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掉荀彧,卫安更是万万做不到的,虽然荀彧乃是愚忠,一身浩然正气,自己怎么忍心杀害忠良?

    卫安想起了正在益州与刘璋周旋的诸葛亮,若是诸葛亮在此,不知道局面会不会不一样。

    念及于此,卫安也不由得摇了摇头,只怕是诡辩之才面对荀彧也是无计可施。

    说不定还有一个法子可以一试。

    卫安拿出自己的随身酒壶道,“文若兄,以你之见,这酒壶能装多少酒?”

    荀彧早就听闻卫安有一个神奇的酒壶,以为只是传言,却一直不信。

    “不如我们打一个赌如何。”卫安拿出酒壶放在桌子上,“若是文若兄能将壶中酒倒尽,便一切听文若兄的如何?”

    荀彧闻言大喜,“主公,君子一言,不可反悔!”

    “好,一言为定!”卫安笑盈盈的看着站起身的荀彧,“文若兄请了!”

    只见荀彧拿过酒壶就往一个花瓶里倒去。

    那个花瓶足有半人高,只见酒壶里的酒不停的往里倒,越倒荀彧就越是心惊。

    又倒了一会,荀彧举着酒壶的手都快酸了,可是,酒壶中的酒依然源源不断的倒出。

    直到花瓶里装满了酒,荀彧还是不肯停下来。

    花瓶里的酒已经慢溢出来,流到了地上。

    只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忽的现身道,“哎呀,真是暴殄天物,浪费不得啊,这可是太上老君的佳酿啊。”

    说着,那白胡子老头竟然趴在花瓶上稀溜溜的喝起了酒。

    此人正是南华老仙,平时从不现身,但是到了卫安喝酒的时候,只要是闻到了酒味,那是一准现身。

    曹操见到这老头也认了出来,这不正是当年十八路诸侯会盟之时,降雨救洛都火灾的那位老神仙吗?

 第一六四章 封禅大典(推荐票可否来两张)

    “诸位莫要见怪。”见众人诧异的样子,卫安只好介绍道,“这位是家师南华老仙。”

    南华老仙?

    传说中的神仙?

    众人闻言,都是纳头就拜。

    见神仙就拜,总是错不了的。

    此刻荀彧也放下了酒壶,跟曹操、司马懿、马忠等人跪在一处。

    “起来吧,别跪了,只要别为难我徒儿就好。”只听南华老仙疯言疯语道,“我徒儿卫安可不是来当皇帝的,我徒儿可是要做神仙的,再说当个短命的皇帝有什么好,哪有做神仙逍遥?”

    “文若兄。”卫安长叹一声,“如今连年战乱,盗贼蜂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导致皇天震怒,特命卫安恭行天子之讨,结束乱世,施仁政于天下,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主公,文若愚忠,险些误了天下大事,求主公责罚!”荀彧痛哭流涕道,“主公仁义,文若感恩戴德,此后唯主公马首是瞻!”

    “唯主公马首是瞻!”众人一齐轰然道。

    “文若快快请起!诸位快快请起!”

    卫安上前将荀彧、曹操、司马懿一一搀扶了起来。

    南华老仙看了众人一眼,挥了一下拂尘笑道,“当皇帝可是个苦差事啊!”

    “我先走,你们聊。”南华老仙从卫安手中夺过酒壶道,“我先喝两口,一会儿还你。”

    说罢,南华老仙挥了一下拂尘就隐身不见。

    众人正在惊奇,却见卫安笑盈盈的道,“见笑见笑,家师是个老顽童。”

    此时,众人看向卫安的眼中充满了光,他们都坚信,卫安会是一代明君!

    难以想象,众人气氛融洽的讨论起受禅称帝的细节来,曹操和荀彧尤为上心,对细节可谓是一丝不苟。

    卫安看了曹操一眼,不禁想起历史上的曹丕受禅称帝,曹操生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朝政,已然是实际上的皇帝。

    然而,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事实上曹操晚年称帝的欲望越来越强,但伦常束缚和三国鼎立的复杂局势,使得曹操事事不能称心如意。

    语言是苍白的,实力才是最生动的。

    而今东洲之天下,卫安已占据四分之三,剩下的刘璋、马腾、吕布等人也不足为惧,可以说这东洲天下已经是唾手可得。

    如果自己再矫情下去,耽误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东洲天下的百姓。

    毕竟,结束乱世,然后带着东洲百姓奔小康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给卫安营造天命所归的氛围,东洲各地陆续出现了各种的祥瑞,一切都预示着卫安乃是天命所归之人。

    虽然卫安不想矫情,但还是有很多的礼节需要遵从,比如群臣所奏请的三请三让之礼。

    按照群臣所奏的三请三让之礼,汉献帝向卫安下诏书请求禅让帝位,而卫安则做出坚决拒绝之姿态。

    献帝主动禅让,卫安也要假意推辞三次,这是规矩,也是礼仪。

    不论你心里有多愿意,都得推辞三次,因为儒家的美德就是礼让。

    献帝一再表示东洲皇室不德,天命在卫安,而卫安也一次比一次“惶恐”地拒绝。

    不管这美德是否虚伪,反正是以前有人让了,这也就成了禅让的必备礼仪。

    直到第四次,卫安方在群臣的“逼迫”与“恳求”之下,勉为其难的接受了献帝的禅让诏书。

    这。。。。。。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政治表演秀!

    但相较于那些刀光剑影的改朝换代,“禅让”无疑显得更“文明”些。

    卫安接诏之后,接下来便是禅让大典了。

    初平四年二月二日,是龙抬头的日子,“禅让大典”正式在许都举行,卫安登上受禅台受禅。

    受禅台以水泥夯筑而成,作覆斗之状,高30米,长宽各30米,十分雄伟壮观。

    “禅让行事官”由御史大夫张音担任,负责向新皇帝卫安奉送献帝的玺绶。

    在受禅台上,卫安接过张音呈来的汉献帝的玺绶,以此象征权力转移。

    献帝手里也只有玺绶,至于象征皇权的玉玺,一直都在卫安手里。

    参加禅让典礼的人数众多,有数万人之众,刘备、袁绍、公孙瓒、孙策等都在列,就连曹操、马腾、韩遂、刘璋、吕布也都奉诏前来观礼。

    除了东洲的公卿、列侯、武将等满朝文武,还有匈奴单于等周边少数民族首领、代表。

    除了移交玺绶外,还要“燎祭天地、五岳、四渎”,以此方式,将卫安受禅之事告知上苍。

    燎就是通过焚烧薪柴、祭品来祭祀天地。

    祭祀时,卫安还亲自向上苍诵读祭文:

    “皇帝臣仲道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东洲历世二十有四,践年四百二十有余,四海困穷,三纲不立……唯尔有神,尚飨永吉,不负兆民之望。”

    受禅结束后,卫安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份皇帝诏书:

    “今朕承帝王之绪,改初平四年为汉武元年,议改武朝,易服色,殊徽号,同律度量,承土行,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诸不当得赦,皆赦除之。”

    “武朝。。。。。。嗯,这个名字霸气的很。”

    “武朝,大武朝,好啊!”

    “武朝,汉武元年,这年号应景啊,希望从今年开始国运昌盛啊。”

    新朝新气象,卫安对前朝皇帝刘协,仍然优待礼遇,准许刘协保留天子仪仗,择日前往山阳。

    “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献帝为山阳公,可以天子之礼郊祭,山阳公有直达天听之特权,山阳公上书可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封刘协之四子为列侯。”

    既然卫安是效仿尧舜禅让之礼,那自然要像舜礼待尧一样礼遇东洲皇室。

    历史中的刘协做了山阳公之后,在封地山阳郡,刘协和皇后曹氏,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看到百姓疾苦,就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还减免百姓的税负。

    刘协还爱好医术,他和皇后亲自去云台山中采集中草药,为百姓治病,平时看病、扎针也从不收费,所有这些,都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卫安拿出两册书赠送给了山阳公刘协,正是华佗所著的《青囊书》和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第一六五章 马云禄

    禅让仪式过后,自然就是新皇登基大典。

    “主公,臣建议登基大典到洛都举行。”荀彧拱了拱手,“洛都乃天下之要领,九州之咽喉。”

    “臣附议!”

    刘备、曹操、孙策等都表示赞同。

    “主公,臣反对!”

    卫安循声望去,原来是郭嘉站了出来。

    “主公,臣建议将都城设在许都。”郭嘉拱了拱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主公,许都乃是四镇咽喉,有“百二重关”之誉,乃是东入中原,西进关中,乃至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关防要隘。”

    “主公,臣赞成郭嘉之提议!”

    “主公,许都更加适合作为都城,许都有帝王之气!”

    “主公,洛都才是天下王气积聚之地!”

    因为定都之事,一众朝臣吵的不可开交,大家都知道,在哪里登基,大概就要定都在哪里了。

    “好了,朕意已决,三日后摆驾洛都。”卫安坐在皇帝宝座上,自然而然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几经战乱,许都早已破败不堪,武朝初立,不宜大兴土木,洛都作为都城,一切都是现成的,权衡再三,朕觉得,这武朝的都城,还是定在洛都为好!”

    “以后,凡是与民生无关的工程,不可以大兴土木。”卫安接着说道,“劳民伤财的事,能少则少,新朝新气象,朕当厉行节约。”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安一席话说完,满朝文武都是暗自佩服不已,这可是明君风范啊,于是都一齐山呼万岁起来。

    卫安看了看吕布一眼,笑道,“国丈大人诛杀董贼有功,如今新朝初立,朕便封你做个温侯如何。”

    吕布见曹操都归顺了卫安,自然是望风而降。

    在得知卫安后宫空虚后,还走了司马懿的门路,将爱女吕玲绮送往宫中。

    卫安为了安吕布的心,便封了吕玲绮为才人。

    卫安沿袭古制,后宫乃是一皇后,四夫人,九嫔妃,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驾妻的编制。

    才人总共九名,属于二十七世妇之列,官职上属于正五品。

    如今的吕布,还不是历史上的温侯,卫安的赏赐,倒是正应了历史。

    “臣,谢皇上隆恩!”吕布闻言大喜,连忙跪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吕布成了卫安的岳丈,但是君臣礼仪不可废,按照礼仪,吕布还是要叩谢皇恩的。

    卫安那一声国丈,直叫的吕布浑身舒坦,如今做了皇上的老丈人,可比做什么大将军有用多了。

    卫安并没有给吕布具体的职务,温侯说到底只是个空衔,但是吕布的军权,却是被剥夺了。

    武朝实行军政分离制度,顾名思义,军政分离就是军权和政权分属不同的管辖机关管辖。

    以后的地方官,只有所辖区域的管辖权,却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

    军队的管辖权收归中央,这样就可以避免地方势力作乱。

    吕布被剥夺军权以后,倒是显得一身的轻松。

    以前是为了自保,军队就是自己的护身符。

    如今天下一统,即便没有军权,也没有人会威胁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