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鸿儒拍着胸脯保证。
  徐茂功找自己肯定没好事情,李鸿儒暗叹辟谷丸用的太快了。
  若是得知徐茂功有任务召唤,他肯定会提前服一颗辟谷丸,转而进入到闭关中。
  再怎么说,徐茂功还是会顾及王福畴那边的关系,不会将他闭关硬生生打断。
  “还不错,知道锤炼身体,这是练上刀法了。”
  徐茂功没有接李鸿儒的茬。
  此前他又并非没有叫人呼唤过李鸿儒,但都被李旦那个二愣子拦住了。
  便是他前去,也只能止步。
  李鸿儒陷入到顿悟中,他没可能去破坏修炼。
  但徐茂功也很警戒李鸿儒借着这种行为躲避征召,何况今天的事情也了不得,拉上李鸿儒大概率会有些帮助。
  看着李鸿儒手中的木刀,他随口赞上了一句。
  大抵是从丁正业那儿学了两手,李鸿儒挥刀时还像模像样。
  这便是江湖司的额外福利了,也是李鸿儒擅长运营,这才捞了些好处。
  “您不给我几套剑术的秘籍,我只能练练刀法”李鸿儒笑道。
  “我倒是想教你一些剑术,只怕福畴兄到时会拉着我大骂,怪我抢了他学生”徐茂功颇有兴趣道。
  “老师向来兼容并包,并不忌讳额外学点本事呀,您随便给我几本秘籍就挺好,我还能自学呢。”
  “那你也得向我拜师,才有机会学本事,我这可不是什么额外的本事,也是实打实的传承。”
  ……
  这就没法谈了。
  拜师不是像吕布拜义父,见一个拜一个。
  三姓家奴很忌讳,四处拜师也很忌讳。
  在未出师或逐出师门前,这些规矩更是乱不得。
  李鸿儒此时挂在王福畴的门下,将来继承的便是王福畴衣钵。
  若是想学点别的内容,一则是进入到太学那样的场所,借助阅读室自己钻研。
  又或如李鸿儒的江湖司一样,借助一些机会进行偷阅。
  还有则是相同水准的同道之间相互交流,让自己不断完善,也可能触及到新知识。
  诸多行为都在正常世俗观念允许的范畴内。
  但唯独没可能拜了这家学那家,四处乱拜乱学。
  徐茂功这么说就是婉拒了,李鸿儒也见机止住了嘴,知晓自己没可能在徐茂功这儿再买到秘籍。
  “我那《脉经》呢,你修炼时就没什么疑惑想问问?”
  许久不见李鸿儒前来找,徐茂功也很纳闷。
  在原本的计划中,李鸿儒应该是死死抱着他这根大腿才对,完全没可能在这儿小轻松的练刀法。
  “您那套秘籍乱编乱写,我练个开头就没去练了”李鸿儒笑道。
  “什么乱编乱写,那是我二十年的智慧结晶,你不要就还我。”
  “一百两就还给你。”
  “切。”
  徐茂功随手一抓,捏上了李鸿儒的手腕,感知中,对方的《脉经》至少已经小成。
  但这坨烂泥扶不上墙,练练就没兴趣了。
  这让他很头疼。
  现在李鸿儒明显还有了退货的心思。
  这是压根就不想修炼了。
  明明上手就修炼得如此之好,天资罕见……
  “不负责回收”徐茂功闷声道:“那是绝世的秘籍,你若有本事就多练练,将来肯定受益无穷。”
  “那我到时候就再勉强练一练。”
  见得难以讹回一百两银子,李鸿儒顿时止住了小心思。
  “走走走,我带你吃大席去。”
  一阵客套寒暄完毕,徐茂功顿时就说起了正事。
  “吃大席?”李鸿儒奇道。
  婚庆、祝寿、出师、中举、驾鹤西归等都能办席。
  吃大席就是吃饭喝酒,去举办方那儿凑个热闹,也弄些吃食。
  只是到徐茂功这个份上,大概会吃得比较高级。
  李鸿儒吞了吞口水。
  来并州两个月,伙食一般又没钱,他已经很久没吃过好吃的食物了。
  但徐茂功又没可能好心到吃大席都邀请他的地步,两人还没这种交情。
  李鸿儒心下生疑,随即被徐茂功硬拉着手前行。
  “封大人今天办宴,如果不是忽然想起你,又隔你这江湖司近,我还不来拉你去吃喝呢。”
  似乎是猜测到了李鸿儒的心思,徐茂功当即一阵囔囔,将自己来江湖司的原因解释得清清楚楚。
  李鸿儒歪着脑袋想了想,觉得自己身上似乎没什么好压榨的地方。
  他放松了警惕,顿时随着徐茂功前去。
  江湖司原是并州城一户官员府邸,对方落了马,也便空了出来。
  李鸿儒属于临时上任,府邸日后迟早要空出来,徐茂功和封不让也没想着找个破落之处凑合,便拿了这套大房子做临时办公。
  江湖司的府邸离刺史府极为接近。
  若是在房顶上走直线,只需上百米就能跃入到刺史府中。
  此时走大道也很近,只是数个弯,李鸿儒顿时便见到了刺史府。
  深红色的大门显得颜色沉重。
  门口处摆放的两头貔貅雕塑极为威武。
  如同都督府,刺史府也属于制式规格的建筑。
  为了防止各地借助修建府邸敛财,大唐朝对各类建筑修造都有着指定和规划,不得超出标准建筑的范围。
  这让各地的官方建筑都极为类似。
  此前来过一次刺史府,李鸿儒也不陌生,随在了徐茂功身后。
  待得走过三重门,踏入一处长了腊梅的花园,顿时听得了人声。
  诸多人正在热议。
  不乏李鸿儒熟悉的封刺史声音,又伴随着一道陌生声音交流,还有一些女眷的低声说话。
  “茂功兄来了,快快快!”
  “李司命也来了,快快快!”
  见得徐茂功,封刺史顿时连连出声,便是李鸿儒都拉上介绍了一番。
  李鸿儒进入门内,这才见得内门诸人。
  此时确实在办一桩宴席,桌面上已经摆了一些菜肴,又放置了小酒壶。
  菜色说不上丰富,但总比吃大锅饭要好一些。
  可这也与李鸿儒脑海中吃大鱼大肉的场景相差甚远。
  就宴席来说,这菜式还不如他当年入四门馆办的流水线规格。
  李鸿儒进门时扫了宴席一眼,这才从徐茂功身后闪出,对着封刺史见礼。
  他也望向了宴席中的陌生者。
  那是一个带着儒冠,面色如玉的中年男子。
  沉稳儒雅的相貌很容易给予人天然的好感。
  能和封刺史同桌,李鸿儒顿时就呼了一声大人,也与对方见了礼。
  “李司命?”中年男子瞧着封刺史,嘴上颇为玩味道:“你们这介绍是相当有意思了,此时能被你们拉来凑桌,莫非他便是我师弟李鸿儒?”
  “见过公孙师兄!”
  中年男子话一出,李鸿儒顿时得知了对方是谁,也知晓了徐茂功拉他来的目的。
  这是渤海郡的刺史。
  也是他的师兄。
  公孙举。


第146章 刺史府宴
  还是在一个多月前,徐茂功曾经带着李鸿儒来过刺史府。
  徐茂功那时随手给他挂了一个书记官的名,也带李鸿儒晃荡到刺史府要钱粮。
  徐茂功当时与封不让讨论过向渤海郡购粮。
  这其中也打过李鸿儒的主意,想拿着他来做点人情。
  但李鸿儒觉得自己脸面没那么大。
  “师兄,您该怎么谈就怎么谈,压根不用考虑我。”李鸿儒道。
  “你这孩子,你瞅瞅你自己全身上下,我们并州伙食差,你身体也跟着瘦弱单薄呀”徐茂功恨铁不成钢道。
  “就是,你不为大家着想也要为自己着想啊”封刺史笑道:“咱们可都是一体的。”
  李鸿儒和公孙举的反应比想象中还要快一些。
  但这没什么用。
  人来了就行。
  有李鸿儒在,公孙举办事至少不会有推脱拒绝。
  大唐各州除了缴纳的皇粮和税银,存留的部分都归属各州协调。
  丰收时存粮,灾害时放粮,盘活经济。
  刺史掌控一州,也负责诸多。
  渤海郡靠海,收成并不仅仅是依靠土地,这也让渤海郡较之其他一些州富裕。
  公孙举四处奔波,便是想着看看四处的情形,兑换流通各自的所需,让渤海郡的经济更好。
  并州的优势并不算大。
  当然,若是拿金银,并州还能拿出一些,徐茂功此前就拉下老脸去长安城讨要了数车钱财。
  只是封刺史和徐茂功不免也想兑换时有个好价格。
  渤海郡的刺史不可能四处跑来跑去做善事,但并州就指望公孙举做点善事了。
  徐茂功等人没可能拿汗国的外患去要求公孙举支援,在渤海郡临近的疆域,是一处叫句骊的国度,那同样是个上蹿下跳的国度,不时也让渤海郡头疼。
  “来来来,人都齐了,咱们就动筷先吃,免得饭菜凉了。”
  气氛稍微有点僵,封刺史顿时开始了圆场。
  “吃过再谈也好!”
  公孙举点点头,同意了下来。
  他对李鸿儒的情况还有诸多不明。
  但师弟在并州,他确实要照拂一番,至少不能引得徐茂功等人的恶感,不时给李鸿儒穿小鞋。
  能被徐茂功随手叫来,李鸿儒所处的地点必然距离刺史府很近。
  而李鸿儒又有一个司命的官衔,这大概是一州的某种要职。
  公孙举有几分猜测,也频频开始举杯邀礼。
  他拉了李鸿儒就近入座,也介绍着渤海郡一系的人。
  除了四处跟随跑的书记官,掌驾驭和安全的护卫将,公孙举此行还带了自己妻女前来。
  公孙举的妻子螓首蛾眉,一双杏眼透彻之极,有着名门闺秀的气质,但又有着落落大方。
  她腰间佩戴的长剑,隐隐的气血冲荡气息传来,李鸿儒顿时就知道这位嫂子有不凡的武者能耐。
  “见过嫂子,见过小妹。”
  李鸿儒顿时就起身行了礼。
  “你是我师弟,她需管你叫叔叔”公孙举笑道:“还不叫叔叔。”
  李鸿儒称呼嫂子没问题,但在叫他女儿时显得有些乱。
  作为王福畴第一位学生,他的年龄确实有些大,子女的年龄也与李鸿儒相近。
  看李鸿儒的模样,应该是十六七岁,他女儿亦是有了十五岁。
  公孙举此时开口,被李鸿儒称呼为小妹的少女只得站起来,恭恭敬敬叫了一声叔叔。
  这是一个容貌秀丽之极的少女,眸子明净清澈,眉目间隐然有一股英气,但又不乏书卷的清气。
  这是继承了公孙举的温文尔雅,又拥有了母亲陶氏的英武姿态。
  与陶氏一样,公孙韵亦背着一柄长剑。
  看来对方还是喜武居多。
  李鸿儒叫小妹时,公孙韵还一脸的喜色,对着自己兴奋的一笑,眼睛弯的像月牙儿一样,仿佛那灵韵也溢了出来。
  待得换成叔叔,她已经低下脑袋,没精打采的坐了下去。
  她大抵也是相当不乐意叫同龄人做叔叔,只是辈分摆在面前,又没得什么办法。
  “她寻常被我们惯坏了,有些没大没小,又不怎么喜读书,只想学书上的游侠仗剑走天涯。”
  公孙举随口批了公孙韵一句,又颇为宠溺的弹了她额头一下。
  待得公孙韵疼得将脑袋抬起来,这才回头与众人不断邀杯。
  “叔叔,并州城好不好玩?”
  落席杯觥交错之间,公孙韵也低低与李鸿儒做着交谈。
  她成长于刺史府,又不时与公孙举四处奔波增长见识,少有遇到多少同龄还亲切的人。
  父亲的师弟,这显然是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