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大武兵出,不破贺兰誓不还!
南越征战,大概打了两个多月,南越就已经扛不住了。
河内一战,大武铁军凭借着火炮军的威力,创造了一个可怕的历史,全歼了南越部落最精锐的的五万兵马。
这一战,可谓是打出了大武的气势!
从此之后,南越军队节节败退。
大武军长驱直入,逐步蚕食南越残军。
待一切尘埃落定以后,卫安改南越为交州,封马超为交州总督。
十一月,寒冬凛然。
白雪皑皑的洛都城,仿佛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肉眼可见,这界面上,周围村落,都多了不少人影,这一座都城的人口,每天都在不断的上涨。
如今这是天下最繁华热闹,人口最多的城池。
洛都皇宫,御书房。
卫安正在和郭嘉、诸葛亮分析着天下形势。
“鲜卑早晚要打的,不是明年,就是后年!”卫安道。
卫安的计划中,每年都要进行练兵!
“太急了吧!”郭嘉摇着折扇,有些担忧,“我们刚刚结束了南越战争,打鲜卑就要深入草原。”
“无妨,就当练兵了!”卫安笑着说道,“如今我们大武的兵力之雄厚,放眼历朝历代,都是少有的,如果要保持战斗力,就必须要上战场,而且我大武朝廷也需要拿下草原!”
“草原,那鸟不拉屎的地方?”郭嘉对草原不屑一顾,“我们要来又有何用?”
“那可是宝地!”卫安没有多解释,郭嘉毕竟还有时代的局限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肥沃的草原,我们大武的百姓也可以去放牧。”
“放牧?”诸葛亮也开始诧异起来,“可是,我们中原百姓并不擅长放牧。”
“这有什么难的。”卫安笑了笑,“放牧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从大武朝开始,我们的百姓,不仅仅会耕种,还要学会放牧,学会打鱼,学会经商。”
顿了顿,卫安又道,“我们大武的百姓,不仅要吃粮食,还要顿顿吃肉。”
郭嘉和诸葛亮都看着卫安,眼中都有了光,显然,他们对于卫安的描述很是期待。
而他们对卫安的计划深信不疑,毕竟,以前的计划都是实现了的。
看来,针对游牧民族,该打的还是要打,如此方能一劳永逸解决边患问题。
“那匈奴呢?”
“先打完鲜卑,再收拾匈奴!”卫安道:“等战争打完了,接下来,就是文化入侵,然后就是粮食战。”
“然后再掀起来一场人心归属的战役,朕要把匈奴和鲜卑都变成我大武的一份子,不是那种听调不听宣的臣服,而是彻底的臣服!”
“那有些难度!”郭嘉沉吟片刻,“需要杀很多人。”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慢慢来,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做得到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后世子孙不需要天天防着他们!”
“那我亲自走一趟的贺兰山!”郭嘉想了想,说道:“先给他们做点工作,然后看看情况!”
“可以!”卫安点头,这件事情郭嘉去最合适。
第一七三章 番薯和玉米
“上次我所说的科举考试一事,不知两位是何看法?”卫安用期许的眼神看着诸葛亮和郭嘉,“新朝初立,人才短缺啊。”
“陛下,这政策是个好政策,只是。。。。。。”诸葛亮迟疑了一下道,“只是此举会引起世家大族的不满,而目前的世家大族,仍然是人才的主要阵营,寒门士子毕竟还是少数,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
卫安静下心来思索了片刻,确实,诸葛亮的担忧不无道理。
就目前而言,天下士子出身世家,若是现在贸然得罪世家,着实是唐突了些。
毕竟,虽然现在新书的推出,降低了书本的价格,为寒门士子读书提供了便利,但毕竟新书推出时间较短,寒门士子能得到读书机会的并不多。
“若是马上开科取士,效果不佳不说,必然会遭到世家大族的反对。”诸葛亮轻摇羽扇,“不如定个期限,以五年为期,五年之后开科取士,这五年,便是给世家大族的缓冲时间。”
“好,就依孔明之策。”
“陛下,大司马求见。”小太监刘鹏小心翼翼的前来禀报。
“快传!”
卫安闻听是司马懿,自然是高兴非常,他关心的是司马懿的番薯和玉米。
司马懿见诸葛亮和郭嘉都在,快步上前跪拜道,“参见陛下!”
“仲达无需多礼,快平身吧。”卫安虚抬了一下手。“仲达快请坐下说话。”
司马懿与郭嘉和诸葛亮也分别见了礼,这才坐了下来。
“仲达此行收获如何?”卫安最关心的还是此行的收获,当即开门见山问道。
“回禀陛下,此行不负陛下厚望,带回了番薯和玉米若干。”司马懿说着,打开了随行带着的一个包袱,里面正是后世的红薯和玉米,“臣担心有所损坏,一路上未曾耽搁,星夜赶路,不过最累的还是子乔,子冠和子羽。”
“仲达此行辛苦了,还好不虚此行,这个马上开始繁育。”卫安小心翼翼拿了一个红薯起来道,“有了红薯和玉米,我大武百姓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诸葛亮和郭嘉面面相觑,对卫安和司马懿的言行颇不以为意。
不就是一种不知名的农作物吗,值得这么惊喜?
“孔明,奉孝,你二人都猜猜这两种农作物的产量。”卫安看出了二人的疑惑,便笑盈盈的道,“你二人肯定猜不到,这两种作物的产量有多惊人!”
大武时代的农作物主要是黍、稷、麦等农作物。
黍,俗称黄米,一种粮食作物,与稻类相似;稷,即谷子,古代对一种粮食作物的称谓,俗称糜子;麦,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区分。
此时的农作物大约亩产七八十斤的样子,产量高的勉强能达到百斤。
“难道,能达到亩产百斤?”郭嘉看着卫安手中的红薯和玉米,“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一次见这种作物,估计是产量不高,若是产量高,没有理由市面上见不到。”
“哈。。。。。。”卫安闻听郭嘉的话,不禁笑了出来,“奉孝,这次你可大错特错了。”
“难道,这作物真能亩产上百斤?”诸葛亮也怀疑的道,“这作物若是真能亩产上百斤,倒是可以在我们大武大力推广一下。”
“岂止是上百斤啊。”卫安也不卖关子了,直接说道,“这个名为红薯,产量高达八千斤,少说也有五千斤;这个名为玉米,产量略少,也可以达到亩产一千五百斤。”
“什么!”郭嘉和诸葛亮异口同声的惊呼。
亩产千斤就已经是天方夜谭了,这直接就是亩产八千斤。
玉米亩产略少,居然也可以达到亩产一千五百斤!
这简直是颠覆了诸葛亮和郭嘉的认知了。
“陛。。。。。。陛下,这真能亩产八千斤?”郭嘉显得很是激动,“若是有这么高的产量,是不是以后就不用饿死人了?”
“以后,我大武的百姓可以丰衣足食。”卫安颇为自信的笑道。
卫安将红薯和玉米小心翼翼的交给了司马懿道,“安排人尽快繁育出来第一批种子,我要让我们大武百姓衣食无忧。”
“臣遵旨!”
看着贴出的皇榜,洛都大街上的人开始议论纷纷。
“科举?通过一个科举来招募天下学子,还不拘身份?”
“不过也确实到了举行考举的时候了……”卫安坐在马车上心里盘算着,“先预热着,五年之后开科取士。”
卫安决定先到铸币局看看。
派在作坊的两个宦官相当的尽责,到任这三五天的时间,就整理和更正了作坊中的许多陋规。
甚至连火耗他们两个都是专门站在铸钱的炉子前死死的盯着融化的铜,任何想从他们两个的眼皮子底下贪墨的行为都不可能不被发现。
除了纸币,卫安还铸造了银元,所谓的银元,并不完全是纯银,为了银元的硬度合理,适当掺有百分之五的铜。
银元的正面是卫安的大头像,背面是卫安所书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边缘饰以花纹,做的美轮美奂。
这半月以来,铸币局已经铸出了二百万枚银元。
看完铸钱作坊,卫安不禁有些感慨,“这世界上凡事就怕认真两个字啊……”
可惜,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时候都不会太认真……
想到这里,再看看天色还早,卫安就决定花点时间,做一件认真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能给他刷满声望的事情!
于是他命人去南陵把马忠叫来。
等马忠到了,卫安就对他道:“我欲微服私访民间,卿可随我左右,做个记录!”
身为一个统治者,不接地气是不行的!
微服归微服,这项安全工作是必须做好的。
卫安换上普通贵族的衣服时,已经有数名墨羽卫也换上了常服,扮作一般纨绔子弟身边的狗腿子模样,跟在他身边。
“臣该如何称呼殿下?”马忠见了换好便服的卫安问道。
“嗯……”卫安想了想,这也涉及一个政治表态问题,宣称是某某家的子侄,就意味着卫安是比较亲近某某家的,于是他道:“对外人便说,我乃是郭家的子侄!”
第一七四章 微服私访(求一波推荐票)
“诺!”马忠换了个笑脸,道:“公子体察民情,不如去臣家附近的村落……”
这却也是为了卫安的安全着想了。
卫安也不无不可。
其实,早在前世,他就已经深入过民间了,胸中早有文章。
马忠的家在鸿固原之上。
鸿固原是一片沃野,浐河与潏水在此交汇,千百年不断的冲刷,在大自然的伟力下,才形成了这么一块肥沃的平原土地。
此时的洛都,并不像后世那样,因为水土流失、环境破坏以及人类的活动而变得残破。
沃野千里,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景色怡人,才是此时此景的真实写照。
就连此时的黄河水,听说也是清澈见底,碧波千里。
所以,在此时黄河还不叫黄河,世人称之为大河!
乘着马车,卫安看着道路两旁的麦田与屋舍,他问马忠,“以卿之所闻,如今关中可还能维持一夫五口治百田?”
一夫五口百田,这是儒家与法家在政治上为数不多的共同点。
这两个学派都认为,一夫五口百田这样的社会结构是最为理想的社会结构。
战国初年,李悝在魏国变法,首先提倡的就是一夫五口百田的模式。
商君在秦国变法,也沿袭了这个口号。
东洲初立之时,同样继承了这个秦代的政治理想,将之做成了一个画饼画给天下百姓看。
不过,如今大武天子碰上了一个好时机。
秦末的大乱摧毁了旧有的一切封建贵族势力和地方豪强,同时顺手把人口也消灭了大半,因此,最开始之时,这个画饼还真的成了现实。
东洲高祖刘邦用来安定天下的大杀器就是授田。
那时候,只要是个活人,就能从刘邦的政权手里得到最低一百亩土地和相应的宅基地。
所以,全天下立刻就臣服了。
授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