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撇开丁正业的过往不讲,被动绑到一条线上不提。
  丁正业这种行为能拿得出手,让人称上一声好汉。
  这也足以成为一个标准。
  让人难以反驳,也愿意承认的标准。
  可以满足朝廷的要求,也能满足江湖人士的认同。
  “从今以后,我江湖司发出的头衔才是正规的江湖名头。”
  临时上任,草头班子并州江湖司的司命李鸿儒顿时感觉自己下了大宏愿。


第136章 贫穷的草头班子
  只有正规,只有合法。
  江湖司才有干正事的底气。
  知道的人多了,朝廷和江湖都默许默认了,江湖司才具备足够的话语权。
  当然,以上目标都很虚。
  李鸿儒觉得自己初衷是想捞点油水。
  比如,他很想搞点秘籍,让自己多几手本领,也能好好教导李旦。
  若是有钱财,过过手做点账,吞掉一些到肚子里。
  只是他的计划赶不上两只铁公鸡支援的力度。
  徐茂功和封刺史只能出个嘴巴,他也就只能卖卖嘴巴上的头衔。
  时隔三天,江湖司的锦衣官服和印章终于发了下来。
  这是并州的印章,在其他州并不具备效应。
  并州江湖司相当于并州麾下一个新创建的小部门,属于并州管辖,指挥权、管辖权、财政拨款等都归属并州。
  “来呀,王大力,你被并州江湖司征调了。”
  穿上锦衣官服,拿上印章,李鸿儒顿时就威风了起来。
  “你……你你你,你真是岂有此理,啊啊啊,别以为你跑并州当了个小官,就能对我挥之即来,我可是徐都督亲自征调……嗯,好吧,我认了。”
  徐茂功的印章还是具备相当不错的效果。
  至少王大力就认账。
  徐茂功当时也说了,这枚印章能干相当多的事。
  临时征调一些人没问题,甚至于将官都能临时拖去干活。
  李鸿儒觉得征调王大力没问题。
  “去了江湖司,应该不会因为宝镜的事情打屁股了。”
  王大力吭哧吭哧了一下,开始收拾自己那套工具。
  章是李鸿儒盖的,征调的命令是李鸿儒下的,万一出了问题,那也是打李鸿儒的板子。
  见过李鸿儒屁股开花,躺在床上近半个月,王大力心中也忐忑,有点担心自己哪天也难逃厄运。
  现在有人顶在前头真是太好了。
  王大力巴不得离开匠人营。
  草头班子需要的人手有限,可征调的人手也有限。
  李鸿儒也不欲搞太多事情。
  除了带上王大力这个打造牌子的匠人,他就带了自己哥哥李旦前去上任。
  江湖司的办公点并未在军营区域,而是进入到了并州城中,离封刺史的刺史府不算远。
  来并州许久,李鸿儒还是第一次在并州街头漫步。
  他看着这与长安城完全不同的景象。
  长安城高贵华丽雍容繁华,并州城则带着烽火气息,城市整体显得有些肃杀。
  即便并州城的百姓,也是少语,干事利索,少有长安城那种闲的没事就去看热闹的情况。
  新官上任,李鸿儒周围并没有什么人围着看热闹。
  即便有兴趣的,也只是打量一番,就低头下去,转而忙自己的活计。
  “李大人,咱们不是应该去江湖司吗?这也不是往刺史府的方向啊?”
  王大力背着工具箱,他这工具箱颇为沉重,又走了近一小时路,他此时很想早点到地方歇一歇。
  “就一破房子,那地方有什么好去的。”李鸿儒摇头道:“咱们上任就是去干正事的,现在就得去干正事。”
  正式上任的第一天,李鸿儒没有直接去江湖司,反而在外转悠。
  这让王大力很头疼,也很迷惑,此时到底去干什么正事。
  “老丈,我想问一下,悦来客栈怎么走?”
  李鸿儒看着手纸上提供的讯息。
  这是安置丁正业的地点。
  徐茂功虽然是只铁公鸡,但没过于小气,将协助击杀掠夺团的丁正业安置在一家客栈。
  每日负责了丁正业的吃喝,也负责了住宿。
  丁正业受伤远较李鸿儒要重,但使用了上好的金疮药,又时隔近二十天,应该修养得差不多,大体上没什么毛病。
  这是李鸿儒预备第一个发牌子的对象。
  丁正业只是江湖的二流偏下层次的高手,但对方的行为拿得出手。
  也正因为丁正业属于二流高手的范畴,没有顶尖高手的那种曲高和寡,也能吸引到人。
  若江湖中人以为朝廷的名头只能放在顶尖高手身上,参与性便不算太强了。
  “官人,您往这边再走三十丈,抬头望左看,就能看到悦来客栈。”
  若按纸上备注的地点,李鸿儒觉得自己此时应该是到了悦来客栈。
  但这地方只有一个卖红枣的老伯,没什么客栈的招牌。
  李鸿儒也只得问路。
  地图标注与实际地点差开百米,李鸿儒顿时觉察到这是真传秘籍和手抄秘籍的距离。
  但总算地点不算远。
  李鸿儒顿时谢过。
  “官人若是真心谢我,就买上小老儿一些枣子,我这枣子又大又红又甜又脆,可好吃了。”
  并州人做生意相当直接,问个路还随手推荐了自己的买卖。
  李鸿儒只得在自己袖子里摸了摸,最终掏出一枚解食铁妖兽力量渴的铜板。
  “那就买一文钱的枣子。”
  “一文只能买四颗。”
  “够吃了。”
  “官人的肚量真小,小老儿一顿都能吃二三十枚呢。”
  卖枣子的老伯嘴巴很直,但枣子的味道确实很甜。
  一文钱花出去,李鸿儒收回了四颗红枣。
  他此时也真想捞点钱财。
  原本以为一个月发二十两纹银,怎么都够用,但自从买了《脉经》,这数月的收入便归了零。
  至于王大力和李旦的薪水,不提也罢。
  此时还落到没面子,被一个卖枣子的老伯叨咕,李鸿儒只能厚着脸皮死撑。
  “一人一枚,这枚留给丁正业!”
  李鸿儒分发了红枣,又走了近百步,抬头之时便见到了客栈。
  悦来客栈。
  每个地方都少不了这种名字的客栈。
  各地客栈主人几乎都不同,但名字一样,有全国连锁经营的架势。
  一者有宾客喜悦而来,宾至如归的意思。
  一者也代表客源越来越多,钱财越来越多,讨个吉利。
  大家都高兴,他们也有钱挣,客栈很吉祥。
  除了正常人打尖住店,这地方大多也是江湖客常来的地方。
  “客官是……”
  见得有三个人进来,跑堂的小二顿时迎了过来,待得看到李鸿儒身上的陌生官服,他声音顿时止住。
  “大人可是要找人?”小二问道。
  “本官来给横刀丁正业授发官府的嘉奖,不知他在哪间房休息?”
  李鸿儒扫了一眼客栈,此时还有几个江湖汉子在喝酒吃肉。
  这些人对官方并无什么兴趣,目光只是在李鸿儒身上扫一眼就收了回去。
  待得李鸿儒提及丁正业的名头,又提及嘉奖,这才有数人的耳朵竖了起来。
  “横刀丁正业?”
  “我似乎听过他名头。”
  “好像是长安霸天刀那一系的人。”
  “他还能拿到官府的嘉奖?这是干了什么大事?”
  “嘉奖是什么?”
  李鸿儒上楼之后,一些人顿时低声议论了起来。
  江湖和朝廷是两条线,只在偶尔才会有着交叉。
  一个江湖客想拿到朝廷的嘉奖并不容易。
  一些人顿时就心生了兴趣。
  不仅想知道丁正业干了什么大事,还想知道朝廷嘉奖的到底是什么。


第137章 并州十英
  “丁兄,我来看你啦!”
  被小二领到厢房,李鸿儒顿时看到十余天不曾相见的丁正业。
  此时丁正业侧躺,身边还放着一册通俗花边志异小说。
  这类小说通常喜欢讲述某某书生或侠士奇遇,获得某小姐某美貌精怪的报答,又夹杂点小黄书内容,深受普通群体喜欢。
  只是弄到这类私人刊版的书不容易,大多人都是听说书人来讲述几段过过瘾。
  “咳咳!”
  丁正业咳嗽两声,用手扯了扯被子,稍微遮挡了一下自己下半身,这才正过脸来。
  他身体需要人照料,房门没锁,李鸿儒推门也有点急。
  这让丁正业连带桃花,脸上的红润之色更是夹杂着几分尴尬的古怪。
  李鸿儒觉得可能撞破了一些好事。
  但这种事情不能提,免得双方伤了感情。
  “身体怎么样?”
  “我好的差不多了”丁正业低声道:“莫非徐都督派遣你过来结账了?”
  他深深的调息了一下呼吸,也不待李鸿儒回复,立刻揭开了被子。
  好吃好喝十余天,除了身体有点吃亏,其他方面都很爽。
  看到李鸿儒,丁正业觉得自己好日子到了头,没法再混吃混喝的过下去。
  他心中有点虚,顿时站起身来。
  “我不管结账的事情”李鸿儒笑道:“但此行过来也是给丁兄送礼。”
  “送礼?”丁正业奇道。
  “大礼!”
  李鸿儒确定了一句,将买来的红枣送到丁正业手上。
  他抬眼看向王大力。
  好马配好鞍,好名头也要配好牌面。
  不管选择木头雕琢,还是选择铁块打磨,逼格必须上来。
  这事情只能交给王大力。
  “看清楚横刀丁兄的威武雄姿了吗?”李鸿儒问向王大力。
  “看清楚了!”
  “那你到时候给我雕一个能体现丁兄神态的令牌,正面就雕琢咱们颁布的名头和刻章。”
  有人干活太舒坦了。
  想想自己往年亲手操作,数月才完成一件道具的痛苦,李鸿儒只觉自己终于解放了。
  有王大力雕刻打磨,这些破事哪还要他上。
  “你们说什么呢,雕我相貌,什么令牌?”
  直到此时,丁正业抓着红枣,才清楚李鸿儒此行的目的。
  客栈依旧能混吃喝,除此之外,他似乎还能捞个牌子。
  “是这样,我们江湖司呢,准备给你颁布一个‘并州十英’的名头……”
  李鸿儒侃侃而来。
  这相当于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发奖状与小红花。
  听得李鸿儒拿大旗一阵扯,丁正业听得脑袋上顿时红色不断上涌。
  “这事有点大”丁正业擦汗道:“我真能拿这种名头,这真是朝廷的嘉奖?”
  并州十英。
  这一听就上档次。
  横刀的名头虽然爽,但也只是自己爽,符合自己闯荡江湖的风格。
  李鸿儒给出的这个名头,一听就是官方的定义。
  虽然不知道另外九个人是谁,但这丁正业觉得自己瞬间成了并州的十大英雄之一。
  他这么理解没毛病。
  若非草创初期再往上增加数字显得不妥,李鸿儒都想弄成并州百英,到时可以随时加人进去。
  “没错。”李鸿儒点头道:“你是助力都督杀敌的人,担得起这个名头。”
  “那可真是太好了”丁正业大喜哆嗦道:“我……我我我,我终于光宗耀祖了,在江湖上闯出名气了。”
  此时能获得朝廷嘉奖,又能授予头衔的人很少。
  并州更是没这码事。
  李鸿儒扯的大旗很大,并州都督和刺史齐齐上阵,官方定名。
  对一般人而言,这确实光宗耀祖。
  别说丁正业,便是放在长安,就是祝青桐等人的‘长安十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