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倭奴!这个称呼被卫安正式提出,同时被卫安冠上了不好的神话来历。
倭奴的祖先,属于猎魔,一直暗中窥视中原,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就有他们在其中挑拨。
总之,倭奴被形容成一个卑鄙,恶劣的民族,他们只配做奴隶,还是永久的那种。
法律上也明文规定,倭奴永世为奴,遇赦不赦!倭奴女子,也只能为妾,嫁给中原百姓之后,生的子女,才能算大武百姓。
全民建设,发展那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种地!修房子!这就是普通百姓的事情,至于劳役,那都算不上,毕竟修建一些乡村路,修水渠,那也是为了自己。
几百万人,看似很多,不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算什么,要知道后世一个县城的人口,就有一百多万人的。
百万人,不过二三十万户,每个县城也不过一两万户人,依托城池建立新农村,不过几个月就完成了,完全不影响种地。
整个大武,除了新占领的陇右一带,其余地方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初步整合,至于剩下的一些后续事情,等到第一波巡查结束,把问题集中,再去处理,更加具有效率。
辽东半岛,除了农业,发展最好的就是渔业和盐场,如今大大小小的盐场,有五十多个,占地十万多亩。
虽然大部分都赏赐出去了,不过这些盐场的产出,一样是低价卖给了百姓,受益的仍然是大武。
更多产出,就是渔业,出海捕鱼,收获特别丰厚,如今因为船只的问题,都属于朝廷掌控,所出产的各种鱼类,主要是供应军队,这也是士卒身体素质的保障。
大武的士卒,对于军队生活,非常满意,如果不是卫安给他们所有人分配了家室,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回家。
当然,朝廷收获好,渔民收获也不差,因为沿海地区,不是很适合种植,因此对于渔民的赏赐,或者说工钱支付,就是给他们建立的新渔村,按照人数为他们分配船只,不过这船只和房屋,需要他们工作三年,三年之后,每十户渔民,就会分配到一艘渔船。
入冬之前,卫安返回了洛都,同时第一批剿匪,巡视的人,也回来了。
“参见陛下!”
“众卿家平身!”
“谢陛下!”
“诸位辛苦了,坐下说吧!”
“陛下,目前大武境内,所知道的土匪,山寨已经全部扫平。共计剿灭匪徒三千,抓获两万八千人,有五万余人属于流民百姓,已经让当地官府重新落籍。抓获的人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调回中枢的张梁汇报道。
“这些人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毕竟已经落草,多多少少做了一些坏事,由地方官府出面,挑选工程,让他们做。劳改两年以上,磨灭他们的匪性。”卫安想了一下吩咐道。
“遵旨!”
“陛下,还有一个问题,不少山寨土匪,都是当地世家在背后支持,是否需要处罚他们?”郭嘉问道。
“这并不意外,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段,让地方官府盯住他们,如果没有其他动作,响应国家政策,事情就此作罢,不然就新旧账一起算。”卫安吩咐道。
这话他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传出去,毕竟世家之间,牵连非常广。不过这也是他的本意,传出去就是警告更多人,老老实实的配合朝廷,不然就别怪手下无情。
不教而诛,会显得自己太强势,也有些过分,容易引起别人反感,但如果已经打了招呼,还要去惹事,那就属于自己找死,到时候哪怕卫安下死手,其余的世家,也不好说啥。
“遵旨!”
“陛下,臣奉旨巡查,发现碌碌无为者不少,世家插手地方官府的,也有不少。主要是明着把佃户上了户籍,不过仍然在他们掌控之中。更有甚者,欺瞒百姓,把土地全部占有。”郭嘉拱手汇报道。
“岂有此理!”卫安一听,不由怒火中烧,他在想着如何尽快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偏偏有人拖后腿。
见卫安生气,诸葛亮等人反而觉得更加亲切,平时卫安虽然平易近人,不过总让人感觉距离遥远,加上他很多事情,都以自己的主见进行,没有和别人商量过,即便商议,也只是让他们参考一下而已。
一直以来,卫安的主张和政令,都非常正确,这让所有人在年轻皇帝面前,都有些自卑,感觉自己很没用,有种挫败感,而且觉得距离遥远。
卫安生气,这才说明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这就让郭嘉、诸葛亮他们这些智者,心理压力变小了许多。
“陛下息怒!”众人拱手劝道。
“一群蛀虫!众卿家说说该怎么办?”卫安冷哼一声问道。
卫安这话,让所有人都有些为难,毕竟正是针对世家,九成的人,和世家都有牵连,如果今天你出主意收拾了别人,难保不遭人记恨。
第一九一章 公孙逛街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怕世家,只不过都是有家室的人,难免都会有所顾虑。
“碌碌无为者,全部召集回京,考察一下,另行安排。”卫安并没有为难众人,只是敲敲桌子说道,“奉孝把这些世家进行分类,如果只是小打小闹,敲打一下就行了,如果是特别过分的,全部抓起来。”
“陛下!要不要再给他们一个机会?小惩大诫?”郭嘉劝说道,“臣下还是担心影响不好。”
“无妨,朕也不是要杀他们。”卫安抬手道。
“陛下你的意思是?”郭嘉不解的问道。
卫安既然说抓起来,又说不杀他们,这就让众人摸不着头脑了。
“给他们两个选择,第一条路,没收大部分家产,从今往后,做一个普通百姓。”
“第二条路,只没收多余土地,家中男子,前往辽东,担任小吏,三年后,任由去留!”
卫安说出了解决思路,这让众人松了一口气,这种惩罚,虽然看上去有些严重,不过也给了他们崛起的机会。
只要这些世家的人,踏踏实实工作,反而会出现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能吏,日后再出一两个高官,也未尝不可能,毕竟基层是很锻炼人的。
以大武目前发展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才都是不够用的。
当然!这就要看那些世家会不会这么想了,真有那种目光短浅之辈,做出螳臂当车的事情,那只能说死不足惜。
见卫安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诸葛亮等人不由感到更加佩服。
“陛下英明!”
“陛下,还有一事。”
“孔明请说。”
“如今几乎各家都有工坊,但是陛下赏赐的作坊,都是每个县独家占有,因此有的作坊,对于工人的薪酬和待遇,都非常低。”诸葛亮眉头一皱说道。
相对朝廷的作坊,分配给私人之后,虽然待遇基本没变,不过工作强度就大了许多。
“就由陆康担任尚书省尚书令,由尚书省制定劳动保护法,规定各行业,各县城,最低工资标准。”
“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个时辰,超过这时间段的,必须额外给予加班费用。
如果工人,在工作期间,有伤残疾病,作坊必须给予补贴,不得拖欠工人工资,如果发现,立即给予工坊重处!”卫安吩咐道。
“陛下英明!”听了卫安的命令,所有人不由得由衷赞叹。
虽然说在座的几乎都有作坊,不过他们这些高层,眼界自然不一样,不会想到去依靠剥削工人那点蝇头小利,因此十分赞同卫安的意见。
陆康没有想到自己突然一下,就变成了三省之一的主官,不由得非常激动,从心中升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
不过陆康不是那种有事言于表面的人,因此只是非常严肃的躬身一礼,随后默默坐下。
陆康去了制定律法的尚书省,一同下去巡查的刘勋,则变成了审核案件的大理寺尚书。
“朕并不反对任何一家发财,哪怕是富甲天下,不过这必须是在使用正当手段的前提下,而且不得损害国内百姓的利益,不得影响国家的发展!”卫安对众人说道。
“谨遵陛下教诲!”明白卫安是在敲打一些人,也是在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态度,众人急忙拱手回答。
其实卫安也明白,利益与国家律法,肯定是有冲突的,如果只是打打擦边球,也就算了,但是如果过分了,触碰了底线,那就必须从严惩处,尤其是国家发展之初,这个时候如果不以雷霆之势,把这股苗头按下去,以后就会有人得寸进尺。
随着商业街建成,逐步开放,所有的作坊,都迎来盈利阶段,这个时候当然要把一些规定定下去。
陆康他们巡视,肯定不止发现这些问题,只不过其余的问题不大,对于朝廷来说,可以不必理会。
巡视组发现问题,商讨之后,第一波处理问题的人也安排了下去,接下来就是针对大武律法的商讨,修改。
如今大武无论是政务,还是军事,与以前都大有不同;又多了许多以前没有的部门和产业,政策也改变不少,因此需要重新制定律法的地方非常多。
关键是卫安建议取消了非常多的死刑,除了一些大奸大恶者,其余都是以劳动改造为主。
惩戒手段从几个月到终身监禁,从清扫大街到下煤窑挖矿,这些都需要制定律法,都要做到有法可依。
总不能大小事情,都根据主审官的喜好来吧,有法可依,才能让百姓更加信服。
执法必严,才能让百姓敬畏,尤其是立国之初,更是要严惩不贷。
作为一个朝廷,虽然事务繁多,不过节假日也得规定出来,以前是休沐,也就是放官员在家洗澡休息,如今也没变,逢五休二,只要工作岗位有人,就没人去管,至于没有人,那就是失职。
目前大武在各州已经种了不少棉花,特别是关中,陇右,河北种植得多一些,因为这些地方气候更适宜。
没有让所有百姓都去种植棉花,也就是因为有的地方气候不适宜,让他们种植,还不如直接购买成品那么方便。
公孙度这些日子没少逛,从陇右到关中,只有见到棉花的时候吃惊,但是到了洛都,就感觉非常的震惊。
因为秋收结束,洛都和周边县城的百姓,都在参与改建城池。
“这么好的城池,怎么全部拆除了?”公孙度大惑不解的问道。
如今长安,需要整改的地方,已经全部拆除,因此整个城池,看上去非常怪异,因为城里堆积了许多建筑材料。
“这城池修建得太差了,陛下不满意,因此让拆了重新修建,新建筑全部水泥浇筑。”陪同公孙度的公孙瓒回答道。
因为洛都城大部分都在重建,因此公孙度就住在原本的皇宫边上,朱雀大街以前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因此这边不在拆迁范围。
公孙度见到的是运送到皇宫的建筑材料,他还以为华丽的皇宫也要拆除呢。
“水泥?”公孙度打量着远方高大的宫墙,愣愣的问道,“水泥不就是水加泥,那玩意有什么结实的?”
第一九二章 改建洛都
就这宫墙,比原来的城墙还高,就现在住的院子,除了没有那么多金银,就远比王宫更好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