样怎么能不让他满心感激:“将军的安排都有自己的道理,往后保儿若是有什么错处将军只管教训他就是了,您是他的舅舅,总不会害了他。”
竒*書*蛧*w*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