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张曼新传-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曼新一笑:“毛**说过,既来之,则安之。至于我怕不怕,那就看您的了。”

    “为什么?”科主任一时不解地问。

    “因为我现在的小命就掌握在您的手术刀上了。”

    不知是张曼新的话起了什么作用,还是科主任从张曼新非凡的表情中感到他可以暂时不做手术也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便以商量的口吻征求他的意见,是否再观察一年,如果一年后病情有发展,再做手术也不迟。

    “我是一切听您的。”张曼新爽朗地回答。

    就这样,进了手术室的张曼新又被推了出来。

    周雪影见到儿子,上前抓住张曼新的手,哽咽地说:“曼新,你年纪也不算小了,又得了心脏病,以后可不能像过去那样干什么都拼命了呀!”

    “妈,我这不是挺好嘛。要不,医生怎么不给我做手术了呢!”

    “你不要再哄我了。我知道你得的这种病有多么严重。你以后再不注意,万一有个好歹,妈可也就活不成了。你要心疼妈,就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妈还能多活几年。”

    “好了,妈,我会记住您的话的。”

    张曼新向笔者谈起他的前半生,说曾经有好几次几乎与死神拥抱。

    一次是在银川,与蹦蹦的生身母亲离婚期间。那时他觉得心里很难过。离婚吧,四个孩子谁来照管?不离吧,母亲周雪影由于受了儿媳妇的羞辱跑到上海就是不回家见张曼新。为此,张曼新感到两头为难,心里异常苦闷,曾想一蹬腿告别这个烦恼的人世。

    再一次是在宁夏农建十三师三团十三连时,他妹妹和他的前妻吵架,由于看法不同,他左劝不是,右劝不是,一气之下,喝了高浓度的敌敌畏,多亏医生及时抢救,才保住性命。

    还有一次,张曼新由法兰克福乘坐飞机回布达佩斯。当飞机起飞不久,突然发生机械故障,便立即返航。飞机在法兰克福机场盘旋了七八圈,总是落不下来。这时,机舱内的乘客,哭的哭,叫的叫,惊慌失措。张曼新却告诫自己要保持冷静。他打开密码提箱,将现金和手机放进去,然后关好,闭目养神,镇静自如,后来幸亏飞机迫降成功。

    张曼新诙谐地说:与死神打过照面的人,就视死神为朋友了。以后,面对死神将无所畏惧,什么艰难呀,风险呀,会从容处之。

    谈到此,他引申道:这几年搞“华联会”,风风雨雨,诸多的磨难,甚至可以讲是出生入死,不都一步步地闯过来了么?

    其中有没有委屈呢?又有没有伤感呢?

    有。

    特别是在一门心思为开拓“华联会”的事业和为维护旅匈华胞的利益而全身心地奉献却又不被理解甚至是遭到诽谤的时候。

    张曼新具体说道,前两年,他曾给当时任中国驻匈牙利特命全权大使的陈之骝写过一封信,那感怀的情绪,像一份不是遗嘱的遗嘱。

    这个不是遗嘱的遗嘱具体怎么写的,张曼新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在一个漆黑的午夜。

    在这之前因故受到无端非议的张曼新,独自在“华联会”办公室伏案疾书,倍感委屈的他随着澎湃的心潮,任笔端蘸着满眶的泪水,汹涌倾泻!

    陈大使,我向您诉说了这几年搞“华联会”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

    既不是表功,也不是气馁,而是向您吐一吐久已梗阻在喉咙里的肺腑之言。

    每当我受到家人责怪的时候,或者被别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时候,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恶语中伤的时候,我就常常扪心自问:我真的傻么?我真的是想通过搞“华联会”沽名钓誉么?

    然而,我每次问来问去,得出的结论都是:我既不傻,也不是想通过搞“华联会”出风头,或者是想捞什么油水。

    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既是站的角度不同,因而权衡利弊的标准不同,也可以说是人生的追求不同。

    不是么?

    大家出国,起初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赚钱,赚更多的钱,恨不得一夜之间变成亿万富翁。

    我开始何尝不是如此呢?

    可后来,我却放着生意不做了,放着钱不赚了,一门心思搞起了“华联会”。我要是继续做生意,每年怎么也能挣上二十万美金,以五年计算,那就是一百万美金的收入。

    可是,我这五年放弃了对金钱的追求,为的全是华人的利益,不但自己不挣分文薪水,反而每年还大把大把地往里贴。如果把这几年各种费用支出及捐献的数目全部加在一起,足有数十万美金,折合成人民币就是几百万呀!

    说实话,这几百万元人民币,如果放在海外华人中的巨富身上,可能是九牛一毛。可是,这些钱对于才出国五六年又有四五年拿出全部精力搞“华联会”的我来说,就不是一个太小的数目了。

    还有,搞“华联会”,有一个时期几乎整日里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

    陈大使,这您是知道的。

    特别是九五年,为了严厉打击华人社区中的个别犯罪分子,为广大华商创造一个安定的经商和生存环境,我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给全体旅匈华胞,作为举报电话。这样一来,华人社区的个别犯罪分子当然会把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他们不仅叫嚣要出资二十万美金买我的脑袋,还气急败坏地扬言要杀掉我的全家。为了坚定我与犯罪分子斗争的决心,我是一步一把泪地把我的掌上明珠菲菲过继给西班牙的一个朋友的。

    陈大使,您清楚,搞“华联会”,不是哪一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当时旅匈华胞生存的客观需要。这话既不是“客里空”,也不是什么“大道理”。

    那时的布达佩斯华人社区,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大肆鱼肉同胞,抢劫、绑架、暗杀,无所不用其极。而立足未稳的华胞由于语言不通和不谙所在国的法律,一盘散沙,群龙无首,任人宰割,惶惶不可终日。

    是“华联会”为广大华胞撑了腰。从而,“华联会”成了旅匈华胞的“主心骨”。

    陈大使,说真的,搞“华联会”,不是没有好处可捞,也不是没有油水可沾。是我不想捞也不想沾。

    比如一斗“四虎”时,“四虎”市场老板讲只要我对他拍卖商亭使用权来个不闻不问,配合他达到他该达到的目的,他就背地里塞给“华联会”和我六十万美元。无疑,六十万美元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有了这六十万美元,如果回到国内存在银行里,靠吃利息一辈子也够吃够花了。可是,我要是私吞了这六十万美元的昧心钱,就要使广大华胞蒙受六百万美元的损失。这种缺德事儿,这种出卖人格和国格的勾当,我能干么?

    然而,一斗“四虎”胜利了,广大华商的损失避免了,可我得到了什么呢?

    当然,我得到了广大华胞对我的信任,但也被一些人讥笑为傻瓜和白痴!

    要说委屈,或者讲气愤,莫过于一斗“四虎”中与屠永明合建“中国商城”的事情了。

    陈大使,当时的实际情况您是清楚的,我也不想再重复。可事后,却有怀疑甚至诽谤我与屠永明穿一条连裆裤,合伙骗取华商的钱。

    这不是颠倒黑白和无中生有又是什么?

    我明明为维护广大华商的利益不惜肝脑涂地,却落了个“诈骗犯”的罪名。

    更有甚者,居然有人诬指我是政治骗子,还向匈牙利警察;局“揭发”我是什么中国安全部门派过来的特务,还妄图武装一万名华人攻占布达佩斯进而夺取匈牙利的国家政权。

    这些人良心何在?

    这世道的公理又何在呀!

    当然,“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会坦然处之。

    但是,要说不委屈,不气愤,也不是真心话。

    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

    还有,办《欧洲之声》报。

    这份报纸,究竟办得如何?我不说您也有公正评价。华胞们说她像《人民日报》海外版,便足以说明她是如何的热爱祖国和起到了广大旅匈华胞的喉舌作用。

    但是这样一张深受广大旅匈华胞喜爱的报纸,却因办报经费拮据,久久陷入困境。为此,我不惜倾家荡产,我多次向国内有关部门求助,结果至今仍前途未卜。为此,我伤心透了。

    这件事情因我们多次交谈过,也就不再重复了。

    再有,人们通常的思维定势或者说社会上的处世价值原则,即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有一个为什么或图什么的问题。

    是呀,我搞“华联会”,到底为什么和又图什么呢?

    为此,家人不止一次地问过我,朋友不止一次地问过我,我自己更是不止一次地自问自答。

    我总觉得,人活在世上,没钱不行。尤其是在国外,不但没钱不行,而且钱少也难以生存。但是,人活着也不能完全是为了挣钱。如果这样,岂不成了挣钱的工具?岂不变成了金钱的奴隶?

    再说,钱挣多少才是多呢?有了一亿想十亿,有了十亿想百亿。钱是无底洞,欲壑难填呀!所以,我以为钱是身外之物。挣的够吃够花了,就应该讲点奉献,做点公益事业,积累些精神财富。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上,我觉得精神财富更难以拥有,因而也更有价值。

    我这么讲,并不是说我搞“华联会”就证明自己有多么高尚,多么伟大。

    我从来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凡夫,但却不愿成为一个俗子,不愿成为一个庸俗不堪的人。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我理解,这种精神既有对物质财富的拥有,也有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一个拥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不客气地讲,我自信将来我会成为“两种财富”的拥有者。

    我坚信:即使今天不是,但明天我一定会是。

    陈大使,最后这些话,本来是要作为前面的结束语的,没想到一写起来就收不住。

    至此,我想用这样几句话作为对我纷繁的思绪和澎湃的情感的梳理和归纳:

    祖国永远是我的母亲,我将永远做孝顺祖国的好儿子,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诚。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旅匈华胞的利益,为了增进中匈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乐意再当十年甚至二十年大傻瓜,不惜倾尽自己的毕生心血。

    陈大使,我今天讲这么多,其中不乏倾诉苦衷,这绝不是为了求得一种愍情和垂怜,而是要求得一种认定和理解。

    搞“华联会”,为广大旅匈华胞服务,这条路是我个人选择的,我将无怨无悔,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风险,我都会走到底。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陈大使,如果真有一天我把命搭进去了,我没有别的奢望,只希望祖国母亲在送给我的花圈上写上:“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张曼新”,或“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张曼新”,我便不枉此生,可以毫无愧赧地暝目,含笑九泉了……

    张曼新这份感人至深的不是遗嘱的遗嘱,字字句句饱含着一个海外赤子真挚的情感,催人泪下。

    张曼新由上海回到北京,首先告诉笔者,“四虎”市场老板弗兰茨两日前不幸逝世。他已经发了一封唁电,悼念弗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