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犯罪心理:罪与罚-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责任地生孩子
我讨厌这群寄生虫,讨厌得要死。
连附近的早点摊都没有开始营业,我只能在清晨阵阵带着寒意的大风中裹紧身上薄薄的外衣,抄手向更远处走去。
直到走出二里地,才有个小小的早点摊支着铺子,里面只有老板一个人在生火,还没有食客。
早上五点半,确实还挺早的,希望他这有可以立刻吃上的东西,我饿得快要晕了。
一碗熬得稠稠的小米粥,四个包子,一碟小咸菜。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食物,让我足足等了半个小时,实在是太饿了,吃的东西一上来,我便开始狼吞虎咽。
风卷残云,饭桌上的食物以极快的速度消失着,等我最后一口粥喝完,终于听到外面久违的消防车响声。
早上六点十分,消防支队接到报警电话,h市职业技术学院旁的某家旅馆起火,等到消防车赶到时,大火已经熊熊燃烧了起来。
学校旁边的黄金地点,当地住户眼中的下蛋金鸡,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仅有的地盘上铆足了劲地加盖,三层四层很常见。
这么加盖的结果,就是这一带的建筑严重超标,多数加盖楼层所有材料都是易燃物品,只追逐经济投入最小化,在防火设施上空白一片,两边道路狭窄,加盖房与房之间几乎没有缝隙,别说消防车这么大块头的,就是稍微大点的电动三轮车都进不去。
起火地点在温馨旅馆。一开始,只有点烟气飘出来,因为是清晨,绝大多数人还在沉睡,只是店主起来做些简单的早餐,等着一会客人下来预订。温馨旅馆是这附近为数不多的食宿一体的旅馆之一,一楼最里间是厨房,所以有些烟火气,老板也没放在心上,还以为是厨房飘出来的。
谁也不知道火到底是怎么燃烧起来的,等明晃晃的火势开始燎原,众人才从沉睡中惊醒,连衣服都顾不得穿,挤成一锅粥从旅馆狭窄的楼梯上往外涌,生怕跑得慢了自己变成烧烤。
温馨旅馆里的人多数都跑出来了,但是附近的几个小旅馆就没那么幸运了。
今天清晨有3至4级东北风,火借风势,迅速向下风处蔓延,温馨旅馆附近的七家小旅馆,一个也没跑掉,全部在半个小时内被大火包围。
消防车到达现场后,也只能将将停在小旅馆一条街的入口处,消防员从附近接上水,拎起消防水带对着大火开始喷。
水带不够长,水压不够高,旅馆私自加盖的第三层及以上的火仍然耀武扬威地到处乱窜。一大片旅馆被大火吞噬,消防员所能做的,仅仅是守住几个路口猛喷水,不让火势进一步扩散,但这几家旅馆,无论如何损失是受定了。
这是一场水与火的较量,这是一场耐心与毅力的对决,消防官兵们死死守住一条条防线,试图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股股水柱冲入火堆,火向两边分开,不与水做正面抗争,但是它们仍然不知疲惫地从四周围包围着水柱,敌进我退,敌来我走,敌走我回,坚持着不肯熄灭,它们不放过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不断壮大着自己的队伍,来与天敌水相抗衡。
那一天,学校方圆十里都能看到天空中不断冒出的浓烟,学生与附近的住户都有一种如世界末日的即视感,而火灾的温馨旅馆老板江舟的脸比冒出来的浓烟还黑。
他知道,这些年挣的那点钱,恐怕是不够赔了,只希望等火熄灭的时候,不要从里面发现有死人才好。
他努力回想,刚刚住在他那的人到底有没有都跑出来,可是他什么也想不起来,大脑一片空白。他无法将几具尸体从他的旅馆里抬出来的影像从他脑海里抹去,怎么起的火呢怎么会这样呢
大火整整烧了12个小时,直到天黑,在消防官兵的努力下,火势才被压制住,局部虽然仍然有零星小火,但已经不成气候了。
消防官兵进入现场搜救,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所谓的搜救,不过是寻找遇难者遗体罢了。
波及七家旅馆的火,带走了五条生命。幸运的是起火时已经是清晨,人们正在逐渐醒来,虽然火势发展到后来很猛烈,但是人们跑得还算快,七家旅馆,五位死者,比想象中的遇难人数要少一些。
可是五条人命,在h市历史上亦绝无仅有。
最先起火的温馨旅馆已经坍塌成一片废墟,仅这一家,就烧死了三个人。江舟在等待了一天后终于等来灾难性的结果,当即瘫倒在地。
文沫已经到达现场10个小时了,她没穿警服,安静地在角落里给周围围观群众拍着照片,以纵火犯的心理特点分析,凶手留在现场观赏他的杰作的可能性非常高。
毕竟纵火不同于其他的暴力犯罪,即使是凶手本身,也不可能预估火的破坏效果究竟是怎样的,留在现场观看它的发展对凶手来说,就像画家完成他杰作的过程一样,不可或缺。他沉浸于其中无法自拔,肯定抵挡不了火的诱惑。
直到火被扑灭,文沫一共照了150多张照片,12个小时,即使着火是天大的事,对于正常生活的人们来说,只要起火的范围不包括他们自己家,或者没有亲人陷在火海中出不来,他们的生活都还要继续,该吃吃该喝喝,着火对于他们的意义,只是平常不常见的一种灾难件罢了,他们可以看热闹,却不可能有精力从头守到尾。
但是凶手不一样,他不会舍得错过哪怕一点点欣赏的机会的。从头到尾都在现场的人,很可能就是凶手。
火已灭,地上的装尸袋还没有抬走,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群众还没有散去,文沫的胳膊已经有些抬不起来了,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人,没有发现异常。
罗沁的电话突然打来:“文沫,网上又出新视频了,我这就发给你”
300的一个大文件,足足用了二十分钟才发送完毕,文沫迫不及待地点开。
出现在视频中的,是一间灯光昏暗的房间,洗得有些发白的蓝绿相间的被罩上,有一只插着电正在工作的吹风机对着被罩努力用劲吹着热风。
相信长头发的女性们都使用过吹风机,对着某一个地方不动地吹,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点,应该就能体会到灼热的感觉吧
何况现在吹风机根本就是开足了马力对着同一个位置吹呢
没用多久,被罩终于受不了吹风机的灼热,慢慢冒出青烟,不久很快蹿起明火。,,;手机阅读,
===明确方向
小小的明火跳动着诱人的光芒,像初生的婴儿般好奇地开始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可是它的探索却是毁灭性的。
房间很小,易燃的东西却不少,从起火到用于录制的视频设备被烧毁,只需短短十几分钟。
看完这段视频,文沫再次有种感觉,凶手不是一个人。
暂且不提第四起拆迁宿舍楼纵火案,因为那起案件没有关键证据由凶手录制的视频,虽然同一城市同时出现多名纵火者的可能很小,但仅凭纵火者没有及时提取开发商支付的费用无法完全认定为连环凶手作案,仅是警方私下里朝着这个方向在侦察,明面上,该案还是独立调查,没有并案。
剩下的四起,前两起的凶手作案手段简单粗暴,比起后两起的凶手精心策划起火方式,一旦设计完成全程不再参与,完完全全带着对火的热爱与推崇,前者更倾向于暴力伤人,完整地参与整个纵火杀人的过程。前者看重的是百分百的控制力,他就是主宰,可以为所欲为;后者在意的,只有创造的过程,他将火视为自己的孩子,他是父亲,负责将它带来这个世界,至于之后的发展,他给它自由,让它发挥,不横加干涉。
同样的,拍摄视频,对于前者来说,是明确自己的地位,他在向h市的人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发泄心中不满,纵火,是能达到目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对于后者来说,是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他是设计师,正在用心完成一部部作品,他希望获得认可,所以他才也会选择在网上发布视频,像他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必定生活得极压抑极不顺,但他的内心又是纠结的,有软弱的一面,并非天生的暴力分子,他对火的崇拜与欣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他需要的。不是纵火带来的心理宣泄与掌握一切主宰一切的满足感。而是着迷于火这一种事物本身,是单纯的喜爱。
所以在当天晚上的案情分析会上,文沫终于第一次正面提出两个凶手的观点。
“同志们,我们现在不能将这五起案件看作简单的连环纵火案。我认为。我们面对的是两个纵火犯。两位凶手各自独立作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会议室里立刻响起议论声,各种质疑扑面而来。
“文主任,你这么分析的根据是什么自从你们到这里以后。告诉我们的侦察方向一直是以一位凶手为目标的,用你们自己的话说,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出现两名纵火犯的可能性非常小,为什么现在你又推翻原来的结论”
连罗沁也有些摸不准文沫的想法,在第三起案件发生后,她们俩对话时,文沫确实有些一丝犹豫,认为不像同一人所为,可是后来她的分析文沫不是也同意了吗凶手某些地方发生变化,是他不断学习的结果,因此第三起案件的凶手更关注细节。这刚刚发生的第五起案件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她没注意到的吗才会让文沫抛出两位凶手论。
她有些担忧地望着文沫,什么也没有说。她还在学习阶段,算不得成熟的心理分析师,既然文沫敢说出这样的判断,肯定自有道理,她帮不了忙,至少能做相信文沫,不扯后腿。
只有真正干上这份工作,才能体会到犯罪心理研究在国内警界的尴尬地位。这个体制里制度严格,办案讲究的是证据充足,合情合理,留给警察自己发挥的余地非常小,还要时不时禁得住公安部内务部和检察院的审查,压力很大。所以很多老刑警宁愿守着旧的办案方式,也不愿轻易尝试新事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很严重,
证据是铁证,尤其物证,在庭审阶段经得起质疑,但是心理分析,说穿了,还是带着很强烈的主观色彩。只要是人,就一定会出错,哪怕优秀如文沫,罗沁也是知道她以前出过错的。
罗沁来研究室上班的第一天,文沫就交给过她两份文件,也因此,她记住了杭竞严和邓海的名字,同时也记住了,她今后所从事的工作,也许比当刑警时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因为她们一旦出错,很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的就是无辜群众。
也因此,看到文沫受到质疑,她才会觉得有些伤感,真刀真枪在一线与犯罪分子搏斗的刑警们辛苦,从事着一份并不被同行认可的工作还必须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更辛苦,罗沁无法想像,十多年的工作生涯,只有两宗案件分析出现偏差的背后,凝聚了文沫多少辛劳与汗水,哪怕十多年的高结案率,犯罪心理分析依然处于尴尬位置,文沫的内心的失落与无奈,也许只有她自己才清楚。
会议室里的争论还在继续,文沫一直没有开口,等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才开始自己的陈述。
“除去宿舍楼纵火案外的四起纵火案,凶手的作案风格明显不同,一开始我曾经说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出现两名纵火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