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召集李傕、郭汜、华雄、牛辅等诸将道:

    “咱家不在军中的这段时日,军中一切事务无论大小,皆听从卫将军之令。”

    众将皆应了一声诺。

    (/≧▽≦)/

    这。。。。。。这是把我当成准女婿了吗?你就不担心我收编了你?

    难不成,自己真要娶个丑八怪吗?

    董卓安顿好军中事务,自带两千亲随,用囚车押了张宝,直奔洛都而去。

    卫安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三千,编入军中,其余皆遣往常沙罚作苦役。

    又命亲卫取来功劳簿,给关羽、张飞、李大目等诸将皆记了军功。

    “元直,这禹县人杰地灵,听闻那颍川书院可是有不少人才啊。”卫安想起徐庶跟颍川书院颇有渊源,便希望通过徐庶引荐一些人才,“素闻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之才,不知此行禹县能否请教一番?”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能人无数,更有诸多阴谋家横空出世,勾心斗角,以算计为生,而后聚众为党,形成了一个个异常神秘的组织。

    其中有一个组织最后更是颠覆了整个天下!那便是颍川书院。

    东洲末年的时候,由于朝廷实行党锢,士人终身不能做官,不得已只能到颍川书院中避难,随着豪杰越聚越多,颍川书院就成了英才汇聚之所。

    相传颍川书院的院长就是〃荀淑〃,人称〃神君〃,荀淑生有八个儿子,因为各有才名,因此又被并称〃荀氏八龙〃。荀淑的孙子荀彧更是被称为〃王佐之才〃。历史中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的计划就是由他所制定。

    后来荀彧又向曹操举荐了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等大量人才,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颍川书院的后辈!

    “主公,前几日元直回家,荀彧便来相请,约好明日小聚。”这几人都是心高气傲之人,徐庶也没有多大把握,“我等从前饮酒都是去此处,最近郭嘉十之八九也会在,若主公想要招揽,倒是个机会,只是不知……”

    “元直勿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切但凭天意。”

    卫安微笑着说道。

    “那便明日一早,元直陪我一起去颍川书院走一遭吧。”

    卫安传令大军休整一日。

    既然到了这颍川,那就不能错过这颍川大贤,毕竟人才最重要。

    待到次日清晨,卫安早早沐浴更衣,换了便装,与徐庶直奔颍川书院,只带领了一百人亲卫随行。

    颍川书院坐落于禹县东南一片山坳处,凭水依山而建。

    近山的一面,院墙如一条长蛇;沿山爬去,临水一面湾泊着一小小篷船。

    山脚之下有一家酒馆,正是:‘望梅轩’。

    徐庶来到门前,并未进门,站立门前笑道:

    “在下徐庶,请问可有故人在此。”

    酒馆内走出一长者,约莫三十岁的年纪,见到徐庶哈哈大笑道:

    “元直大驾光临,文若未曾远迎,还请见谅啊。”

    “岂敢岂敢,兄长相请,自当从命。”徐庶也是拱手笑道:“这位是常沙郡守卫安,今日特来拜访。”

    “莫非是败张宝、破禹县的卫将军到了吗?”荀彧闻言显然吃了一惊。

    “正是在下,仲道见过文若兄。”卫安合上折扇拱手道。

    “不知将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荀彧深鞠一躬道。

    “久闻颍川多名士,今日一见文若兄,果然名不虚传。”卫安笑道。

    酒馆里面的二人也都到了门口,齐齐拱手向卫安和徐庶见礼。

    徐庶为众人一一作了介绍,原来另外二人分别是郭嘉,戏志才。

    戏志才?

    这不是会试的时候见过两次的落榜书生么,原来也来了颍川书院。

    戏志才上次与卫安分别之后不久,就得知卫安中了状元,后面就更为关注卫安动向,此时故人相见,更是热络。

    “都是大才啊,没想到今天能一次遇到四位名士。”卫安心中颇为惊喜道。

    “诸位,今日高朋满座,快请里面落座吧,”荀彧张罗着道。

    待众人移步酒馆,但见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阑干低接轩窗。

    “好一个饮酒赏景之处。”卫安不禁赞了一声。

    “今日高朋满座,我们大家共饮一杯如何。”待众人落了座,荀彧举起酒杯向众人道。

    卫安看向荀彧,但见一双深不见底的眼,说话时语气极为温和,却甚有底气,自有一股‘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气场。

    “好,我与众位满饮此杯。”卫安爽快的应道,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待众人饮罢,卫安拱手道:

    “在座的可都是大才,今日有幸得见诸位真是三生有幸啊。”

    “卫将军近期可是东洲的风云人物,救董卓,败张宝,破禹县,桩桩件件都是大功。”

    “想必现在正是军务繁忙之际,怎有闲暇来这穷乡僻壤,与我等白身空耗光阴?”郭嘉率直的问道。

    料事如神的鬼才郭嘉是卫安最喜欢的三国谋士之一,后世有‘郭嘉不死,诸葛不出’的评价。

    但见郭嘉身形纤弱,弱不禁风,却有一双洞悉人心的眼睛,嘴角挂着一丝狡黠的微笑。

    历史上的郭嘉在世时,曹操意气风发,所向披靡。

    而郭嘉一死,赤壁之火,烧成了曹操永久的噩梦,难怪曹操每想起郭嘉便会大恸。

    “奉孝说笑了,仲道才疏学浅,心中诸多疑惑,方才前来请教诸位大贤。”

    卫安潇洒的打开折扇笑道。

    但见那折扇上赫然几个大字:‘天下为公’。

    “将军有何疑惑,不妨试言之。”荀彧拱手道。

    卫安摇着折扇道:

    “仲道非是疑惑自己,而是为诸位疑惑。”

    “现如今天下大乱,大丈夫抱经世之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岂不暴殄天物?”

    荀彧笑道:

    “愿闻将军之志。”

    卫安拱手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仲道自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望诸位不吝赐教。”

    郭嘉沉吟道:

    “莫非将军之志乃是这大汉天下?”

 第三十五章 论天下

    郭嘉沉吟道:

    “莫非将军之志乃是这大汉天下?”

    Σ(°△°|||)︴!

    郭嘉此言一出,举座皆惊,荀彧忙道:

    “奉孝慎言,卫将军乃是大将军卫青之后!”

    “无妨无妨,奉孝兄快人快语,快哉也,只是仲道之志非是取天下,而是救天下。”卫安轻摇折扇道。

    “将军以为何谓救天下?”戏志才问道。

    历史上的戏志才是荀彧第一个向曹操举荐的谋士。

    戏志才是和郭嘉齐名的谋士,被曹操誉为王佐之才,亦是体弱多病,英年早逝。

    “仲道志在救人,仲道以为,这天下是由东洲之人组成,所以救人就是救天下。”

    卫安摇着折扇缓缓说道。

    众人闻言都是一怔,只听卫安缓缓又道:

    “这天下乃是百姓之天下,而不是一人之天下。”

    “传闻将军曾有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然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将军为志才解惑。”

    戏志才所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前者体现以民为贵,后者体现以君为贵。

    在君权占主导地位的东汉时期,以民为贵的思想自然是颇受挑战,若被有心人利用,就不是挑战那么简单了。

    “非是传言,正是仲道之言。”卫安略一沉吟,心想遮遮掩掩,不如坦诚相见,“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众人闻言无不震惊,都在嘴里重复着这句话,领悟其中含义。

    这句话在后世自是妇孺皆知,可在东汉时期,众人自然是闻所未闻。

    “将军高论,谢将军为志才解惑。”戏志才郑重的躬身行礼,“若蒙将军不弃,志才愿此生追随将军,鞍前马后,矢志不渝!”

    ?(^?^●)??

    卫安闻言大喜,心道只要得了一位大贤,这趟颍川之行就算没白来。

    “仲道才疏学浅,得遇先生,实乃仲道三生之幸也。”

    “恭喜将军!”荀彧拱手祝贺,“将军见谅,文若有一问,望将军直言相告,将军可忠于这皇室?”

    历史上的荀彧至死忠于皇室,因曹操自封为魏王,便托病不上朝,后郁郁而终,也因为荀彧,曹操一直到死也没有称帝,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后,才追封曹操为魏武帝。

    “文若既以诚意相询,仲道怎可不诚意相告。”卫安拱手还礼,“实不相瞒,仲道既忠于这汉室,也忠于这天下万民。”

    顿了顿,卫安又道:

    “若有幸得以伸张正义于天下,仲道定会还政于民。”

    ????(⊙。⊙)!

    荀彧第一次听到还政于民的说法,闻言却是一愣!

    “还政于民?将军要如何还政于民?”荀彧追问道。

    “不瞒诸位,仲道心中有一理想之国。”

    “皇帝不理政,国家之权皆归于首相,首相由万民选举而出,”

    卫安轻摇折扇缓缓说道:

    “东洲皇帝作为皇室代表,可为首相授权,但不参与理政。”

    这实际就是后世的君主立宪制,现在毕竟是东洲末年,忠于朝廷的大有人在,如果完全剥离皇室容易人心不稳,君主立宪制乃是折中的方案。

    Σ(っ°Д°;)っ!

    此言一出,众人的震惊更甚!

    这些思想他们闻所未闻,简直犹如破天荒一般。

    “实不相瞒,仲道此行正是有求于诸位大贤,仲道不才,欲伸大义于天下!”说着,卫安对着几位深施了一礼,“仲道非是为自己,而是为这天下之万民。”

    见众人愣住,卫安接着道:

    “若能建成此理想之国,仲道死而无憾,还望诸位相助一二。”

    徐庶闻言,不失时机的拱手道:

    “元直愿追随主公鞍前马后,此生无悔。”

    徐庶简直就是个托!

    卫安嘉许的看了徐庶一眼,哈哈笑道:

    “元直无须多礼,仲道得遇元直,实乃三生之幸也!”

    荀彧见状也拱手道:“文若愿追随主公,愿为主公效死。”

    郭嘉也上前一躬到底道:

    “奉孝愿追随主公,但凭驱使,主公管酒喝就行。”

    ~( ̄▽ ̄~)(~ ̄▽ ̄)~!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

    一网打尽?!

    这也太惊喜了吧,一次得了三位贤才,卫安瞬间便有了天下尽在掌握的感觉!

    “哈哈哈,仲道得遇贤才,大事可成矣,有酒有酒,岂能少了奉孝酒喝。”

    成年人的世界,不做选择,我全都要!

    卫安高兴的手足无措,把众人一一扶起,哈哈大笑道:

    “此事当浮一大白!”

    众人举杯,共饮。

    “未知主公下一步计划如何。”荀彧问道。

    “如今皇甫嵩将军和朱儁将军皆被围于长涉,我欲率大军前往长涉营救,诸位以为如何?”

    在做的几位都成了自己的幕僚,卫安便直言相告,把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和盘托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