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他没有去看烟雾缭绕的火炮,一直关注着靶子,只见还立着的靶子,突然之间,就有不少腾空而起,随后从空中飘散,显然稻草人已经被击碎。
这次炮击以后,并没有继续开炮,士卒把火炮清理之后,立即用布盖了起来,随后拔刀出鞘,守卫在一旁。
“你说什么?”曹操他只是见到贾诩张嘴,完全没有听见声音,不由疑惑的问道,只是他没有发觉,自己声音有些大,就连卫安离着好几十米,都听见了。
“你说什么?”这下轮到贾诩迷茫了,因为他只见曹操张嘴,听不见声音。
“我听不见了!”曹操脸色大变,惊恐的说道。
见到曹操的样子,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自己也听不见了,都以为自己聋了,不由的纷纷脸色大变。
“告诉他们,不要惊慌,都是正常的,过一会就好!”
满足了自己的恶趣味,卫安这才取下塞在耳朵的棉花,微笑着吩咐道。
“喏!”卫安一下令,立即有侍卫上前,拿起一张纸对曹操等人示意。
曹操等人这才将信将疑,放松一些,只不过心里还是带着焦急,好在还能克制自己,毕竟都不是普通人。
好在百姓离得比较远,虽然有不少孩子吓到了,哭的倒没有几个,毕竟离得远,听上去不过像是夏日响雷!
不过这年月,孩子都是放养,性子比较野,胆子也不小,到没啥问题,最多吃惊的躲到了父母怀里。
按照日程安排,最后一项,就是组织百姓近距离聆听卫安发言。
除去小商小贩,居家留守,这次参观阅兵的百姓,有五万多人。
这么多人,城墙下哪怕是密密麻麻的站着,也是站不完的,因此耽误这么长一段时间,只是组织了部分人员前来而已。
“大武的百姓们!大家好!今天的出征阅兵仪式,相信大家也见到了我们大武的强大!我们有能力保证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我们也有能力,消灭一切敌人!
大武的宗旨,让所有人,过上幸福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但是我相信,有你们的支持!大武!就是战无不胜的!”卫安面前放了一张书桌,书桌前方就设计有一个大的喇叭口,能尽可能的把他的声音,传得更远,显得更大声。
百姓近距离观看皇帝,绝大部分人还是第一次,因此都显得有些激动,尤其是卫安讲话,并没有高高在上的语气,一口一个我们,这无形中拉近了距离,也显得亲切。
“大武的子民们!大武能有今天,离不开你们的努力,也是你们的家人,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
山越人造反,我们打败了山越:匈奴人入侵,我们打败了匈奴;乌桓人入侵,我们打败了乌桓。
如今轮到我们了,这世界,我们大武来了,我们要踏平这天下!
从今天开始,没有人敢在小看我们,小看大武,你们可以挺起胸膛,自豪的告诉别人,你们是大武人!
从今往后!大武将屹立在世界之巅!所有太阳照耀的地方!都将是大武的领地!我将带领你们!征服脚步能到达的任何地方!”
“吾皇万岁!”士卒听得激动不已,跟着抬手大喊!
“吾皇万岁!”人都是从众的,这一高喊起来,所有人都感觉热血沸腾,百姓也跟着学着举手高喊!
“大武万岁!”卫安举手回礼高喊道!
“大武万岁!”所有人跟着响应!洛都城震动,就连其余地方的人,也忍不住跟着兴奋的高喊!
热热闹闹的出征仪式结束,老百姓这才有组织的散去,一路上兴奋的讨论着今日见闻。
听着房间外面传来的欢呼,已经恢复了大部分听力的曹操等人,面面相觑!
从回来之后,几人就一直沉默不语,一来是听不见说什么,没有交流的必要,二来也是饱受冲击,还在回想着炮击那一段短短的时间。
曹操感觉自己又能听见声音了,这才让他的心情略微轻松一些,毕竟失而复得才显的弥足珍贵。
第一八九章 辽东公孙度
“坐吧,坐吧,孟德兄。”卫安随意的坐在了椅子上,“大军要出征,兄长可有什么要求吗?”
御书房内,曹操和贾诩坐在下首处,曹操沉吟不语,贾诩若有所思。
“陛下,此去斯拉夫,路途遥远,可否帮臣下将家眷迁至洛都。”贾诩试探性的问道,“臣下的家眷尚在长安,臣下之家眷迁至洛都,还请陛下帮臣下关照一二,望陛下恩准。”
“嗯,准了!”卫安很是爽快,“等你很久了,放心,朕会关照兄长的家人。”
这贾诩是个聪明人,将自己的家眷放在天子眼底下,这是在表忠心呢,这是贾诩在以进为退了。
“陛下,臣也请求将家眷迁置洛都安置,求陛下恩准!”
见自己的势力,纷纷倒向了卫安,曹操也终于对夺取天下死了心。
“好啊!”卫安显得很是开心,“过去的既往不咎,只要以后好好效忠于朕,朕不会亏待于你。”
曹操和贾诩闻听此言,都是心中一惊,惨白了脸,唇不停地颤抖,“陛下。。。。。。”
“希望从此以后,你我君臣一心。”卫安摆了摆手,制止了贾诩要说的话。
曹操和贾诩率大军出征之后,卫安倒是清闲了几天。
如今洛都周边已经有了数十个地区的玉米和红薯产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又有许多交叉种植,因此形成了一百多块不同的产区。
这些玉米和红薯的产量果然惊人,特别是红薯,居然真的能达到八千斤。
百姓们口口相传,很快都争先恐后的种植上了红薯和玉米。
经过杂交培育的水稻也开始了大面积的种植,虽然水稻产量没有玉米和红薯那么高的产量,但水稻价格高很多,也受到很多百姓的欢迎。
“有的已经是已经培养了几次的种子;这边是去年才开始培养的,从穗上就能看出区别。培育过几代的种子,长势更好。”马匀神采奕奕的介绍道。
地里水稻已经泛黄,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割,远处一些百姓,正在修补粮仓,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准备。
因为粮种较多,因此需要众多不同的粮仓来装,而且要防水,防火,防虫鼠,不然几年的辛苦,就可能付诸东流。
洛都的鲜花,已经成为一景,漫山遍野,分布了数十个山头,占地十多万亩,品种也有几十种,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充之中。
蜂蜜如今还不能大量收割,必须要保证蜜蜂的食物,不过为皇室提供一点,还是没有问题的。
金黄色的蜂蜜,看上去那么诱人,萧文姬很喜欢吃蜂蜜,卫安总是予取予求。
大武百姓最高兴一点,还是道路的变好,食盐的降价,两季稻也是最先在他们这里推广。
即便只是最原始的两季稻,产量比起以前,也增加不少,更何况大武可没有他们以前那么多苛捐杂税。
根据诸葛亮等人的建议,卫安并没有让他们一下子把税收降低,只是免税了劳役和粮税之外的杂税。
就这样已经让大武的百姓高兴了,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谁让他们过得更好,他们就拥护谁,这也是为何会有那么多人被诱惑造反的原因,就是人的盲从性,以及想生活更好的思想。
“主公,辽东公孙度来投。”公孙瓒一早就喜气洋洋的来禀报,“如今他人就在皇宫外候着,等着陛下召见。”
卫安听是公孙度的消息,自然是大喜过望,如今四海升平,若是公孙度主动来投,可就是避免了一场内战了。
“好,快快有请,请到御书房说话。”
二人都是辽东公孙世家的人;公孙度是嫡系;公孙瓒是旁系。
历史中的辽东之地被各路军阀忽视,因此幸运地躲过了很多战火,很多有识之士避乱逃到了这个地方,公孙度接纳了他们,这一点他要比公孙瓒强很多。
公孙瓒向来喜欢单打独斗,算是个孤胆英雄,手底下没什么才能出众的人,好不容易招了个赵云,也是不能尽其才。
而公孙度的胸襟则宽广得多,他用这些中原人管理地方,对外不去惹袁绍、曹操这些强人,只打高句丽、扶余这些外族,将辽东稳稳地控制在手上。
公孙度任辽东太守后,东征高句丽,西伐乌桓,威震海外,乘中原大乱,自称辽东侯、平州牧。
卫安对历史中的公孙度颇有好感,所以一直没有攻打公孙度,而是选择让公孙瓒前去劝降。
公孙瓒果然不负所望,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公孙度。
“陛下,升济来迟,特来请罪。”公孙度拉了拉身旁的儿子公孙康,一起跪地叩拜,“请陛下赐罪!”
公孙康为公孙度的长子,历史中的公孙度去世后,公孙康继任辽东太守,在公孙康在位时期,辽东公孙氏颇为强盛,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大破高句丽,攻陷其国都,又设置了带方郡(朝鲜京畿道、并忠清道之地),起兵讨伐韩濊,扬威朝鲜半岛。
“快快请起,升济兄何罪之有。”卫安见公孙度态度谦恭,便亲自上前用手扶起了公孙度,“升济不仅无罪,还有功于大武,如此一来,我们大武便少了一场内战,此乃天下之幸也。”
辽东半岛四百万人口,卫安可不敢掉以轻心,在收缴了辽东的兵权之后,卫安选派了大量的官员去辽东,同时也派驻了不少兵力镇守辽东。
好在去年在调动了那么多兵力的情况下,也没有发生意外,这算是一个惊喜,也说明了百姓的情绪非常稳定。
今年的任务是把两季稻彻底推广,等秋收之后,针对高句丽的同化工作就会展开。
相对于牧民来说,其实同化更加容易,一来他们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很大,时间也很长,一直以来都仰慕中原,因此非常容易接受中原文化。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句丽的朝鲜半岛与大武一样,都属于农耕民族,对于中原的生活也更容易习惯。
第一九零章 倭寇(求推荐票一两张)
一切都是利益驱使,但是利益驱使不能长久,必须让他们深刻理解到这是因为大武的政策,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然后逐步培养爱国意识,培养国家荣誉感,这一点不但是需要人引导,而且必须要长期的进行教育,强调。
组织爱国教育,政治宣传工作,今年秋收之后重点工作,就是在辽东半岛。
趁着如今因为蜂窝煤,羊毛衣服这些好处的推广,大量提供给百姓,让他们体会到大武好处的同时,进行洗脑教育,这才是效果最好的时候。
辽东最让卫安开心的还是大量矿藏被发现,尤其是铜矿,煤炭。虽然煤矿属于只能用来民用,当柴火的无烟煤,不过工厂可以使用。不用从辽东城那边运输,也节约了许多成本。
铜矿的用途就多了,无论是制作钱币,还是各种金属器物,都非常需要,铜管,火炮,火枪,战船,都需要铜矿,可以说需求量巨大。
从倭岛抓的俘虏,最近的距离,就是辽东半岛,因此从这边采矿,最方便,不用把俘虏弄得到处跑,也节约成本,方便管理。
倭奴!这个称呼被卫安正式提出,同时被卫安冠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