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鼠辈-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票没白投,虽然当时平难军和飞虎队也装备了电台,但属于新来的,话语权不多。洪涛是最先一批用电台互相联络的成员,还贡献了不少和丧尸作战的经验,顺理成章的被推选为幸存者联盟亚洲区主席。

    权利嘛……除了联络亚洲区的幸存者团体,尽可能多的发展新团体加入联盟,组织对联盟发起的提案进行投票之外,啥权利都没有,就算有也没法实施,鞭长莫及啊。

    实际上洪涛也没拿这个头衔当回事,有没有一样会和各地幸存者团体联络,大家交流交流经验、互相补充完善,有益无害。

    不过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怪,原本是个虚无缥缈的职位,可有了就比没有强。马斯卡老兄的横纵联合能力超强,把联盟组织的越来越紧密,各种各样的规则不断提出并被通过,居然真的从无到有弄出了那么一点点权利。

    啥权利呢,知情权!凡是加入了幸存者联盟的团体,才有资格获得联盟的指导资料。而这些资料原本都是由各家幸存者团体提交的,被汇总之后居然就成了不随便公开的秘密,必须通过授权才能获得。

    那么谁来授权呢,马斯卡很聪明,他没死死攥着这点权利不放手,而是下放给了各州的联盟主席。也就是说在亚洲区里谁想获得这些资料,就必须有洪涛的同意才可以。



    251 另一个威胁

    

那洪涛是怎么处理的呢?他本意上是不提倡这种做法的,可理智又告诉他这么干很正常。一个团体里的成员还分三六九等呢,何况世界乎。

    于是他也问了问其他各洲联盟主席是怎使用权利的,然后修修改改,也弄了亚洲区的规则框架。根据不同的贡献度,向亚洲幸存者团体提供不同程度的资料。

    啥叫贡献度呢,当然是上缴生存的经验。比如你发现了某种蔬菜的种植窍门,那好,告诉我,我再提交给联盟总部,经过各洲主席的认可,就能算贡献度并获得相应的积分。

    积分越高,获得联盟总结出来的生存资料数量就越多。每个洲贡献的越多,这个洲主席从联盟那里拿到资料的数量也就越多。

    幸存者团体拿到的资料越多,对自身的发展也就越有利。这东西好像就是个交换网络,交换的不是物质,是知识和经验。

    有没有好处呢,必须有。它运转起来之后能进一步刺激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精神,用群策群力代替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弊端,让发展速度更平均也更快。

    这次洪涛就是收到了联盟总部传来的一份通告,才想起来向全亚洲,尤其是国内的幸存者团体发出警告,避免他们再重蹈覆辙。

    通告的内容很简单也很令人心酸,位于美国加州的一个幸存者团体在三天前发出了最后的电文向所有幸存者告别。他们不得不撤离位于洛杉矶市区的基地,想办法在丧尸游荡的街道上杀出一条血路,向北或者向东转移。

    到底能不能转移成功他们自己都没谱,可是又不能不行动,因为距离洛杉矶市区几十公里外的魔鬼谷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巨大的白色蒸汽烟柱直冲云霄。

    这条信息是联盟总部无偿发送的,并要求各洲联盟主席也尽可能多的无条件转发。目的只有一个,提醒并号召所有幸存者尽快远离核电站和各种核设施区域,越远越好。因为目前谁也无法确定这种污染会扩散多远,达到什么程度。

    洪涛当然在第一时间就把通告转发了出去,并对照着名单挨个确认亚洲区所有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团体都有了回复,然后就开始琢磨该怎么给国内的幸存者团队提出合理化建议。

    不过在提出建议之前还得去找一找相关资料,这么严肃的事情肯定不能拿起嘴就说,多少也得有点数据支持。

    没有了网络,找资料就不是那么方便了。洪涛跑了三家书店才勉强凑了点证据,几张近两年的全国核电站分布图。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截止到前年为止,不算在建的,国内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核电站总共有16座,涵盖了除河北外所有沿海省份。

    辽宁的红沿河,山东的海阳、石岛湾,江苏的田湾,浙江的秦山、方家山、三门,福建的宁德、福清,广东的大亚湾、岭澳、台山、阳江,广西的防城港,海南岛的昌江。

    那么核电站会发生泄露吗?按照俄罗斯和巴西幸存者团体里两位从事过相关行业的人士分析,那是百分百必然的。

    核反应堆一般分为泳池式和壳式,前者主要用于试验,后者就是核电站了。这种反应堆需要用泵把轻水(经过净化的水)不停打入压力壳容器当中给反应堆堆芯降温,同时用产生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

    最后才返回冷凝器中被普通水或者海水降温,等待再次被泵进压力壳。这个循环是封闭回路,轻水不会与冷却水接触,也就没有泄露。

    一旦外部停电,电泵停止工作,轻水不能再循环,反应堆的温度就会急剧增加,最终造成堆芯熔化,烧穿压力壳,然后就是各种化学反应爆炸,包括蒸汽。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设计者们想了很多种办法。比如外部供电一旦停止,立刻会启动后备电源继续给水泵供电,而后柴油发电机组启动,保持轻水循环降温。

    与此同时,反应堆里的控制棒会自动落下,阻止燃料棒和中子棒继续反应。这一套组合拳顺利打完,反应堆基本就能做到冷堆停机了。

    可柴油发电机和后备电源的能量储备是有限的,如果长期不能恢复供电,又没人去给发电机添加油料,或者由于长期运行出现了机械故障,燃料棒的余热就无法散出,慢慢在压力壳里积累,最终还是失冷熔堆。

    实际上在三代反应堆设计的时候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设计师采用了重力原理保持冷却水继续循环,或者干脆把压力壳体直接淹没,只要能保证蒸发量补水就不会把堆芯熔化。但肯定会有核泄漏,算是一种丢军保帅策略。

    至于说二代反应堆有没有增加更多的安全设施,以确保能够冷堆停机,各国情况不太一样。不过在长期无人值守情况下,任何一座反应堆都不敢说能百分百冷堆停机成功。有时候理论上可行不代表实际上可行,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结果。

    这次加州魔鬼谷的核电站的蒸汽爆炸就是例子,它的压力壳内由于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氢气,最终不是点火爆炸,而是像往气球里不断充气一样,生生把压力壳给撑破了。

    那么一座核电站发生泄露或者爆炸会影响多大范围的人类生活呢?这可就众说纷纭没个准谱了,那两位幸存者内业人士也给不出准确答案来。

    他们只是举了个比较有名的例子,切尔诺贝利。当时的隔离范围是30公里,在这个区域内不能有人生活。事后的污染范围是100公里,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有人生活,但很多农产品不能外销。

    不过核电站附近已经可以参观了,植物生长的很好,还有动物生活,大部分地方的辐射值趋于正常。当然了,那个堆芯依旧还在深处埋着,如果打开覆盖物的话辐射量还是很大的。

    虽然核电站的核燃料浓度要比核武器低几十倍,但架不住量大,上百吨的燃料棒如果真的融化了,瞬间的辐射量不见得有多高,可持续的时间肯定比核爆长。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挨着这些设施越近就越危险,鬼才知道它们是不是真的冷堆停机了。实际上就算真的冷堆停机了也不能保证永远不泄露,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反正总是要漏的……

    既然这样,洪涛肯定不希望仅剩的这么点幸存者再遭受一遍辐射考验,建议尽快撤离沿海城市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也和他们讲明了。

    至于说为什么要把新的基地选在内地的大城市里,甚至鼓动人家来京城。真不是要趁火打劫壮大自己力量,而是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既然核电站不保险,那核弹会不会也存在泄露的可能呢?

    就这个问题也咨询过那两位业内人士,但他们是二手的,只接触过商业核设施,对军用的同样不太了解。大概的说法是不管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有个保质期,通常在20年左右。

    过了保质期就要采取销毁或者延寿处理,但不管哪种方式都的需要人来操作。如果没有人及时处理,泄露是肯定的,只是不知道会在多长时间之后发生。

    不管多长时间,肯定谁都不愿意挨着随时都可能发生泄露的报废核弹生活。那么问题来了,谁知道核弹保存在什么地方?



    252 另一个威胁2

    

很显然,这个问题一般二般的百姓是没法搞清楚的、三般、四般的中层干部甚至军方人员也是不清楚的。

    那该怎么办呢?洪涛想出了个办法,就是往京城聚集。他敢保证,这里包括周边很大一片区域肯定没有安置和存储核弹。

    理由嘛,看看核电站的布局就明白了,所有沿海省份都有,唯独河北没有!换成自己有权利决定什么地方有核设施,也不会靠近自己家的,这同样是个人性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

    如果不愿意或者没条件来京城也没关系,尽量去内地大城市附近,那种地方应该也不会离核弹太近。其余地方嘛,都有可能,或者说几率比较大。

    到底有没有人愿意来呢,还真的有,最先表态的就是东营附近的一个幸存者团体,他们觉得距离半岛太近不安全,准备北迁。

    暂时来不了的理由就和洪涛不能出去搜救一样,大雪!这场雪不光下在京城,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交通彻底瘫痪了。

    这是客观情况,着急也没用。好消息是有几个南方的幸存者团体打算听取联盟建议,慢慢向内地的大城市靠近,寻找合适的基地。

    还有个事儿是谁也没想到的,位于沿海的几个幸存者团体肯定也想迁走,可是对内地大城市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大家聊着聊着,居然和几个位于内地大城市里的幸存者团体谈上合并问题了,成不成目前还不清楚,但趋势是好的。

    受到这几个团体的启发,洪涛觉得应该把这种模式在全世界推广开,号召大家一起寻找最理想的生存基地,然后该能合并的合并,不能合并的也不强求,能合理分配发展空间也不错。

    这个提议也得到联盟内部大多数成员的相应,有豪爽的当场就喊出了基地规模和坐标点,提供给需要搬迁的幸存者团体,任其自由选择。

    对了,关于核弹,还有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下。有人说美俄都有一种叫做末日系统的东西,如果失去了人的控制,就会按照预定的黑名单自动发射核弹,进行最后的反击,拉着所有人类一起垫背。

    到底有没有这套系统呢?答案是可能有,但运作方式和传说中的不太一样。

    这套系统平时应该是不开启的,开启之后判断的基准也不是有没有停电、有没有人类应答,而是靠测量大气中的辐射值,只有确定是大规模核战发生时才会触发反击机制。

    仔细想想也该是这样,人类从来没有完全相信过自动系统,更不会把性命交给一套所谓的自动系统。因为它一旦失灵就是末日,各国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