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第7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倘若阿罗那顺有尸罗逸多的实力,又能服众也就罢了。
  这是靠着灵山势力硬生生撑上王位的帝王。
  如今摩揭陀国内四处争议纷纷,又不乏秣兵历马者。
  化身成茶镈和罗城主,杨素的信息陡然灵通了起来,知晓了摩揭陀国诸多处的事情。
  “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小!”
  李鸿儒刚有思索,杨素随即伸出了手指。
  “我们本想搞乱摩揭陀国,但我感觉摩揭陀国已经乱了!”
  本想依靠以牛返还牛的方式弄乱摩揭陀国经济,好好报复一番,但这个行动只是开展了一段时日,摩揭陀国已经乱了。
  这与他想象中有点不一样。
  杨素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中的感觉,想演的一场大戏被夺去了主角位置。
  但凡阿罗那顺的事情没有平息,他这种‘牛经济’难于喧宾夺主。
  “这不是好事吗?”李鸿儒笑道。
  “好事?”
  “但凡秣兵历马,必然对物资有较大的需求,牛在摩揭陀国不仅仅是地位象征,也不仅仅是货币符号,还属于战争物资”李鸿儒道:“一些城主对战争物资的需求必然会加剧,我估计你这门生意传播的速度很可能会比较快,短时间内会形成不小的规模!”
  “哦!”
  杨素蹙眉。
  他凝神思索了片刻,亦是点了点头。
  “在大唐需要铺设十年二十年的计划,或许在摩揭陀国只需要数月到半年”李鸿儒道。
  “说的是”杨素同意道:“只要我能应下不断前来访问的城主,确实可以大幅度缩短计划的时间!”
  “反正他们会很头疼”李鸿儒喜滋滋道:“弄乱他们就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我总感觉事情闹得不算大!”
  “还行吧,咱们总不能将牛都赶回大唐去落他们面子,路途这么远,又有官兵和佛陀注目,这些牲畜是没法赶回去的!”
  “说的是,嗯……等等!”
  杨素应下点头时,只觉脑袋中触及到了什么。
  “你将刚刚说过的话再说一遍”杨素道。
  “什么话?”
  “就你刚刚说的!”
  “我刚刚说的‘什么话’!”
  “那句‘将牛赶回大唐……’”
  杨素提醒了一句,这让李鸿儒想了一下,重新说了一遍。
  “如果我们能将牛赶回大唐呢?”
  杨素寻思了一番才开口,这让李鸿儒眨了眨眼睛,等待杨素提出的可行性建议。
  相隔万里,将一群牛赶回大唐简直是天荒夜谈。
  庞大的牛队需要通达其他国度,行程会极为缓慢。
  速度慢便没法应对摩揭陀国反应过来的追击,对方不仅仅是官方势力,还能借用到佛陀的力量。
  李鸿儒看看杨素,又看看自己。
  他觉得两个人没法赶牛,加上鸠摩罗力等牛妖愿意帮忙都没辙。
  “想不想再多给他们一点教训?”
  杨素取了纸笔,又拿了城主府中的摩揭陀国地势图,一番笔墨的描绘下,他亦是不断有着比划。
  “您这是想打仗?”
  李鸿儒看了一番,只见杨素不断涂抹,又不时在一些城池上划上XX。
  这是战争推衍局势才会有的预算作战计划。
  这让他不免有些好奇。
  “咱们对摩揭陀国了解有限,手中连兵将都没有,干不来这种事情”李鸿儒摇头道。
  “但我们有牛啊”杨素笑道。


第1107章 韦云起的案例
  只要数量足够多,又擅长使唤,任何生物都能发挥巨大的破坏性。
  譬如遮天蔽日的蝗虫,又或漫山遍野行走的行军蚁。
  小小的生物尚是如此,体型庞大的牛群、马群便更不用说了。
  只要合理的利用,这就是把握在手的重型军团。
  “我在吐蕃国见过牛阵,那群牛刺激发疯后简直难于抵挡!”
  杨素不喜出国,但为了接这趟出使任务,曾经短时间混入过吐蕃军团,相应也对吐蕃战争军团有着一定的了解。
  “对,他们还在牛头上绑了尖刀,着实让人头疼”李鸿儒点头道。
  吐蕃人的牛海战术极强,当初的侯君集亦是弄到头疼,只能紧守松洲,又动用小股精锐进行偷袭作战。
  但凡大型交锋,吐蕃人死的是不值钱的牛,大唐军团则是必然死人。
  对方甚至还能将死牛拉回去做军粮,有着极为持久的作战能耐。
  “但咱们没训练过牛阵,也没足够的尖刀绑牛脑袋上”李鸿儒道。
  “靠牛脑袋上那两只角硬顶就行。”杨素毫不介意道:“就算是十头牛撞死一个天竺兵,那也算是咱们赢了,咱们有这几个牛妖帮忙,协调一下牛群的事情应该不难。”
  “噢!”
  “再说了,咱们聚拢如此多牛,真要自己一头头杀,那得杀到什么时候,让别人帮帮忙砍死一些也好。”
  “咱们不是要将牛赶回大唐吗?”
  “打几次,打到他们不敢追,咱们就能安心赶走那些活下来的牛了,说不定还能卖到其他国家挣点钱财!”
  杨素指指摩揭陀国周边区域的地势图。
  相较于泥婆罗国,摩揭陀国地势极优,占据了大片的平原。
  这也是牛群发挥冲刺的上佳地形。
  只要在合适区域来回冲撞数次,就能发挥出巨大的破坏性。
  杨素点了数处地方,认为在这些地方不仅可以牧牛,还能用作可能采用的战场。
  “我们这儿只有安顺、佌罗尼等有数的城池能及时调兵前来镇压”杨素道:“摩揭陀国帝王换人,诸处城池不乏警惕心思,说不定这些城池出工不出力,那会让我们更轻松一些!”
  “您说的对!”
  李鸿儒点点头。
  摩揭陀国此时的政局有些微妙。
  冒然上位的阿罗那顺显然一时间难于掌控庞大的帝国。
  别说阿罗那顺,即便是唐皇当初替代太上皇,也动用了数年时间才抚平大唐。
  相应国度中的一些动乱不可避免。
  “当内因难于解决时,外在的隐患很容易将之凝实成一根绳子”李鸿儒道:“咱们这种行为会不会引发摩揭陀国一致的对外,反而帮助了阿罗那顺?”
  “确实有这种可能”杨素同意道:“我们只有秉承正义去分化,才能避免产生这种问题!”
  “秉承正义?”
  “阿罗那顺谋朝篡位名不正言不顺,我们可以用相关名义进行讨伐,那定然会有诸多势力选择袖手旁观!”
  “他背后有灵山派系佛陀支持,若是有顶尖高手前来斩杀我们,这要如何解决问题?”
  “那就需要用更高的名义了!”
  杨素抓住笔杆,笔锋透纸。
  李鸿儒张目望去,只见地图上‘国战’两个字映入了眼中。
  “涉及国度之争,哪怕他们是灵山佛陀也要遵守国战的规矩,除非他们愿意将之一切都绑在摩揭陀国身上,从此成为大唐明面上的敌人!”
  杨素低语了一声。
  涉及私下之争时,佛陀们对他们出手并无忌惮。
  当事情摆到明面上时,诸多行为便会束手束脚。
  但凡灵山佛教没有想着扶持摩揭陀国和大唐完全对立,便难于捆绑到国战交锋之中。
  如婆罗门教也不例外,只是吐浑国覆灭,而大唐在征伐星宿川时才做过了一场。
  正常而言,这些教派少有直接参与到正面交锋之中。
  杨素说上数句,又将其中的规矩娓娓道来。
  “虽然如此,但我总感觉咱们人少了一点点!”
  杨素说的头头是道,李鸿儒点头同意时不免也看看彼此。
  杨素的建议极为天马行空,而李鸿儒向来也不喜循规蹈矩,但凡有可能,他便愿意去试试。
  若是能让阿罗那顺的王朝吃点亏,他很乐意去干这种事情。
  对方驱逐大唐使团,甚至导致了大唐使团成员陨落,这种事情往小了说可以称呼为意外,说大了说便是对大唐进行正面挑衅。
  他们是使团,代表的是大唐,而并非个人。
  若是发起战争,这种战争行为无疑站得住脚,甚至于显得极为正义。
  一者是需要对阿罗那顺进行讨逆。
  一者是动用国战手段,避免佛陀插入战争之中。
  两者齐下时,能解决掉诸多麻烦,也让战争出现了一丝可能。
  “你听过韦云起这个人没有?”
  杨素没有直接回答李鸿儒提及出的问题,反而提起了一个人。
  李鸿儒只觉这个名字极为陌生。
  他思索了一番,只觉记忆中没有这个人的信息。
  “韦云起?”李鸿儒疑道。
  “炀帝时的一个六品官员,极为有才干,实力也强”杨素道:“他后来投靠了大唐,只是没跟对人,死在了唐皇上位时。”
  “死了这么多年了!”
  唐皇上位时死掉的人极多,数量远远超出了承乾太子谋逆时所涉及的人员。
  这是近三十年前的事情。
  那时的李鸿儒才几岁。
  诸多牵涉的人员被打压了下去,甚至于死者过往的辉煌经历被束之高阁,显得默默无闻。
  若非杨素想了解一番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杨素也难得知相关情况。
  “那时北方边疆的帝国不止是汗国,还有大辽等国度,大辽的实力并不逊色于这个摩揭陀国”杨素道:“韦云起前去大辽时,也遭遇了与我们一般的事情!”
  “他使团也被斩了?”
  “不,他只是孤身一人前去对大辽进行讨逆!”
  “那要怎么打?”
  “他赢了!”
  杨素伸出一根手指。
  相较于韦云起当时的一人,他们此时至少还有两个人。
  若非此时具备的天时地利,有过吐蕃国的经历,又熟悉韦云起的事情,杨素脑袋中还不会想到打国战这种事情。
  有李鸿儒不断的辩驳和指正,他此时亦是步步推算推导,甚至还想到了更为深远之处,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
  “您得跟我好好说一说,他是怎么一个人打赢一个国度的。”李鸿儒有兴趣道。
  “很简单”杨素笑道。
  他嘴中蠕蠕而动,吐出了‘借兵’这两个字。
  人不够,那就去借。


第1108章 兵分两路
  但凡国战时,藩国必然需要协助宗主国。
  杨素的手指了指。
  那是泥婆罗国的方向。
  德瓦王仗着山高地远,难被大唐牵扯,还能借助到相应的私人助力,应下成为藩国的事情很痛快。
  只是应下成为藩国不可避免就需要做点事情。
  对方还没享受到国度宏观方面的好处,就需要接受这种征战的义务。
  若是去拉人,他们确实能从泥婆罗国拉到一定数量的军团。
  “我已经有六十多年没打过仗了!”
  杨素捏了捏拳头。
  在大唐朝,李靖的名声几乎传达到了每个大唐人耳中。
  诸多人都知晓李靖是百战百胜的大将军。
  但在大隋朝,杨素同样如此。
  他甚至于有着和李靖同样辉煌战争史。
  百战百胜!
  李靖是文武双全的顶级大修炼者,也将这种能耐发挥到战争之中,做到了某方面的极致。
  而杨素则是登入到了文人的巅峰。
  很难有文人可以如他这般带兵打仗,一辈子打到从无败绩的地步。
  这种经历不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很少。
  他捏紧着拳头,手持地图。
  如今的他不再是往昔的他,杨素也难于动用到往昔的兵法,但在他身边,却具备能动用大型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