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很大一部分牛羊。

    当然,五十万只羊,所能出产的羊毛,可以说非常之多,足以支付他们的薪水,还有剩余。

    牛羊养殖以后会分开进行,母羊与种羊依然圈养,其余的羊作为肉羊和羔羊,每年都到草原集中放牧。

    这样一来,羊的产量和质量将会有更大的提升,羊奶羊毛也不耽误。

    至于说以士卒放牧,会不会浪费人力,毕竟士卒的生活与开支更大,这点完全不会,因为他们还有一个任务是清理草原小部落,清理草原上数不胜数的野兔和土拔鼠。

    那些数量巨大的动物,正好给他们和狗子提供肉食,一直以来,卫安都非常赞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主张,从大自然中寻找足够的食物,并且能形成产业,那是最好不过。

    卫安记得在热带雨林,许多部落,即便到了后世,依然不愿意种地,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从自然界得到大量的食物,足以让他们不会饿肚子。

    这也是为何后世最懒的就是东南亚和南非的那些部落,就是因为长期不缺食物,养成的习惯。

    懒惰就会贫穷,不过卫安并不担心把治下百姓养懒了,因为中原百姓,从古至今,就是最勤劳的人,这是深入在骨子里的习惯,不会因此改变,无论是在舒适还是艰苦的环境。

    更何况北方并没有热带雨林那么丰富的食物,能从自然界寻找到不少补给,已经非常不错了。

    至于放牧的牧民,还有一项收入,那就是寻找蘑菇!每年春夏季节,草原上的蘑菇,就非常多,采集起来,不但可以自己吃,还能晾干运回去。

    蘑菇味道鲜美,属于贵族的最爱,尤其是冬季,新鲜蔬菜稀少无比,夏天晒干的腌菜,都是他们最爱,更别提味道鲜美的蘑菇!

    蘑菇和木耳产量不低,不过这玩意如何培养种子,卫安就不知道了,同样交给了马匀,让他慢慢研究。

    能够多出一种食物,肯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野生木耳产量有限,蘑菇也是如此,如果能找到培养种子的办法,百姓将多出一种更方便的食物,毕竟它们的生长周期非常短!至少在卫安印象中,没有比它们生长周期还短的食物,除了豆芽!

 第二零零五章 巡视辽东

    马匀对蘑菇种植也非常感兴趣,在洛都弄了许多朽木,带着一众学生正在实验。

    当然,木屑和动物粪便混合,用来种植蘑菇,这是卫安告诉他的,只不过种子才是最大的问题。

    大武的战争机器,一直未曾停止过备战,大量的武器装备,一直在制作当中。

    辽东这边,除了提供辽东百姓所用的民用物品,还有船厂需要的铁器,其它出产的矿石,都在制作武器装备。

    辽东这地方,一年到头,有一小半的时间,都属于冬天,山坡积雪不化,好在国内这一带,气温要高不少。

    辽东这边,农业虽然没办法增加多少产量,不过养殖业还是发展不错,尤其是梅花鹿,已经有五千多头。

    只是这梅花鹿有一点比较麻烦,每年春季的时候,雄性非常容易打架,还是那种非常拼命的那种。

    最后只得把公母分开,春天的时候,挑选强壮的公鹿,关在同一片山林里面。

    要说这野兽,也是有灵性的,给它们在山林搭建了许多窝棚,一到下雨天,它们自己就知道躲进去,习惯了以后,许多聪明的已经知道在里面去过夜了。

    以往的朝廷,军队没有作战命令,没人敢调动多了,最多也就是找个借口,或者理由,调动几十个人,其余人也就是在岗位上当值。

    别说什么每日需要训练,那完全是不可能的,粮食都不够吃,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体力,每天训练,即便是三天一练,也更多只是训练一下配合。

    大武的士卒,训练算是高的了,卫安三千亲卫,不当值的每天要训练,其余的士卒,还是遵循三天一练,不过他们的训练强度,那就要高多了,上午体能训练,下午则是阵形训练。

    最重要一点,卫安治下的士卒,除了训练之外,还要屯田,种蔬菜,种水果。

    士卒并没有因为当兵还帮着种地,而感到不爽,相反还很感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别人也在帮助自己家人。

    人!生而孤独!也就越喜欢集体,越是大型集体,反而气氛越好,集体劳作,按劳分配,公平公正,没有人有怨言。

    士卒出征,同样也会算一份,并不会因为别人拿着军饷,就不给他家人粮食,没有军人作战,就没有和平生活,这一点宣传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在分配粮食的时候,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根据土地多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还有就是说虚荣之心,所有人都有,只是表现明显与否,因为这些年的一些举措,军属逐渐为他们的家人当兵,开始感到光荣,也逐渐成为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因为士卒的赏赐丰厚,每年带回家的东西就非常多了,市面上比较少的羽绒服,羽绒被,罐头这些,都是让人眼馋的东西,更别提还有分女人的。

    本来一个村子就算结婚,也是隔壁村的,一般不会超过三十里,都是那十里八乡的人,就算不熟悉,也大概了解其家人是哪个,突然出现那么一两个外族女人,肯定非常好奇,还带着一些羡慕。

    卫安积极备战,训练曾经的俘虏,答应他们只要参战立功,就能免除剩下劳改时间,让他们成为大武百姓。

    即便是矿工,除了辛苦一些,至少衣食无忧,比起以前生活,从某些方面来说,并不差!至少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唯一的有风险的工作就是挖矿了。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它吃饱,这个道理卫安还是明白的,因此绝对不允许克扣矿工的伙食,而且因为离着辽东更近,那些味道很一般的鱼,全部都给了他们。

    修路的人,早就见识了各处村庄的安逸祥和,那种鸡鸭成群,又住着青砖瓦房的生活,早就让人向往。

    他们平时讨论最多的,也就是以后会被分到哪里安家!夜深人静的时候,畅想未来,也是他们最幸福的事情。

    虽然说家没了,有的家人也没了,不过大家也都习以为常,毕竟这年月,饿死!冻死!也是常有的事情,说不定哪一年,哪一天就轮到自己!

    因此对于家人,最多缅怀一下!上了战场,就身不由己,失败者的下场,都非常明白。

    可以说这一批新招集的士卒,虽然成员复杂,各个部落,国家,和民族的人都有,但是士

    “再过几年,大武所有地方,都会像这里一般繁华。”萧文姬笑着说道。

    对于自家男人做的事情,她一向非常自豪,就像楼下商业街,这放到以前,只有过大节的时候,才会有这么多人,才会有这么多摆摊和开店的人。

    楼下的欢声笑语,不断的传入众人耳朵,各种零食,小吃,也不断被侍卫送到众人面前。

    没有办法,女眷这么多,她们逛街,加上护卫,就有些多了,会影响别人,因此才一直在楼上看别人逛。

    商业街的繁荣,和当地百姓收入有关,而偏偏扶余城百姓收入,都非常可观,加上扶余城小孩子非常多,这就让城里的商业更加繁荣,特别是游乐园和广场,一个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一个是大人喜欢的地方,都在商业街中间。

    即便只是想游玩一番,也难免被路边的东西吸引,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这就是商业街设计的其中部分原理。

    “老王叔!过得可还好啊?”看着已经六十的老王,卫安笑着问候道。

    六十岁,在这个年月,已经属于高寿,不过生活过得好,老王依然精神抖擞,耳聪目明。

    “不敢,不敢,陛下真是折煞老朽了。”老王叔诚惶诚恐的俯下身子道。

    “当年不是你们帮着挡刀,逃跑的时候拉着我,我哪里来的今日,怎么样,你们都能担当得起的。”卫安扶起老王感叹道。

    “陛下这些年给的赏赐已经够多了,如今这日子,可以说就像神仙过的一样。”老王叔咧嘴笑道。

    那一嘴牙齿,已经有一半下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这一辈子都在吃粗粮,四五十岁掉牙才是正常的事情,有一部分人活不到六十,就是因为吃不了硬的食物,饿死的。

 第二零零六章 乌桓人来袭

    老王因为年龄大了,就不想再跟着跑,一直留守扶余城,连同其余几个老者,以前帮着管理村庄,后来一直负责管理采集人参,种植人参的事情,辽东养殖的上万鹿群,也在他们管理之下。

    “挖那么多参,你们也可以吃一些啊!我还想着你们多帮我几年呢。”卫安感叹道。

    “呵呵!我们这些老头子不要紧,能得到陛下惦记,就已经足够。”老王叔看着远处玩耍的一群孩子,露出愉快而又满足的笑容。

    打败匈奴和鲜卑,俘虏了不少人,无论从哪一方面着想,那些女人,都被赏赐了他们。

    那时候没人知道还能不能回中原,因此都组建了新的家庭,基本上也都有了孩子,老来得子,一个个的都把孩子看得挺重的。

    卫安还是对他们不错,给他们安排了老师。不过为人父母,肯定想让孩子有更好的前途。

    “让他们好好读书,以后好帮我治理国家。”卫安明白他们的心思,拍拍老王的肩膀。

    “多谢陛下,陛下只需要挑选他们之中,有才能的用就行了,其余人会世世代代,帮陛下守护这片大山。”老王坚定的说道。

    这片大山,有多么重要,老王可是知道的,为了保护人参,卫安不但把所有牧民,强制搬迁,而且下达了封山禁令,除了朝廷的采参人,其余人是不允许进山的。

    他们的孩子,每年都有不少奶粉,还有海产品,也是送了许多过来,可以说这些采参人和他们这些管理者,日子过得非常好。

    当然,这些人的忠心,也是有保障的,他们就没有让卫安失望过,如今人工种植的人参,已经有数万株。

    这些人参其实和野生的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移栽的幼苗,还有种子种在野外,并没有改变它们生活生长环境。

    “需要什么,就写信给我,或者派人来说一声。”卫安略带感动,关心的说道。

    “陛下赏赐的东西已经够多了,这日子太安逸了,我担心孩子们成了废物。”老王笑眯眯的说道。

    “参见陛下!”一名士卒急匆匆的来到。

    “什么事情?”卫安严肃的问道,他知道如果不是紧急情况,这个时候没人会来打扰他。

    “五万乌桓人,正冲着扶余城而来。”士卒焦急的汇报道。

    “乌桓人!”卫安不由眉头一挑,没想到贪至王居然敢对他动手,应该是封锁他们,引起了贪至王的强烈不满,又不愿意低头。

    乌桓人应该是一直关注着中原,卫安这次巡视,需要经过的地方多,时间长,很容易被盯上,而且也很容易猜测到扶余城这个位置,是他必经之地。

    “陛下,你先离开扶余城吧,扶余城太小了,不适合防守,况且这次还有女眷。”老王劝说道。

    “呵呵,扶余城十多万百姓,朕岂会抛下他们!”卫安傲然笑道。

    “来人,集合所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