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他开局一个碗-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是我们京都贵妇贵女们相聚一块说话的日子,大家对你都是十足的好奇。你要不要同我一道去参加?”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张茜问道。

    “聚会?”姜妍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也好,我今日也没什么事要做。”她还从未接触过除张茜外的宫外女子,这次出宫见一见她们,了解一下她们的想法也好。

    她答应下来,张茜缓了一口气,姜妍出宫住在她府上的消息已经在她们这个小圈子里传开了,若不是张茜拦着说怕她们的热情吓到姜妍,此时魏国公府都该聚满了人了。若是姜妍再不去露个面,还不知道这些每日里闲得慌的女子会找些什么借口往她府上凑。

    张茜又看了看姜妍的装扮,微蹙起了眉。

    她与徐达已经算是十分节俭的了,但她靠着自己的嫁妆也依然有几支金钗和珍珠步摇可以撑住场面。姜妍的发上则只簪了一朵浅红色绢花,斜插着一支束发用的描花点翠银钗,看上去实在太素净了——完全没有内定皇后的派头。

    甚至她面上都未曾上妆,张茜这么仔细看才发现姜妍没有扑粉,唇上也没有点朱,只拿青黛勾眉,贴了个小巧的赤色梅花云母花钿。这样倒也不显得过分苍白,竟叫张茜一直未发现她是几乎素颜的。

    “姜姑娘不喜欢上妆吗?”

    “嗯。”这个时代的底妆粉即便仔细研磨了,粉质依然算不上太细腻。姜妍试过一次,糊在脸上太难受,白得还有些假,再加上她原本皮肤就称得上白皙细腻了,也就不愿再用底妆了。唇妆更是,她一个忍不住怕是就要将唇妆自己吃了,不如不涂。

    若不是眉色太过寡淡,她连眉都不愿画的。

    “姜姑娘,这样怕是不大好。”张茜叹了口气,劝说道:“我们女子聚会的时候不止代表着自己,也各自代表了一个家庭的脸面。大家都知道你的身份,你这么素净地去,会叫陛下也失了

    面子的。”

    “但八八也说我不施粉黛很好啊。稻米研磨的妆粉稍稍沾水便会粘手,铅粉我搞不清其中化学。。。 。。。嗯,原料,不敢往脸上涂。要是珍珠粉的话倒是没有这两个缺点了,只是珍珠太过昂贵,用来化妆太可惜了。”

    张茜原以为姜妍是不曾了解过化妆才不化妆容,没想到她说的倒是一套一套的,哑然失笑:“你说的也有道理,虽然我不大明白。只是到底多戴支名贵些的珠钗添些富贵吧。”

    姜妍略沉吟片刻,也没再推脱,起身从妆匣中拿了那支朱元璋得自沈万三,又转赠给她的点金朱钗,拆在了盘好的发髻上:“这样行了吗?”钗头朱雀含珠,耀眼的翠色宝石光彩夺目,张茜带些艳羡地问道:“姑娘既然有这样一支名贵的朱钗,怎么藏在匣子里不戴着。”

    因为重啊。姜妍有些无奈,宝石好看是不错,但插在头上的重量也不轻,她还得时时注意着不能碰掉,免得钗子一歪掉落在地上,那可就麻烦了。

    她避了张茜的这个问题不答,只浅笑地问了张茜,她身上是否还有哪里不够好,不适合参加聚会。衣服上没什么问题,张茜便向她说起来了下午可能参加聚会的女子的身份和性格,然后提点了一句:“设了席位可以坐下的便是正经的夫人嫡女,若是站着的,你看行为也能判断出事妾侍还是家中庶出女子,要服侍人的大约都是妾侍,庶女一般都唯唯诺诺在一旁不怎么说话。”

    “妾侍和庶女也会一并去?”姜妍虽然已经叫朱元璋说明白了旁人娶妻还纳妾的原因,但心中还是不大能接受这种存在。

    “是,夫人们带着妾侍都是当侍女使唤的,夫君没有妾侍的才带真正的侍女。至于庶女,聚会的目的之一便是为了庶女的婚配,大多数时候,找个交好的家庭寻个庶子嫁了就差不多了。”张茜见姜妍眉头越皱越紧,以为她不喜欢这两类人:“你不用担心,陛下对你情深,必然不会纳妃烦你的。你若真讨厌这两类人,我让人向她们传信,这一次就不带妾侍与庶女去了。”

    “不用,我不是讨厌她们。”她望着张茜带些疑惑的表情,有些头疼不知该如何解释自己对这个制度的不认同,只垂头不说话。张茜知趣地转移了话题,聊天的氛围渐渐也就回来了。

    到了下午她们约定好的时间,姜妍与张茜一同上了马车去了聚会的地点。

    这里是一个小花园,园中摆了好几个石桌,一桌六人,备着的也是六份餐点。正中摆着的那个石桌便是主桌了,能坐上主桌的都是丈夫或是父亲在朝中的地位极高的。张茜自然位列其中,姜妍的身份有些特殊,也特意为她留了一个位置。

    张茜领着姜妍走到桌边,只向另外四人说了姜妍的名字,便不再过多介绍了。

    然后她面向姜妍,一个个地向她介绍道:“这位是李善长李大人的夫人,姓陈。”

    李善长如今已经四十了,原配夫人小他两岁,只是一个地主家的女儿,为李善长生下了两儿一女。她因着早年的操劳和这些年的辛苦,看上去很是沧桑,低微的出身也让她通常保持沉默,只是在姜妍看过来的时候颔首笑了笑。

    两个站在她身边侍候的便是李善长娶的两个妾侍了,一个看着与陈夫人只相差了几岁,穿的衣裳也是不是很着眼的浅青色。另一个则看着与姜妍年纪相仿,直直地朝姜妍看来,虽是站着,倒是比坐着的陈夫人气场更大些了。

    这应该就是李善长新娶的那个妾了,听说是个小文官的嫡女,粗识字懂些道理,年纪小容貌也艳丽些,很得李善长的欢心。

    这一桌上贵妇三人只陈夫人带了妾侍,另两个夫人是汤和家的苏夫人,刘基家的王夫人,她两都饶有兴味地看向姜妍。最后一人则是朱元

    璋二哥家的女儿,宁晖郡主朱馨。

    建国后朱元璋四处打听大姐,二哥和三哥的消息,得到的都是噩耗。只听闻二哥有一个女儿还在这世上,便将她迎回了京都,赐名朱馨,封了宁晖郡主赐了郡主府。

    她身份陡然转变,性子上变得十分小心翼翼。因此她虽然对姜妍很好奇,也压抑着自己的好奇心,只羞怯地说了句:“姜姑娘好。”

    她的眼和朱元璋很像,都是一样浅浅带些含蓄的内双,眼角微微上翘。姜妍望着她那双眼,忽然就开始想象朱元璋此时在做什么了。这个时辰,他应该刚刚睡过午觉,在书房里看书了吧。

    姜妍只微微出神想了一想,灵魂竟然似被抽体而出,视角陡然转到了灰陶碗身上,看见朱元璋正翻阅着《资治通鉴》。她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张茜见她发愣拍了她一下,她一下子回神了过来,身子反射性地一弹,竟然摔坐在了地上。

    张茜急急地扶了她起来:“怎么摔着了,我吓着你了吗,没伤到哪里吧?”

    “没事没事。”姜妍从恍惚的状态回复,拍了拍沾了些灰尘的裙子:“想事情想得有些出神,一下子没站稳。”她不敢再当着这许多人去想朱元璋的事了,怕又发生刚刚一样的情况。

    同一时刻,朱元璋刚要将书翻页,忽然感觉衣襟中的灰陶碗震了一下。他连忙将它拿了出来,观察了一会儿却没发现它有什么动静,只以为是自己思念姜妍想得都有错觉了。这下他看书的心情也没了,将灰陶碗放在桌案上,就这么看着出神。

    姜妍坐定,汤和的夫人苏夫人先开了口:“姜姑娘,我听我夫君说,你在朝堂上一番话,将文官们都给说愣着了,连李善长李大人都承认了你的能耐?”

    汤和与李善长不和,连带着他们两位的夫人也感情不好。陈夫人脾气好,听了这话只是看了一眼苏夫人,称赞了一句:“我夫君确实觉得姜姑娘才学渊博。”然后她便拿起眼前的茶盏,喝了一口茶没有与苏夫人辩驳。

    年长的妾侍拿干净的帕子替她擦了擦沾着茶渍的嘴角,二人对视一眼稍一笑。年少的那位则看着苏夫人紧皱了眉,抿着唇似乎是在忍着自己的愤恼。

    “我说的是商事的一个新框架,各位大人没有确实接触前,难免感觉陌生。李大人赞我也不过是在谦虚。”姜妍并不记恨李善长,与陈夫人也没有仇,只平淡地化解了苏夫人这句话里对李善长的针对。

    陈夫人感激地看了一眼姜妍,向她点了点头。

    苏夫人撇撇嘴,刚要再说些什么,王夫人也浅笑着开口了:“苏夫人,我不懂商事,你也不懂什么商事吧。咱们是来聊天的,找个你我都不懂的东西聊,能聊得下去吗?”

    她这话说出来,苏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王夫人看向姜妍:“我倒是对姜姑娘在朝堂上说的另一番言论很感兴趣,你觉得女子的眼光不该只限在家宅中对吗?”

    刘基从前在元朝做官,王夫人也是官家小姐,她父亲只她一个独女,教得她会读书写诗,经史著作她也都略略读过一些。嫁给刘基后,刘基爱重她这一点,也常与她说些政治上的事,让她变得更加通透。

    “是,我觉得女子应该有一个与男子一样发挥的平台。”

    王夫人笑了笑:“这就是你参加科考的原因吧,走正经科举道路,做大明朝第一个女官,开先河鼓励后来者也努力考取官职?”这件事自从李善长带着她的考卷入宫就半公开了,刘基也就告诉了自己的夫人。

    姜妍皱起眉,她是凭着朱元璋的偏心,又取巧了考试题才堪堪有可能考□□名的。鼓励其他女子一样科考,不太现实。。。 。。。

    “看来你自己也明白。像你一样聪慧

    到可以考取功名的女子,本来凤毛麟角。况且你如今科考是伪装成男子,借人身份。即便往后陛下真的同意让女子参加科考,她们的父母也不会觉得她们能考中,一样逼着她们嫁人。”王夫人看着自己点缀了粉色花瓣的指甲:“姜姑娘,你可以成为大明朝第一个女官,但怕是也是唯一一个。”

    第五十五章

    王夫人柔和的目光落在姜妍身上; 微笑着问道:“姜姑娘是为了天下广大女子着想不错; 却没有考虑清楚; 朝廷的官职只有那么些,为官从政考量考生能力自然千挑万选。倾一家之力; 寒窗十余载尚且有考生屡试不中。这样的付出,有多少女子能够担得起?男子不中仕,一样可以娶妻生子从事其他营生,女子若是不中,可就错过婚嫁的年龄了。”

    “那如果为女子特别设立女官; 让男女分开考呢?”

    “姜姑娘。”王夫人叹了一口气:“你既然指望着男女平等; 又要差异化考试,现实吗?这个女官的含金量能有几分; 靠着分开考才站上朝堂; 你觉得朝臣们能看得起这些女官; 听得进她们的意见吗?”

    姜妍原本的计划就是为女子开设女官; 此时却被王夫人给否了。

    “况且一个没法全心投入家庭中的女人; 在大多数丈夫眼中; 确实就是失了本分。即便你再怎么不心服,现实就是如此; 这样的姑娘很少会有人愿意娶回家中的。”她话落; 苏夫人与陈夫人也都认同地点了头,如果她们找一个媳妇儿,也会愿意找一个全心家庭,让儿子不用担忧家事的。

    见姜妍依然没有赞同自己的话; 王夫人叹了口气,招呼了一个不知是谁家的庶女到身边:“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