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一般人而言,这确实光宗耀祖。
  别说丁正业,便是放在长安,就是祝青桐等人的‘长安十八剑’名头,也是遭人抢破头,不时有着挑战。
  虽然是民间私下的定义,但也被众多人承认。
  得了这个名头,一众年轻人更是有着隐隐为首的趋势。
  祝青桐年轻气盛就不意外了。
  盛名在身,彼此多少都有几分傲气。
  何况此时还有官方助推。
  李鸿儒觉得若是自己有个什么拿得出手的名头,他的尾巴也能翘上天。
  “必须的。”李鸿儒笑道:“我今天就去写公文,让人张贴文榜,你的名声将从今天开始响彻并州。”
  “还有文榜!”
  丁正业有点哆嗦。
  文榜不足为奇,经常看看就能看到。
  那差点的叫通缉令。
  那好一些的则是各种诗人词人留名,再好一些的则是童生榜,秀才榜,金榜等题名了。
  武者上榜的人少见,一般都是犯事遭官方通缉。
  丁正业没想到他们这些江湖武者还有正常好榜的时候。
  “我我我……”
  丁正业捂着胸口,只觉此前被劈伤的位置又有溢血的景象。
  他有点受不住这种夸。
  本以为混吃混喝十几天就算是徐茂功的报答,毕竟对方也算是客气了,没想到还能题名。
  “你顺顺气,别激动”李鸿儒拍丁正业肩膀道:“最近也要安分守己一点,别咱们还没奖励完,你就出问题了。”
  “我都光宗耀祖了,我肯定要活很长。”
  丁正业脑子里原本有诸多以后的冒险计划,但李鸿儒这道命令一来,他顿时将诸多计划全盘放弃。
  打铁要趁热,成名也要尽快用。
  他哆嗦了好一会,觉得自己可以像师傅一样,开上一间武馆。
  人的名,树的影,只要名气大,自然就有人来学。
  他实力差了一点,但耐不住有朝廷这块招牌防身。
  创建一家新武馆会有本地武馆反弹,江湖人士来踢馆,宵小排挤,没客源……
  诸多困难重重,但一切没关系,他的榜文就是最大的名气源头,会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来学武。
  就算被人踢馆成功,他也还会有学生。
  也有大部分人会给朝廷面子,不至于让他太难堪。
  甚至他还能请长安的霸天刀李无忌前来捧场。
  李无忌拿的出手的徒弟不算多,他如今就算其中的爆款了。
  甭管谁谁谁在长安当谁家的狗腿,谁谁谁又斩杀了什么妖物,干了什么义举,犯下了什么大事,那都不如他。
  形象光辉,面皮也大涨。
  李无忌大概率会来捧他一番。
  就算不亲自来,几个师叔师伯也少不了登门。
  ……
  丁正业嘀嘀咕咕着一些小计划,这让李鸿儒不断点头。
  就是要这样。
  丁正业干得好极了。
  江湖人都是在刀尖上舔血,有人富,但更多的人穷。
  刀尖上舔血有舔血的价格。
  一旦能转化为稳定的收益,就没人会想着去刀尖上舔血了。
  干了大事能拿朝廷的封号,还能转化成可用的收益,这会引得一些人去追捧。
  有了名,就有了利。
  丁正业开了一个好头。
  不说是造神,捧出一个大人物。
  但丁正业的际遇无疑会让很多人羡慕。
  尤其是并州十英这个名头,此时还欠缺九人。
  在李鸿儒那儿,还有并州五虎,并州八雄,并州七怪……
  他的底牌还颇多。
  除了这些大路货的招牌。
  一些特殊的并州第十剑,并州第九剑等引战排名亦在囊中。


第138章 习阳刚武,平不公事
  “发榜了发榜了!”
  一边是并州大理寺分部的捕快张贴榜文。
  一边是丁正业拿着多年存下来的钱财买房子。
  “走,去看看又有哪位老哥犯事了!”
  “莫非又有什么恶犯?”
  “去看看,免得以后撞见恶人了。”
  ……
  有江湖人士感兴趣,也有普通的常人,还有一些卖消息的三教九流人物。
  新榜文的张贴,让一些人凑了过来。
  “丁正业,绰号横刀,师承长安河东武馆李无忌,于本月初击杀汗国掠夺团六位高手,配合军营剿灭罪大恶极……”
  ……
  “江湖司以‘并州十英’赠英雄,并记录造册!”
  “愿我并州英豪辈出。”
  “并州江湖司!”
  有人高声,也有人低语,不断吟读着榜文上的内容。
  原以为大理寺捕快张贴缉拿捕文,却不曾想到是一张喜报。
  一些人目光中晦暗,神色难明。
  也有普通人翘起大拇指,赞上一声英雄。
  而一些三教九流人物则是很敏锐的觉察到了并州不同的风向。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朝廷一些政策下来,总能被解读成各种奇奇怪怪的模样。
  不乏人进行钻营,想着从这些条款中获得好处。
  江湖司此前名声不显,显然是并州的新部门。
  无须做过多的猜测,也能知道这个部门做的是什么事情。
  江湖人士讨厌顶上有人管着,但若能从江湖司那边获得好处,那又是另外一说。
  至少这个名头不错。
  有官方的宣扬,丁正业名头会传播的很快。
  不得不说,官方依旧掌控着最重要消息的来源,牢牢把控着舆情权。
  这种宣扬远比江湖中硬打硬杀闯荡出来的名气要快。
  并州三十二城,只要并州大理寺张贴榜文,其他区域也会张贴。
  可以说丁正业一夜之间名字响彻并州也不为过。
  “莫非杀汗国掠夺团能获得江湖司的嘉奖?”
  “那是掉脑袋的活。”
  “可若要成了呢?”
  “你忘记最近苍松剑客万鹤年的下场?我看丁正业也很难逃脱汗国高手报复。”
  “万鹤年没承受朝廷护佑,丁正业如今上了朝廷的榜文,至少算半个朝廷的人。”
  “各位,丁正业能杀汗国掠夺团六位高手,这身手可不弱。”
  ……
  顾忌涌上一些人的心头,随即也出现了另外一些人的辩解。
  李鸿儒穿着一身平常的服饰,坐在榜文不远处,听着这些人低声的议论。
  效果远比他想象中要好。
  只要有人动心,看上这个名头的嘉奖,他的江湖司就能开张。
  没有人响应江湖司,江湖司会成为一滩臭水。
  只是雕琢一个木牌,发几张榜文,这几乎没什么代价,徐茂功和封刺史这两个铁公鸡相当支持。
  只要不是让这两位出钱出粮,什么都好说。
  李鸿儒的申请很快,通过的也很快。
  并州大理寺分部亦是相当配合,完成了张贴榜文的程序。
  这些名头不会入朝廷的册,不抢占朝廷职位,也不需要饷银,成本再低廉不过。
  徐茂功等人此时也在看李鸿儒下一步如何操作。
  但李鸿儒此时也只有一途。
  等!
  该做的他都做了。
  有没有人打听江湖司的规矩,有没有人效仿,那便只能静待舆论发酵。
  不论江湖司的位置有多偏僻难找,只要有心,他张贴在江湖司门口的红纸黑字内容都会宣扬出去。
  半响,李鸿儒站起身来。
  今天是个好日子。
  不仅他张榜公布第一位上榜者。
  在丁正业的小心思和李鸿儒合理的建议下,丁正业的武馆亦是在今天开业。
  有官府的关系,丁正业申请武馆的流程走了捷径,诸多批文都很快,没有半点吃拿卡要。
  看完榜文,李鸿儒也要去丁正业那儿道贺了。
  “咱们一起玩儿去!”
  身后是李旦,也有王大力。
  李旦是乐意跟随在李鸿儒背后长见识。
  王大力则是不得不跟随四处跑。
  若江湖司就剩下他一个人在那儿,王大力多少觉得自己有点怕怕的。
  万一遭遇几个暴躁的江湖老哥,被人家扇几巴掌问询一些事情,王大力觉得会很吃亏。
  在他脑海中,闯荡江湖的都是不要命的暴躁老哥,他能躲多远就想着躲多远。
  何况他就是一个雕木牌子的,对李鸿儒这个江湖司的事情了解又不多。
  跟着李鸿儒不好玩,但总比关在军区做打磨的活要强。
  尤其是并州军区不给他饷银,王大力压根就没干活的心思。
  此时出来透透气,参与一些热闹,他觉得还算不错,日子总算没到没法过的程度。
  “呜~”
  不断朝着丁正业武馆的地点前行,众人此时也听得了一阵唢呐的轰鸣。
  唢呐的音色雄壮,音量大,发音高亢,诸多优点之下,唢呐是一种很适合开业时使用的乐器。
  随即,又是一阵锣鼓声锤响。
  轰轰轰的乐器响声震动,这片区域顿时热闹了起来。
  虽然不乏扰民,但这也不是天天玩开张,诸多人能忍受,更是参与到这种喜庆之中。
  人多之时,一些流动的小贩也随来,惹得一群小孩子缠着买果子和糖。
  丁正业的‘河西武馆’开业很热闹,至少门外热闹。
  李鸿儒赶到之时,只见丁正业站在了大门口,脸上微笑中也不缺尴尬。
  乡邻捧场,但本地武馆势力,地下势力,江湖势力等没人来凑热闹,只是远远观看。
  河西武馆的招牌高高悬挂。
  在招牌下,还篆刻着‘并州十英丁正业’一排小字。
  想踢馆,踩踏这面牌子,多少也要看看官方的脸,又或者搞清楚丁正业的底细。
  丁正业此时借了势,并不显慌张,只是没人入门,这才有几分尴尬。
  见得李鸿儒推开前方的人,挤了进来,他这才大喜过望。
  “李司命!”
  丁正业顿时抱拳行上了礼。
  李鸿儒前来,就代表着一个态度,官方能来捧场太好了。
  至少他此时没那么尴尬。
  李鸿儒要求的武馆开业的速度太快了,他远远来不及拉自己师兄弟和师傅那一系的人前来吹捧,此时只能硬挺。
  “恭喜丁兄武馆开业,大吉大利,以后高徒辈出。”
  “多谢李司命,还请里面坐!”
  终于来人捧场了,丁正业与李鸿儒叨咕了数句,他的脸上顿时轻松了一截,终于没了尴尬。
  “并州都督徐茂功恭喜并州十英丁正业武馆开业大吉!”
  一阵马蹄声响起,也伴随着一声雄浑的道贺声。
  诸多人让路之时,神色已经有了变化。
  “并州刺史封不让恭喜并州十英丁正业武馆开业大吉!”
  过了十余秒,又有一驾马车迅速驶来。
  这才是河西武馆开业的正菜。
  虽然不是徐茂功和封刺史亲自前来,但两人无疑对江湖司第一桩捧人上位的事件配合。
  除了各自让麾下代表来此处,两人还干了点不怎么花钱的事,各自送了河西武馆半副对联。
  “习阳刚之武…徐茂功。”
  “平不公之事…封不让。”
  对联之下是各自的私人印章。
  看着两副对联贴上门柱,一些人眼神终于有了变化,对河西武馆开业再也没了意见。
  并州最高的两位大佬捧场,此时丁正业捧的就是铁饭碗,跑江湖的都要给三分面子。
  有些人远远离去,也有人准备开始互捧,前往河西武馆道一声贺。
  若不能踩死,那便只有分一杯羹出去。
  若踩对方时还要让自己倒霉,这便需要将关系做妥善处理,争取彼此不交恶。
  “李兄,你给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